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灰色浮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团建回来之后,郝强总是在上课时,走路时,吃饭时......不自觉地走神。他感觉自己像是坐上了一辆没有安全带的过山车——时而因赛飞那句“数据不足”而坠入冰窟,时而又因下山时的牵引和烧烤时的投喂而冲上云霄。但总体而言,“数据不足”这四个字像魔咒一样盘踞在他心头,并且被他自行解读出了一个最可怕的版本:


    “数据不足” = 心里有个模糊的参照系,但尚未确定 = 可能有了一个比较的对象,但还在犹豫 = 他妈的赛飞心里可能有了别人?!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野草般在郝强心里疯长。他再也无法平静地看待赛飞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


    “赵小宇!”郝强第N次把正在给绿植画速写的室友拽过来,声音压得极低,眼神却像探照灯,“你快帮我分析分析!他最近是不是特别反常?回消息的速度比以前平均慢了1.7分钟!而且你看他今天,居然换了一款新出的、据说味道很特别的墨水!他以前从来不用带香味的墨水!这难道不是……不是想吸引某个特定人群的注意吗?!”


    赵小宇被他晃得头晕,无奈地放下画笔:“强哥,我的亲哥!首先,1.7分钟在统计学上毫无意义,可能他只是在上厕所!其次,换墨水……也许只是那款墨水防水性能更好?你能不能不要像个怀疑丈夫出轨的小媳妇一样,过度解读每一个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所有重大发现都始于不起眼的细节!”郝强言之凿凿,随即又垮下脸,哀怨地趴在桌子上,“你说……那个人会是谁?是经常跟他讨论问题的心理系系花李瑶?还是图书馆那个总对他笑的管理员学姐?或者是……是咱们社里新来的那个声音很甜的小学妹?”


    赵小宇翻了个巨大的白眼:“强哥,我觉得你需要的是心理医生,而不是侦探。飞哥要真对谁有意思,以他的性格,估计会直接递上一份《关于建立恋爱关系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而不是在这儿玩暗恋。”


    “你不懂!”郝强猛地抬头,眼神里充满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愤,“越是这种平时理性过头的人,动起心来越可能一反常态!闷骚!绝对的闷骚!”


    不安和猜测驱使着郝强,将他原本“收集数据”的计划,硬生生扭转成了“排查假想敌”的侦察行动。


    侦察目标一:心理系李瑶。


    郝强首先锁定了这位与赛飞同在心理学领域、拥有共同语言的女生。他利用辩论社活动的便利,暗中观察。果然,他发现赛飞最近几次在食堂出现,都有李瑶在场(尽管通常是和好几个同学一起进行学术讨论)。这立刻点燃了郝强心中的警报。


    某天中午,郝强端着餐盘,状似无意地“路过”他们那桌,耳朵竖得老高,捕捉着每一句对话。


    只听李瑶笑着对赛飞说:“……所以你那篇关于‘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对信息接收度影响’的论文,数据分析部分真是精妙,那个结构方程模型用得恰到好处!”


    赛飞平静地回应:“只是基础模型的应用。你的田野调查数据提供了很好的现实验证样本,相关性显著。”


    郝强内心OS:完了!学术高端局!这种专业层面的共鸣和欣赏,简直是灵魂层面的吸引!危险系数直接拉满!


    他再也按捺不住,一个箭步上前,硬生生挤到赛飞旁边的空位坐下,脸上堆起一个过于灿烂的笑容,音量也刻意提高了八度:“聊什么呢这么热闹?什么论文?什么数据模型?赛飞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有这种好东西不先给我们辩论队内部学习参考一下?咱们打比赛不也用得上嘛!”他试图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洪亮的嗓音,强行介入并打破那层他无法理解的“学术结界”。


    赛飞转过头,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简单解释道:“是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论文,涉及的专业模型与辩论赛的通用技巧关联度不高。”


    李瑶也愣了一下,随即对郝强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眼神清澈坦荡,看不出任何超出同学情谊的端倪。


    (初步结论:李瑶威胁度暂时下调至三星,但“学术共鸣”的潜在风险仍需长期监测。)


    侦察目标二:图书馆管理员学姐。


    接下来,郝强将目光投向了那位对赛飞似乎格外关照的图书馆管理员学姐。他特意选了个赛飞常去查阅资料的时间段,潜伏在社科阅览区的书架后面。果然,他看到赛飞去还书时,那位笑容温婉的学姐主动与他多聊了几句。


    “赛飞同学,这本《认知神经科学前沿》最近很受欢迎呢,你看得真快。”


    “嗯。其中关于镜像神经元与社会认知的章节,有启发。”


    “下次有什么需要但馆里没有的专业书,可以提前跟我说,我帮你留意着申请采购。”


    “谢谢。有需要我会告知。”


    郝强躲在《传播学大辞典》后面,听得咬牙切齿,内心疯狂刷屏:特殊关照!这是超越普通读者服务的特殊关照!温柔体贴,近水楼台,威胁系数四星!


    等赛飞刚一离开,郝强立刻从书架后窜出来,冲到借阅柜台前,对着那位学姐露出一个自认为最人畜无害、阳光开朗的笑容:“学姐您好!我也想找几本关于……呃……传播学与认知心理学交叉领域的书,比较偏门,您看能不能也帮我特别留意一下?”


    学姐保持着完美的职业微笑,语气温和却疏离:“同学,这类书籍你可以先通过图书馆官网的检索系统查询,如果有具体书名或作者,也可以在这里登记,我们会按流程处理哦。”


    郝强:“……” (初步结论:学姐可能只是出于工作职责和对好学生的欣赏,但赛飞这种“招蜂引蝶”而不自知的体质,必须严加防范!)


    侦察目标三:社团新晋甜美学妹周倩。


    辩论社新来的大一学妹周倩,声音甜美,性格活泼,对赛飞这位逻辑严密、屡战屡胜的大神学长,表现出了毫不掩饰的崇拜。她经常拿着一些逻辑问题或者比赛视频,跑来请教赛飞。


    “赛飞学长,这个‘偷换概念’和‘稻草人谬误’我总是容易混淆,你能不能再给我讲讲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呀?”


    每当此时,郝强就如同被按下了某个护崽开关,立刻化身一道闪电冲过去,抢在赛飞开口之前,挡在两人中间,语速快得像机关枪:“这个问我啊!我擅长!‘偷换概念’是偷偷摸摸换核心,‘稻草人’是树个假靶子自己打!我给你举个生动的例子,比如……”他手舞足蹈,引经据典(虽然偶尔会引用错),力图用最花哨的方式把问题解决,根本不给学妹和赛飞直接交流的机会。


    周倩学妹通常会被郝强这过于热情和密集的攻势弄得一愣一愣的,茫然地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知所措。


    赛飞则会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等郝强气喘吁吁地“表演”完毕,才淡淡地补充一句,语气听不出喜怒:“郝强举的例子虽然个别地方不够严谨,但核心要点的区分概括得还算清晰。”


    郝强心里刚因为这难得的“肯定”升起一点小小的得意,就听到赛飞接着对学妹说,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指导性:“如果你需要更精确的定义、分类标准以及经典案例,可以参考这本《逻辑学导论》第135页,或者《批判性思维工具》第88页,里面有更系统的阐述。”


    (初步结论:学妹周倩自身威胁度较低,大约二星,但赛飞这种对来自外界的“请教”和“崇拜”来者不拒、甚至乐于提供“增值服务”(推荐书籍)的态度,让郝强深感危机四伏,防火防盗防学妹任重道远。)


    一系列的“侦察”行动下来,郝强累得够呛,却感觉敌情更加扑朔迷离。似乎每个人都有可能,又似乎每个人都差了那么点意思。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简直让他抓狂。


    这一夜,郝强被尿意憋醒,迷迷糊糊起床,发现对面赛飞的床铺空着,书桌的台灯还亮着。他揉着眼睛走过去,发现赛飞居然伏在桌上睡着了,手边还摊开着笔记本。


    出于某种心虚和强烈的好奇心,郝强鬼使神差地、极其小心地凑过去,瞄向了那本摊开的笔记本。


    他以为会看到什么“心动对象分析报告”或者某个女生的名字缩写。


    然而,映入他眼帘的,却是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和……辩论战术推演。在页面边缘,还有一些零散的、与他郝强相关的记录:


    · “HQ,对‘情感共鸣’论点接受度 反应速度,提升显著。”


    · “需准备更多生活化案例,以匹配HQ的论证风格。(参考:烧烤时的互动反馈积极)”


    · “HQ生日临近。礼物选择:逻辑性 实用性 ……(此处被重重划掉几次)……或许需考虑‘非理性’偏好?待观察。”


    最后一行字,像一道强光,瞬间驱散了郝强心中所有的迷雾和阴霾。


    数据不足……无法给出确定结论……


    原来,那个需要更多数据来分析的“不确定对象”……


    是他自己?!


    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将他淹没,冲得他四肢发软,眼眶发酸。他看着赛飞熟睡中毫无防备的侧脸,台灯的光线将他长长的睫毛映出一小片阴影,平日里所有的冷静自持都在此刻化为了让人心尖发颤的柔软。


    这个笨蛋!这个逻辑疯子!搞了半天,那个让他醋了半天的“假想敌”,居然就是他郝强本人!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极轻极轻地拂开了落在赛飞额前的一缕碎发,动作轻柔得像是触碰一件稀世珍宝。


    “笨蛋。”他低声骂了一句,声音里却充满了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柔和笑意。


    然后,他轻轻关掉了台灯,在黑暗中,凭借着记忆和感觉,准确地在赛飞微凉的唇上,印下了一个如羽毛般轻盈、却带着他所有炽热情感的吻。


    “数据收集完毕。”他在心里无声地宣布,“我的结论是——百分之百确定,喜欢你。”


    做完这一切,郝强像个偷腥成功的猫,蹑手蹑脚地溜回自己的床,用被子蒙住头,却挡不住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擂鼓般的心跳声。而书桌旁,在黑暗中,本该熟睡的赛飞,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耳根在无人看见的地方,悄然红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