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血火孤城二十日

作者:荀霂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靖王的推诿,如同冰水浇头,但并未让磐石城彻底绝望。顾柏舟深知,坐以待毙唯有死路一条。他立刻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他亲自执笔,言辞一封比一封恳切、急迫,连发数道书信给靖王。信中不再仅仅是陈述利害,更是以子侄辈的身份,痛陈北狄凶残,若磐石城破,北狄铁蹄必将长驱直入,涂炭生灵,届时靖安城亦难独善其身。他恳请靖王以边境百万生灵为重,特事特办,先行发兵,一切后果由他顾柏舟一力承担。信中甚至带上了几分悲壮的决绝:“若王叔执意恪守成规,侄儿唯有与磐石城共存亡,他日黄泉路上,再向王叔问个明白!”


    另一方面,苏晏起草了措辞严谨、饱含家国大义的军情急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直送京城。急报中详细陈述了北狄倾国来犯的严峻形势,明确指出此非寻常边患,而是关乎国运的生死存亡之战。他抛开与顾柏明的个人恩怨,以臣子、以顾氏子孙的身份,恳请朝廷即刻发兵救援,并火速调拨虎符予靖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此刻若再执着于内斗,则国将不国!


    与此同时,沈烁动用了一切江湖关系,广发英雄帖。帖子以安王和江湖侠士沈烁的名义联合发出,痛斥北狄残暴,揭露朝廷(隐晦指向顾柏明)坐视边城危急的冷漠,呼吁天下英雄豪杰,秉持侠义之心,为国为民,驰援磐石城!“家国危难,匹夫有责!岂容胡虏践我河山?!”


    这些信件和帖子,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各方势力中激起了不同程度的涟漪。


    最先响应的,是江湖。


    尽管朝廷态度暧昧,靖王犹豫不决,但江湖中从不缺少热血豪侠。他们或许不懂朝堂争斗,但“保家卫国、抗击外侮”这八个字,足以点燃他们胸中的热血。加之沈烁在江湖上名声不错,安王“仁德”之名也有所传播,一时间,各地豪杰、绿林好汉、甚至是某些隐世门派的弟子,开始自发地向磐石城汇聚。


    第五日,第一批约三百人的江湖义士,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镖师带领下,冲破北狄外围的零星封锁,成功进入磐石城。他们的到来,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但极大地鼓舞了守军的士气。这些江湖人身手矫健,各有绝技,尤其擅长小规模搏杀和夜袭扰敌,给正面防守压力巨大的守军,提供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北狄的攻势也愈发疯狂。他们似乎也意识到了时间不在自己这边,攻城手段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云梯、撞车,他们甚至驱赶着俘获的边民作为肉盾,试图消耗守军的箭矢和意志。城下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惨烈程度远超以往。


    守城的代价是巨大的。箭矢耗尽,就用拆毁房屋得来的梁柱、砖石;滚木礌石用尽,就将北狄射上城的箭矢收集起来反射回去;火油告罄,就用烧开的沸水、金汁(粪便熬煮)……守军将士们几乎是靠着意志力和血肉之躯,在抵挡着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祝无酒所在的医署,早已人满为患。伤兵源源不断地送来,轻伤者包扎后再次走上城墙,重伤者则痛苦地呻吟着,缺医少药的情况日益严重。林逸和祝无酒几乎是不眠不休,竭尽全力救治。祝无酒甚至不得不动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比如用烧红的烙铁为伤员止血(灼烧法),利用简陋的工具进行截肢手术以保住性命……每一次决策,都沉重无比。他那双曾经只握手术刀和论文的手,如今沾满了血污和硝烟,但他眼神中的坚定,却从未动摇。


    顾柏舟同样疲惫到了极点。他不仅要统筹全局,指挥防守,还要亲自上阵,填补防线的缺口。他的腿伤在连续的高强度作战下隐隐作痛,但他从未表露分毫。他的铠甲上布满了刀痕和血污,俊美的脸上也多了几道被流矢划破的伤痕,更添了几分悍勇与沧桑。


    时间一天天过去。


    第十日,第二批、第三批江湖义士陆续赶到,人数增至近千人。他们与守军并肩作战,多次打退了北狄的重点进攻。战局似乎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好转。


    但好景不长。北狄人显然也被这伙突然出现的“奇兵”激怒了,他们调来了更多的兵力,攻势更加凶猛。江湖义士们虽然勇武,但缺乏统一的指挥和阵地战的经验,在残酷的消耗战中,伤亡也开始急剧增加。


    第十五日,城中能用的守城物资几乎告罄。城墙多处出现巨大裂缝,城门更是摇摇欲坠,全靠内部用巨石和木料死死顶住。守军人数锐减至不足五千,且大多带伤,疲惫不堪。江湖义士也折损近半。


    而期盼中的朝廷援军和靖王大军,依旧杳无音信。派往京城的信使如同石沉大海,而靖王那边的回信,依旧是那套“虎符不全,不敢擅动”的陈词滥调。


    绝望的气氛,如同浓雾般,再次笼罩了磐石城。


    第十八日,顾柏舟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疏散城中剩余的老弱妇孺。由沈烁带领一部分伤势较轻的江湖义士和士兵,掩护他们从密道撤离,前往相对安全的后方山区。


    城内,只剩下不足三千的青壮男丁,以及誓与城池共存亡的顾柏舟、祝无酒、雷焕、苏晏、林逸等核心人员。


    第二十日。


    夕阳如血,映照着残破不堪的城墙和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和焦糊味。


    最后一批箭矢已经射完,滚木礌石早已用尽,连沸水和金汁都所剩无几。守军们握着卷刃的刀剑,靠着垛口,大口地喘息着,眼神麻木而空洞,几乎到了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顾柏舟和祝无酒并肩站在主城门楼最危险的位置。两人的铠甲都已破损严重,脸上、身上满是血污和灰烬,嘴唇干裂,眼窝深陷,唯有那双眼睛,依旧燃烧着不屈的火焰,如同两只被逼到绝境的孤狼。


    “看来……靖王是不会来了。”顾柏舟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他望着北方靖安城的方向,嘴角扯出一丝讥诮的弧度。


    祝无酒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水囊里最后一点清水递到顾柏舟唇边。


    顾柏舟喝了一小口,又将水囊推回给祝无酒。


    两人分享着这最后一点甘霖,目光投向城外再次集结、准备发动最后总攻的北狄大军。黑压压的军队,如同死亡的潮汐,即将吞没这座孤城。


    “怕吗?”顾柏舟轻声问。


    祝无酒摇了摇头,看着顾柏舟,眼神平静:“与你一起,没什么好怕的。”


    顾柏舟心中巨震,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又被他强行压下。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祝无酒冰凉的手。


    就在这时,北狄阵营中响起了低沉的牛角号声!那是总攻的信号!


    残存的北狄士兵,如同打了鸡血般,发出震天的咆哮,扛着最后的云梯和撞木,向着这座已经千疮百孔的城池,发起了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冲击!


    城头上,雷焕举起卷刃的战刀,嘶声怒吼:“弟兄们!最后一战!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为了磐石城!为了王爷!杀——!”


    “杀——!”


    残存的守军和江湖义士们,发出了绝境的怒吼,如同濒死的野兽,迎向了那汹涌而来的死亡浪潮!


    顾柏舟和祝无酒也拔出了佩剑,眼神决绝。他们知道,这很可能就是最后一战了。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异变陡生!


    北狄大军后方的地平线上,突然扬起了冲天的烟尘!紧接着,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一面巨大的、绣着金色“靖”字和蟠龙纹的王旗,在烟尘中赫然出现!紧随其后的,是无数盔明甲亮、刀枪如林的精锐骑兵,如同钢铁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北狄大军的侧后方,发起了雷霆万钧的冲锋!


    援军!是靖王的援军!他终于来了!


    绝处逢生!


    城头上,所有看到这一幕的守军,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夹杂着哭腔的狂喜欢呼!


    “援军!是援军!”


    “靖王来了!我们有救了!”


    “天不亡我磐石城啊!”


    顾柏舟和祝无酒紧紧相握的手,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们看着那支如同神兵天降的军队,看着北狄后方瞬间陷入的混乱,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弛了下来。


    绝境之中,那一线生机,终究还是到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