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秋。长安城暗流汹涌,十王宅内灯火辉煌,金丝牢笼中正上演着最后的盛宴。
琉璃灯盏映照得夜色恍若白昼,南海珍珠帘幕后方,觥筹交错间尽是金玉相击的清脆声响。太平公主冷眼掠过席间奢华的珍馐美馔,深知这民脂民膏堆砌的繁华,今夜将尽数化为灰烬。
龙涎香氤氲缭绕,舞姬水袖翩跹如蝶,眼波流转间却无一人真正沉醉。端坐上首的年轻帝王面含浅笑,眼底却凝着寒冰。这场中秋夜宴,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是权力蛛网间每一次吐纳都关乎生死的谨慎。
太平公主端坐席间上首,唇角噙着无可挑剔的温婉笑意,凝视着龙椅上的侄儿。李隆基眉宇间帝王锐气日盛,然目光每与公主相触,必先一敛,方才展颜。御座之上的帝王,龙椅之下的根基却远未稳固。这般局面,他已隐忍太久。
对太平公主而言,这早已超越了姑侄争权的棋局。
时机已至。
她的指尖在玉杯上轻轻一叩,清越之声立时穿透笙歌。“陛下。”四座倏静。
“今见宗亲和睦,孤心甚慰。”
李隆基眸光微动,含笑举杯:“全赖姑母悉心辅佐,方有今日之安定。”
她眼底决绝之色如电掠过,旋即隐于温婉之下。她脸上浮现恰到好处的倦意与释然:“陛下已然成长,英明果决,远胜孤当年。太上皇将朝政托付,盼我能扶助陛下,平稳过渡。如今陛下羽翼已丰,朝局稳固……孤,也该功成身退了。”
空气骤然凝结。连舞姬的莲步都迟了半拍。侍立御座旁的李成器手指微颤,下意识看向身旁兄弟李守礼,二人眼中俱是惊疑不定。被圈禁于此的诸王,如岐王李范、薛王李业等,虽强自镇定,但案下紧攥的手或急促的呼吸,却泄露了他们内心的滔天巨浪。
太平公主迎着数道或惊愕、或猜疑、或暗喜的视线,一字一句清晰道:“今日宴会,孤便将摄政之权、印信文书,一并奉还。自此,这大唐万里江山,乾坤独断,全由陛下一人圣心裁决!”
“啪嚓——”宋王李成器手中酒杯坠地的脆响,终于划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他慌忙俯身,肩膀几不可察地微颤。席间细微议论之声再难抑制,如沸水入油。而坐于下首的郢王李守礼,则不自觉地挺直了佝偻的脊背,目光闪烁不定。
李隆基眼中乍现难以置信的惊愕,随即掠过一丝阴鸷。他迅速垂眸,目光扫过诸位兄弟——岐王李范低眉顺眼,仿佛置身事外;薛王李业嘴角紧绷,难辨喜怒。再抬眼时,他眼底已盈满激动,倏然起身,向太平公主郑重一礼:“姑母厚恩,隆基永世不忘!大唐江山,岂能离了姑母坐镇?”
太平公主抬手虚按,语气慈和如寻常长辈:“不过是一点心意。另,孤尚有一物,欲在此时,赠与陛下。”
他面露微惑,身躯却不自觉前倾。
太平公主环视众人,声调沉入刻骨的追忆与庄重:“乃母后……则天大圣皇后昔日随身佩剑——''凤仪''。此剑非为沙场杀伐,实为武周女帝治国权柄之象征。稍后,孤亲自取来奉于陛下,意在昭告天下:武周法统,自此彻底归于李唐。望旧臣安心,愿新朝昌盛!愿陛下执此剑,开创盛世!”
“凤仪”剑!武周时代的最终信物!席间气氛,霎时诡谲。宗亲们神色各异,或如释重负,或暗藏狂喜,或忧思深锁。李隆基震惊之余,深知此剑意味著——不仅得归政之诺,更将彻底斩断武周旧臣复辟之望!
言罢,太平公主取出印信文书,恭谨呈上。
"姑母厚恩,隆基……受之有愧!"
他口中推辞,却已起身趋前,双手承过那叠文书。指节泛白,紧握不移,然面上从容,却露刻意之痕。
就在指尖触及冰凉绢帛的刹那,李隆基的动作几不可察地一滞。垂眸凝视手中之物,目光深处似有惊雷碾过——那是金戈铁马、血染丹墀的图景,是他暗藏多时、欲将姑母势力连根拔起的雷霆手段。而今这梦寐以求的权柄竟唾手可得,那蓄势待发的兵锋,可还有出鞘的必要?
这一念千钧,令他唇畔的笑意凝滞了一瞬,未及抵达眼底便已消散。然这迟疑不过电光石火!在他抬首迎向太平公主视线的刹那,眸中最后一丝恍惚已被凛冽的寒意吞噬。他透过眼前温婉含笑的面容,窥见的却是则天皇帝那双洞彻人心、执掌乾坤的眼眸。一股寒意自脊柱窜起——此女不除,朕永无宁日!
掌中印信的重量,此刻恍若化作姑母那无处不在的威势,沉甸甸地压在他的掌心。这"归政"的示好,落在他眼中,不过是其以退为进、更高明的权术博弈。今日能予,他日便能夺!
心中兵变的杀机非但未消,反因这一瞬的警醒,如淬火精钢,愈发坚硬冰冷。他旋即恢复了恭谨感激的姿态,甚至将印信更紧地揽入怀中,宛若珍视至宝。然那一闪而过的决绝杀意,已如寒冰利刃,深植心底。
太平公主笑容依旧温婉,心底却是一片冰封雪覆的冷静。
饵已吞下,钩已入喉。
她目光掠过李隆基接过印信的手指,那指尖所触,实则是缠绕于权力玺印上的致命钓丝。
又饮一轮敬酒之后,太平公主借不胜酒力,且需亲取宝剑之由,告退离席。李隆基目送其远去,转身对众人朗笑:“姑母去取''凤仪'',此乃祥瑞之兆!诸卿满饮此杯,共候佳音!”随即向立于一旁亲卫递去眼色,亲卫当即会意,悄无声息退出殿外。
他以为将得传国信物,却不知自己亲手接下的,是一曲王朝的葬歌。
太平公主转身离去,廊下夜风裹挟深秋寒意,瞬间穿透锦衣。袖中指尖,凉如玉璧。
太平公主是真心归政吗?李隆基会作何反应?各方宗亲的震惊与猜疑将引向何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