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第十一章:无声的守护与理性的裂痕

作者:DoloresLopez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圣臻塔的秋意渐浓,梧桐叶片片凋落,铺满了蜿蜒的石板小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脆响,在这过于安静的校园里显得格外清晰。齐朔已经习惯了这种无处不在的、被无形目光注视的压迫感。自从王静仪副校长那次“喝茶”之后,他就像被贴上了隐形的标签,周围的同学如同躲避瘟疫一般与他保持着精准的距离。这种系统性的排斥,比江烁直白的霸凌更令人窒息,它无声地侵蚀着人的意志,让你时刻记得自己是个“异类”。


    更让他心头像是坠着铅块的,是沈墨长达一周的、彻底的沉默。那个加密通讯器安静得如同死去,图书馆他们常坐的角落也再未出现过那个清冷孤绝的身影。齐朔感觉自己像被放逐到了一座孤岛,四周是茫茫的信息黑海,而他唯一能抓住的浮木,却杳无音信。他几次在深夜鼓起勇气,指尖悬在冰冷的屏幕上,却终究不敢按下任何一个呼叫键。他害怕自己的贸然联系会成为压垮沈墨的最后一根稻草,更害怕这漫长的静默,是沈墨经过“评估”后,对他这个“不稳定变量”的最终裁决——一颗失去利用价值的棋子,被理性地舍弃。


    他只能将自己更深地埋进书本和沈墨留下的那些艰涩资料里。《生物量子场论浅析》、《认知神经科学前沿》……这些远超高中范畴的书籍如同天书,但他固执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噬着,仿佛读懂它们,就能离那个人的世界更近一步,就能证明自己并非全然无用。膝盖上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在阴冷的天气里隐隐作痛,提醒着他现实的残酷。


    这天傍晚,他再次抱着那本厚厚的《场论浅析》来到图书馆最偏僻的角落,这里几乎成了他的专属避难所。正当他对着一个描述量子纠缠态的复杂方程一筹莫展,焦躁得几乎要将书页揉皱时,一个身影在他对面的座位悄无声息地坐下,动作轻缓,几乎没有扰动一丝空气。


    齐朔的心脏猛地收缩,几乎要撞破胸腔。他猛地抬头。


    是沈墨。


    他看起来清瘦了些,轮廓更加锋利,眉眼间带着难以完全掩饰的疲惫,像是经历了一场不为人知的消耗战。但那双眼睛依旧深邃、平静,如同两口冻结的深井,能映照出人内心最细微的波动。他没有看齐朔,只是将几本厚重的、印着德文标题的原版书放在桌上,然后摊开自己的皮质笔记本,仿佛只是一个偶然找到空位的普通学生。


    空气瞬间凝固。齐朔能听到自己血液冲上头顶的轰鸣声,能感觉到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想问“你去哪儿了”,想问“你还好吗”,更想质问“为什么丢下我不管”,但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是化作一阵无声的颤抖。他发现自己连发出一个音节的勇气都没有。


    时间在沉默中缓慢流淌。沈墨的目光始终落在自己的书页上,手指偶尔翻动书页,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对面的人不存在。


    就在齐朔几乎要被这沉默压垮,准备起身逃离时,沈墨的目光终于从书页上抬起,落在他面前那本被画满混乱问号和涂鸦的《场论浅析》上。他的视线在那些挣扎的笔迹上停留了片刻。


    “第三章节的推导过程省略了几个关键步骤,直接看会很难理解。”沈墨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像冰层裂开的第一道缝隙。他依旧没有看齐朔的眼睛,视线停留在那些凌乱的公式上。“场量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需要先理解边界条件的设定,否则后续的推导都是空中楼阁。”


    他拿起桌上那支齐朔再熟悉不过的、笔触锋利的钢笔,探过身,在齐朔的草稿纸空白处,快速而清晰地写下一行简洁的补充公式和关键的推导思路。他的手指修长有力,骨节分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寂静的角落里被无限放大,敲打在齐朔的心上。


    齐朔怔怔地看着他近在咫尺的侧脸,看着他专注时微蹙的眉头,鼻尖猛地一酸,多日来的委屈、不安和恐惧,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宣泄口。


    “你……”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你没事吧?”


    沈墨书写的手指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墨点在纸上晕开一个微小的痕迹。他没有回答这个关乎个人的问题,而是将推演完成,将笔帽轻轻扣上,才淡淡道:“校长和家父达成了一些共识。短期内,我的部分网络权限和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他终于抬起眼,目光如同具备实质的重量,落在齐朔脸上,“你最近,尽量保持常态,不要做任何可能被标记为‘异常’的行为。”


    这是解释,也是警告,更是一种变相的保护。齐朔听懂了。沈墨并非抛弃他,而是被来自家族和学院顶层的、更强大的力量束缚住了手脚,他此刻的现身,本身就是在冒险。


    “江熠他……”齐朔忍不住压低声音,身体前倾,仿佛这样能构筑一个更安全的对话空间,“他状态越来越不对了,我听说,‘启明班’的正式准入通知可能就在这几天……”


    沈墨的眼神微凝,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残酷的冷意。“我知道。”他合上自己的笔记本,发出轻微的声响,“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江家和学校共同推动的结果。我们无能为力。”


    “可是他还那么小,他根本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齐朔有些激动,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一点。


    “安静。”沈墨低声喝道,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下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才重新看向齐朔,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他是否清楚代价。同情心在追逐真相的道路上,是奢侈品,只会让你变得脆弱。”


    他站起身,将书收拢,准备离开,仿佛这次短暂的、危险的交流已经耗尽了他此次行动的额度。


    在他转身的刹那,一种强烈的、害怕再次被丢下的恐惧攫住了齐朔。他几乎是无意识地,伸手轻轻拉住了沈墨校服的袖口。一个极其轻微,甚至带着怯意的动作,却让两个人的身形都瞬间僵住。


    沈墨停下脚步,没有回头,但也没有立刻甩开他。他的背影挺拔而僵硬,像一尊突然被定格的石像。


    “我……我很担心你。”齐朔的声音轻得像一阵风,带着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无法控制的颤抖。这句话终于越过了“被观察者”与“观察者”的界限,泄露了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更深层的情感依赖。


    沈墨的背影依旧僵硬。几秒令人难熬的、仿佛连空气都停止流动的寂静后,他极其缓慢地转过身。他的目光先是落在齐朔仍拽着他纯黑校服袖口的、微微颤抖的手指上,那眼神复杂难辨,不再是纯粹的理性审视,仿佛有什么坚冰在其下被这细微的触碰悄然击碎。


    他抬起另一只手,不是粗暴地推开,而是用一种近乎笨拙的、与他平日精准作风不符的轻柔动作,拂开了齐朔拽着他袖口的手指。指尖相触的瞬间,带着他惯有的微凉体温,却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窜过齐朔的指尖。


    “保护好你自己,齐朔。”沈墨的声音低沉得几乎只剩气音,那双深邃的眼眸终于牢牢锁住了他,里面翻涌着某种压抑的、难以名状的情绪,“这就是目前,对我最大的帮助。”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离去,步伐依旧稳定从容,却比来时快了几分,黑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图书馆层层叠叠的书架阴影之中。


    齐朔站在原地,指尖那微凉的触感久久不散。他看着沈墨消失的方向,心中那片被遗弃的荒芜孤岛,仿佛终于穿透厚重云层,照进了一缕微弱却真实的光。这光芒冰冷,疏离,带着理性的克制,却明确地告诉他,他并未被真正抛弃。


    他低头,看着草稿纸上那行清晰、有力、带着沈墨独特笔锋的字迹,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人落笔时专注的温度。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张纸从本子上撕下,像对待某种珍贵的信物,仔细地折好,放进了贴身的口袋里,紧挨着那枚月光石胸针。


    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开始,在更沉重的阴影笼罩下,一个关于理性与情感博弈、关于无声守护与艰难等待的,充满未知的开始。


    “他来找过你了?”第二天午休,在天台,周烬将一罐温热的牛奶塞到齐朔手里,语气是肯定的。他靠在栏杆上,望着楼下穿梭的学生人流,朋克风的金属指环在秋日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


    齐朔握着温热的罐身,点了点头,没有否认。


    周烬哼了一声,扯了扯嘴角:“算他还有点担当,没真当缩头乌龟。”他灌了一口自己手里的咖啡,继续道,“他被盯得很紧。校长那边,还有他那个吃人的家里,压力都不小。他能冒险来见你这一面,说这几句话,已经是在走钢丝了。”


    齐朔沉默地喝着牛奶,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稍稍驱散了心中的寒意。他明白沈墨处境的艰难,也明白那句“保护好你自己”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所以,安分点,别作死。”周烬转过头,眼神里是少见的严肃,“别辜负他这番苦心。也别让小曦担心,他昨晚画草图到半夜,还念叨着你最近脸色差得像鬼。”他的关心总是这样,包裹在硬邦邦的、仿佛不耐烦的话语里,却透着真实的温度。


    “我知道。”齐朔低声回应,“谢谢。”


    他望向校园中心那座高耸入云的钟楼,顶端的绯红水晶在秋日明朗的阳光下,依旧散发着恒定而诡异的光泽。他知道,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只会更加汹涌。沈墨的暂时退避,是为了更隐蔽的布局。而他自己,必须在这段被“隔离”的日子里,像一块贪婪的海绵,疯狂吸收知识,锻炼心性,努力成长。他要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在下一次风暴来临时,不再是需要被保护、被安排的“变量”,而是能够与那个人并肩而立的、“合格”的盟友。


    他收紧手指,感受着口袋里那张纸条的棱角。路还很长,但他已经看到了方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