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章 第三十五回

作者:荀霂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答里孛行事雷厉风行,翌日一早,便有公主府的管事腾格日亲自前来,引着扈三娘前往城南。


    与城西贵族聚居区的肃穆恢弘不同,城南是析津府的市井之地,鱼龙混杂,却也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街道相对狭窄,两侧店铺鳞次栉比,贩夫走卒吆喝叫卖,胡汉杂处,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烤饼的焦香、牛羊肉的腥膻、药材的苦涩以及各种汗味尘土气息,混杂成一种独属于边城闹市的粗粝味道。


    腾格日为扈三娘寻的宅院位于一条相对安静的巷弄深处,青砖灰瓦,门脸不大,却带着一个不小的院落,内有水井,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虽有些旧,但收拾得颇为干净整洁。最重要的是,这里闹中取静,进退皆宜。


    “此处原是一汉人商贾的别业,家道中落,急于出手,价格还算公道。”腾格日操着生硬的汉话,将房契钥匙并一小袋金叶子交给扈三娘,“公主吩咐,这些金叶子是借与娘子的本钱,日后需还。府中医官已为扈成兄弟诊治过,开了方子,需静养些时日。”


    扈三娘接过,入手沉甸甸的,不仅是金叶子的重量,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许。“有劳腾格日管事,请转告公主,三娘感激不尽,定不负所托。”


    送走腾格日,扈三娘独自站在这座属于她的、在异国他乡的宅院中。冬日的阳光透过光秃的枝桠,洒在冰冷的青砖地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一种奇异的、混杂着陌生、茫然与一丝微弱兴奋的情绪在她心中涌动。


    新生,便从这里开始。


    她首先安顿好依旧虚弱的扈成,让他住在最安静的东厢房养病。随后,她换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色棉裙,未施粉黛,将长发简单绾起,便开始了在析津府的第一次“巡街”。


    她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信步而行,目光锐利地扫过街边的各类店铺:粮行、布庄、铁匠铺、杂货铺、酒肆……留意着货物的种类、价格、客流,倾听着商贩与顾客的交谈,试图快速理解这座城市的运作规则与潜在的机遇。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她像一头初入新领地的母狼,谨慎地观察,默默地熟悉着一切。她发现,析津府作为辽国南京,商业繁盛,南来北往的客商极多,对各类货物需求旺盛。但相应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各行各业背后,似乎都有着或明或暗的势力盘踞。


    她带来的那点本钱,若想经营像样的店铺,无异于杯水车薪。而若去做些零散活计,又非她所愿。


    这日傍晚,她正坐在院中石凳上,对着一堆记录着物价、行情的简陋笔记蹙眉沉思,忽听得隔壁院落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与摔打声,间或夹杂着女子凄楚的哭泣与孩童惊恐的尖叫。


    扈三娘本不欲多管闲事,但那哭声愈发凄厉,伴随着男子粗暴的呵斥与似乎是皮鞭抽打在□□上的闷响。她眉头越皱越紧,终是起身,推开院门走了出去。


    只见隔壁院门大开,一个穿着绸缎、满面油光的矮胖汉子,正手持马鞭,对着蜷缩在地上一对母子骂骂咧咧,旁边还站着两个膀大腰圆、一脸横肉的家丁。那妇人衣衫被撕扯得有些凌乱,发髻散乱,脸上带着清晰的掌印,正死死护着怀中一个约莫七八岁、吓得瑟瑟发抖的男童。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男人死了,这债就得你来还!拿不出钱,就拿你这宅子抵债!再啰嗦,连你这小崽子一起卖到矿上去!”那胖汉子唾沫横飞,挥鞭欲再打。


    “刘爷!求求您再宽限几日!这宅子是亡夫留下的唯一念想,孩子还小,离了这里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活啊……”那妇人哀声哭求,声音绝望。


    “宽限?老子宽限得还少吗?今日拿不出钱,就滚蛋!”胖汉子不为所动,对家丁使了个眼色,“把他们给我扔出去!”


    两名家丁狞笑着上前,便要动手拉扯那对母子。


    “住手。”


    一个清冷的女声响起,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让那两名家丁动作一滞。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隔壁院门口,立着一位身着素净青裙的女子,身姿挺拔,面容清丽,一双眸子如同寒潭秋水,正冷冷地看着他们。


    那胖汉子(刘爷)先是一愣,待看清扈三娘只是个年轻女子,且穿着普通,顿时又恢复了嚣张气焰,嗤笑道:“哪里来的小娘皮,也敢管爷的闲事?滚开!”


    扈三娘不为所动,目光扫过那对惊恐无助的母子,又落回刘爷身上:“他们欠你多少?”


    刘爷眼珠一转,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两!怎么,你要替他们还?”


    三百两,对于普通人家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


    那妇人闻言,眼中刚升起的一丝希望瞬间破灭,绝望地摇头。


    扈三娘却神色不变,从怀中取出那袋金叶子,掂了掂,倒出约莫三分之一,用一方帕子包了,走上前,递向刘爷:“这里是五十两金叶子,折合白银不下五百两。够了吗?”


    金光灿灿,晃花了刘爷的眼。他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女子竟能随手拿出如此巨款,一时有些惊疑不定,接过金叶子仔细查验,成色十足。


    “够……自然是够了……”刘爷语气软了下来,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没想到娘子还是位财神奶奶,失敬失敬。既然如此,这债便算两清了。”他揣好金叶子,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走了,临走前还忍不住多看了扈三娘几眼,目光闪烁。


    那妇人抱着孩子,挣扎着爬起身,对着扈三娘就要跪下磕头:“恩人!多谢恩人救命之恩!这钱……这钱我们母子一定想办法还给您……”


    扈三娘伸手扶住她,触手只觉其臂膀瘦弱,衣衫单薄。“不必多礼。举手之劳而已。”她看了看破败的院子和妇人惊恐未定的神色,心中一动,“你们先进屋吧,外面冷。”


    将母子二人让进自己院中,扈三娘倒了热水给他们压惊。交谈中得知,妇人姓柳,原是汉人,丈夫生前是个小行商,积攒了些家底买了这处宅院,不料去年丈夫染病身亡,留下巨额债务,债主便是刚才那刘爷,是城南一带有名的泼皮无赖,专放印子钱,逼得她走投无路。


    “那刘爷……怕是还会再来。”柳氏忧心忡忡,她看得出那刘爷临走时的眼神不善。


    扈三娘眸光微冷:“他若敢来,自有道理与他分说。”她看着柳氏灵巧但粗糙的双手,以及院内晾晒的一些绣品半成品,忽然问道:“柳娘子可擅长刺绣?”


    柳氏愣了一下,点头道:“亡夫在时,妾身便常接些绣活补贴家用,对这苏绣、蜀绣都略知一二。”


    扈三娘心中一个念头渐渐清晰。她缺一个可靠的、了解本地情况的帮手,也需要一个能掩人耳目、又能稳定产生收益的营生。这柳娘子性情柔韧,懂刺绣,又欠她一份天大的人情,或许是合适的人选。


    “柳娘子,我初来析津府,欲寻一稳妥营生。我出本钱,你出手艺,我们合伙开一间绣坊,如何?”扈三娘直接道出想法,“所得利润,你我平分。既可还债,亦可安身立命。”


    柳氏惊呆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简直是绝处逢生!她看着扈三娘清澈而坚定的目光,一股热流涌上心头,再次便要下拜:“恩人……不,东家!妾身……妾身定当竭尽全力!”


    “不必叫东家,我姓扈,你唤我三娘即可。”扈三娘扶住她,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却真实的笑意。


    乱麻需快刀。她以五十两金叶子,不仅解了邻人之困,更为自己在这陌生的析津府,找到了第一个可能的支点。


    玉手纤纤,初理乱麻。


    属于扈三娘的商业版图,便从这城南小巷、一间尚未挂牌的绣坊,悄然开始了第一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