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章 女人的裙下

作者:冰镇西瓜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怎么能行?您是堂堂大周公主,怎可为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摘而受此等屈辱!”


    出声的是礼部侍郎邹朗,他愤愤道,“他若真有冤屈,大可以去刑部去大理寺,甚至可以去告御状!可他却选择了这种方式,散布谣言,激起民愤逼上门来,分明是居心不良!”


    他身后两名大臣面露赞同之色。大家都是经历过官场浮沉之人,怎么看不出里头的猫腻。


    李离芳望着府前密密麻麻的人群,面色沉沉:“我若不能自证清白,邹侍郎看今日这架势可能善了?”


    几人具是一阵沉默,到底还是崔峥嵘做了主:“既如此,便传太医院院正周太医,他是妇科圣手,女子是否是清白之身,他绝不会断错。”


    他说罢,便传人进宫去请人,李离芳命人搬来椅子,几人就坐在门口等。很快,周太医便被一顶小轿接了过来。


    围观的百姓已经越聚越多,大家口耳相传,很快便都知道周太医是来做什么的。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大家低头窃窃私语,讨论着周太医要怎么才能断这个清白。


    普罗大众们读过书的都在少数,对医理更是一窍不通。老爷们好奇着:“难道这太医,把下脉就能知道公主生没生过孩子?”


    接过生的老妇人对此略有一番见解:“那怎么可能,这女人生没生过孩子啊,得摸她的胯,生过孩子的女人,那胯比肩还宽。”


    她男人立刻提出异义:“那也不一定,你忘了,咱家隔壁的许娘子,都生完三个崽了,那腰肢屁股还和少女一样。”


    老妇人急道:“你懂个屁,生过三个的女人,下面都松了,肚子上也都是赘肉,胸都掉到肚脐眼上,都得拿三层的布裹起来,才看不出来呢!”


    “真的假的啊!”


    “自然是真的,老婆子我见识的多了!””


    “公主看起来身姿婀娜,莫不是也……”


    围观群众发出一阵唏嘘。


    且说周太医一到,便被客气地请进公主府,丫鬟奴仆站了一屋,外面站着几位大臣。氛围之沉重,压得周太医出了一身汗,战战兢兢地诊完了脉,才一出门,便被崔峥嵘拦下。


    崔峥嵘面色森然,当头便问:“周太医,结果如何?”


    周太医垂首拜道:“回国公爷,公主殿下从未有过生育,尚且是完璧之身。”


    “果真。”崔峥嵘急促追问。


    周太医抬起头,正色道:“下官行医几十年,这点把握还是有的。”


    崔峥嵘茫然哦了一声,他身后几个大臣神色严峻。李离芳亦很快走出了门,她面色自然,仿佛并不觉得此番举措如何羞耻,她朝周太医轻轻一拜:“还要劳烦周太医将方才诊断的结果告诉府外等候的百姓。”


    邹朗怒红了脸:“公主,这沈氏父女恶意中伤您的名誉,应该将他们送去大理寺好好审一审,看看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在捣鬼!”


    “正是,正是!”几个大臣纷纷称是。李离芳与崔峥嵘对视了一眼,缓缓道,“还是先出去看一看,估计大家都等急了。”


    她说罢,便领着几人往外走去。出了府门,周太医望着黑压压的人群,不免有些紧张,待他将诊断结果说出,便如一滴水滚进了油锅,人群顿时炸了开来。


    沈眠高声大笑,抱起沈玥儿伸手向上怒指:“大家伙看呀,公主位高权重,就连太医也与她沆瀣一气,不敢将真想说出来!”


    “我可怜的玥儿,你娘不肯认你啊!”他说罢,竟不顾一切地往台阶上撞去。


    人群顿时发出一阵惊呼,几个大汉冲出来将他拦了下来。沈眠求死不能,越发失狂,口中只一味惨叫:“玥儿,玥儿,你娘亲不要我们了!你娘亲不要我们了!”


    他声色俱厉,凄惶到了极点。沈玥儿听罢,愈发哭的厉害。父女抱在一起,哭得围观百姓心都揪紧了。大家本已信了周太医的话,可见这番模样,心里的天平又向这对父女倾斜过去。


    崔峥嵘方才险些被沈眠蒙骗,如今见他胡搅蛮缠,挑起事端,越发不悦,便立即下令,将沈眠父女关进了京兆府大牢,又调来巡逻的禁卫军,将围在公主府前的人群疏散出去。


    将这一切做完,诸人都已精疲力尽,便准备散去。崔峥嵘望着空荡荡的台阶,朝李离芳拱了拱手,神色严肃道:“公主殿下,此番之事具是冲你而来,你要小心。”


    李离芳自感觉山雨欲来。


    只过了一个午后,公主府前发生的事便如同长了脚一般传遍了栖凤城上下。


    长文公主李离芳,二十岁解决了逐鹿城之祸,二十一平定楚南叛乱,二十二岁扫平河东,二十三岁解昆仑之围。她所建立的功绩,让朝野上下早已忘记她是一个女人,心甘情愿臣服。


    但现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所有人都只想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楚南来的沈玥儿,到底是不是李离芳亲生的女儿?


    有人说,太医都是皇家的走狗,应该让民间的大夫去替公主诊脉,那结果才算数!


    又有人反驳,若是民间选出来的大夫也被收买,那又如何?难道要让大夫一个个都去给公主诊脉吗?


    这不现实,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都有人会质疑。


    禁卫军受命驱散流言,但这又如何做得到。沉闷的栖凤城许久没有这样有趣的事,事情还出在皇家,更是让百姓津津乐道。


    若只是如此,流言传一段时间,没什么后续的消息,过不了十天半个月,百姓们也便渐渐淡忘了。但糟糕的是,到了第三天,沈眠死在了狱中。


    这让事态愈演愈烈。


    当日傍晚,李离芳进宫觐见太后。


    天气冷,舒太后的病时好时坏。外面的消息断断续续传进来,太后并不是不知情,但她不准备由自己来去做这个决断。


    屋内插着新鲜的百合,花果的香气让人心神舒畅。逐凤恭敬地跪坐在榻前替太后捶腿,她的身后站着一个面生的妇人,据说是内务府挑上来替代李嬷嬷的新嬷嬷,看起来干练又精明。


    行过礼,太后赐座,二人聊了会儿太后的病情,才把话题引到最近的事上。太后捏着太阳穴,先开了口:“沈氏父女的事我已听闻了,大理寺有崔元玉坐镇,你不必太过忧心。倒是坊间的流言不能再这样肆无忌惮地传下去了,该下狠手的时候,你可别心软。”


    太后把态度摆在台面上,她支持李离芳,也希望她自己把事情处理好。李离芳道:“太后放心,我已交代萧沔,让他该抓人就抓人,不必太多顾忌。至于沈眠之死,有崔大人去查,儿臣也很放心。”


    太后听罢,颔首满意道:“你少年成名,一路顺风顺水,还从未受过这样的委屈,哀家本来还担心你,现下看来是哀家多虑了。”


    李离芳道:“太后当年与父皇在朝堂上分庭抗礼,一做就做了几十年,承受的压力比儿臣重百倍、千倍。若是儿臣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住,如何能替太后您分忧呢。”


    太后听罢,眼里露出淡淡笑意,似乎也回想起了曾经金戈铁马般的岁月。


    李离芳接着道:“儿臣今日前来,是另外有件事想和太后商议。”


    “什么事?”


    “去岁河间平原大旱,尤其幽云十三城,几乎颗粒无收。河间一代是西北十五万将士的粮仓,对大周至关重要,今年春耕,绝不能再出差错。儿臣思来想去,都不放心旁的人,还是想自己亲自前去。”


    太后从榻上坐起来,眉心蹙紧。去岁大旱,河间平原一带的收成连百姓自己都喂不饱。西北十五万将士的口粮,是从西渡紧急调度去的。可西渡要养栖凤城,要养陇西三十万人,本就压力重重。去岁为了支持西北,西渡大大小小的粮仓,已被搬了个空。


    太后道:“你的意思,哀家明白。只是这个节骨眼上,你若离开……”


    “太后是担心,我若离开栖凤城,会有有心人恶意揣测,我是出去避祸的吗?”


    “不,与这个无关。”太后突然抬起头,目光灼灼望着李离芳,“你皇兄,可能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