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非往昔

作者:乔司南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冯望舒跟着进来,瞥见卫矜眉头紧锁,于是迈步上前站在二人中间,用身体挡住了他看向郎中的视线。


    “陈伯,你认错人了。他如今姓卫名矜。” 冯望舒将声音提高了些,重复着卫矜不久前对自己说的话。


    “怎会认错!当年他在知县府养病,都是我去瞧的!” 见到冯望舒,陈伯瞬间忘了其他,忿忿地看着冯望舒。


    “是呢,我也纳闷,不过他如今身为丞相,他这样说,我哪敢再说什么。”


    卫矜走了过来,坐在郎中对面,轻轻卷起衣袖,声音谦和,“烦请陈伯帮我看看。”


    陈伯目光在卫矜与冯望舒之间逡巡几次,轻叹一声,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瓷瓶开始帮他上药。


    “这烫得不轻啊。” 陈伯一旦开始帮别人看病,话便多了起来,“不过你可别小瞧了我这药,很有效的。不是我吹,就算被烙铁烫了,用过我这药也能消肿止痛,一点疤痕看不见。”


    卫矜看着陈伯的动作,轻轻点了点头,神情柔和,竟让人觉得有些乖顺。


    上过药,卫矜起身打算离开。


    冯望舒上前递给他一块防疫用的巾帕,“戴上吧,想必卫大人也看出来了,这白山县的人,都容易认错人。尤其卫大人生得与我那不告而别的未婚夫婿如出一辙。”


    卫矜颔首,从容接过冯望舒手里的东西,“冯小姐思虑周全。”


    晚间,冯正成在自家府邸设宴,给京城来此赈济疫灾的大人们接风。


    虽说设宴,但疫灾严重,加上城内物资短缺已久,所以不过是为了不失礼数勉强摆的一席,都是些寻常菜肴。


    官员和太医们纷纷入座,唯有卫矜不知去向,一席人只得等着。


    冯正成和官员们说着寒暄的官话,冯望舒则静静坐在末位,这种拘束又压抑的场景,她很是不喜欢。


    她本不需要出席这样的场合,但如今情况特殊。先前因为人手不够,她帮着接手了不少药材分配,药棚管辖的事务,如今朝廷的人来了,她自然要与他们交接,今日便是来认个脸。


    “安阳公主到——”


    通传的声音响起,但内容出乎席间所有人的意料。众人互相对视一眼,忙起身行礼。


    身体前俯,冯望舒只能看到一双极为华丽的绣鞋越过门槛,缓步向前,裙摆摇曳。那双绣鞋的侧方,是同样绣工精美的玄色靴履,靴侧零星几点泥水污渍,大抵是日间奔波所致。


    “起来吧。” 那道声音轻快,尾音有些上扬。


    众人闻言起身,冯望舒这才看向主位,那是一张十分明艳的面孔,梳着高云发髻,发间花钿金钗点缀,华美异常。


    只是这身装束对于那张面孔来说,似乎有些老成。


    “各位大人自便,不必拘束。”安阳公主笑得天真明媚,而后看了一眼身侧的卫矜,“本宫就是来看看卫大人。”


    卫矜环视了一周,轻声到:“开宴吧。”


    冯望舒注视着高坐主位的卫矜,他已经换下了午间被染脏的官服,此时一身绛紫常服衬得他愈发面无血色。


    似是察觉到了冯望舒的视线,卫矜朝着她的方向看了一眼,又淡淡移开。


    宴席过半,卫矜开始频频皱眉,不时以拳抵唇轻咳,原本挺直的腰背不自觉躬了下去。


    “大人可是不适?”冯正成也发现这一点,出声询问。


    卫矜点了点头,“今日疲乏,怕是要先行离席,各位大人见谅。”


    言罢他起身离席。


    冯望舒也起身跟随。昭京前来赈灾的官员大都住在衙署,但安阳公主和卫矜身份不同,依礼应当住在知县府邸。这些事宜皆由冯望舒安排打理。


    行至厅外,安阳公主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卫矜。”


    卫矜站定回身,“你怎么出来了?”


    “我累了啊。” 安阳公主语调依然轻快,带着些骄矜之感。又转头看向冯望舒,“冯小姐是吧?”


    “是,民女冯望舒。”


    安阳公主点了点头,“不知我住何处?”


    “民女命人收拾了内院和东院给二位暂住,家父已暂迁至衙署,这段时间不会有人打扰二位。公主和丞相大人驾临,府中仓促迎奉,若有不周之处还请殿下与大人海涵。”冯望舒低眉,态度恭谨。


    “那你住哪?”


    安阳公主已经迈步,听到卫矜的声音,顿住步子回头看卫矜,只见卫矜神情坦然,似乎只是随口一问。


    内院是冯正成的住处,东院则是冯望舒原本的住处。


    “民女暂居偏院客舍,大人若是有事,只管差人来偏院吩咐。”


    言罢,冯望舒再次行礼,“公主请移步至正寝,看看可有需要添置的东西。”


    行至内院,安阳公主笑着道:“我没那么多讲究,你带丞相去安置吧。” 言罢又看了眼卫矜,“你今日奔波劳累,明日还有公事要忙,快去歇着吧。”


    卫矜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缓声道:“明日你还是回去吧。这里疫灾严重,你莫要胡闹。”


    “定亲第二日你便自请来白山赈灾,我可是什么都没说。”


    “你若是……”卫矜话未说完便被打断。


    “我说过的,虽说将来夫妻一体,但是你不能连累我,当然了,我自然也不会连累你。”赵熙蕴自然又坦荡地说道,“真有什么事情我自己担着。而且比起我,父皇更在意的怕是你吧。”


    最后一句话被赵熙蕴说得似有深意。


    卫矜听得皱眉,也没再多说,留下一句“你自己当心”便转身离开。


    他脚步之快,冯望舒都有些追不上。


    卫矜径直走向东院卧房,在他迈步上台阶时,冯望舒在他身后十余步的地方蓦然开口:“卫大人,这里便是东院了。”


    卫矜迈出的步子倏地顿住,回身,抿唇,“……多谢冯小姐带路。”


    冯望舒仰头看着台阶上的卫矜,笑得讽刺,“大人早些歇息,民女告退。”


    冯望舒离开后,卫矜手指摩挲着木纹有些粗粝的门,半晌才推开。


    屋内原本的东西被大致清理过一遍,但妆台上还放着一只精巧的檀木妆奁,似是被落下了。


    卫矜走到妆台前,指尖轻抚着妆奁表面的螺钿。


    手指下移,迟疑片刻还是拉开了最下层的小格,他呼吸都不由得加重了几分。


    里面零散放了数支发钗步摇,只有两支是他见过的,冯望舒戴着它的模样恍若昨日。


    已经三年了……


    重新合上妆奁,他回到桌前给自己斟了盏茶,茶汤清亮,泛着盈盈蜜光。


    甜润清幽的味道萦绕在鼻尖,是桂花柏子安神茶,还加了梨膏。


    卫矜了然,这怕是冯望舒的又一次试探。来前便知此番定是极难,也想好了诸多应对之策,可当真与冯望舒相对时,那些想好的话再难开口。


    卫矜将茶杯送到唇边,氤氲的热气有些灼眼。


    ——“我今日问了郎中,他说你喝这个好,桂花温中散寒,柏子仁补气益血,最重要的是它们都能安神助眠,你时常梦魇难眠,最适合了。”


    ——“对了,我还加了梨膏,清热润肺。而且你喝那么多药,肯定想喝点甜的吧。”


    他已经很久不喝这茶了,初到京城那两年,他日日靠着这茶安定心神。


    后来一次太医到他府中诊脉,见他饮此茶,说梨膏性寒,身体虚寒之人不宜多食,建议他更为陈皮。


    陈皮与梨膏的味道差别太大,对他来说就没了安神的效果,便不再喝了。


    冯望舒回程时遇上了散席的一众官员们,其中一位许太医见冯望舒,便上前来嘱咐了几句卫矜的情况。对方告辞后,冯望舒想了想又返回了东院。


    她见房门没有关上,便没让下人通传。


    进去就见卫矜侧躺在长榻上,双目轻阖。


    “卫矜。”


    卫矜睁开眼睛,带着些怔忪,面白如纸,看上去很是疲惫。


    “冯小姐怎么来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轻咳两声,缓慢起身斟了两盏茶,自已拿起一杯啜了一口。


    “这茶可还喝得惯?” 冯望舒抱臂站在一旁。


    卫矜侧头看着冯望舒,片刻后收回视线,坐在桌前的软凳上,轻叹了口气,重新对上冯望舒的目光,“茶很好,多谢冯小姐,只是梨膏性寒,我身体欠佳,不宜多饮。”


    冯望舒闻言一怔,神色无异,声音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凝滞,“竟如此吗,倒是我思虑不周了。”


    卫矜摇了摇头,缓慢起身回到长榻上,今日实在疲乏,头脑昏沉,伤口刺痛,他有些难以支撑,只得靠着软枕。


    “我进来时你便在这里小憩,为什么不睡到床榻上去?” 是怕想起什么吗?


    “闺阁女子的床,卫矜不敢僭越。” 卫矜的声音很轻。


    冯望舒点了点头,“是吗?那不知卫大人有没有仔细瞧一瞧,我这床楣的雕工当真好看。” 冯望舒朝着卫矜走了几步,“不过再好看也抵不过三年前那大红婚帐,轻纱帷幔,绫罗锦绣,丞相大人没看到真是可惜啊。”


    冯望舒说话的时候紧紧盯着卫矜,想要从对方眼里看到些许波澜,可惜对方眼眸低垂,也并未做声。


    “不过也无妨,昭京皇城繁华,想来这些东西在大人眼里不值一提。”


    “冯小姐,你想说什么?”


    “我来之前遇见了许太医,他说你舟车劳顿,今日有些发热,让我多照应一些,我便顺带问了几句。听闻你在昭京几经暗害毒杀,险些丧命。我就想来问问,你放弃一切,用命搏来丞相之位,当真快活吗?”


    卫矜终于抬眸与冯望舒对视,半晌,他露出一个很浅的笑,轻轻点了点头。


    冯望舒看着卫矜,他眼底平静沉如古井,唇角浅笑淡若晨雾。


    忽然不想再问了。


    这笑她太熟悉了。


    冯望舒没有再多说一句,转身离开。而她走后半晌,卫矜才卸了力气,长腿蜷曲,双目轻阖。


    卫矜不愿意说,因为他顾虑的事情太多,身体也不太好,胳膊肘和膝盖都火辣辣地疼


    (dbq dbq dbq … 修这一段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这句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非往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