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 九婴之死

作者:冬夜寻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两日后,断云崖的夕阳比以往更红,仲微的身影被拉得愈发挺拔。


    她一身白色长裙,肩上的飘带被山间罡风吹得迎风飘扬,手中的玉寒竹嗡鸣不止,剑身流转的清辉与天边的落日交相辉映,却难掩她眼底的凝重。


    “此去青雾山,九死一生,你们不该来的。”


    “还有玄真,你年纪尚轻,不该卷入这趟浑水。”


    玄真一袭青色锦袍,眉眼间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青涩。


    手中纸人互相打闹,他闻言立刻上前一步,拉住仲微的衣袖,语气带着几分执拗:“阿姐,你说什么呢?当年若不是你救了我,我早就殒命了。如今你要去涉险,我怎么可能袖手旁观?”


    他的声音清脆,一声阿姐喊得真切,眼中满是坚定,“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你护着的小孩了,我能帮上忙的。”


    相柳则身形挺拔,墨色长发随意束在脑后,一双金瞳在暮色中熠熠生辉,他上前一步,从身后轻轻揽住仲微的腰,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阿竹,你这话便错了。青雾山凶险,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来。怎么可以让你一个人扛下所有?”


    温热的掌心贴着腰腹,熟悉的气息萦绕鼻尖,仲微的心猛地一颤,随即被翻涌的悔意覆盖。


    仲微猛地转过身,眼中怒意翻涌,她死死盯着相柳,胸口剧烈起伏:“相柳!你根本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当年大师兄便是在这里遇到了仙族人,最终落得那般下场,你还要重蹈覆辙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既是因为愤怒,也是因为那段不愿提及的过往。


    “正因为知道九婴的事,我才更不能让你独自前往。”


    “你不必多说,青雾山危机重重,你们万不可涉险。”


    她说完,施法隔绝了二人,不再理会他们,足尖一点玉寒竹,剑身瞬间暴涨数倍,发出一声清亮的剑鸣声,载着她化作一道光芒,径直朝着青雾山深处飞去。


    相柳望着仲微决绝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他转头对玄真道:“玄真,麻烦你破除这个结界。”


    玄真收起纸人,沉声道:“分内之事。只是阿姐心结深重,此番前去,怕是会有变数。我们需尽快跟上,也好有个照应。”


    两人对视一眼,随即各自祭出法宝,施法打破了仲微布下的阵法,两道身影一前一后,紧跟仲微的方向而去。


    青雾山,顾名思义,常年被一层浓郁的青黑色雾气笼罩,雾气中蕴含着极强的腐蚀性,即便是修为高深的修士,也不敢轻易涉足。


    山脚下,瘴气弥漫,寸草不生,偶尔能听到几声凄厉的兽吼,令人不寒而栗。


    仲微刚一落地,便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压抑感扑面而来,那雾气如同实质般,不断侵蚀着她的灵盔甲。


    她运转功法将玉寒竹的灵力注入盔甲中,才勉强抵挡住瘴气的侵袭。


    “这青雾山的瘴气,比传闻中还要厉害。”


    相柳和玄真随后赶到,相柳挥手布下一道水幕结界,将三人笼罩其中,隔绝了外界的瘴气。


    “这里夹杂着一丝上古凶煞之气,长期吸入,会侵蚀修士的灵脉,甚至导致走火入魔。”


    “更何况,这里也是一处证道绝地,在这里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你们怎么跟来了,我不是让你们待在那里吗?”


    玄真从袖中取出三枚清心丹,分递给两人:“阿姐对不起,这一次我不能听你的。此丹可暂时压制瘴气对心神的影响,我们速去山中探查,不要在此久留。”


    相柳沉默不语,只是一味的服下清心丹,走在了仲微二人前面。


    仲微接过清心丹,毫不犹豫地服下,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之意瞬间传遍全身,驱散了心中的烦躁。


    她叹了口气,抬头望向青雾山深处,雾气缭绕中,隐约能看到一座座残破的宫殿轮廓,那便是太初时期遗留下来的仙殿遗址,说不定玉景灵莲灯就藏匿在哪里。


    三人小心翼翼地踏入山中,脚下的土地坚硬如铁,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地底传来的微弱震动。


    沿途随处可见断裂的石柱、倒塌的墙壁,上面刻着早已模糊不清的上古阵纹,依稀能辨认出当年这里曾是一处极为强大的圣地。


    “看来这里经历过一场惨烈的大战。”


    玄真蹲下身,抚摸着一根断裂的石柱,眼中满是感慨:“这些符文蕴含着极强的力量,若不是被人强行破坏,绝不会如此不堪一击。”


    相柳环顾四周,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此处的气息很不对劲,除了瘴气和凶煞之气,还有一股仙族灵力,似乎有人一直在暗中窥探我们。”


    仲微握紧了手中的佩剑,神色愈发凝重:“不管是谁,只要敢阻拦我寻找灵莲灯,我定不饶他。”


    三个月后。


    他们在山下湖泊遇到了一头千年飞鱼,那巨兽身形庞大,身姿矫健,刀枪不入,口中还能喷出蕴含剧毒的雷电。


    仲微率先出手,玉寒竹化作一道光芒,直刺飞鱼的眼睛,却被它坚硬的眼皮弹了回来。


    “这妖兽的防御太强,硬拼是不行的。”


    相柳说着,手中分水剑一挥,引出数道水柱,化作锁链,将飞鱼的四肢缠住。


    飞鱼怒吼一声,奋力挣扎,水柱锁链瞬间被绷得紧紧的,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


    玄真见状,口中念念有词,双手掐诀,数道金色符文飞出,落在飞鱼的头顶,形成一个巨大的困阵,暂时压制住了它的力量。“阿姐,它的弱点在腹部的红色水晶那里!”


    仲微眼神一凛,足尖一点,身形如箭般射出,玉寒竹凝聚起全身灵力,狠狠刺向飞鱼的腹部。


    只听“噗嗤”一声,剑光穿透了飞鱼的防御,刺破了红色水晶。


    飞鱼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抽搐了几下便没了气息。


    三人皆是一身狼狈,仲微的玄色劲装被电丝烧得焦黑,相柳的手臂也被飞鱼的利爪划伤,鲜血直流。


    玄真取出疗伤丹药,分给两人,轻声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尽快离开。”


    仲微服下丹药,运转灵力疗伤,心中对相柳和玄真的怒气少了几分,可一想到青雾山的危险,她便又将那份感情压了下去。


    她知道,自己如今的状态,根本不适合与人同行,可这两人却硬是要跟着她一起,这份情谊,让她既感动,又生气。


    历经三个月的艰险,三人终于来到了青雾山的核心区域——一处名为葬仙宫的上古殿宇。


    殿内,一股浓郁的灵力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瘴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大殿的正中央,一盏莲花灯悬浮在半空中,灯身由灵玉雕琢而成,花瓣层层叠叠,散发着柔和的白光,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玉景灵莲灯。


    然而,灵莲灯的周围,站着一群身着仙族服饰的修士,为首的是一个白衣男子,他面容俊朗,却带着一股阴鸷之气,眼神冷漠地注视着闯入殿中的三人。


    仲微的目光瞬间被那白衣男子吸引,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而相柳在看到那白衣男子的面容时,金瞳骤缩,心中警铃大作。他认出了这个人——戴月回,当年害死九婴的罪魁祸首!


    相柳太清楚仲微对九婴的感情了,九婴不仅是仲微的大师兄,更是她对男女之情的启蒙者。


    当年九婴被戴月回设计杀害,抽走灵脉,魂飞魄散,仲微为了报仇,四处寻访戴月回的下落,甚至不惜修炼禁术,差点走火入魔。


    这些年,报仇的念头早已在仲微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支撑着她走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夜。


    “阿竹,冷静点。”相柳连忙上前一步,想要拉住仲微的手臂,语气中满是急切,“戴月回修为高深,又有众多手下,我们不宜冲动,需从长计议。”


    “你心里的苦,你对九婴的愧疚,我都明白。可报仇之事,需得从长计议,而非逞一时之勇。”


    “明白?你根本不明白!”仲微猛地拔高了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猩红,“大师兄待我恩重如山,他却被奸人所害,魂飞魄散,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这血海深仇,我若不能亲手了结,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此时的仲微早已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她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九婴临死前的嘱托,眼前浮现出九婴倒在血泊中的模样。


    她猛地挣脱相柳的手,眼神死死地盯着戴月回,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随时准备扑上去将猎物撕碎。


    戴月回也认出了仲微,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语气轻蔑地说道:“哦?这不是当年侥幸逃脱的魔族孽种吗?没想到你竟然还活着,真是命大。”


    “你都还活着,我怎么敢死?”仲微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浓浓的杀意。


    “今天,我就要用你的血,来祭奠我大师兄的在天之灵!”


    仲微怒喝一声,足尖一点,身形如离弦之箭般朝着戴月回冲了过去,玉寒竹化作一道青芒,直刺戴月回的咽喉。


    “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戴月回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抬手一挥,一道金色的灵力屏障出现在身前。


    “嘭”的一声巨响,玉寒竹狠狠刺在屏障上,发出刺耳的碰撞声,金色屏障剧烈晃动,却并未破碎。


    仲微心中一惊,她没想到戴月回的修为竟然比百年前中还要高深。


    她没有丝毫退缩,体内灵力疯狂运转,玉寒竹上的青光愈发浓郁,她再次挥剑,剑招凌厉,招招直指戴月回的要害。


    相柳见状,心中暗道不好,他知道仲微不是戴月回的对手,若是再这样下去,仲微必然会受伤。


    他不再犹豫,手持分水剑,化作一道黑影,瞬间冲到仲微身边,与她并肩作战。


    “戴月回,你的对手是我们!”


    戴月回看着突然加入战局的相柳,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冷笑道:“没想到堂堂妖族圣子,竟然会为了一个魔族孽种,与我仙族为敌。既然如此,今日你们便一起留下吧!”


    他挥手示意,身后的仙族修士立刻冲了上来,将仲微和相柳团团围住。


    玄真见状,手中克己一挥,大声道:“阿姐,相柳大哥,你们专心对付他,剩下的交给我。”


    《山海经·中山经》:“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是多飞鱼,其状如鲥鱼,食之已痔荷。”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十里曰瑰山......正回之水出焉......其中多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


    稍微有点改动,但是大体还是一样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9章 九婴之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