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第一机械工业部大楼内的空气,似较往日更为清新。
刘宇端坐于自己那一方,被隔断环绕的狭小办公室中,正对昨夜绘制的生产线草图作最后的修改,此时王建国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他面色异样泛红,呼吸急促,眼神中满是难以抑制的狂喜,全然不见往日的沉稳持重。
“刘……刘组长!”王建国开口,声音略带颤抖。
“速与我前往宣传处!李处长特意点名让你我过去!”
刘宇放下手中铅笔,看着王建国这般模样,心中已大致猜到几分,他不动声色地站起身来,随其快步走出办公室。
宣传处的办公室位于三楼,与技术部门的严谨肃静氛围迥异。
墙上挂满了诸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之类的红色标语与宣传画,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油墨气息,往来人员皆精神饱满、行色匆匆。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笑容可掬的中年干部,早已在门口等候。
见到他们,立刻热情地迎上前去:“哎呀,我们的大功臣刘宇同志,还有独具慧眼的王建国同志!快请进,快请进!”
来人正是宣传处的李处长,他紧紧握住刘宇的手,用力摇晃,仿佛握住的是稀世珍宝。
“小刘同志,你的任命文件已全部完成流程审批,部里为你记大功一次,行政级别定为十七级,工资自本月起按新标准发放!恭喜你!”
言罢,李处长话锋一转。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一旁,仍有些懵懂的王建国,声音陡然提高八度:“还有王建国同志!”
“部党组在讨论时特别指出,你作为刘宇同志的老领导,在人才发掘与培养工作中,功劳卓著!”
“能够发现刘宇这般栋梁之才的干部,本身便是我部的宝贵财富!”
李处长从桌上拿起另一份文件,以近乎宣读喜报的庄重语气,一字一顿地念道:“经部党组研究决定,对王建国同志破格提拔一级。”
“任命为技术研发处副处长,行政级别定为十五级!恭喜你,王处长!”
“王处长!”这三个字如一道惊雷,在王建国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整个人瞬间僵住,嘴巴微张,眼睛瞪得溜圆。
十五级,副处级!这一他原以为需耗费十年,乃至更久时间都未必能够跨越的难关,竟如此轻易地降临到自己头上?
月工资直接跃升至一百二十四块!
他猛地转头看向刘宇,只见那个年轻人,正一脸平静地对他微笑颔首。
王建国的眼神中瞬间涌现出震惊、狂喜、感激,以及一种难以言表的敬畏。
他瞬间领悟,这是刘宇所掀起的强劲东风,顺带将他这只小船也吹过了龙门!这哪里是沾光,分明是上天赐予的天大福分!
自宣传处出来,行走在长长的走廊上,王建国感觉脚下轻飘飘的,仿若踩在云端。
他数次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重重地拍了拍刘宇的肩膀。
“恭喜,王处长。”刘宇率先打破沉默。
“你……你小子就别打趣我了!”王建国声音略带哽咽。
他迅速调整情绪,将刘宇拉至一处僻静的楼梯拐角,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压低声音,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小宇,听我说,你如今是部里最为瞩目的人物,上上下下皆关注着你,这股风头,万不可浪费!”
他凑近了些,用气音说道:“即刻前往后勤司,填写分房申请!莫要那些大杂院里的破旧房屋,直接申请刚建成的那栋干部筒子楼!”
“就称你是九级工程师,是部里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居住在大杂院无法安心开展研究,会影响国家创汇大计!”
“你将这几顶帽子扣上,他们批也得批,不批也得批!”
王建国的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开启了刘宇心中一扇全新的大门。
回到自己的小办公室,刘宇伫立窗边,目光望向远方。
筒子楼。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一侧是四合院内拥挤的房间,是贾张氏尖利的叫骂声,是易中海虚伪的说教,是夏天弥漫着馊味的公共厕所,是冬天需排队接水的冰冷水龙头,是毫无隐私可言的嘈杂生活。
另一侧,是一栋干净整洁的楼房。
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一张书桌,一盏明亮的台灯。
关上门,便是一方宁静的天地,可以在其中不受干扰地看书、绘图,无需再理会院里那些琐碎之事,与一张张算计的嘴脸。
那里不仅意味着更为优越的居住条件,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个与过去彻底割裂的全新开端。
这根本无需抉择。
刘宇转过身,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一摞文件中,一份空白的《职工住房申请表》夹在其中。
他走上前去,拿起那张薄薄的表格,手指轻轻拂过。
轧钢厂的考核,仅仅是一个开端。
他的人生,需要一个更为坚实的立足之地。
笔尖在《职工住房申请表》上沙沙作响,留下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字迹。
刘宇毫不犹豫,在“申请理由”一栏,言简意赅地写下几行字:为保障部委重点项目“电热产品生产线”顺利推进。
解决技术负责人因居住环境嘈杂、缺乏独立研究空间,而导致的工作效率问题,特申请干部筒子楼住房。
寥寥数语,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将个人需求与国家项目紧密相连。
他放下钢笔,轻吹未干的墨迹,将表格整齐叠好,径直走向后勤司。
整个过程,不过十分钟。
当他回到自己的小天地时,办公室外的走廊里,忽然传来一阵广播试音的杂音。
随后,一道清亮的女声,通过广播传遍整栋大楼。
“下面播送一则部党组任命通知:经研究决定,提拔技术研发处王建国同志,为副处长,行政十五级。”
“提拔技术研发处刘宇同志为副组长,行政十七级,记大功一次……”
广播声在楼道中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办公室。
原本安静的研发处瞬间如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无数道目光,或羡慕,或嫉妒,或惊叹,不约而同地投向角落里那个被隔断环绕的小办公室。
刘宇对此置若罔闻。
他已摊开崭新的绘图纸,铅笔在纸上飞速移动。
电热毯生产线的设备参数、工艺流程、工位布局,一个个关键节点,在他笔下逐渐具象化。
他需尽快拿出完整的方案,这不仅是考核的一部分,更是他掌控这个项目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