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千年之外

作者:归鸿无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谢砚鹤是被指尖的震颤惊醒的。不是生理的痉挛,是修复仓营养液循环时,细微气泡擦过指腹的触感——这种带着科技温度的痒意,比任何闹钟都更能唤醒他的意识。


    他没有立刻睁眼,先调动了五感中最敏锐的听觉。修复室的背景音很纯粹:循环泵的嗡鸣像远处钟楼的残响,通风系统送来的气流带着消毒水与金属的冷香,还有……极轻的、类似铜铃被风拂过的颤音。不是耳朵捕捉到的,是嵌在脊椎神经接驳口的传感芯片传来的共振,像有人在记忆深处敲了一下铃。


    “醒了就睁眼吧,谢长官。”


    清越的女声打破沉寂。谢砚鹤缓缓掀开眼睑,视线从模糊的白逐渐聚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透明舱盖外悬着的铭牌,银灰色的字体刻着“节点城·时间伦理所 修复中心 14号仓”,下方标注的职务栏清晰写着“伦理所回溯辩护部高级专员”。再往下,穿灰袍的女人正站在两具修复仓中间,手里把玩着一枚嵌在精密夹具里的铜铃,铃身的裂纹被纳米胶填补得几乎无痕,只有那个“砚”字,在冷光下泛着哑光的质感。


    他偏头,右侧并列的修复仓里,段子幽还沉睡着。营养液包裹着对方清瘦的身形,生命线在舱壁的光屏上画出平缓的波动,像极了他们在紫陌县共度的最后一个雪夜,檐角垂落的冰棱折射的光。谢砚鹤的指尖在舱内轻叩了两下,那道生命线立刻轻微上扬,像回应他的信号。


    “不用急,段专员的神经接驳比你晚完成四十分钟。”灰袍女人将铜铃放在两仓之间的操作台上,光屏随之亮起,无数条荧光色的时间线在上面流淌,像被捕获的星河,“我是修复中心的执笔者林夏,负责你们这次‘死而复生’的全部流程。简单说,你们在原史的朝堂局里输了,但手里的铃没同意,把你们的意识信号敲进了节点城的观测阵列。”


    谢砚鹤的目光落在光屏最亮的那两条时间线上。一条已经黯淡,末端的光点凝固成灰——那是他们在原史的终局,金銮殿上的鸩酒与白绫,还有段子幽攥着他手腕时,活扣勒出的红痕。另一条则在黯淡处突然亮起,像火种落入枯草,一路蔓延出耀眼的光带,终点直指“平行紫陌县·天启三年”。


    “原史已闭环,无法回溯。”林夏的指尖点在那道亮线上,“但节点城给了你们一次试点机会——去平行紫陌,用‘最低科技外露’完成民生增益,证明‘人道改写’比‘历史惯性’更有价值。这是你们的本职,不是吗?谢专员擅长用原史档案构建辩护逻辑,段专员能用材料学把青铜时代改造成‘低熵工坊’,你们是伦理所三年来最适配的双辩护组。”


    舱壁的光屏突然弹出提示,红色的“因果阈预警”字样闪了三下。谢砚鹤的眉峰微挑——这个预警他太熟悉了,每次回溯辩护时,只要触及“科技干预边界”,就会触发这个提示。林夏却毫不在意地挥手关掉提示,语气带了点促狭:“放心,这次不是让你们在庭上辩护,是让你们去做‘活判例’。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一旦科技外露超标,或者熵债超过阈值,伦理庭会直接启动‘回溯熔断’,到时候你们就真的只能留在原史的骨灰盒里了。”


    “铃呢?”


    一直沉默的谢砚鹤终于开口,嗓音带着刚苏醒的沙哑,却精准指向关键。林夏把铜铃往他的修复仓推了推,铃身碰撞夹具,发出清脆的响:“这是你们的‘意识锚点’,也是‘铃网原型’。到了紫陌县,它能帮你们定位彼此,还能接收节点城的基础数据——但别指望它当外挂,信号每天只同步一次,而且不能传输超过‘宋元水平’的技术图纸。”


    ---


    就在这时,右侧的修复仓传来轻微的响动。段子幽的睫毛颤了颤,像蝶翼破茧,缓缓睁开眼。他没有看林夏,也没有看光屏,第一眼就落在谢砚鹤身上,目光穿过营养液与舱盖,精准得像在朝堂上递给他的那张密信。


    “活了?”段子幽的嗓音比谢砚鹤更哑,却带着惯有的锋锐,“试点方案呢?我要紫陌县的地质图和草药分布表,还有……谢砚鹤,你上次说的‘双记账法抓贪腐’,这次能用上了。”


    谢砚鹤的嘴角难得勾起一抹浅笑。林夏看着这两人,忽然明白伦理所为什么要给他们这次机会——一个刚醒就要技术资料,一个刚醒就记着办案思路,这不是“适配”,是“共生”。她抬手按下修复仓的解锁键,温盐水缓缓排出,舱盖发出“咔嗒”的轻响:“休整十二小时,然后去陈述庭。伦理官们还等着看,你们这对‘死过一次’的组合,到底能不能扛住‘因果阈’的反噬。”


    谢砚鹤走出修复仓时,顺手拿起了那枚铜铃。铃身的温度与他的掌心贴合,裂纹处的纳米胶传来细微的震动,像段子幽在他掌心画的“安心”二字。他回头,看见段子幽正扶着舱壁站稳,指尖摸着腕上的红痕,目光落在光屏的“平行紫陌”字样上,眼里亮着熟悉的、属于“破局者”的光。


    修复室的门被推开,走廊尽头的伦理庭灯火通明,像在等待一场盛大的辩护。谢砚鹤把铜铃塞到段子幽手里,声音轻却坚定:“这次不辩护,只做给他们看。”


    段子幽攥紧铜铃,铃音轻响。他抬头,看见谢砚鹤的背影映在走廊的光里,像当年在南徽国的纸墨行外,那个等着他一起查账的身影。


    “走。”他说,“先活,再赢。”


    ---


    “老规矩,我查原史因果链,你搭技术落地框架?”谢砚鹤将刚打印出的平行紫陌县基础档案拍在休整室的合金桌上,档案封皮右上角印着两人共用的组号——“回溯辩护第1018组”。这组号他们用了五年,从第一次联手为“战国都江堰低熵改造案”辩护开始,就再没换过。


    段子幽正用便携扫描仪扫那枚铜铃,屏幕上实时跳出铃身金属成分分析,他头也不抬地应:“老谢,这次不一样。以前是在庭上用数据怼伦理官,现在要自己下场当‘变量’,我得把技术包压缩到‘肉眼不可查’的程度。你看这铃,我打算拆了它的共振芯片,改造成‘草药辨识器’,紫陌县多瘴气,先保住命再说。”


    休整室的墙面自动亮起光屏,弹出两人的履历——谢砚鹤,前节点城历史档案馆研究员,转入回溯辩护部后保持着92%的胜诉率,擅长从浩如烟海的原史档案中揪出“因果矛盾点”,曾用三份不同版本的《资治通鉴》残卷,推翻了“汉武帝盐铁官营不可撼动”的铁律判例。段子幽,材料学与古科技重构双博士,能把节点城的合成材料伪装成“天然矿石”,在“唐代曲辕犁改良案”中,用普通铸铁造出比原设计承重翻倍的犁头,却没留下半点未来科技痕迹。


    “伦理庭那边发来了‘预警红线’。”谢砚鹤的指尖划过光屏,红色的警示框逐一弹出,“第一条,不得干预政权更迭,也就是说,县太爷是谁我们管不着,只许搞民生;第二条,科技外露率不得超过0.03%,简单说,就是农民用着你改的农具,得以为是自己‘顿悟’出来的;第三条……”他顿了顿,眼神沉了沉,“熵债一旦超标,先熔断段子幽的技术权限,再不行,就启动‘人道清除’。”


    段子幽拆芯片的手没停,语气却带了点漫不经心的狠劲:“放心,我比你懂熵债。上次‘宋代活字印刷改良案’,我把陶活字改成瓷活字,熵债直接降了40%,伦理官都夸我是‘熵减大师’。倒是你,别又犯老毛病,抓住地方官贪腐就死磕,忘了我们的核心是‘民生增益’不是‘反腐风暴’。”


    这话戳中了谢砚鹤的旧伤。三年前的“明代漕运案”,他查出漕运总督贪墨三百万石粮食,硬是把一场“漕运效率改良辩护”变成了“贪腐追责案”,虽然最后扳倒了贪官,却延误了改良时机,导致该地区当年饥荒死亡率上升了5%,那一次,他们的组评直接降到了C级。


    “这次有分寸。”谢砚鹤把档案翻到“紫陌县地方官名录”那页,指着“县令周显”的名字,“原史记载他是个‘庸官’,不贪不酷但没魄力,刚好方便我们借他的名义推民生政策。我打算先潜伏进县府的纸墨行,用双记账法摸清当地的税赋底数,你去城外的青溪村,那里有瘟疫苗头,正好用你的草药改良术打开局面。”


    段子幽终于拆完芯片,把铜铃重新组装好,递到谢砚鹤面前。铃身看不出任何改动痕迹,只是摇起来时,除了清脆的铃音,还多了一丝只有他们能听见的低频共振:“这是‘定位频点’,只要我们距离不超过五十里,就能感应到彼此的位置。三天后在县城东市的‘悦来茶馆’汇合,谁先露馅谁请三个月的营养剂。”


    谢砚鹤接过铜铃,指尖摩挲着铃身的“砚”字,忽然想起五年前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天伦理庭正在辩论“秦代都江堰是否该引入混凝土技术”,段子幽作为技术顾问当庭反驳谢砚鹤的“原史不可破”论,拿着一块仿制的秦代青砖,硬生生演示出“青砖烧制改良法”,既提升了强度又不引入未来科技,惊得全场沉默。


    “对了,林夏说的‘铃网’,你有头绪吗?”谢砚鹤忽然问。这是节点城这次试点的核心目标——建立一套基于“铜铃共振”的信息传递网络,替代古代的驿站系统,既提升效率又不产生高熵债。


    段子幽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两粒黑色的丸子,放在桌上:“这是‘碳基共振珠’,用青溪村的石墨和黏土做的,能嵌在铜铃里。等我们各自站稳脚跟,就在县城和青溪村各挂一枚母铃,再给关键人物发子铃,形成初步的通讯网。放心,这东西在古代人眼里,就是‘避邪的黑珠子’。”


    休整室的门被敲响,林夏的声音传进来:“两位,伦理庭开庭了。记住,这次陈述只需要说清楚‘怎么干’,不用辩护‘能不能干’——毕竟,你们的胜诉率,就是最好的辩护词。”


    谢砚鹤站起身,把铜铃揣进怀里,档案夹在腋下。段子幽跟在他身后,手里把玩着那两粒碳基共振珠。两人走出休整室,走廊两侧的光屏上,正播放着历届试点的影像——有的成功建立了低熵民生体系,有的因为科技外露超标被熔断,有的则彻底消失在时间缝隙里。


    “老谢,”段子幽忽然开口,“你说这次我们能赢吗?”


    谢砚鹤回头,看了眼身边的搭档,又看了看远处灯火通明的伦理庭,嘴角勾起一抹熟悉的、胜券在握的笑:“我们什么时候输过?何况这次,我们不只是为了胜诉——我们要把‘人’,放回历史的中心。”


    伦理庭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坐着七位伦理官,正前方的穹顶之上,“因果阈”光带缓缓流转。谢砚鹤和段子幽并肩走进去,像五年前那样,一个握着档案,一个揣着技术方案,准备在这座决定时间走向的殿堂里,为平行时空的千万生民,辩一次“活”的可能。他们又并肩作战了。


    文明会消融,可能就是“那些人”一句话的事情,但对于存在过的世界,那是真实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千年之外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