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火车巧遇贵人

作者:桃乐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许如烟探头看过去。


    只见被人群围着的车座上,有个穿藏蓝色粗布衣,戴白头巾的中年妇女。


    她怀里抱着年龄大约五六岁,不断抽搐、口吐白沫的小男孩,急得脸通红,哭着要找大夫。


    许如烟学过中医,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小男孩是犯了小儿癫痫。


    她眸光微闪,情况紧急,四处看了看,急忙扒开人群往角落里跑。


    中年妇女还在哭喊:“大夫,有没有大夫啊!谁来救救俺家二娃!俺家二娃要不行了!救命啊!”


    乘务员急匆匆赶过来,手里拿着喇叭,也帮忙喊:“车厢里有没有大夫!有的话过来帮帮忙!”


    “无关人员也别都围着,散开点,给孩子通通气!”


    许如烟又急忙手里拿着小药瓶跑过来的时候,正听见乘务员在找大夫。


    她踮起脚尖,努力喊道:“我就是大夫!我手里有药!快让我过去!”


    周围的人闻言,都纷纷给她让开路,热心的帮忙一起喊。


    “这里有大夫!快让大夫过去!”


    “快,快,都赶紧让开,这里有个大夫手上有药,快让她救孩子!”


    许如烟很快就顺利赶到中年妇女身边。


    她蹲下来,一边打开药瓶,一边安慰说:“同志,您先别急,这是小儿癫痫,我手里有中药,让他含着,我给他针灸!”


    中年妇女早就慌得六神无主,她忙点点头,抱着孩子哭道:“大夫,谢谢你……”


    “帮我按住孩子!”


    许如烟神色严肃,她把手里的人参片塞到男孩嘴里,让他含着。


    人参片是她刚刚跑到角落里,趁人不注意从空间取出浸泡过灵泉水的,含住以后很快就能见效。


    但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许如烟总要针灸做做样子。


    小儿癫痫可不好治,放到这个年代都算疑难杂症。


    许如烟从口袋里摸出随身携带的针灸包,情况紧急,她没条件消毒,只能直接取针扎入穴位。


    从头顶一路扎到脸颊、胸口、胳膊、手指……一共扎了二十多个调和阴阳、益气补血、解毒醒神的穴位。


    许如烟白净的小脸紧绷,施完针后,长长舒出一口气,笑道:“好了,孩子应该没事了。”


    中年妇女急忙哭着低头去看。


    果然,原本在她怀里不断抽搐、口吐白沫的小孩,病情已经渐渐平稳,躺在她怀里累的闭眼睡着过去。


    小男孩呼吸也慢慢恢复正常,他嘴里还咬着人参片,苦涩的药味让他皱巴着稚嫩小脸。


    中年妇女一惊:“二娃!二娃好了!”


    她又抬头,感激的看向许如烟,哭着说道:“神医啊!您真是神医!谢谢您救了俺娃的命!要是没有您,俺家二娃可怎么办啊!”


    许如烟谦虚的笑了笑:“我是大夫,大夫救死扶伤是应该的,不用谢。”


    “针灸需要半小时,等着半小时以后,我再帮您取针。”


    周围的人都亲眼围观了这场堪称“奇迹”的针灸救治。


    只见小姑娘就给孩子喂了个药,拿针扎几下,嘿,人就救活过来了!


    围观的乘客都忍不住对着许如烟竖起大拇指,夸赞说:“真是神医啊!大娘,你运气真好,坐火车还能遇见有这本事的中医大夫。”


    “谁说不是呢,我刚才看孩子抽搐成那样都害怕,的亏车厢里有大夫会治这病啊。”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啊,这可是大功劳,回头大娘不得高低送你个锦旗?”


    许如烟倒是也低调谦虚,挥挥手起身笑道:“我路过救人又不求回报,都是身为大夫应该的,不用锦旗。”


    “大娘,你先看着孩子,我去吃个饭,等会儿再过来。”


    许如烟想走,中年妇女怕她不想要回报偷跑,急忙喊住说:“快,快把人拦着,我还没感谢大夫呢!”


    有人热心,帮忙拦了下,劝着说:“同志,你救了人家孩子,要是不接受感谢,大娘怕是一辈子过不安生。”


    倒也是这么个理儿。


    许如烟摸了摸下巴,干脆说:“这样,我在这里陪你等着,半小时后给孩子取完针,我再走,这样你放心不。”


    中年妇女心里过意不去,让旁边的人帮她取行李:“大夫,你要是饿,我这里有吃的,都是些农村带来的粗粮,您别嫌弃。”


    “不嫌弃。”


    许如烟笑了笑:“劳动人民最光荣,农民种粮食不容易,每一颗都该珍惜。”


    旁边的大哥也是个敞亮人,见状急忙让起身,憨厚笑着说:“大夫,你坐我这里吃饭,别站着。”


    许如烟也不矫情,大大方方坐下来。


    她一坐,就有人开始热情的给她投喂吃的。


    车厢里的人大多善良淳朴,许如烟刚救完人,待遇自然蹭蹭往上涨。


    她笑着应下,也不好拒绝,只是从随身携带的军绿色挎布包里,也拿出一袋鸡蛋糕来分享。


    半小时过后。


    许如烟虽然没去餐厅车厢,被投喂一通,肚子也吃的圆滚滚的,各种零嘴吃食,算是大饱口福。


    她洗个手,又表情严肃着给孩子取完针,才总算彻底放松下来。


    “行了,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


    许如烟摸了下孩子的额头,确认没有发烧后,将银针收到针灸包里,笑了笑。


    中年妇女感激的看她:“大夫,您方便就留个名字吧,回头俺回村里后,让村长帮忙给您送锦旗。”


    “俺……俺真不知道该怎么感激您,这样,俺给您跪下磕头!”


    中年妇女说着又想哭,抱着孩子就要起身下跪。


    许如烟一惊,吓得急忙拦住她:“别别别,举手之劳,您别这样,太客气了!”


    许如烟扶着中年妇女,想了想,说:“这样,要不您还是送我锦旗吧。”


    锦旗象征着荣誉,多少都不嫌多,越多,拿出去别人就越尊重你。


    许如烟留下自己名字,刚要说自己下乡的地点,中年妇女怀里的孩子就悠悠醒过来。


    “娘……”


    “哎呀,二娃!”


    中年妇女一惊,急忙低下头,又哭着捧起孩子的脸,慌张问他:“二娃,你怎么样啊,还有没有事?身体哪里不舒服?”


    “哎呦喂,你可吓死娘了,幸好车厢里有个会治病的大夫,不然……不然娘都不知道怎么办啊!”


    二娃懵懵懂懂的,病刚好,小脑袋瓜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他乖巧的抱着中年妇女的脖子,温热的小手有些费力的帮她擦眼泪,稚嫩的小奶音,安慰说。


    “娘,您别哭了,我没事,咳咳……我真没事。”


    二娃咳嗽几声,小脸有点发白。


    中年妇女一惊,又慌忙抱紧他,关心的问:“二娃,你有哪不舒服,可千万别瞒着,咱们娘俩运气好,这里有大夫会看病,你快和大夫说。”


    “娘,我真没事,就是嘴巴有点苦……”


    二娃小脸皱巴巴的。


    许如烟忍不住笑道:“苦是正常的,你刚含了药片。”


    她又去安慰中年妇女:“大娘,您也别着急,二娃没事,您回去给他补补身体,没问题的。”


    中年妇女闻言,这才猛的松了口气。


    不过,她很快又有些窘迫的红了脸,紧张的问:“大、大夫……您给二娃喂的药片,要多少钱咧?”


    许如烟很快明白过来。


    中年妇女穿的衣服都带补丁,皮肤黝黑,应该经常下地干活,想来也不富裕。


    许如烟笑了笑:“没事,不贵,不要钱。”


    “或者,你实在过意不去,给我两毛意思下也行。”


    “两毛有!两毛有的!”


    中年妇女急忙点点头。


    她从口袋里掏钱,感激的又和许如烟聊了很多。


    许如烟也是这会儿才知道,中年妇女名字叫做王桂花,是个挺苦命的人。


    王桂花是远嫁到婆家,她家里没钱,相当于父母给她卖了换彩礼,攒钱去给家里弟弟娶媳妇。


    王桂花的婆家对她倒是还好,就是婆家有个大哥和大嫂,成天和她不对付,对她横眉冷眼的,颐指气使,什么脏活累活都给她干,干不好就打骂。


    王桂花的男人身体不好,不能下地,大哥就相当于家里唯一能干活的年轻男丁,家里自然也没人能帮她说话。


    这次她坐火车跑回娘家,就是家里实在待不下去,想回娘家喘口气。


    结果回到娘家后,他们反而怒气冲冲把自己赶出来,说她不孝顺公婆太丢脸,让她赶紧回婆家伺候人。


    王桂花越说越难过,摸摸眼泪:“唉,俺命苦倒是没啥,可怜俺娃,也跟着俺过苦日子。”


    许如烟也很同情,忍不住问她:“王姐,你婆家是哪里啊?”


    “白家村。”王桂花有些哽咽。


    许如烟一惊:“大西北的白家村?”


    王桂花一怔:“许大夫,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去那里下乡。”许如烟笑了笑,说:“这不巧了!”


    “王姐,你要是愿意,说不定我能帮忙把你丈夫治好,这样,你以后在家里有人撑腰,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王桂花也没想到这么凑巧,许如烟下乡的地方,就是她嫁去的村子。


    她哭着抹眼泪,满脸感激:“许大夫,真的太感谢你了,这是救命的恩情啊,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这样,俺婆家的公公就是白家村村长,等你下乡以后,俺让公公给你发锦旗,全村表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