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于无人处优胜

作者:往天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根本去不了这么久。”出发前,阿尔曾对请了三十天假的史迪说。他说错了。


    他们吵架,坦白,而后坦诚。但上帝把他俩的旅途写到了第七天,就累了,就放下笔去休息了。于是走了阿尔,也没了旅途。


    史迪不是爱旅行的人,因没有旅伴,更没傻到拿钱和时间买孤独回忆。那么些个知名的景点,于他同样地无趣。但阿尔的家乡让他感到亲切。阿尔欢迎他,就是小镇欢迎他。平生头一次:有地方对他展现欢迎的姿态。


    然后阿尔弃下他走了。


    这乡镇,连同镇里的人和事,再与他无关。他却仍留在那,因为“旅途”还剩下二十三天。


    之后三天,史迪一个人在旅馆里,把草编鸽和死人画看过一遍又一遍。烧了草鸽子,烟直升到天。出去逛,半天便把镇子逛尽。这里又远又闭塞,是他一向所鄙夷的,却迟了三天,才想起来要去鄙夷。坐在广场长凳上看孩子们踢球,不多时就厌倦,便拿出自己的死状看,看得恍惚时,画纸被风抢走送到踢球孩子的手里。


    他心一急,赶忙起身指着那孩子叫喊:


    “喂!你!给我拿回来!”


    那孩子慢悠悠走过来,画被他拿在手里看着,又被史迪一把抢过。孩子在旁说:


    “这画的是什么东西?野人么?”


    “什么野人!这是……”耻于开口。


    小孩歪脑袋瞧瞧史迪,又看看画,说:“难不成是你?画得真差,一点也不像!”一扭头跑走了。


    其实不像么?史迪对画再看,再看,也没了死耻心,便在临行前,把这画也烧了。只剩下大衣上的鞋印子,是同阿尔一起旅行过的证明。


    “旅途”还剩下二十天。目的地——史迪下定决心——是除了P城以外的任何地方。只要不提前回去,就能赢。


    他一人去了威尼斯,曾经的梦想之地,在那见到了海蓝的天,和映天的海。他乘坐了贡多拉游城,而后又坐了五次。第五次时,船由着湖水把它轻晃,熙攘的圣马可广场就在面前,而他睡去了。湖波反射到阳光,粼粼的真晃眼。“特纳,快拉窗帘……”他迷糊着说,又被这话惊醒。


    晴天,风清,波静,欢声笑语。史迪心跳未平。同船的人、岸上的人,都说着同一种名为话的噪音。史迪张了口,身边却不再有可呼出的名。


    将口张到,低声骂出一句:“该死的。”


    仍在威尼斯的旅馆房间里直待到归期。


    ……


    《契者守则》第四十八条:契约履行过程中,契者与契约人感情破裂的——吧台前,史迪的手掌盖住了下文,在酒保的再三催促下,终于一字一字把手挪开——契、者、须、继、续、履、行、契、约、责、任,句号,纸边的空白。史迪神情显出不悦,酒保一把抢过了册子,给史迪倒酒时说:


    “你非要找它干嘛?有谁真按守则办事的?”


    “我知道。”


    酒保翻起书,也读到那两行字,对史迪打趣:“怎么,和契约人成仇人了?”史迪趁机又把册子抢回,从头至尾翻读一遍后,气得把它摔到台面上,单单指着《守则》叫道:


    “怎么全是义务,没有权利?!”


    酒保笑:“所以不逼着你去遵守啊。”


    “既然不用人遵守,还要它干嘛?”


    “切,”酒保不屑道,“搞得就你守规矩似的,签那么多契约也没见你来读守则。”说完,又去接待别的喊话的酒客了。


    册子再被史迪捡起来。他嘬着酒,一页一页地读起,从业至今从未想过去读,“退休”前才觉出需要的《守则》——他需要一个答案,能给他底气,增他勇气,让他在想起阿尔时,心中的那些茫然同焦虑,至少饶过夜晚的自己。


    史迪抬手招呼来酒保,指着序言第六行的最后两个字,质问:“什么叫‘契德’?”赶上午夜,酒保本就忙得脚打后脑勺,骂过一句后又忙去别处:


    “关我屁事,有本事找梅尔茨·拉纳去,他才是作者。”


    “他是否还活着都……”目光望到作者处,叹出一口气。


    把这二字又念过了一遍,那所求答案似乎有了雏形。史迪自认守德名士,身为魔鬼,将傲慢美德贯彻至臭名远扬,想想就自豪。“德是个好东西,”他想,“原则是规则的必要补充。”更何况,他这样一选,就是将阿尔置于正义天秤的反面。史迪手举《守则》,将其读了又读,身上义务越重,心越觉出满意,暗地里,又宣称了一场人格的优胜。


    灯亮人躁,不知不觉间,围上来酒保和醉得翘尾巴们。酒保探过吧台,撑脸对史迪笑,惹得史迪叫:


    “酒钱在这,我先走了。”


    “先别走!”酒保的眼睛笑,“伙计们刚新开了场赌局,猜猜是关于谁的?”周围翘尾巴们举杯跟笑。


    史迪本已站起了身,同这一伙人相对,听过话又坐了回去,且故作放松地侧靠上椅背,搭手驾腿地坐着。《守则》小书被他握得立起。他说:


    “不妨也和我打个赌,猜猜明天有谁的丑事会登报。”


    酒保把跟着起哄的都催走,迎上史迪说:“你不会遵守《守则》的,对吧?你千万别遵守——”


    史迪说:“如果我偏遵守呢?”


    这一伙人都笑了。瞧史迪自己遵守没人待见的《守则》,本就是一件滑稽事;若是史迪不遵守,便是食了言,而他们赌赢;怎么都算赢。于是他们笑了。史迪的脸色不太好。他把《守则》拍在吧台上,指着它对一众人说:


    “你们看好听好,我会遵守它,不仅如此,”视线扫过这一圈魔鬼,笑说,“我还会让你们所有人,所有契者,从今往后都必须、不得不遵守它。”人们互相看过几眼,发出稀稀拉拉的嘲声和嘘声。隔了吧台,史迪一把扯过酒保的脖领子,冲他说:


    “你全都看见了吧?还需要再立契证明吗?”


    酒保刚骂出“你*”,就被松开而扑上台面。在这伙人,和后来凑热闹者的注视下,史迪从衣兜里取出张灰色名片,用钢笔签下短誓和姓名,再甩到台面上酒保前,笑着说:


    “以此为誓。收着点,别弄丢了。”


    不受待见的契者,揣上了不受待见的《守则》,扬长而去了。


    ……


    史迪开始了他的工作。


    思想上,把心铸成铁的,对目标以外的人事全不关心。目标被他圈在办公桌头的日历上——三周后,沙龙展开幕,他得让奖项落到某个小子头上。一面忙起联络,一面忙起运作,边干着本职工作,为了那赌约,还私下寻畅销作家求合作,写一本宣传魔鬼契约的书。对方回:


    “这个题材有些禁忌,且您提供的人物和剧情梗概欠缺市场价值……”赶在作家拒绝前,史迪忙问:


    “您的想法是?”


    作家侃侃而谈:“用低俗和爱情让题材显得不那么禁忌,且绝对不能让魔鬼当主角,身世再惨都不行。人物太多了,至多保留两个,好深入感情关系。对了,主角最好改为贵族女性,因家道中落被迫下嫁穷小子,却在新婚夜发现丈夫竟是传说中的吸血魔鬼——霍亨索伦六世……”


    “您是说,吸血鬼?”


    “不是吸血鬼,吸血鬼早已老套了,是会吸血的魔鬼,这可是创新。他会签契约——那份婚约就是一份魔鬼契约——没有契约他就会死,婚约救了他的命!对了!一到月圆夜,他就会从壁炉爬回地狱,对撒旦誓忠。”


    史迪说:“这根本不是……”叹一口气,呵呵笑了两声,“有签契约的桥段就行。”


    作家说:“这是您的点子,所以主角仍是画家。”


    史迪说:“请……求您,还是别让另一位主角在报社任主编为好。”而后,将《契者守则》托出,解释说:“人物和剧情随您改动,我的要求只有一条:写契约剧情时,绝对以这本书为准,并绝对要引用原文。”


    白天这样忙碌过去,夜晚则被史迪分成两段。前半夜,在书房总结今日工作,并研读《守则》,逐字阅读,写下评注,为此暂戒了酒;后半夜,给阿尔写信——


    总:听好,我原谅你的不辞而别了。


    分:我可是为你做了这些……


    总:记得回信。


    去信十封,回信一封,其上仅仅几个字:“下地狱吧。”


    在别人听来,这只是一句寻常咒骂,但史迪却从中读出别的意味:换了谁,都不会被骂正好这一句,这其中藏着独一份的私密针对。气愤着,却也得逞一般雀跃着,因他早已走上一条崇高光明路,往大了说,那简直是今后一切契者的契德典范。于是在白日更卖力地奔走,那办公桌上日历,沙龙展的倒数日,只给他源源不断的力气。


    他期待着,阿尔迟早会感激涕零,悔不当初。自己则大度原谅,一番说辞。


    却在沙龙展开幕后一个月,收到一堆退信。上面多出邮政戳记,“所寄地址无人居住”。史迪不急,一直等,等到两个月后,第一批得奖人获公布。


    那一日清晨,史迪买来当期《艺术》,却放置办公桌上不翻开,优胜者般举重若轻。当晚,临到睡前,靠坐床上懒懒地翻开到获奖名单页,看见“阿尔弗雷德·特纳,《地狱里的圣母》”时,哼笑了两声,而后轻合上杂志,放在枕边,不久便睡着了。月光照在他的脸上,眼上,而他酣睡着。


    次月,收到来信。他照例把信放在办公桌头不去看,直到临睡,才在床边拆了信,哼着歌把信纸捏出,读见短短几行字。他的动作凝滞了。


    匆匆披上外衣,正午夜往酒馆赶去。留信封信纸在床上:


    “契者史迪·格里耶:现通知你,你有名下契约人阿尔弗雷德·特纳,与他名契者梅尔茨·拉纳新签契约。请自行处理对你契约人的归属权纠纷。署名:酒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