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狸奴踏青伴春行酒酣诗兴话江南
江南的春来得总是悄无声息,前几日还裹着厚袄,一场春雨过后,院中的柳枝就抽出了嫩黄的芽,墙根下的迎春花也缀满了金黄的花串,连空气里都飘着湿润的草木香。雪球蹲在窗台上,琥珀色的眼睛盯着院外飞舞的蝴蝶,尾巴尖轻轻晃动,时不时抬起爪子扑腾一下,惹得苏清欢忍不住笑:“看来咱们雪球也想出去踏青了。”
萧彻刚处理完公文,闻言放下笔,走到窗边揉了揉雪球的脑袋:“正好今日天气好,咱们去太湖边踏青,再约上张婆婆和小石头,带上你做的点心,也让雪球见识见识江南的春天。”
苏清欢立刻点头,转身去收拾踏青的物件——将桂花糕、枣泥糕装进食盒,又用小布包了些雪球爱吃的小鱼干,萧彻则找了个竹编的小篮子,铺上柔软的棉絮,把雪球抱进去:“这样既安全,又能让它看看外面的风景。”雪球似乎知道要出门,在篮子里乖乖坐着,小脑袋探出来,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刚走到院门口,就见张婆婆牵着小石头迎面走来,小石头手里还提着一个小网兜,里面装着两只玻璃瓶:“苏姑娘,萧大人,俺们正要去找你们呢!今日天气好,咱们去湖边捞小鱼,还能挖些野菜回来做野菜团子。”
一行人往太湖边走去,春日的阳光温暖不燥,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路边的野花星星点点,红的、紫的、白的,像撒在绿毯上的宝石,小石头蹦蹦跳跳地采着花,一会儿给苏清欢递上一朵小雏菊,一会儿给张婆婆插上一朵蒲公英,忙得不亦乐乎。
雪球在竹篮里不安分起来,小爪子扒着篮子边缘,想要跳出去。萧彻见状,便把篮子放在地上,解开搭扣:“小心些,别跑太远。”雪球立刻跳了出来,先是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撒开小短腿,追着一只蝴蝶跑了起来,雪白的身影在草地上格外显眼。
“雪球,慢点跑!”苏清欢笑着喊道,和萧彻一起跟在后面。雪球似乎听懂了,跑得慢了些,时不时回头看看他们,然后又继续追着蝴蝶跑,像个调皮的孩子。
到了太湖边,景色更是动人——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青山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岸边的柳树垂下万千丝绦,随风摇曳,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张婆婆带着小石头去湖边捞小鱼,苏清欢和萧彻则找了个树荫下的石凳坐下,食盒放在一旁,看着雪球在草地上嬉戏。
雪球追着蝴蝶跑了一会儿,又被湖边的芦苇吸引,钻进去不见了踪影。苏清欢正有些担心,就见它从芦苇丛里钻了出来,嘴里叼着一根长长的草叶,摇着尾巴跑到她脚边,把草叶放在她面前,像是在献宝。苏清欢笑着拿起草叶,摸了摸它的头:“咱们雪球真厉害,还会给我找礼物呢。”
不一会儿,小石头提着装满小鱼的玻璃瓶跑过来,兴奋地说:“苏姐姐,萧叔叔,你们看,俺捞了好多小鱼!有银闪闪的,还有带花纹的,可好看了!”他蹲下身,把玻璃瓶放在地上,雪球立刻凑过去,好奇地盯着瓶子里游动的小鱼,小爪子在瓶壁上轻轻扒拉着,惹得小石头哈哈大笑。
中午时分,大家围坐在树荫下,打开食盒,吃着苏清欢做的点心,聊着家常。张婆婆说起村里的趣事,小石头则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萧彻偶尔插几句话,苏清欢则一边听着,一边给雪球喂小鱼干,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惬意。
踏青回来后没过几日,苏清欢就收到了一份请帖——是江南文人雅集的邀请,请她和萧彻参加在苏州城外寒山寺举办的春日诗会,还特意提到希望她能带上亲手酿制的桂花酒。“江南的文人都爱风雅,你酿的桂花酒清醇甘甜,肯定能得到他们的喜欢。”萧彻看着请帖,笑着说,“咱们正好去凑凑热闹,也见识见识江南文人的风采。”
诗会当日,苏清欢换上了一身素雅的藕荷色襦裙,头上簪着一朵新鲜的白玉兰,萧彻则穿着一身月白色常服,两人提着一坛桂花酒,往寒山寺走去。寒山寺外早已聚集了不少文人墨客,他们或三五成群地吟诗作对,或围在一起品鉴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
主持诗会的是江南著名的文人周先生,他见萧彻和苏清欢来了,连忙热情地迎上来:“萧大人,苏姑娘,久仰大名!今日能请到二位,真是让寒山寺蓬荜生辉啊!”
众人纷纷围过来,向萧彻和苏清欢问好,当苏清欢拿出桂花酒时,大家更是眼前一亮——酒坛打开的瞬间,浓郁的桂香混着酒香扑面而来,周先生忍不住赞叹:“好香的酒!单是这香气,就足以让人沉醉了。”
诗会在寒山寺的庭院里举行,庭院中央摆着一张长长的石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和各色点心,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品酒,一边吟诗作对。周先生率先起身,吟了一首自己写的春日绝句:“东风吹绿江南岸,细雨沾衣香满衫。最是一年春好处,山寺桃花始盛开。”
众人纷纷叫好,紧接着,又有几位文人起身吟诗,或赞美春日美景,或抒发思乡之情,或感慨人生际遇,诗句优美,意境深远。萧彻虽不是文人,但也颇有文采,他起身吟了一首自己在江南任职时所作的诗,诗中描绘了江南水利工程竣工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真挚朴实,赢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
轮到苏清欢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我不善作诗,今日就借这杯桂花酒,给大家讲个江南的小故事吧。”众人纷纷点头,聚精会神地听着。苏清欢便讲起了她和萧彻在江南的生活——如何跟着张婆婆学采茶炒茶,如何和邻里一起酿制桂花酒,如何收养雪球,如何在除夕夜和大家一起守岁……她的声音温柔动听,故事温馨感人,听得众人心中暖暖的,仿佛也置身于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江南小院。
故事讲完,苏清欢端起酒杯,笑着说:“这杯桂花酒,敬江南的春天,敬淳朴的邻里,也敬在座的各位文人雅士,愿我们都能在这江南水乡,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宁与幸福。”
众人纷纷举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桂花酒清甜醇厚,入喉回甘,带着春日的气息和江南的温柔,让人心旷神怡。周先生放下酒杯,感慨道:“苏姑娘的故事,比最美的诗句还要动人。这江南的美,不仅在于风景,更在于人情,在于这烟火气中的温暖与真诚啊!”
诗会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众人意犹未尽,纷纷向苏清欢讨要桂花酒的酿制方法,还约定以后要常去“清彻居”做客,尝尝她做的点心,听听她讲江南的故事。
回家的路上,萧彻牵着苏清欢的手,看着夕阳下的江南美景,笑着说:“今日你可是出尽了风头,连周先生都对你赞不绝口呢。”
苏清欢笑着摇头:“我不过是讲了些家常故事,哪比得上他们的诗句优美。不过能和大家一起品酒聊天,确实很开心。”
回到“清彻居”时,雪球早已在院门口等着,见他们回来,立刻摇着尾巴跑过来,蹭着苏清欢的腿。苏清欢弯腰把它抱起来,走进暖阁,萧彻则去厨房准备晚饭,暖阁里的炭火还燃着,温暖而明亮,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给整个小院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苏清欢抱着雪球,坐在窗边,看着院中的柳枝在风中摇曳,听着厨房里传来的切菜声,心中满是安宁。她知道,在这江南水乡,有爱人相伴,有邻里相和,有狸奴作伴,有诗酒年华,这样的生活,就是她心中最美的人间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