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暗流

作者:山谷区的格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报纸被揉成一团,精准地投进了角落的垃圾桶。


    季屿面沉如水地站在办公桌后,指尖无意识地在实木桌面上敲击着。那条报道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涟漪已经扩散开来——楼下大堂开始有记者聚集,内线电话此起彼伏,连几位董事都亲自来电“关切”。


    陈铭站在桌前,大气不敢出。


    “通知公关部,”季屿终于开口,声音冷硬,“三件事。”


    陈铭立刻拿出平板准备记录。


    “第一,立刻发布官方声明,强调新总部项目是经过严格商业评估的决策,与任何个人情感无关。”


    “第二,联系这家报社的主编,告诉他们,如果再发布任何不实报道,季氏的法务部会很乐意和他们谈谈诽谤罪。”


    “第三,”季屿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那些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的记者,“准备车,我要去‘深度设计’。”


    陈铭猛地抬头:“季总,现在去是否不太合适?外面都是记者......”


    “正是因为他们都在,我才更要去。”季屿拿起西装外套,语气不容置疑,“十五分钟后出发。”


    ---


    许言深站在设计工作室的落地窗前,端着一杯刚煮好的咖啡,俯瞰着楼下逐渐聚集的媒体车辆。


    “消息传得真快。”他的助理林薇走到他身边,语气平静,“季氏的公关部刚刚发布了声明。”


    “意料之中。”许言深抿了一口咖啡,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他一向擅长快刀斩乱麻。”


    “但我们这一刀,切得够深。”林薇微微一笑,“董事会那边已经有人对季屿的‘判断力’提出质疑了。”


    许言深没有接话。他的目光落在刚刚驶入大楼前院的一辆黑色轿车上。车门打开,一双锃亮的皮鞋踏在地上,然后是笔挺的西裤,修长的身形——


    季屿。


    他竟然亲自来了。


    在这么多媒体的镜头前,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刻。


    许言深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季屿一下车,就被记者团团围住。闪光灯此起彼伏,无数话筒伸到他面前。


    “季总,关于今天的报道您有什么回应?”


    “选址是否真的与您的个人情感有关?”


    “您和许言深先生到底是什么关系?”


    季屿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记者。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那个不经意间露出的动作,让许言深瞳孔微缩——他看见了季屿腕表下那道若隐若现的疤痕。


    “我今天是来与许先生商讨新总部大楼的设计方案。”季屿开口,声音沉稳有力,透过玻璃窗隐约传来,“至于那些无稽之谈......”


    他微微停顿,抬头,目光精准地投向许言深所在的方向。即使隔着多层玻璃和数十米的距离,许言深也能感受到那道视线中的重量。


    “我认为,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判断。”季屿继续说,目光仍锁定在许言深身上,“而不是被一些陈年旧事所干扰。”


    记者们顺着他的目光抬头,顿时发现了站在窗前的许言深。闪光灯立刻转向,捕捉着这戏剧性的一幕。


    许言深站在原地,没有避开镜头。他平静地与季屿对视,仿佛这是一场早有预约的会面。


    “请他上来。”许言深对林薇说,转身离开窗前。


    五分钟后,季屿出现在设计工作室的门口。


    不同于季氏总部的冷硬风格,“深度设计”的工作室充满艺术气息。开放式的工作区里,设计师们看似在忙碌,目光却都不由自主地瞟向门口。


    许言深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出来,手中仍端着那杯咖啡。


    “季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他语气平和,听不出情绪。


    季屿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然后转向工作室内部:“看来我打扰各位工作了。”


    “无妨。”许言深做了个“请”的手势,“去我办公室谈?”


    季屿点头,随着许言深穿过工作区。他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探究目光,但步伐依旧从容。


    许言深的办公室简洁而富有设计感,大面积的白色与原木材质搭配,墙上挂着几幅抽象画,角落里的绿植生机勃勃。与季屿那个可以俯瞰全城的顶层办公室不同,这里的窗外是安静的内院,竹影摇曳。


    “咖啡?”许言深问,语气如同对待普通客户。


    “不用。”季屿在沙发上坐下,目光落在办公桌上那个熟悉的陶瓷杯上——那是他们高中时一起在陶艺课上做的,粗糙拙朴,与整个办公室的格调格格不入。


    许言深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神微动,但很快恢复平静。他在季屿对面的单人沙发坐下,双腿交叠:“季总亲自前来,应该不只是为了讨论设计方案吧?”


    “那篇报道,”季屿开门见山,“是你授意的。”


    不是疑问,是陈述。


    许言深轻笑:“季总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我只是想确认一件事。”季屿向前倾身,双手交握放在膝上,“你回来,就是为了这个?把我们的过去当作攻击我的武器?”


    办公室内一时寂静,只有空调运转的微弱声响。


    许言深放下咖啡杯,陶瓷与玻璃桌面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武器?”他重复这个词,仿佛在品味它的含义,“季屿,你太看得起自己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季屿:“那段过去对我而言,早已什么都不是。我只不过是在合适的时候,用了合适的筹码而已。”


    “什么都不是?”季屿也站起身,走到他身后,“那你为什么还留着那个杯子?”


    许言深的背影僵了一瞬。


    “怀旧而已。”他转过身,与季屿面对面,“就像有人会选择在故地盖楼,有人会选择留下一个破杯子。各有所好,不是吗?”


    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近到能看清彼此眼中自己的倒影。


    “许言深,”季屿低声叫他的名字,那声音里带着某种压抑已久的东西,“我们一定要这样吗?”


    “怎样?”许言深挑眉,“季总现在是觉得委屈了?当你在那个雨夜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今天。”


    雨夜。


    那个他们都不愿提及,却始终横亘在彼此之间的夜晚。


    季屿的眼神暗了暗:“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那是什么样?”许言深逼近一步,“你倒是告诉我,是什么样的苦衷,能让你毫不犹豫地背叛我们之间的一切?”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眼底翻涌的情绪泄露了真实的内心。


    季屿沉默地看着他,许久,才缓缓开口:“现在还不是时候。”


    “哈。”许言深短促地笑了一声,向后退开,重新拉开距离,“永远是这句话。季屿,七年了,你连一个像样的借口都编不出来吗?”


    敲门声适时响起,打破了室内紧绷的气氛。


    “进。”许言深应道。


    林薇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个文件夹:“许总,这是您要的修改方案。”她看向季屿,礼貌地点头,“季总,楼下的记者越来越多了,需要帮您安排从地下车库离开吗?”


    季屿的目光仍锁定在许言深身上:“不必。”


    他拿起西装外套,向门口走去。在门前,他停下脚步,却没有回头。


    “设计方案我很满意,不必修改。”他说,“下周的奠基仪式,希望你能准时出席。”


    说完,他拉开门,大步离开。


    许言深站在原地,听着门外渐行渐远的脚步声,缓缓闭上眼睛。


    “你还好吗?”林薇关切地问。


    许言深没有回答。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个粗糙的陶瓷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上歪歪扭扭刻着的两个字母——J&X。


    那是十八岁的季屿和许言深。


    “帮我取消今晚的所有安排。”他说。


    林薇点点头,悄声退出办公室。


    许言深独自站在渐渐暗下来的房间里,窗外的竹影在暮色中摇曳,如同七年前那个雨夜中模糊的视线。


    他始终记得季屿站在雨中的样子,记得那双曾经盛满温柔的眼睛如何变得冰冷而决绝。


    “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那句话如同最锋利的刀刃,将他的世界一分为二。前半生是阳光明媚的春夏,后半生是漫长无边的寒冬。


    而现在,季屿却说“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许言深握紧手中的杯子,指节泛白。


    他不会再相信了。


    无论如何,都不会再相信了。


    ---


    季屿坐进车里,揉了揉眉心。陈铭从副驾驶转过头,欲言又止。


    “回公司。”季屿吩咐道,转头看向窗外。


    车子驶出“深度设计”所在的大楼,记者们仍围堵在门口,试图捕捉更多画面。


    “季总,董事会那边......”陈铭小心翼翼地开口。


    “让他们闹。”季屿语气淡漠,“正好看看,哪些人已经坐不住了。”


    陈铭会意地点点头,递过一个平板电脑:“这是您要的许先生这七年的资料。”


    季屿接过平板,却没有立即打开。


    他不需要看这些资料,也能想象许言深这七年是怎么过来的。家道中落,父亲入狱,从云端跌落泥潭......这一切,都是因为他。


    因为他那个雨夜做出的选择。


    季屿低头看着手腕上的疤痕,那道在同一个雨夜留下的痕迹。


    当时他以为,那是他们之间最后的联系了。


    没想到七年后,命运又把他们牵扯到一起。


    而这一次,他绝不会再放手。


    无论许言深有多么恨他。


    无论要付出什么代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