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5章:贺兰敏月给林浪生儿子

作者:小明阿加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治放下银筷,笑意更深了几分,端起面前的玉杯朝林浪虚敬了一下。


    “听皇后说,昨日贺兰氏为贤弟诞下一名男婴,哭声洪亮得很,一看就是个康健的娃娃,恭喜贤弟喜得爱子!”


    林浪持筷的手猛地一顿,心中骤然掀起波澜,银筷尖在碗沿轻轻磕出一声脆响。


    因为林浪是跨时间线穿越到的总章二年,刚回府邸就陪平壤公主回安东了,尚未来得及去见贺兰敏月。


    系统并未提示贺兰敏月已经给林浪生了儿子。


    但这丝错愕转瞬便被狂喜取代,林浪放下筷子,端起酒杯与李治碰杯,朗声笑道:“同喜!同喜!”


    李治把杯中酒饮尽后,笑着放下玉杯,语气里满是欣慰。


    “贺兰氏与贤弟联姻,如今诞下子嗣,不仅是你林家的幸事,更是我大唐与沪上国‘秦晋之好’的见证,两国情谊这下又多了层骨肉羁绊,于邦交百利而无一害啊!”


    林浪把杯中酒一口干了,笑着说道:“皇兄所言极是!”


    李治当即说道:“传朕旨意!赏贺兰敏月——东珠串十挂、蜀锦百匹、人参二十斤,另赐宫廷御用的‘赤金雕花浴盆’一具,供新生儿沐浴之用,取‘金汤护体、长命百岁’之意!”


    “臣弟代敏月皇贵妃谢皇兄厚赐!”


    内侍刚要躬身领旨,李治又抬手补充道:“此子诞生是两国交好的美好象征,再封此子为沪上王,食邑五千户。”


    “待沪上王成年后,无需科举即可入仕,届时将实赐封地、府邸、仆役,算是朕给这娃娃的‘见面礼’,让天下人知道,朕对贤弟的子嗣,亦是看重万分!”


    林浪听后,连连摆手婉拒:“别别别,臣弟与敏月皇贵妃的儿子刚出生,就赐爵封王,恐朝中大臣会有异议。”


    李治却坚持地说道:“贺兰氏是你皇嫂的亲外甥女,享受公主待遇,贤弟于大唐强军富国有不二功劳,堪称国士无双。”


    “就算你们的子嗣生下来就封王,朝中众臣谁敢有异议?”


    林浪听后笑了笑,“可是……”


    武后打断了林浪的话,在一旁含笑附和:“贤弟就不要可是了,陛下此赏甚妥。”


    “敏月诞育有功,本宫再赏两名经验丰富的奶母与四名宫女,专程去林府照料,既显皇家恩宠,也能让贤弟无后顾之忧,专心打理创建黄埔军校的事务。”


    “好吧!那臣弟就代妻儿谢过皇兄、皇嫂厚赏!这份恩宠,臣弟与妻儿必铭记于心!”


    李治笑着摆手:“贤弟不必言谢,你为大唐筹谋武考、建军校,这份功劳本就该赏。”


    太子李弘拍着小手,奶声奶气地说道:“义父,我要去林府看小宝宝,和他一起玩。”


    武后连忙柔声道:“弘儿不可胡闹。小宝宝刚落地,身子骨还软得很,经不起折腾。待满月过后,母后再带你去看小宝宝好不好?”


    李弘的表情有些失望,小嘴嘟得能挂住油瓶,手指绞着衣角,不情愿地嘟囔:“好吧……那母后可不许骗人。”


    “母后绝不骗你。”武后笑着刮了下儿子的鼻尖,温声应下。


    安抚好李弘,武后转头看向林浪,目光带着几分关切:“贤弟,敏月诞下子嗣是天大的喜事,只是不知,这孩子可有起好名字了?”


    林浪闻言,笑着摇头:“昨日刚刚喜得爱子,诸事匆忙,还没来得及与敏月商议取名之事。”


    “这可不成,”武后当即转向李治,眼中带着笑意提议,“不如就由陛下为这孩子赐名,也显皇家对这份情谊的看重。”


    林浪不好拒绝,只能笑着回道:“若能得皇兄赐名,那便是犬子的福气!”


    李治指尖轻点桌面,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外庭院里的青松,缓缓开口:“如今大唐国泰民安,沪上国与我朝又亲如一家,这孩子生来便承这份安稳。”


    “不如就叫‘林安和’,取‘国安民和、岁岁无忧’之意,既盼他一生顺遂,也愿两国情谊长久安稳,贤弟觉得如何?”


    “安和……”林浪在口中默念两遍,眼中满是赞许,当即拱手谢道,“此名寓意深远,又饱含皇兄对犬子的期许,臣弟觉得极好!”


    “多谢皇兄为爱子赐名,臣弟现在就回府,把皇兄为和儿赐名封王的喜讯告诉敏月皇贵妃,让她也欢喜欢喜!”


    李治语气愈发亲和:“贤弟你别急着走啊,留下来再陪为兄喝几杯。”


    林浪一心想见到他和贺兰敏月的儿子,不禁起身说道:“待这和儿满月时,臣弟再与皇兄共饮喜酒,告辞。”


    武后笑着说道:“贤弟,你还真说走就走啊?”


    “皇嫂再见,臣弟告退。”林浪说话间,还不忘宠溺地掐了掐干儿子的小脸蛋。


    李弘很懂礼数地行礼道:“弘儿恭送义父。”


    “义父走了,弘儿拜拜!”


    “拜拜义父!”李弘挥了挥胖乎乎的小手。


    目送林浪离开后,武后笑着说道:“贤弟性子向来洒脱,如今得了爱子,又比从前多了几分牵挂,匆匆忙忙的就回府去陪敏月和儿子了。”


    李治目光温柔地看向儿子李弘,笑着招手道:“弘儿,过来,坐到为父的腿上,给父皇倒酒。”


    李弘立刻迈着小短腿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爬上李治的膝头坐稳,小手紧紧攥住酒壶把手,踮着脚尖往前探身,将酒液缓缓斟进杯中。


    酒液偶尔溅出几滴在案上,他还会皱着小眉头伸手去擦,模样认真又可爱。


    “父皇,”他一边倒酒一边歪着脑袋问,声音软乎乎的,“这酒闻着好刺鼻,真的好喝吗?弘儿能不能尝一尝?”


    李治笑着抬手揉了揉儿子的头顶,指腹轻轻蹭过他柔软的发髻:“这酒是给大人喝的,等弘儿长大了,再陪父皇喝酒好不好?”


    李弘稚气地回了一个字:“好。”


    武后看到李治十分宠爱他们的嫡长子,心中十分欢喜,再加上义父林浪对其视如己出,李弘的储君之位非常稳固。


    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可谓是无人可以撼动。


    紧接着,就看到李治从果盘里捏起一颗油炸花生米递到李弘嘴边,“不过现在弘儿可以吃这个下酒菜,这花生可是你义父从沪上国引进到大唐种植的,炒着吃可香了。”


    李弘张嘴接住花生米,小腮帮鼓鼓地嚼着,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治:“好吃,真香!”


    武后在一旁看着父子俩的互动,眼底漾着温柔的笑意,凑上前轻声问道:“弘儿,最近你义父都教你什么啦?”


    李弘一脸认真地回道:“义父不仅教了弘儿弹钢琴,学英语,背诵九九乘法表,还教了我一首义父写的诗。”


    “哦?你义父教了你一首什么诗呀?”武后好奇地问。


    李弘坐在父亲李治的腿上挺直了身子,摇头晃脑地开始背诵诗句,小家伙看上去可爱极了。


    《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武后听了,不禁宠溺地夸赞道:“我们弘儿真聪慧,义父教你的诗居然记得这么牢固。”


    李治听后惊叹道:“弘儿,你义父写的这首诗极具帝王气魄,虽语言直白却力量感极强,把你义父身为沪上国皇帝的雄心与格局写得淋漓尽致。”


    “哦?弘儿不是很懂,还望父皇指教。”


    李治拿起儿子刚斟满的酒杯,浅酌一口,语气带着几分钦佩:“你义父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以景喻志’。”


    “前两句‘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是用红日初升、光照万里的壮阔景象,暗喻即将崛起的势头。”


    “后两句‘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是你义父将‘群星残月’比作各国割据的势力,以太阳‘逐退’万物的姿态,直白宣告统一天下的决心。”


    “你义父这首诗虽然没有那么华丽的用词,却满是开创基业的豪迈与自信,完全是帝王视角下的‘言志之作’。”


    李弘听后,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


    李治继续说道:“弘儿,你还这么小,你义父就教你这首诗,是希望你从小就养成帝王的心胸和格局。”


    武后微微点头地附和道:“是啊,贤弟在培养弘儿方面真是用心良苦啊!”


    李治笑着说道:“弘儿,你义父又教会了你什么钢琴曲子呀?”


    李弘歪着头,俏皮地回道:“义父教我弹会了《两只老虎》的钢琴曲,还给我讲了《白雪公主》和《小红帽》的童话故事呢!”


    “哦?那你给父皇讲一讲,你义父给你讲的《小红帽》故事吧!”


    李弘掰着手指头想了想,一脸稚气地讲起了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


    小家伙还时不时的还抬起小手,张大嘴巴做出大灰狼奶凶奶凶的表情,惹得李治和武后忍俊不禁。


    窗外阳光正好,一家三口的笑声在紫宸殿内回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