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里唯一的透光窗被遮的严实,角落里冰块寒气舔舐肌肤如蛇游走。
桌角一抹微光,残灯如豆。隐约能映出床上消瘦单薄的轮廓,气息微弱几不可察。
床前站着一老者,须发蓬乱,神态癫狂,捏着把泛着冷芒的利刃喃喃道:
“女娃娃,忍着点疼,老夫这就要动手了。可莫要乱动,免得功亏一篑。”
床上的人自脖颈往上皆缠着厚重的白棉布,只余一双清冽纯粹的眼眸,似山巅最后一捧还未融化的雪。
老者对上这双眼心里打了个颤,眼底闪过心疼,手里动作干脆利落,不停歇地嘟囔还是透露出些许紧张。
“年纪不大,心智倒是极为坚韧。这重塑面容的过程可不亚于剔骨刮肉,从撕裂折断到重新生长,整整半月再痛都不可言语不能移动。本就是一副花容月貌,吃尽苦头,也不知道会换成什么模样。依老夫来看,何苦来哉,何苦来哉呀?”尽管嘴上不饶人,心底却大抵明白缘由,手里的动作也就愈加怜惜。
【我已经独行于世间苦海中,这点苦又算得什么。】
沈婧妩心中默默回道,感受着脸上的束缚被一层层解开,脑海里来回复现着那场噩梦般的杀戮。
她以为自己会彻底死在那天,结束在自出生起就未曾离开过的病榻。
那日,将军府内哀嚎四起,甚至传到她那个最为偏僻幽深的养病小院。
惊觉有异,逼问之下,沈婧妩从奶娘和丫鬟口中拼凑出事情原委。
阿姐沈婧姝在册封皇后的大典上,被钉死在殿内红柱之上。利剑从后背穿胸而过,下手之人力道之大,不留一丝活路。
而握剑之人正是她的夫君——皇帝宋明昱。
听闻阿姐临终都不曾回头问上一句为什么,只死死地盯着殿内那群身披盔甲的武夫。
只因领头那人手中提着父亲护国将军沈拓的头颅,强硬地按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闻此噩耗,沈婧妩早已沉疴的病体再也坚持不住,惊惧攻心之下咳血不止。
见此情形,奶娘扑身上前,担忧之语还没出口,便化作尖利痛呼。
两个满身血污的人破门而入,尖刀划过,裂帛似的破开奶娘的身体。
鲜血喷溅在沈婧妩灰白的脸上,刀尖黏腻的液体滴入左眼,目之所及都被蒙上一层不详的血色。
再醒来时情形与眼下几乎一样,散发狂乱的老者站在床头,目露精光。
只是这一次,他那耷拉眼皮半遮的眼里隐着赞赏,开口却是自夸:“不愧是老夫。放眼天下,用药之精准奏效还有谁能与我匹敌。”
沈婧妩醒过神来,闻言便知这事成了。艰难地张了张口,嘶哑出声:“多谢瞿神医。我如今可否自如行动了?”
得到应允后,她略活动过僵硬的四肢,勉力翻身跪地:“自一年前醒来,所幸得遇瞿神医,婧妩的伤和多年顽疾才能痊愈。您的再造之恩,本该倾我所有相报。”
顿了顿,声音愈发干涩:“只是,婧妩身负血海深仇,苟活于世,这身份恐招祸端。何况,救我之人尚未露面,但势必有所图。若有朝一日,大仇得报沉冤昭雪,尚存于人世我必......”
话还未说完就被瞿神医打断,他心知沈婧妩秉性,坦然受了礼,却听不得后面的丧气话:“也是你命不该绝!老夫也是受制...咳咳,受人所托,恩情就不必提了。”
说话间神情闪过一丝落寞,习惯性地摩挲着腰间双鱼形玉佩:“你聪慧博学,医书典籍皆过目不忘,这一年来也从老头子这学了不少去。如今我也该走了,只一条你要牢记,祖师爷教诲,医者善也。”
话音落,老者手指轻动,双鱼玉佩一分为二,递了过去。
沈婧妩接过玉佩,敛去眼角热意,结结实实叩了三次头:“婧妩谨遵师父教诲。”
“小丫头倒是会顺竿爬。”神医嘴上虽不客气,曲起的手指碰到她的头顶时却改作了轻抚:“可要想清楚了,认下我这个师父,日后不论荣辱,你也是要担上一半的。”
瞧着她虽疑惑但又一副自是如此的模样,瞿神医心里满意极了,忍不住提点到:“既来之,则安之。”
.......
离开暗室后,沈婧妩坐在铜镜前,端详着如今这张脸。
艳,极艳,似一支燃烧生命盛开到极致的牡丹。
这双眼还是原来的样子,像极了姐姐沈婧姝,笑起来时如一片桃花瓣漾入了春水般潋滟。
偏偏左眼下多了一颗泛红的小痣,为这双含情目添上些泣血的悲怆。
她不禁伸手细细描绘镜中的眉眼,这样一双眼应该能让自己复仇更快些吧。
起身推开房门,绕着院子里摊晒药材的筛子边走边回顾每种药材的功效。
沈静姝边踱步边思索着,虽然眼下仍是不清楚是何人出于什么目的救的自己。不过师父已经听命离开,想来很快便能知道答案。
在床上整整躺了十八年,她尤其珍惜能够自在地行走在阳光下,更珍惜现在这副健康的身体,支撑以后的复仇。
直到这日被人带领着去往前院,沈婧妩只觉悬着的脚终于落了地。
“沈小姐,怠慢之处还望包涵。”正厅主坐上的人端着汝瓷茶盏,佯装漫不经心地掀起眼皮,声音有种说不出来的古怪。
婧妩自迈进前厅便收起了脸上的沉思,浅浅扫过端坐的人后垂眸规矩地行了一礼:“承蒙贵人相救,婧妩感激不尽。”
心里却暗自思索此人的身份,面白无须,云锦玉冠,瞧着装扮用度十足的矜贵。
只是拈着杯盖微微翘起的小拇指,刻意压低的嗓音都让人对其身份生疑。
“沈将军骁勇善战,一生为国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那人放下茶杯。
“我主...主要是素来钦佩沈将军为人,虽有心陈情,但也着实无法与皇上抗衡啊。救你实属意外,不过想来也算是为将军尽一份心意了。”
那人自顾自地说着,语气里满是惋惜与无力,但细细品来似乎带着些挑拨的意味。
沈婧妩一时摸不准这人装模做样的目的,试探着开了口:“君要臣死,定西王不必自责,婧妩替父拜谢王爷心意。”
话音刚落,她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只见那人眼睛倏地一亮,抚掌赞道:“沈小姐果真聪慧。你是如何猜到本王身份的?”
“将我从当日的将军府救出,请来踪迹莫测的瞿神医,有这般能力的人本就屈指可数。此乃滇地,您气度非常人可比。我便斗胆一猜,您是定西王。”她掩去眼底的怀疑,面上挂着浅笑,一副如我所料的模样。
先皇共有三子,定西王排行第二,既不占长也不占嫡。
听闻为人极是豪爽洒脱,先帝立了太子之后,便自请驻守云贵川。
先帝对这个识趣的儿子倒也挺满意,大手一挥封了定西王,统地方军政,一应税收政务皆可自理,事后向朝廷报备即可。
就此造成了云贵川只知定西王的局面。
如今新皇登基,自是不满,各种明里暗里打压收权,动作不断。
这么看来,此人言行间对皇帝的不满和挑唆倒也能和定西王对的上。
定西王对此答案不置可否,虚扶婧妩起身,目光流连在她的脸上:“沈小姐心智坚韧胜过不少世间男子,不负你父亲的威名,只可惜...”
说着长叹一声,连连摆手:“唉—— 不提这个,不知日后你有何打算呢?”
打算?她能有何打算,这一年来时时刻刻未曾忘过灭门之祸。
胸有丘壑腹有乾坤,素来是京中贵女典范的阿姐,却在自己的封后大典上当众被诛杀,皇帝手持宝剑将她钉死在罪臣之女的耻辱柱上。
驰骋沙场顶天立地的父亲,一辈子未曾低过的头被人轻蔑地提在手里,那双偷瞧女儿会心疼泛泪的眼至死都不曾阖上,猩红一片映着自己戎马一生却沦为通敌卖国之辈的罪名。
沈婧妩心中恨意从未停歇,每每想起只觉浑身血液沸腾翻滚。
诚然眼前这人句句挑唆,但确实是她心底最深切的痛。
她稳了稳心神,极慢又极重的开口:“永丰六年,漠北来犯,五千沈家军对敌三万,鏖战数日,一城未失,沈家军百不存一。”
“永丰八年,陇西叛乱,各地响应硝烟四起,沈家军千里奔袭,破敌军平判乱,定西城外英雄冢内埋着数万英烈。”
“永丰八年秋,对阵流风国,沈家军收复边关三城,死伤一万六千众。”
“永丰十年,沈家军征战流风国等三国联军,外无援军内无粮草,三路大军只余其一,尸山白骨换得十年边疆无战乱。”
数十年的征战,不仅是父亲为将者的荣耀,更是沈家军的功勋。
“沈家军只有战死的英魂没有投敌的奸佞。”
她抬起头,眼底似有烈火焚烧,目光如利刃直指千里之外:“金銮殿上那人踩着沈家军尸骨登上了皇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用最不堪的罪名折断沈家的风骨玷污沈家的血肉。”
“沈家军磊磊声名一朝尽毁,这冤我不得不鸣。沈家上下七十六条人命含冤而死,这仇我不得不报。”
定西王神色愈发的晦暗莫测,半晌才意味不明地问道:“那你想怎么做呢?”
“愿为王爷手中棋子。”似是早有疑虑,沈婧妩丝毫没有迟疑地跪地答道。
闻言,‘定西王’瞳孔猛地一缩,回想起主子曾评价眼前这女子,多智近妖。
彼时,他掸着记录她日常琐事的纸条,不以为意地认为就是个对医术有些天赋的病秧子。
如今看来,今日种种铺垫,只怕她早就了然于胸。主动入局做这颗埋在皇帝身边的棋子,不单是看清楚了避无可避,更是有顺势而为借力打力之意。
于是,他倒也直接干脆:“既如此,沈婧妩便不需要存在了。以后,你就是曼华。”
曼华?曼华仙子?
沈婧妩虽常年卧病在床,对世间轶事称不上了如指掌却也知晓个七七八八。
这是由于担心她病中无聊和过度忧思,爹爹和阿姐派人专门收集各种奇闻趣事,编作册子让她用来打发时间。
曼华仙子的故事她曾听过数遍。
五年前,陇南川北地区突发疫病,无数医者束手无策,家家缟素户户挂白。
直到一女子的出现,染病之人在吃过她给的药丸后,皆恢复如初。传闻她面覆白纱,眉间描着形似曼珠沙华的花钿。
随后,各地民众都称见过这位女子,她手中的神秘药丸救了不少病入膏肓的人。
谁也不知道那药丸的成分,只是隐约有股血腥味。
坊间逐渐起了流言,将这女子与传说中天山上的雪女族联系起来。
据记载,雪女族以血入药,可延年益寿。一时间,流言甚嚣尘上。世家大族、绿林好汉皆倾巢而出,声势浩大地找了大半年,遍寻无果,流言才平息下来。
沈婧妩眼底掠过一丝惊讶,瞧着定西王把玩着一支不知何时出现的曼珠沙华,便明了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
但也更加心惊,这棋局竟是五年前或者更早就布下了吗?那自己这颗棋子又是何时被放上棋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