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出首饰店没几步,青石板路上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江知渺抬头,便见林淑月挎着个蓝布包袱站在街角,鬓边别着一朵新摘的雏菊,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五姐姐怎么在这里?”江知渺笑着迎上前。
林淑月把包袱往身后藏了藏,语气轻快:"过来给你洗衣做饭、浆洗衣物,还债呀,总不能白受恩惠。"
江知渺被她逗得眉眼弯弯,转头看向陆汀驰:“我这儿还真缺个知根知底的人打理,你看……”
陆汀驰温声问道:“嗯,再去买两个婆子”
林淑月连忙摇头道:“我一个人就可以,不用再买人,浪费钱,在婆家时,十几个人的饭食、衣物浆洗、田间忙活我都要操持,你们小两口这点活计算不得什么。”
江知渺看着这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姑娘,心头泛起一丝怜惜,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五姐姐要是忙不过来,可一定要跟我们说,千万别硬撑着。”
林淑月用力点头
陆汀驰见两人这般要好,便顺势道:“既然如此,牙行便先不去了。”
林淑月笑着应下,跟着两人往县衙方向走去。阳光穿过牌楼的雕花空隙,在三人脚下投下交错的影子。林淑月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话。
天刚蒙蒙亮,县衙的铜钟敲过卯时,陆汀驰已换好浅绿色官袍,站在衙署正厅前。赵县丞捧着账簿躬身等候,见到陆汀驰时只觉得眼熟;主簿张生抱着文书堆,指尖在封皮上反复摩挲,显是有些紧张;典史赵武则一身劲装,腰间佩刀在晨光里闪着冷光。
“赵县丞,先带本令去库房看看。”陆汀驰的声音清朗,目光扫过三人时带着审视,却无半分倨傲。
库房的铜锁生了锈,赵县丞费力地拧开时,陆汀驰已伸手接过账簿。他指尖划过“税银”一栏,忽然停在某页:“上月商税为何比往月少了三成?”赵县丞额头冒汗,刚要开口辩解,就见他已翻到下页,“粮仓储量倒多了两成,是哪几户捐的?”
张生连忙递上捐粮名册,陆汀驰逐行细看,忽然指着“王记布庄”四字:“这家捐了一百石?倒真是大方。”话音未落,已迈步往刑房走。
典史赵武在旁解释:“牢里现有十七名犯人,多是偷鸡摸狗之辈。”陆汀驰掀开牢门的木栏,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他却毫不在意。
听完赵武汇报的缉捕事宜,陆汀驰指尖在案上轻叩:“派两队衙役,去查王大郎君强抢民女之事,以及他平日里都用些什么手段欺压百姓。”
忙到暮色漫进窗棂,陆汀驰才歇了口气。张生捧着晚宴的名单进来:“大人,云客居的包间已备好,赵县丞说乡绅们都愿来赴宴。”
陆汀驰接过名单,见上面列着“乡绅周老爷”“耆老陈夫子”“驿站驿丞刘忠”等名字。
掌灯时分,云客居的雅间里已摆开宴席。陆汀驰举杯时,周老爷忙不迭起身:“林大人年轻有为,往后钦州的民生,还得靠您多费心。”陈夫子捋着胡须笑:“听闻大人清剿了矿场奸贼,真是大快人心啊。”
陆汀驰浅酌一口,目光扫过众人:“本令初来乍到,还需各位多帮衬。只是这钦州地面上,若有谁仗势欺人,勾结外贼,可别怪本令不讲情面。”说罢看向驿丞刘忠,“刘驿丞常去州府送信,可知近来有哪些可疑人物出入?”
刘忠酒杯一晃,酒洒在衣襟上:“没……没见什么可疑人。”
陆汀驰眼底闪过一丝锐光,面上却不动声色,只举杯笑道:“来,大家共饮此杯,愿钦州风调雨顺。”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映得杯中的酒泛着清辉。
午时的日头正烈,衙役引着个锦衣仆从进来。那人手里捧着描金托盘,见了江知渺便慌忙跪下,额头抵着青砖:“小人给县令夫人赔罪。”
他膝行两步,托盘举过头顶:“我家郎君去了趟雨花村,才知昨日冲撞的是夫人,实在是有眼无珠。这是特意备下的谢礼,还请夫人将解药赐下。”
江知渺瞥了眼托盘里的玉镯金钗,指尖捻着衣角没动。仆从额头的汗珠子滚进衣领,声音发颤:“公子说……说往后定当安分守己,绝不敢再叨扰夫人。”
“药在窗台上,东西带回去。”她的声音淡得像院角的井水。仆从如蒙大赦,爬起来取了药瓶就往外跑,慌乱中差点撞翻晾衣杆。江知渺望着他的背影冷笑,他那种人,会真心赔罪?
转身时撞见林淑月端着水盆出来。“五姐姐”江知渺接过水盆,“你可知王大公子平日都做些什么勾当?
林淑月往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那厮坏透了!前年初春,雨花村的二丫被他强抢去府里,不到半年就被折磨死了,她爹娘去告状,反被打了三十大板;还有西街的张屠户的娘子因长得美貌,就被强行带回去,张屠户反抗结果铺子被砸得稀烂,人也被打断了腿……”
她越说越气:“上个月他还强占了李老汉的两亩水田,说是要挖什么荷花池,李老汉跪在他府门外哭了三天,他连面都没露。”
江知渺的眉头越皱越深,那些受害者敢怒不敢言,怕是早已被他的权势吓破了胆。
“这些事,可有旁人作证?”她追问。
林淑月点头:“西街的老邻居都知道张屠户的事,二丫的爹娘还在村里,只是不敢再提罢了。”
江知渺深吸一口气:“总会有他们敢说话的那天。”
戌时,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江知渺正坐在芙蓉树下的摇椅上,抬头便见陆汀驰推门进来。浅绿官袍上沾着些酒气,却不浓重。月光落在他挺直的肩背,将那点酒气衬得倒有几分清冽。
她原以为新官上任的宴席上,他定会被灌得酩酊大醉,没料想他步履稳健,眼神清明得很。江知渺起身:“需要我煮碗醒酒汤吗?”
陆汀驰摆摆手:“不用,没喝多少。”
“林大人第一天上任,事情可还能胜任?”
陆汀驰低笑出声:“尚可。”这点政务对他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在边关时,他既要盯着军营的事务,又要治理城池,比这繁杂十倍的局面都应对过。
他见江知渺还站着,示意她坐下:“你怎么还没休息?”
江知渺坐下,抬头望进他眼底那里盛着月光,也盛着她的影子。“等你。”她拿起桌上的茶壶,给他倒了杯温茶,瓷杯碰在石桌上发出轻响,“刚煮好的花茶,解解腻。”
陆汀驰接过茶盏,指尖摩挲着温热的杯壁,抬眼:“想说王大郎君的事?”
江知渺被他一语道破心思,倒也不掩饰,从袖中摸出张纸条,上面记着林淑月说的桩桩件件。
“知我者砚舟也。”
她把纸条推到他面前,“二丫的死、张屠户被打、李老汉的水田……这王大公子的恶行,可比这纸上记的多得多。”
陆汀驰的目光落在“二丫”二字上,眉头微蹙。白日里查税银时就觉得王记布庄可疑,如今看来,这王家怕是藏着不少龌龊。他捏着纸条的指节泛白,忽然将茶一饮而尽:“已经让赵典史去查了。”
江知渺见他眼底的冷意,知道这事定不会就这么算了。她望着桂花树,忽然笑了:“看来林大人刚上任就这么多事,要睡不安稳了。”
陆汀驰放下茶杯,夜风吹过,带来桂花香,也带来他身上淡淡的酒气。他望着江知渺被月光镀上银边的侧脸,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怅然:“只是辛苦你,也跟着我总操心这些事。”
江知渺:“林大人总说这样见外的话。”
说罢,她便起身往屋里走,门“吱呀”一声合上,将院外的月色与桂香都隔在了外面。
陆汀驰仍坐在石凳上,指尖还残留着茶杯的温热。方才她坐过的位置,仿佛还留着淡淡的气息,让他心里忽然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从前在边关,除了母亲时常派人送来的家书,夜里归来时,只有空荡荡的营帐和案上的军务等着他。像这样,有人在灯下等着,递上一杯温茶,问他公务是否能胜任,还是头一遭。
这就是……有家室的感觉?
他望着紧闭的房门,喉间轻轻滚动了一下,觉得自己这想法有些荒唐。摇了摇头,将那些莫名的思绪甩开,起身往书房走去。廊下的灯笼随着他的脚步轻轻摇晃。
书房的烛火亮起时,窗外的桂花香似乎更浓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