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来信

作者:临一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是我第一次正式主持祭祀礼,先前都只是旁观前任神女操作。”怀春说。尽管她当时已经在心中将流程排练过千百回了,却也忍不住感到紧张。


    金胜昔侧过头去看她。雨水顺着怀春的斗笠斜斜地滑落,对方的脸隐没在阴影之下,不甚明晰。


    “那一场祭祀礼很热闹,底下来了许多淮州的百姓,乌泱泱的,甚至看不见人群的尽头。”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那时太矮了。”怀春笑了。


    那次祭祀礼的地点设在在守息塔下不远处,人群围成一个大圈,相互拥挤着为她圈出空出一片地,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她身上,一举一动都被万人瞩目。


    怀春那时没有经验,分外紧张,只能依着记忆中的步骤,磕磕绊绊地模仿。因为把握不好度,她一举将手臂划出了道大口子。


    血滴滴答答的一路滴下,她狼狈地结束仪式,慌乱掏出帕子紧紧捂住创口,创口上还残留着一阵冰凉而辛辣的痛意。


    天边乌云一层堆着一层,她有些惴惴不安,像犯了错似的。


    顷刻间,闷雷滚过,第一滴雨落下后,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淅淅沥沥,愈演愈烈。四周那群黑压压的面孔兀地爆发出骚动,人群猛烈地欢呼起来,不知是谁先上来的,怀春被人团团围住,几乎寸步难行。


    他们争相要和怀春说上话:


    “神女殿下,这是我们家里留下的……请您……”


    “神女殿下,可以摸摸这孩子的额头……”


    “神女殿下!我……”


    “神女殿下……”


    ……


    这场雨意味着地里的作物不再会被旱死,意味着灾厄不会再继续,意味着朝廷所言都是真的,淮州真的迎来了一位能护佑着这片土地的神女。


    怀春艰难地从拥上来的话语里拔出,却又再度被淹没。百姓的热情让她难以招架。


    她从头到脚都被淋湿,素裙更是被打湿得彻底,紧紧地贴着她淌水,沉重而冰冷。她的帕子吸饱饱地吸满了水,捂不住腕口处的鲜血,血水被雨水稀释成淡红色,一路蜿蜒而下。


    她没去在意这些,有些发怔地盯着人群。


    苍生和大义在这一刻由一个抽象的、被她反复咀嚼品味的词语,演变成了这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她感应着脚底下平稳流淌的国脉,惊觉自己在这一刻竟是如此的欢欣。


    怀春不再需要把苍生大义的释义赋予别人了。


    她已经明白这是什么了。


    一旁朝廷派来的人很快控住了场面,将人群隔开,两名佩刀的锦衣卫一前一后的护送着怀春,将她送离现场。


    “……然后我便离开了。”怀春说。“后面朝廷的人也离开了淮州。京城这几年间鲜少派人来,后来每年一度的祭祀礼,基本都是淮州知府的人来与我对接。”


    随年岁渐长,怀春越发明白。她对护国寺与当今圣上的博弈不感兴趣,但也略知一二,自然通晓了京城中的那座守息塔不过是护国寺用于控制她的手段。


    护国寺远在京城,手伸不进淮州,她开始自由地进出守息塔。早年方丈所说的“神女需要纯洁无暇,所以才需要被关在塔内”皆是无稽之谈,她从高阁上下来了,却什么也没发生。


    怀春每每思及此处,总会想到上一任神女。她便再难对护国寺不抱偏见。


    她又道:“但是近几年来,祭祀礼都效果甚微。淮州的情况一日比一日差,前段时间我去府衙寻人,想商议提高祭祀礼频率的事宜,却发现知府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些下品官员,根本无法主事。”


    “我知道这事。”金胜昔说。她想起先前江海川所说的事,心情复杂。


    “这些年过去,愿意相信我的人越来越少,大抵是淮州的民众也不需要一个无法继续庇佑他们的神女了。但我还是会时常想起那日,守息塔下,百姓们满是希冀的神情。”


    “……我并不是走不脱,留下来,是我心甘情愿。”怀春说。“这是我应该要背负的东西。”


    金胜昔凝望着雨中跑动笑闹的几个身影,在渐浓的雨幕里被冲刷成朦胧的一团。她回想起几日前他们警惕而戒备的眼神,眼睫颤了颤,没有回话。


    “胜昔,我很感激你。”怀春真心实意道,“你在我最艰难的时光里为我编制了一场美好的幻梦,我一直谨记着,从未忘却。”


    “但我已经做不到赴约了。是我失约在先,我很抱歉。”她说,“所以别再……”


    “我知道。”金胜昔急声打断她。一道雷光劈开黑沉的天幕,映得怀春的脸雪白,随后雷声沉沉地压下来,闷滚着炸开。


    “……我知道。”声音被隐没在雷声里。


    不远处有小孩尖叫了一声,而后四野俱寂,唯余雨声。


    二人都默住了,四目相对。


    金胜昔隐约有预感怀春想刺破些什么,涩声哀求道:“我知道了,怀春。先别说这个,我好冷,我们回去吧。”


    “……”怀春看她眼皮一颤一颤,像是快哭了,心软了,于是妥协道:“好吧。”


    她搀着金胜昔回屋,小竹也在屋内,还有不知何时来到的银杏,看样子也被雨淋得湿透,此时正擦着沥水的发尾。


    见二人回来,银杏放过了她的发尾,赶紧上前扶着金胜昔:“奴婢说神女殿下怎么突然寻雨具呢,原来是殿下要出去看雨。”


    怀春不看重规矩,两个侍女平日在她手下干事,早口无遮拦惯了,说话没什么分寸。这句略显唐突的话此时意外地让金胜昔心情舒畅。


    说得像她之于怀春很重要一样。


    银杏真会说话!不像小竹,总感觉呆头呆脑的。


    银杏又说:“殿下伤势才略微好转,此时再出去,先不说会不会扯到患处,万一沾了水如何是好?神女殿下您也纵着,这……”


    她絮絮叨叨起来,大段大段的话砸得金胜昔头晕眼花。


    金胜昔:“……”她要收回夸赞了。


    “停停停!”她见银杏说了半天,怀春也没有制止的意思,只是在一旁半笑不笑地盯着自己,她只好出声打断银杏:“知错了,真知错了,再也不任性了。”


    银杏这才罢休。


    她上广陵城借了马匹,快马加鞭来此处是有要事的。她转身对怀春道:“神女殿下,护国寺来信了,奴婢不敢私拆,又担心是有要事,只得先给您送来。”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信封被护得很好,甚至没沾上什么水痕。


    怀春皱眉,护国寺与她的通信一向被抓得很紧,景隆帝有心要解构护国寺这座在横亘多年的大山,第一步就是斩了她这个神女和护国寺的联系,一般非必要不会让她与护国寺有什么联系。


    平日一旦是从护国寺发往淮州地信件,都必然经过层层严审。护国寺那边因此很少会与她通信。


    “走的官道还是……?”她接过那封温热的信件,边拆边问。


    金胜昔不敢凑过去看,在一旁竖起了耳朵。


    “没走官方的驿站,是托人送来的。”银杏答。她上前为二人脱去斗笠和蓑衣,甩干净水晾在一旁。


    那就是真有哪怕要担风险也要说给她听的要事了。


    怀春展平了信件,仔细读了起来,越读神色就越发古怪。


    “怀春……”金胜昔小声发问,“怎么了?你脸色好难看。”


    怀春垂下攥着信纸的手,沉默良久,将那张被捏住褶皱的信纸递给金胜昔:“你看吧。”


    金胜昔接过,不小心擦过怀春冰凉的指尖,但她此时顾不得春心荡漾,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


    读完,她的眉头也蹙起来了。


    “……”金胜昔沉默了,“护国寺终于被我父皇逼疯了吗?”


    她读过史书,对金家和护国寺一直以来的爱恨情仇都有个模糊的了解,但终究是不比怀春了解得深。


    信上言辞恳切,竟是在规劝怀春离开淮州,暂寻他地避避风头。


    金胜昔把信纸翻来覆去地看,见结尾没署名,也没盖护国寺的小章,不由得真心发问:“是不是有人伪造了护国寺信件,拿来框你的?”


    怀春摇了摇头:“应该不是,我识得玄明方丈的字迹。没有署名应该只是以防信件被扣下。”


    她缓了缓:“此封信确实是出自他之手。只是我不明白……”


    怀春面上带着一种近乎空白的茫然和困惑,她是真的想不明白。分明护国寺的方丈和住持是最先把“苍生社稷”这个概念教于她的人,他们怎么能够背叛这些?


    护国寺的方丈难道还能不清楚淮州一带的防线一旦崩塌,大宋全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他们是最清楚的人。


    怀春洞悉过他们对权欲的贪念,她本以为这已经是最糟糕不过的了,却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居然能罔顾淮州,甚至是罔顾整个大宋那数以万计的生命。


    那些曾教给她的,他们说一说就当算了,最终也只有她放在了心上。


    来晚啦不好意思TT


    最近考试复习太忙了,加上前两天还病倒了,去医院挂了一晚上水,直到今晚才把这一章写完,真的非常抱歉,也非常感谢一直看到最新章的宝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来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