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玉玦为契

作者:鱼不吃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诸位兄台高论,在下偶然听闻,心有所感,冒昧叨扰,不知可否容在下妄言几句?”


    闻言众人的目光齐齐投向闯入之人,只见来人面容精致、皮肤白皙,有倾国倾城之容。


    屋内几个汉子哪里见过如此容貌之人,个个都屏住呼吸。


    韩烨等人见他气度雍容,虽面容陌生,但言辞谦和,便邀他入内。


    慕容辞落座,径直开口:“方才听闻‘不战而屈人之兵’,深以为然。何以实现?”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韩烨脸上,“其实至简——若我朝将士人人精锐,军中再无滥竽充数之徒,单是这份军威,便足以震慑四方。”


    韩烨目光骤然亮起:“阁下见解非凡!”


    随即他眼神又黯了黯:“可如何使军中将士如阁下所说,没有酒囊饭袋之徒?”


    许是酒意上涌,又正当尽兴,在韩烨身旁的一个粗豪汉子大着胆子拍了拍慕容辞的肩:


    “你这小兄弟说得轻巧!俺军中靠着老子塞银子进来的多得是,俺咋管?一管,这帮孙子就把他们老子搬出来,俺咋惹得起!”


    慕容辞肩头一沉,却坐得笔直,声音清朗:“正因如此,才需有人挺身而出,肃清这等积弊。”


    韩烨眉头一蹙,冷笑一声:“阁下说的这人,该不会是指三皇子吧?”


    ——这陌生人,莫非是三皇子派来的说客?竟连他躲在此处都能找到?


    “非也。”


    “那在这京中还有何人能有如此能力做到此事?”韩烨问出了众人都了然的问题。


    他们心中清楚,这人不仅要有能力,更是要有像三皇子母家般的滔天权力……


    虽知京中除了三皇子再无第二人,但许是报了希望,他们还是看向慕容辞。


    慕容辞迎上他审视的目光,微微一笑,不再掩饰。虽身着常服,通身的矜贵威仪却如出鞘之锋,顷刻流泻满室。


    他平静开口,声如玉石相击: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孤,慕容辞。”


    雅间内霎时鸦雀无声。


    慕容辞感到肩头那只手骤然僵住,随即猛地撤开。他侧目看去,那粗豪汉子嘴巴张了又合,面色惊惶。


    韩烨等人怔愣一瞬,旋即反应过来,慌忙起身欲行大礼。


    慕容辞抬手虚扶:“诸位不必多礼。今日在此,只论交情,不论尊卑。”


    韩烨直起身,目光复杂地看向慕容辞——惊疑、审视,深处还藏着一丝难以按捺的激荡。他深吸一口气,忽然压低声音:


    “殿下恕臣直言!臣等早已对三皇子之流深恶痛绝!其结党营私,奢靡无度,若由此人掌控大局……实非天下之福!臣虽年少,亦知忠义,愿效忠殿下,助殿下匡扶社稷!”


    说罢他朝慕容辞重重一拜,众人见状也纷纷跟着行礼。


    韩烨看向慕容辞,不知为何,他对这个气度非凡的太子殿下没来由地产生好感。


    慕容辞看着他眼中灼灼的光芒,心中一定。他需要的,正是这般有热血、有抱负的力量。


    “韩小公子请起。”


    慕容辞亲自俯身将他扶起,语气沉凝,“你的心意,孤已明了。但此刻,你留在三皇子那侧,比公然站在孤身边,对孤更为有利。”


    韩烨聪敏,立即领会:“殿下的意思是……让臣假意被他拉拢,实则……”


    “不错。”慕容辞目光如炬,“你只需如常与他周旋,获取信任,留意他与你祖父、以及与军中其他将领的往来动向,尤其是任何可能逾矩、图谋不轨的痕迹。若有紧要消息,可设法传递至东宫。”


    他语气一转,格外郑重:“切记,保全自身为上,万不可轻易涉险。”


    韩烨重重抱拳,眼中燃着被信任、被托付的火焰:


    “臣,韩烨,领命!定不负殿下所托!”


    慕容辞踏进东宫时,细雪正悄然飘落。


    他停在寝殿前的古树下,仰面望着簌簌而落的雪絮,冰凉的雪花触及他的面颊,化作细密的水珠。


    这一刻,连日来的阴霾似乎被这纯净的雪色洗涤一空,他的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欣慰。


    天下英才,终究愿与孤同行!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回荡,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韩烨的臣服,沈望泽的提点,这些日子以来如履薄冰的忐忑,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慰藉。


    他轻轻呼出一口白气,看着它在寒风中消散。


    就在这时,他神色骤然一凝。


    树影摇曳处,一个披着黑色斗篷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在院中,如同从夜色中剥离出来的鬼魅。那人步履轻得诡异,竟连积雪都未曾发出半分声响。


    慕容辞眸光一沉,右手已悄然按上腰间佩剑。他尚未开口,来人却已抬手掀开斗篷。


    一抹刺目的红映入眼帘。


    “太子殿下。”


    清冽的女声响起,慕容辞瞳孔微缩。


    眼前之人竟是赵明婉——那个一月前还在宫宴上羞怯垂首的少女。


    可此刻站在雪地中的她,仿佛换了个人般。依旧是那张娇俏的容颜,眉眼间却再无当初的天真懵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冽的沉静。


    那双曾经含羞带怯的眸子,此刻正平静地迎上他的视线,里面翻涌着他看不懂的暗流。


    慕容辞心头警铃大作。这个赵明婉,与记忆中判若两人。


    “原来是赵小姐。”他声音平稳,听不出半分波澜,“那日的事,多谢赵小姐相助。”


    赵明婉微微颔首,雪光映照下,她的面容显得格外苍白:“臣女今日冒昧前来,是想与殿下谈一桩合作。”


    “合作?”慕容辞挑眉,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赵小姐,你以何与孤合作?”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每个字都带着审视的意味。这不是轻视,而是权力场中必须的谨慎。他需要知道,这个突然转变的少女,手中究竟握着怎样的筹码。


    赵明婉不答,只是缓缓摊开掌心。一方素白的绢布上,精心绘制着一块半掌大小的羊脂白玉,玉质温润通透。那玉玦在绢布上栩栩如生,仿佛能触及其冰凉润泽的质感。


    “这是……”


    慕容辞目光骤然锐利。龙纹,这是皇权的象征。他隐隐感觉到,这块玉玦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赵明婉的指尖轻触绢布上的玉玦,声音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颤抖:“此乃‘蟠龙玉玦’。”


    短短四字,却如惊雷炸响在慕容辞耳畔!


    蟠龙半玦!他曾在江南游学时,于一部残破的皇家秘录中读到过关于它的记载:


    传说太祖皇帝立国之初,曾密令工匠雕琢一只蟠龙玉玦。持玉玦者,可号令太祖亲手组建的“隐龙卫”。


    这支力量独立于朝廷兵马之外,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精锐,且世代相传,只认玉玦不认人。另一块半玦,则在多年前的宫变中遗失,从此杳无音信。


    可如此隐秘的皇室辛秘,赵明婉一个深闺女子又如何得知?


    慕容辞向前迈出一步,积雪在他脚下发出轻微的咯吱声。他的目光如利刃般刺向赵明婉:“赵小姐从何得知此玉玦?”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周身却散发出迫人的威压,如同缓缓收拢的网,将赵明婉笼罩其中。


    “我如何得知不重要,重要的是……”


    赵明婉却并未退缩,反而迎着他的目光上前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近得能看清彼此眼中翻涌的情绪。


    “合作吗?”


    她的声音压低,却字字清晰,“我可以告诉殿下这块玉佩的下落,而殿下需帮我除掉赵元朗。”


    慕容辞眼底掠过一丝惊愕。


    上次相遇,他只当这位赵小姐是出于少女思慕才出手相助。


    可此刻,她直呼其父名讳,语气中的冰冷恨意让他心惊。那不是一个女儿对父亲该有的语气,那是一种压抑已久的、淬毒般的恨意。


    雪花在两人之间无声飘落,空气仿佛凝固。一袭红衣的少女与白衣的太子在雪中对峙,剑拔弩张的气氛在静谧的庭院中弥漫开来,比这冬夜的寒风还要凛冽三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