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章账册

作者:西西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书锦艺站在原地,许久没有动。


    直到确认他的脚步声已经远去,她才走到妆台前坐下。


    她拿起那支他曾经送给她的玉簪,手指用力,坚硬的玉簪在她掌心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压痕。


    疼。


    但这点疼,让她无比清醒。


    今夜,只是一个开始。


    谢清珵的怀疑,不会轻易消失。


    她只有三天时间。


    三天之内,必须拿到账册,送到萧辞的人手上。


    她看着铜镜中的自己,那张平静的面容下,是翻涌的恨意和决绝。


    书锦艺。


    她在心里默念着这个久违的名字。


    从今往后,她只为这个名字而活。


    东宫的夜宴,没有想象中的歌舞升平。


    偌大的殿内,只设了一席。太子赵恒穿着一身玄色常服,亲自为谢清珵斟酒。菜是御厨新做的,酒是窖藏多年的佳酿。


    “边境最近可还安稳?”赵恒问。


    “托殿下的福,并无大事。”谢清珵回答。


    两人谈论着朝堂上的事,从西北的军备聊到南方的水患,气氛融洽,仿佛只是寻常的君臣叙话。


    酒过三巡,赵恒忽然搁下酒杯。


    “清珵,我视你为左膀右臂,有些话,不得不提醒你。”


    谢清珵执杯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然后将杯中酒饮尽。“殿下请讲。”


    “你的世子妃,是书家的女儿。”赵恒的话语很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是。”


    “书家倒台,已经五年了。”赵恒缓缓道,“这五年来,她安分守己,让你和国公府都省了不少心。”


    谢清珵没有接话。他等着太子的下文。


    “可越是安分,就越是可疑。”赵恒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一条被拔了毒牙的蛇,看似无害,但它的本性是蛇。书敬同在兵部多年,手上不干净。当年事发突然,有很多东西,我们都来不及细查。”


    “殿下是担心……”


    “我不是担心。”赵恒打断他,“我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书锦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隐患。一个能提醒所有人,书家那桩旧案还没彻底了结的活证据。”


    谢清珵的心沉了下去。他前夜才刚刚质问过书锦艺,此刻太子的话,让他生出一种被看穿的窘迫。


    “她一个妇道人家,久居内宅,掀不起什么风浪。”他还是开口辩解了一句。


    “妇道人家?”赵恒像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清珵,你忘了她是谁的女儿吗?兵部侍郎的嫡女,自小耳濡目染的,会是寻常的闺阁之事?她越是表现得无知无害,就越说明她城府深沉。”


    赵恒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


    “我收到消息,当年书敬同有一本账册,记录了他与朝中一些人的往来。那本账册,随着他的倒台,消失了。”


    账册。


    这两个字让谢清珵的血液都凝固了。他想起了书锦艺那激烈的反应,她说他用书家来污蔑她。


    “如果那本账册还在,如果她想为父报仇,你猜,她会怎么做?”赵恒问。


    谢清珵无法回答。


    “她会找到那本账册,把它交给能给书家翻案的人。”赵恒替他说了出来,“到那时,被牵连的,可不止当年那些人。你谢家,敢说能全身而退吗?”


    “殿下,这只是您的猜测。”谢清珵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从不做没有根据的猜测。”赵恒坐直身体,“清珵,你是个聪明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为了一个女人,让你整个家族,甚至让我都陷入被动的局面,值得吗?”


    殿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谢清珵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宫廷的美酒入喉,却只剩下苦涩。


    他想起了书锦艺那张含泪的脸,她说她自问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谢家的事。他也想起了她将祸水引向孟玉时的从容。哪一张脸,才是真的她?


    “一个不安分的棋子,就该从棋盘上拿掉。”赵恒的话语如同最后的判决,“我给你时间考虑。但不要太久。”


    谢清珵离开了东宫。


    他没有直接回府,而是让马车在京城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行走。车窗外是万家灯火,车厢内却是一片冰冷的黑暗。


    太子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根针,刺穿着他这五年来刻意维持的平静。


    他娶她,是圣上的旨意,也是一种安抚。一个罪臣之女,嫁入国公府为世子妃,是开恩,也是一种监视。这五年来,她做得很好,好到让他几乎忘了她的出身。


    可现在,太子提醒了他。


    她姓书。


    马车最终停在了国公府门前。谢清珵没有去自己的院子,也没有去书房。他鬼使神差地走到了书锦艺的院落外。


    院里一片漆黑,想来已经睡下了。


    他站在月影里,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他只需要走进去,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解决掉这个“隐患”。


    他想起了他们大婚的那天,她盖着盖头,安静地坐在床边。他想起了她为他打理行装,送他出征时的模样。她总是那么妥帖,那么周到,完美得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偶人。


    可昨夜,她哭了,她反抗了。


    那种激烈的情绪,是真实的,还是更高明的伪装?


    谢清珵感到一阵烦躁。他转身离开,脚步沉重。


    他去了府中的演武场。


    冰冷的月光下,他拔出长剑,剑光闪烁,在空旷的场地上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他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剑法,试图用身体的疲惫来驱散心头的纷乱。


    剑招从一开始的章法严谨,到后来越来越快,越来越乱。


    太子的命令,妻子的眼泪,家族的安危,五年的情分。所有的一切,都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他困在中央。


    直到筋疲力尽,他才停下来,拄着剑,大口地喘息。


    回到自己的卧房,他屏退了所有下人。


    他没有点灯,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了一个酒坛。那不是宴席上的佳酿,而是军中常备的烈酒,辛辣呛人。


    他直接对着坛口,灌了一大口。


    烈酒烧灼着他的喉咙,一路向下,在他的胃里燃起一团火。


    他靠着桌子坐倒在地,黑暗将他完全吞没。


    他必须做出选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