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九章太简单了

作者:十八岁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图纸上投下一片明亮光斑,空气中浮动着细微尘埃。


    办公室的木质隔断,被人轻轻叩响:“请问,是刘宇工程师吗?”


    刘宇抬起头,见门口站着两位陌生中年男子。


    二人皆身着笔挺的蓝色卡其布干部服,手持公文包,气质沉稳,眼神锐利,不似一机部人员。


    “我是刘宇,二位是?”


    为首的国字脸男子走上前,热情地伸出手:“刘工,幸会幸会!我们来自冶金部,我叫周毅。”


    “这位是我的同事孙乾,此次冒昧来访,是有一事相求。”


    冶金部?刘宇心中微微一动,表面却不动声色地与对方握手,并示意他们就座。


    周毅并不绕圈子,直接说道:“我们此次负责督导,第三轧钢厂的全员技术等级考核。”


    “听闻刘工不仅技术卓越,且出身于轧钢厂,对厂里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想请您这位专家帮忙把控一下。”


    说罢,他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了过来:“这是我们为此次八级钳工考核,拟定的实操题目,烦请您看看,这难度是否合适?”


    刘宇接过文件,那是一张标准的零件图纸。


    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锉刀、手锯等工具,将一块毛坯铁块,加工成一个带有内外交错燕尾槽的复杂构件。


    这道题,确实是八级钳工的经典考题,难度颇高,考验的是基本功与精度。


    对于易中海这种从业多年的老师傅而言,只要不出意外,完成此题是必然之事。


    然而,刘宇的目光仅在图纸上停留了三秒,便轻轻摇了摇头。


    “过于简单。”


    周毅和孙乾对视一眼,均感错愕。


    这道题已难倒众多老师傅,在他口中,竟只是“过于简单”?


    周毅忍不住问道:“刘工,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这道题只能检验出工人的下限,无法检验出上限。”


    刘宇将图纸推回桌子中央,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它考验的是重复劳动的熟练度,而非顶尖技术工人的学习能力,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选拔的,是能够引领工厂技术革新的领军人物,而非只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老师傅。”


    这番话,让周毅和孙乾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


    他们隐约意识到,抓住了此次考核的关键。


    刘宇抽出旁边一张空白绘图纸,拿起铅笔,手腕快速舞动,几分钟内,一个全新的零件立体图清晰地呈现在纸上。


    “常规的燕尾槽加工予以保留,但在这个滑块的顶端平面上,”


    他的笔尖在图纸上重重一点:“增加一道工序:使用铣床,铣出三个互成120度均布的腰型槽。”


    这还不止,他继续补充道:“最为关键的是检测环节。


    完成加工后,不允许使用传统的卡尺和塞规,必须使用部里去年才下发到重点单位的数显半径规进行检测,误差必须控制在0.02毫米以内。”


    嘶……周毅和孙乾看着图纸上,那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改动,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凉气。


    铣床加工,考验的是对新设备的操作能力。


    120度均布,考验的是精密分度和计算能力。


    而最后的数显半径规检测,则是一道真正的难关!那种新式量具,莫说普通工人,即便很多技术员都尚未摸索清楚。


    这道题,考查的不再仅仅是手上的技艺,更是头脑中的智慧!


    “刘工,您这一招……真是直击要害啊!”周毅一拍大腿,眼神中满是兴奋的光芒。


    “这就相当于把那些,只凭经验做事、不思进取的老油条,全部筛选出去了!”


    “八级工,应当是技术领域的先锋,而非守旧的代表。”刘宇放下铅笔,目光望向窗外,那里正是轧钢厂的方向。


    易中海,你不是自诩技术第一、德高望重吗?


    这一次,就让你在全厂工友面前,用你最引以为傲的技术,亲手为自己的体面掘开坟墓。


    周毅和孙乾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不再只是单纯的错愕,而是燃起了火花。


    “刘工,您继续说。”周毅身体前倾,整个人散发着专注的气场。


    他明白,自己抓住了此次考核的核心。


    “八级工,月薪九十九块,处于工人等级的金字塔顶端,享受工程师待遇。


    这样的人,若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学习,不会使用新设备,那他便是工厂发展的阻碍,而非动力。”


    刘宇的声音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如重锤,敲击在两位冶金部干事的心坎上:


    “我们选拔的,应当是能够看懂新图纸、摸索新设备、带领整个车间进行技术攻关的‘工人工程师’。”


    周毅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晃动起来:“说得好!‘工人工程师’,这个提法太精准了!”


    他拿起刘宇画的图纸,越看越觉得精妙:“刘工,您这个方案,我原则上同意了!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老辣的光芒:“为了体现此次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再增添一条。


    所有八级钳工的考生,统一使用厂里新采购的那批,高碳工具钢毛坯。


    那批钢材韧性良好,但加工难度更大,对火候和力道的把控要求极高。


    谁若还依照老经验行事,只怕连第一步的划线都会出现偏差!”


    孙乾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立刻补充道:“没错!而且考核时间,必须从原来的四个小时,压缩至三个半小时!”


    “真正的顶尖人才,就应当具备应对压力的能力!”


    两位来自冶金部的干事,在刘宇点燃的火药桶上,又狠狠地浇了两勺热油。


    刘宇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知道,此事已成。


    周毅站起身,与刘宇再次握手,此次的力度比之前重了数倍:“那就如此确定,考核时间,就定在明天上午八点半,全厂统一开始。”


    “刘工,届时还请您务必到场,作为我们的特邀技术顾问,亲自监督八级钳工的考核环节。”


    送走周毅和孙乾,办公室重归寂静。


    刘宇站在窗边,目光仿佛穿透层层楼宇,落在那片熟悉的厂区。


    易中海那张布满皱纹,总是挂着伪善笑容的脸,浮现在他的脑海。


    老家伙,你最引以为傲的,不就是那双比卡尺还精准的手吗?可惜,时代已然变迁。


    当经验无法跟上精度要求,当手感败给数据,你那点引以为傲的“绝活”,就只剩沦为笑柄了。


    第二天,天刚破晓,四合院从沉睡中苏醒。


    院子里,洗漱的声响与压低的交谈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交响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