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唐意应到,听到将军如此说,她心中同时燃起希望。这样,很快就能回家了吧。
说她懂得识人吧,却又一句话使人生气,说她不谙人情吧,却又知道找向自己。文墨看着唐意,“你可知我的身份除了是大将军,还是镇南王。”
唐意听到,心头思索,原来如此,将军还是一位王爷呢,难怪她的身上会给人贵气之感。这么说来,郡守王正于将军而言,就如自己同王正而言不能抗衡一般。自己的确不该说出官官相护这样的话来。她摇头,“不曾知晓。”
“是唐意失言,请将军勿放在心上。”
唐意又说到。
此刻交谈间只她二人,分明距离如此近,却又如此远。
文墨点点头,“我若放于心上,便不会留你在此。只是,你当明白,世上之黑白,不可一概而论之。”
“诺。”
唐意答到。
说到这里,似乎也无甚可说,文墨朝她摆摆手,“如此,若无事,便下去罢。”
“将军。”
唐意目视文墨,“将军发还未干,我去替将军取火盆来。”
文墨一只手触摸头上,发的确还未干。她点点头。
唐意便走了出去,不多时便端着火盆进来。
“将军,倘若不烘干头发,夜里总容易风寒。”
唐意将火盆放在文墨面前,说完,还前去打开了通风口。
文墨顺势靠近碳火,火焰的温暖不由让她心头一暖,朝唐意微微一笑,“你倒是观察细致”。这算是这些日子以来,她感受到的一点关心吧。让她觉得,这一刻,自己同以往在府中一般,是有人照顾的。并非身旁士兵马虎,而是她本不让人这般在身旁。
被将军夸了,唐意不由面上一红。
“将军!”
一道人声在帐外响起,文墨听出来是叶衡,心知他是去追击南宫景回来了,便道,“进。”
叶衡走近营帐,脸上风尘仆仆,他朝文墨行礼,“将军,我没能追到南宫景。”
文墨听到,并不生气,“若轻易便能捉拿到南宫景,想必澄王的首级也不会来得如此轻易。无妨,本将照实传报皇上便是。”
“是!”
叶衡应到。
文墨便打开奏章,提笔在末尾写上,南宫景窜逃几字。
“得盖武献澄王首级,今叛乱已平,南宫景窜逃。”唐意不经意看到这几个字,作为见证了盖武是如何攻城的士兵之一,她有些不忿,“明明是叛军,为何将军还要为他如此说话?”只因在她心中,将军正是值得敬仰之人,故而才会敢于一次次表达自己的情绪。
文墨抬头看着唐意,“因为本将希望往后,仍有投诚者。”
“那将军又如何算是为韩将军报得此仇?”
唐意说到。
叶衡看着唐意,他心头纳闷这不懂事的士兵正是何人,竟然如此同将军说话。
文墨面不更色,“韩将军若不爱惜士兵的生命,便不会身死。澄王既败,便是仇已得报。”
唐意抿抿嘴,不再作声。
文墨看向叶衡,“她是秦羽,以后便在我左右。你安排她单独营帐,并派人知会沈玄,便说我向他要了这一人。”
“是!”
叶衡应到。
“此外,派人速去西宁郡,查实西宁郡郡守是否有纵子逼婚之事。”
“查实是否有叫唐意的女子。”
叶衡疑惑的看着将军,“那西宁郡相距甚远,将军怎么突然关心起那里的事?还有……女子……”
“只管照做,不可多问。”
文墨说到。
“是!”
叶衡答到。
“如此,都自去歇息罢。”
见吩咐完毕,文墨说到。此刻她当真有些困乏了。
“诺。”
叶衡和唐意齐声应到,同时走了出去。
叶衡拍拍唐意的肩,“好小子,你是如何能让将军要你跟在身旁的,这可当真难得。”
唐意朝叶衡一抱拳,“只是将军见我做事麻利。”
叶衡点点头,“不过我怎么觉你看起来很是眼熟?”
唐意尴尬一笑,“便是之前将军骑马过来,有过一面之缘。”
“哦!我想起来了!是你啊。”叶衡朝唐意指了指。
天色已沉,却久久不见秦羽踪影,周全几人害怕秦羽莫不是出了什么事,便赶紧上报。上报到魏子明,魏子明认为正好有理由处罚秦羽,便没有派人寻找,直接上报了沈玄。
“有士兵失踪,是否已派人寻找?”
沈玄朝魏子明说到。
魏子明说到,“已经寻找,但此士兵总想出逃,之前便有逃兵之意,我要罚他,只是被大将军拦下。”
“不得无故失踪,若为出逃,定要严惩不怠,就算大将军也不能阻拦。”沈玄说到。
“是!”
魏子明应到。
这时有士兵朝沈玄过来,沈玄看出是大将军那边的人,便令士兵放行。
士兵走近,朝沈玄一抱拳。
“大将军使我来知会沈副将,有士兵秦羽已为将军挑选作为近侍亲兵,不知沈副将意下如何。”
听到此言,魏子明不由手里握拳。
沈玄一听,他并不认得此士兵,倒是能予大将军几分人情,自然十分高兴,连连赞成。
待士兵走后,魏子明眉头紧锁,“将军,就是报失踪的士兵秦羽。”
沈玄点头,“如此,便更不用找了,甚好,你下去吧。”
魏子明面色沉沉走出来,本来担心秦羽同沈玄接近,现在他却成了大将军的亲兵,要是他向大将军说出自己带他到军营之事,那么自己和秦叔都会遭殃。只怪此人运气实在太好。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机会再对秦羽动手。
次日,沈玄带兵连同盖武回北逸城,文墨带兵回雪沐城而去。
浩浩荡荡而来,浩浩荡荡而去。唐意回头看去,昔日战友们,都隐在了队列之中。她朝前看去,那里将是未知,也是通往家的路。
文墨打马慢行,来时奔波不已,见百姓各自狼狈,去时心底大石落地,百姓夹道欢送。她开始注意到道两侧的风光,今日格外怡人。
巧的是,文墨刚回到雪沐城,邺国便派了使者携礼表示乞和。
皇帝知道以后,更是大喜。
“好个文规!果然不负朕望!”
御书房内,皇帝一边看着前线传回的战报和各位将军上呈的折子,一边悠哉哉饮茶。这次文规能一举灭敌,可当真是一良才。
“赏!赏!朕要对文规重重封赏!”
皇帝高兴说到。
其旁近侍太监孟顺却在这时提醒到,“皇上,镇南王本就食邑无数,只怕已经封无可封了。”
本皇帝心头已忌惮于镇南王兵权,现下又被孟顺提了起来。但也正因心中对文规满带着期翼,故而现下他对于文规是欢喜的。
“诶!如此英雄出少年,怎能不封赏!”
皇帝说到。
孟顺附和,“圣上所言极是,想当初文行在世,亦不过退敌而已,焉能斩杀那举异及,又想那澄王南宫贺昔年又是如何骁勇,怎知亦会败于文规之手。”
皇帝听着,频频点头。
孟顺又说到,“想那文规不过刚回到雪沐城,邺国便惶恐不已,主动乞和,那珠宝金玉美人无数,此刻都在路上。这文规不只是英雄出少年,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呐。”
皇帝点头。
孟顺又话锋一转,“可是皇上呐,可见此子往后更是前程无量啊!”
他不这么说倒好,他一这么说,皇帝一下面色沉沉,是啊,文规之能如此耀目,可他不过还如此年少,若成气候,这一国上下,岂不任他横着走。不能为自己掌握的,便自然成为威胁。帝王自来多疑,哪又受得挑拨。
茶在手,此刻却再饮不下去。
皇帝坐正身子,目视前方,“拟旨,宣文规即刻进京复命,一刻不得耽误。”他手里握拳,“且看此子到底如何。”
下午好呀,下章见哦[哈哈大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