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榆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郁的肚子在空旷的药堂里不争气地“作响,打破了专注的气氛。


    他这才想起自己急着过来,连早饭都没吃。


    谢允禾挑眉看去,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哟,苏少爷这是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他从桌下拿出一个食品袋,里面是两个白白胖胖的豆沙包。


    “还热着,赏脸尝一个?别待会儿给外婆按摩到一半,自己先饿晕了。”


    苏郁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胃里的空虚感真实无比。


    他道谢接过,咬了一口,甜糯的豆沙馅在嘴里化开。


    可能是饿久了,竟觉得格外好吃。


    “慢点吃,”谢允禾递过一张纸巾,示意他擦擦嘴角。


    “吃完再巩固一下手法。”


    然而,一旦空闲下来,那个固执的念头又冒了出来:除了按压时的酸胀感,并无其他特别感受。


    “这真的不是心理作用吗?”他内心嘀咕。


    “如果外婆因为相信而觉得好转,实际却无效,岂不是空欢喜?”


    练习结束后,谢允禾递给他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上面工整地标注了穴位的定位、手法和注意事项。


    “您这位大少爷要是忘了,可以参考这个,比光靠脑子记靠谱。”


    临别时,谢允禾又递来一张素雅的名片。


    “上面有我电话,不仅是行李的事,你外婆有任何不舒服,或者你对用药或是按摩有疑问,随时可以打给我。”


    苏郁接过名片,小心地放进钱包夹层。


    当他走出“闲耘堂”,午后的阳光暖意融融地包裹住他。


    手里提着药,口袋里装着详细的笔记,他的脚步不自觉地轻快起来,一种莫名的期待感驱使他加快步伐,想立刻回家验证效果。


    ……


    家中弥漫着温暖的陈皮香气。母亲在厨房守着砂锅,外婆则安坐在阳台的藤椅里,看见外孙回来,老人脸上立刻绽开慈祥的笑容。


    “我们的小郁老师回来啦?”外婆笑着招手,语气里满是期待和宠爱。


    母亲也端着陈皮水走来,眼里含笑。


    “从你出门就开始念叨,说咱们家要出个按摩小专家了。药给我,你去给外婆展示展示。”


    苏郁应声,走到外婆身边坐下。


    明明在药堂练习时还算顺利,可当真要在外婆身上实践时,他的手心又开始冒汗,指尖发僵。


    外婆像是看穿了他的紧张,轻轻拍拍他的手背


    “别紧张,外婆信你。怎么按都行。”


    这话让苏郁心里一暖。


    他深吸一口气,拿出谢允禾给的笔记,像个临考复习的学生,反复确认位置,才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外婆胸口。


    起初他力度轻柔,在外婆的鼓励下才慢慢加重。


    按了有一会儿,外婆忽然轻轻“咦”了一声,带着惊喜。


    “你别说……胸口这儿,好像真的松快了些,气顺畅多了。”


    苏郁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真的……有用?他心底的怀疑像坚冰被敲开了一条缝隙。


    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起效?


    他不敢问,只是更加专注地继续按揉。


    接着按摩背部时,外婆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母亲在一旁看着,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轮到手腕时,苏郁拿出了谢允禾给的按摩球。外婆好奇地接过,在手腕上滚了滚,立刻喜欢上了。


    “这个小玩意儿好!轻轻一滚就有感觉。”


    看着外婆舒适的样子,苏郁心情复杂。


    一方面,外婆的舒适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他骨子里对“缺乏数据支撑”的事物的怀疑,仍挥之不去。


    “小郁,”外婆仿佛能洞察他的心思。


    “是不是心里还在打鼓,觉得外婆说舒服是哄你的?”


    被一语道破,苏郁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小声嘟囔。


    “也不是……就是觉得,有点……玄乎。”


    “傻孩子,管用就行,分什么玄乎不玄乎。”外婆拉过他的手,握在自己温暖的手心里,提起了他小时候太奶奶用类似方法治好他咳嗽的往事。


    母亲也笑着加入回忆。


    “你太奶奶常念叨,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谢医生法子温和,你看外婆现在多受用。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


    苏郁沉默着,没有反驳。


    听着她们的话,他想起谢允禾专注的侧脸和专业的指点。


    这些细节,像一颗颗小石子,敲击着他内心的“怀疑”。


    傍晚,看着外婆利索些的脚步,苏郁下意识地捏紧了口袋里的纸条。


    他内心的科学审慎精神仍在提醒他需要更长时间观察,但行动却先于犹豫——


    他默默向谢允禾发出了微信好友申请,并将那张穴位笔记贴在了冰箱最显眼的位置。


    睡前,他再次为外婆按摩,手法已熟练许多。外婆舒服地闭着眼,喃喃道。


    “我们小郁真聪明,一学就会……都快赶上谢医生啦……”


    苏郁没有应声,只是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


    这场雨来得又急又猛,把秋末最后一点余温彻底浇灭。


    夜里,雨点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窗户。


    苏郁睡前特意关窗检查,还给外婆加了厚被,自认为防护周全。


    然而,第二天清晨,他还是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惊醒。


    那声音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他心头一颤,冲进外婆房间。只见外婆靠在床头,脸色是不正常的潮红,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咳嗽都让她全身震颤,根本喘不上气。


    母亲守在床边,轻拍着她的背,眼底是藏不住的慌乱。


    “吃了谢医生开的药,好像……好像没什么效果。”母亲的声音带着无力感。


    “摸了摸额头,有点烫,怕是着凉发热了。”


    苏郁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上前想帮外婆拍拍背,想按谢允禾教的穴位,可外婆咳得根本坐不住,身体紧绷痉挛,他那点按压如同石沉大海。


    前几天刚刚积累起的那点对中医的信任,在这凶猛的咳嗽面前,被彻底击碎,连一点火星都不剩。


    怀疑、焦虑、甚至是一种被欺骗的愤怒,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


    看!这就是他一直担心的事情!


    这些穴位按摩、苦汤药,平时或许有点用,可真到了关键时刻,根本不堪一击!


    中午,趁着外婆服了药勉强睡下,苏郁在厨房找到了正在守药罐的母亲。


    浓郁的苦涩药味此刻只让他烦躁。


    “妈,”他开口,声音因紧张而干涩。


    “我们带外婆去国外治疗吧。”


    母亲搅拌药汁的手顿住了,惊讶地转头。


    “去国外?现在?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不是突然!”苏郁情绪激动。


    “我一直有这个想法!您看到今天早上的情况了!咳成那样,中药根本压不住!不管用!我们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些……这些说不清原理的方法上!”


    他走到母亲面前,语气急切“国外有更前沿的研究、更精密的设备、更靶向的药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凭大夫一张嘴说!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看到母亲不赞同的神色,他立刻补充可以利用周叙家的资源联系顶尖专家。


    “妈,我们不能因为怕麻烦、或者盲目信任老传统,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母亲放下勺子,轻轻叹气。


    “小郁,你的心思妈懂。但是,外婆年纪这么大,坐长途飞机身体吃得消吗?到了那边,吃喝住行都不习惯,语言不通,这对她也是折磨。治病,首先得让病人安心啊。”


    “那留在这里就安心了吗?”苏郁忍不住提高音量,带着委屈和愤怒。


    “听着她一声接一声地咳,看着她喘不上气,而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一碗碗苦药和按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用的穴位?这叫安心吗?这叫无能为力!妈,你这是迂腐!是迷信!”


    “小郁!”母亲的语气也严厉起来。


    “怎么说话呢!天气突变病情反复,这很正常!我们既然请了谢医生,就要给予基本信任。至少,等他下午来了,看了情况再说!”


    “等?还要等?”苏郁无法理解母亲的固执。


    “等到外婆咳得更厉害吗?那些‘寒气入里’、‘伏邪’的说法,玄之又玄,根本没法验证!他开的草根树皮,谁知道具体什么成分起作用?万一有副作用呢?我们需要的是确切的诊断,是清晰的治疗方案!”


    他指着灶上咕嘟冒泡的药罐,语气鄙夷“你看看这个,黑乎乎一碗,除了苦,还能说明什么?它能告诉我炎症指数吗?能显示肺功能损伤吗?什么都说明不了!我们就像在摸黑过河,太危险了!”


    母亲的怒火降下一些,看着激动的儿子,眼神复杂,有心疼也有无奈。她沉默片刻,轻声说。


    “小郁,西医有西医的优势,妈妈不否认。但中医几千年流传下来,治好那么多人,也一定有它的道理。它不是不科学,只是另一种认知生命的方式。你今天下午,必须先等谢医生来看过。这是对医生最起码的尊重,也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如果你听完他的意见,还是坚持要去国外,妈……再和你商量,行吗?”


    母亲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恳求。


    苏郁看着母亲眼角的细纹和疲惫的神情,满腔话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沉闷的喘息。


    他狠狠扭过头,不再看那罐令他心烦的药,摔门离开了厨房。


    他回到客厅,像困兽般来回踱步,然后猛地抓起手机,快速点开和周叙的聊天框。


    【周叙!在吗?急需国外医疗中介的联系方式!越详细越好!我外婆病情加重了,这里的中医完全没用,我必须尽快带她出去!】


    信息发出,他仿佛完成了一个重要决定,脱力般瘫坐在沙发上。


    窗外,雨还在下,灰蒙蒙的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


    一边是母亲基于传统和经验的信任,一边是他自己对现代科学和精准医疗的强烈依赖,外婆痛苦的生命夹在中间。


    他觉得自己站在迷雾重重的十字路口,只能凭着本能,抓住那根看似最“可靠”的稻草。


    他猛地站起来,从房间拿出另一个行李箱。


    不能再等了。


    要早点出发,早点介入治疗。


    他本就是突然回来的,没什么东西需要带走。


    于是,他无视了客厅里的母亲,径直走进外婆的房间开始收拾。


    天气凉得这么快,防寒的衣物一定要带上。


    打开外婆的衣柜,里面冬季的衣物寥寥无几。


    他又关上柜门,得出去买几件厚的防寒衣物。


    他立刻转身,再一次无视了母亲,径直出门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