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城西造纸工坊为第一张成型的“西都纸”而欢欣鼓舞之际,位于西都远郊、一处更为隐秘且戒备森严的山谷工坊内,却弥漫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混合着金属灼热、炭火焦糊与隐隐血腥的沉重气氛。
这里,是匠作监下属专攻“火器”研发的“神机坊”,其核心任务,便是将已然威震敌胆的“震天雷”,从一个依靠投掷或简单器械抛射的□□,演进为一种更具威力、更可控的远程打击武器——炮。
基于震天雷的成功,思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将威力巨大的火药填入一个坚固的金属管状物一端,从另一端点燃,利用火药燃烧产生的巨大膛压,将管内的弹丸(最初设想的是实心铁球或石块)高速发射出去。
然而,知易行难。
这“坚固的金属管”本身,便成了横亘在工匠们面前的第一道,也是最凶险的鬼门关。
神机坊内,炉火日夜不息,巨大的坩埚中,铜锡溶液翻滚着暗红色的光芒。
工匠们依照古籍中铸造钟鼎的技法,尝试制作炮管。
最初选材是青铜,因其韧性较好,易于铸造。
首批浇铸出的三根短粗的青铜管,内壁虽显粗糙,但外形已初具炮管模样,被工匠们寄予厚望。
试射地点选在山谷最深处的靶场,周围以土垒加固,戒备森严。
这一日,秋高气爽,却无人有心情欣赏。
工部尚书赵衡亲临,神机坊的主事工匠鲁大,一位年近五旬、沉默寡言却经验丰富的铸匠,带着几名核心弟子,以及一队紧张得手心冒汗的兵士,准备进行首次实弹试射。
那根选定的青铜炮管被牢牢固定在沉重的木制炮架上,炮口对准远处山壁上用石灰划出的靶心。
一名工匠小心翼翼地将称量好的精制火药通过炮口倒入管底,用木杵轻轻压实,随后放入一枚打磨过的圆形石弹,再用浸湿的泥土封住炮口。
一切准备就绪,鲁大亲自检查了数遍,确认炮身固定稳固,周围人员皆已退至安全距离之外,并躲藏在厚重的护盾之后。
“点火!”赵衡沉声下令。
一名手持长杆火把的兵士,颤抖着将火苗引向炮管尾部的药捻。嗤嗤声响起,药捻迅速燃烧,瞬间没入炮膛!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屏息凝神。
“轰!!!”
一声远比单个震天雷爆炸更为沉闷、却也更加震撼人心的巨响在山谷中炸开!大地似乎都为之震颤。
然而,巨响之后,并非石弹破空呼啸的锐音,而是紧接着传来的一连串令人牙酸的金属撕裂声和更零散的爆炸!
只见那根青铜炮管,在巨响中从中段猛地鼓胀、扭曲,随即如同熟透的瓜果般轰然炸裂!
灼热的青铜碎片呈放射状向四周激射而出,狠狠地嵌入周围的土垒、护盾,甚至将远处的木靶打得木屑纷飞!
“啊!”
“救命!”
“鲁师傅!”
惨叫声、惊呼声瞬间响起。尽管大部分人员都有所防护,但飞溅的碎片还是造成了伤亡。离得最近的两名负责点火的兵士当场身亡,血肉模糊。
鲁大因为站得稍近观察,也被一块碎片击中肩胛,鲜血直流,他的一名弟子为了推开他,手臂被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现场一片狼藉,硝烟混合着血腥味,令人作呕。
首次试射,以惨烈的失败告终。
消息传入宫中,林琳正在批阅关于试用“西都纸”的初步报告。闻讯,她手中的朱笔顿了顿,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只是眸色深沉了几分。她立刻下令:
一、厚恤伤亡工匠及兵士,抚恤金加倍,妥善救治伤者。
二、着太医署选派最好的外科御医,全力救治鲁大及其弟子。
三、封锁消息,严禁外传。
四、传旨神机坊:暂停试射,全面检查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朕不怪罪失败,但务必要从失败中学到东西。
她没有亲临惨不忍睹的事故现场,但次日,当赵衡面色沉重地入宫请罪并禀报初步调查结果时,她听得异常仔细。
“陛下,”赵衡声音沙哑,带着疲惫与后怕,“经初步查验,炸膛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青铜材质虽韧,但强度恐不足以承受火药瞬间爆燃产生的巨大膛压,尤其是炮管中段,乃受力最剧之处;二是……铸造工艺或有瑕疵,炮管壁厚可能不均,存在肉眼难察的沙眼或气泡,形成薄弱点。”
林琳沉默片刻,问道:“鲁大伤势如何?”
“回陛下,鲁师傅失血过多,但御医说未伤及要害,静养数月当可恢复。只是……其弟子为救他,左臂恐难保。”
“尽力救治,保住性命为上。待其伤愈,朕另有赏赐。”林琳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怀,“告诉鲁大和所有参与此事的工匠,胜败乃兵家常事,尤其是此等开前所未有之利器,挫折在所难免。朕要的不是请罪,是解决办法。”
她走到一旁悬挂的简易草图前,那是根据震天雷和初步构想绘制的“炮”示意图。
“强度不足,壁厚不均……”她沉吟道,“可否尝试更换更强韧的材料?比如铸铁?或者,在现有青铜炮管外加箍,如同木桶加铁箍一般,以增强其抗压能力,尤其是中段?铸造工艺,能否借鉴铸剑之术中的百炼之法,反复锻打锤炼,消除内部瑕疵,增加密度?”
赵衡眼睛一亮:“陛下圣明!铸铁强度确胜青铜,只是脆性较大,需小心控制。加箍之法,或可一试!臣立刻组织人手,分头研究!”
“记住,”林琳转身,目光锐利地看着赵衡,“安全第一!此后所有试验,必须制定详尽规程,确保人员安全。火药用量,可从极小量开始,逐步增加,摸清临界点。朕宁可慢,不可再有无谓牺牲。”
“臣遵旨!必谨记陛下教诲!”赵衡重重叩首。
带着皇帝的旨意和新的思路,赵衡重返神机坊。山谷中的阴霾并未完全散去,但一种知耻而后勇的决绝气氛开始弥漫。
工匠们掩埋了同伴,擦干眼泪,在鲁大病榻前立誓,定要攻克难关。
他们分成数组,一组研究铸铁的配方与铸造工艺,一组尝试制作不同规格的铁箍,另一组则开始尝试用锻打的方式处理青铜坯料……
首次试射的惨败,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盲目乐观的情绪,却也让研发之路变得更加清晰和严谨。震天炮的雏形,在血与火的教训中,艰难地孕育着。
每一步前行,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但林琳和她的工匠们,已然坚定了方向,决心从失败废墟上,建立起属于大西的雷霆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