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秋雨暖阁煮茶话 丰收集市共欢腾
入秋后的江南,总爱缠缠绵绵落些雨。这日清晨,苏清欢刚推开窗,就见太湖面上笼着一层薄薄的雨雾,岸边的芦苇被雨水打湿,垂着晶莹的水珠,连院中的老桂树都像是被洗过一般,金黄的花瓣沾着雨丝,愈发显得温润。
“夫人,外面下雨了,您快回屋,仔细着凉。”春桃端着铜盆进来,见苏清欢站在窗边,连忙上前拉她,“厨房已经把暖阁的炭火生好了,侯爷说今日不处理公务,要陪您在暖阁煮茶呢。”
苏清欢笑着应下,转身回屋换了件素色的夹袄,踩着木屐往暖阁去。暖阁在厨房东侧,不大的空间里摆着一张矮脚木桌,桌上放着一套紫砂茶具,旁边的炭炉里燃着银丝炭,火苗跳动着,把整个屋子烘得暖融融的。萧彻正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本《江南水利志》,见她进来,立刻放下书,起身接过她的手:“外面冷,快过来烤烤火。”
苏清欢挨着他坐下,指尖很快就暖了过来。她看着炭炉上温着的水壶,水汽袅袅升起,在窗玻璃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这雨下得真安静,不像京都的雨,总带着些急劲儿。”
“江南的雨,就像江南的人,温柔得很。”萧彻拿起水壶,往紫砂壶里注满热水,茶叶在水中舒展,冒出淡淡的茶香,“前几日我去拜访本地的老秀才,他说这雨叫‘桂花雨’,下过之后,桂花香能飘得更远,太湖里的菱角也会更甜。”
苏清欢凑近闻了闻茶香,是她喜欢的雨前龙井,清香淡雅。她端起萧彻递来的茶盏,小口啜饮,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着一丝清甜,驱散了身上的凉意。“说起菱角,张婆婆昨日又送了一篮来,说是最后一茬了,过几日天冷,就采不到新鲜的了。”
“那今日午后雨停了,咱们去湖边看看,也算送送这季的菱角。”萧彻放下茶盏,指尖轻轻划过苏清欢的发梢,“对了,再过五日就是本地的丰收节,昨日里正乡绅来拜访,说百姓们都盼着咱们去参加,还说要请你讲讲京都的故事呢。”
苏清欢眼睛一亮,她早就听春桃说过江南的丰收节热闹非凡,百姓们会提着自家种的粮食、水果去集市上售卖,还会搭起戏台唱昆曲,跳采莲舞。“真的吗?那我可得好好准备准备,说不定还能跟着百姓们学跳采莲舞呢。”
两人在暖阁里一边煮茶,一边说着话,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着,偶尔有风吹过,带着桂花香和雨雾的湿气,落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春桃端来一盘刚烤好的栗子糕,金黄的糕体上撒着桂花碎,甜香混着茶香,让整个暖阁都充满了烟火气。
午后,雨渐渐停了,太湖面上的雾也散了些,露出远处青黛色的山影。萧彻陪着苏清欢去湖边散步,岸边的石板路有些湿滑,萧彻小心翼翼地牵着她的手,生怕她摔倒。湖边的菱角塘里,还有几个渔民撑着小船在采菱角,船头堆着满满的菱角,翠绿的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光。
“萧大人,苏姑娘!”一个渔民认出了他们,隔着水面高声喊道,“这是最后一茬菱角了,你们要不要尝尝?”说着,就拿起一个刚采的菱角,扔了过来。
萧彻伸手接住,擦了擦上面的水珠,递给苏清欢:“刚采的,肯定新鲜。”苏清欢剥开外壳,菱肉雪白,咬一口,清甜多汁,比之前煮的更脆嫩。她朝着渔民笑着点头:“谢谢大伯,真甜!”
渔民哈哈大笑:“甜就好,等明年开春,你们再来,俺给你们采最新鲜的菱角!”
回到宅院时,管家正站在门口等着,手里拿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丰收节集市的安排。“侯爷,夫人,这是正乡绅送来的集市安排,明日开始搭戏台,后日请戏班来排练,大后日就正式开集了。正乡绅还说,集市上有个‘百家宴’,各家各户都要带一道菜去,咱们府里也得准备一道。”
苏清欢接过红纸,仔细看着,眼睛越发明亮:“百家宴?这个好,咱们带什么菜去呢?京都的烤鸭太远,做不了,不如就做一道桂花糯米藕吧,用咱们院子里的桂花,再加上江南的糯米,肯定好吃。”
萧彻点头赞同:“好,就听你的,明日让厨房准备材料,咱们一起做。”
接下来的几日,宅院上下都忙着准备丰收节的事。苏清欢亲自去集市上挑选糯米和莲藕,回来后和春桃一起清洗、浸泡,萧彻则在一旁帮忙削藕节,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格外认真。桂花是春桃从院中的老桂树上采的,新鲜的桂花撒在糯米上,香气扑鼻。
丰收节这天,天刚亮,苏清欢就起床了,换上了一身藕荷色的襦裙,头上簪着一朵新鲜的桂花。萧彻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手里提着食盒,里面装着刚做好的桂花糯米藕,两人并肩往集市走去。
集市上早已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摊位,有卖粮食的、卖水果的、卖手工艺品的,还有卖小吃的,吆喝声、笑声、打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戏台已经搭好,戏班正在排练,锣鼓声、唱腔声远远传来,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
正乡绅早就站在集市入口等着,看到萧彻和苏清欢,立刻热情地迎上来:“萧大人,苏姑娘,你们可来了!快随我来,百家宴的桌子已经摆好了。”
百家宴设在集市中央的空地上,长长的桌子上摆满了各色菜肴,有清蒸鱼、红烧肉、炒青菜、豆腐汤,还有各种点心和水果,琳琅满目,香气扑鼻。苏清欢把桂花糯米藕放在桌上,立刻吸引了不少百姓的目光。
“这是什么菜啊?真香,还撒着桂花。”一个大娘好奇地问。
苏清欢笑着解释:“这是桂花糯米藕,用糯米和莲藕做的,再加上新鲜的桂花,甜而不腻,您尝尝。”
大娘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好吃!真好吃!这味道又香又甜,比俺做的藕好吃多了。苏姑娘,你教教俺怎么做呗,俺也想做给俺家孙儿吃。”
苏清欢爽快地答应:“好啊,等散了集,您来我院子里,我详细教您。”
周围的百姓们见了,也纷纷围过来尝桂花糯米藕,一边吃一边夸赞,还有人拿出自家的菜递给苏清欢和萧彻:“萧大人,苏姑娘,尝尝俺做的红烧肉,俺家孙儿最爱吃了。”“尝尝俺做的炒青菜,刚从菜园里摘的,新鲜得很。”
萧彻和苏清欢笑着接过,一一品尝,和百姓们说说笑笑,就像一家人一样。戏台那边传来一阵锣鼓声,采莲舞开始了,十几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姑娘们在台上翩翩起舞,动作轻盈,就像湖面上的荷花仙子。百姓们纷纷围过去观看,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苏清欢看得入了迷,萧彻在她耳边轻声说:“喜欢吗?明年咱们也请人来教你跳。”
苏清欢笑着点头,靠在萧彻肩头,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听着百姓们的欢声笑语,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爱人相伴,有邻里相和,有烟火气,有幸福感,就像这江南的秋雨,温柔绵长,又像这丰收节的集市,热闹欢腾,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夕阳西下时,集市渐渐散了,百姓们提着满满的收获,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萧彻牵着苏清欢的手,慢慢往回走,身后是渐渐淡去的锣鼓声和百姓们的道别声,身前是自家宅院温暖的灯光。苏清欢看着萧彻的侧脸,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温柔,她轻声说:“萧彻,有你在,真好。”
萧彻握紧她的手,转头看向她,眼中满是宠溺:“有你在,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