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长公主

作者:树聊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余下几日,大慈恩寺的祈福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晨钟暮鼓,抄经焚香,日子过得平静而压抑。


    然而,在这表面的平静之下,细微的变化已然发生。


    每日抄经完毕,慧明法师必定亲至,不再多看他人笔墨,只径直走向黛玉案前,神色庄重地将其所抄经文亲自收走,命沙弥以明黄绫缎封护,日日照例送入宫中供奉。


    几位同来祈福的公侯家夫人,见了这般光景,心思不免活络起来。


    先是锦乡伯夫人,寻了个由头,笑着对王夫人道:“说来也巧,前日里用罢午斋,尚能在后园里遇见林姑娘,这几日倒是不曾见了,可是这些时日抄经辛苦,身子有什么不适?我这里刚得了一些上好的血燕,回头让人给林姑娘送去,也好补补身子,莫辜负了那份天赐的灵性。”


    齐国公夫人也立刻接口,试图示好:“正是呢,林姑娘年纪虽小,却有大造化。不知可否请她得空时,也指点小女一二笔墨?哪怕沾染一点灵秀之气也是好的。”


    王夫人脸上笑着,手中佛珠不停:“两位夫人实在太客气了。林家丫头不过是侥幸得了法师一句赞,岂敢当真?她自小身子骨就弱,这次祈福已是强撑着,如今更是耗神费力,每日用罢斋饭便需回去静卧调息。诸位的美意,我替她心领了,只是这丫头实在受不得这些繁琐,还需静养为上。”


    她话语滴水不漏,既全了对方颜面,又毫不客气地将所有探视的意图挡了回去。


    两位夫人碰了个软钉子,见王夫人护得紧,也只得讪讪作罢,心中却难免嘀咕:这贾府分明是不想让人沾惹这份殊荣,怕被分了光彩去。


    于是,虽羡艳嫉妒之心未减,明面上却也不再试图接近黛玉。


    王夫人冷眼瞧着,心中自有盘算。她既需要维持这经文带来的家族荣光,又私心不愿见黛玉因此事声望过隆,尤其不愿见其他府邸与黛玉有所勾连。


    黛玉对这些暗流涌动恍若未觉。


    她每日抄写经文颇耗心力,脸色一日比一日苍白,偶尔因疲惫而停顿时,目光空茫地投向窗外,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七日,天还未亮。


    紫鹃端着药盏轻手轻脚走进来,见黛玉已经醒了,正望着帐顶出神,轻声道:“姑娘,药煎好了,温度正合适,您快趁热喝了吧。”


    黛玉支起身子,望了望窗外朦胧的天色,轻轻摇头:“等回来再用也不迟。”


    紫鹃忙放下药盏,扶住她的手臂,声音也更软了几分:“好姑娘,您就勉强用几口吧,这剂药是提神益气的,用了再去佛前,精神也能足些。”


    见黛玉仍是无动于衷,紫鹃眼波一转,忽然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家常的闲趣,道:“说来也巧,昨儿奴婢去取药时,正遇上二太太房里的金钏。听她说,前儿抄完经,二太太特意带着三姑娘和宝姑娘出去了一趟,您猜是去哪儿了?”


    黛玉这才微微侧首,投来一丝询问的目光。


    紫鹃见她似乎被引动了些许好奇心,忙接着道:“听她说,是去后头栖云苑拜访一位从王府里来的老太妃!那位太妃娘娘是咱们家老亲,如今在寺里清修,听说最爱见伶俐俊秀的女孩儿们。”


    紫鹃一边说着,一边悄悄觑着黛玉的神色,见她睫毛微动,似乎听进去了,便继续道:“回来时,听说三姑娘和宝姑娘得了好一番夸赞,说一个言谈爽利,一个见识不凡。姑娘您说,太太怎么也不……”


    紫鹃话说到一半,自知失言,猛地刹住,赶紧找补:“唉,不过您这几日正不自在,没去也好,免得劳神。”


    黛玉唇角微微一勾,似有隐约的笑意,却又很快淡去,只轻声道:“各有各的缘法罢了。三妹妹自有她的天地,宝姐姐也自有她的去处。”


    这话说得飘忽,也不知是在说那两位姐妹,还是在叹自身。


    紫鹃见她如此反应,暗悔自己多嘴,非但没能宽慰,反倒又勾起了姑娘的心事。她忙将药盏又递近些,强笑道:“是是是,奴婢多嘴了。好姑娘,咱们不想这些了,快喝了药才是正经。熬过今日,明日咱们就能家去了!”


    “家去”二字,终于让黛玉沉寂的眸中泛起一抹神采。


    紫鹃见这话似乎起了效,忙趁热打铁,声音愈发柔和:“回了府里,咱们就能回自己的潇湘馆了。老太太不知要怎么心疼您呢,必定让厨房日日给您做最精致的吃食,好好将养起来。比在这儿天天抄经,闻这药味儿强上百倍不是?”


    黛玉望向窗外,见天色正慢慢亮起来,隐约可见院中那株玉兰树的轮廓。


    她沉默了片刻,终是极轻地叹了一口气,伸出手接过了药盏。


    “罢了,总是要喝的。”


    最后一日,剩余的经文不多,众女眷上午便抄写完毕。


    午斋用罢,众女眷皆觉松了口气,各自回房收拾行装,只待明日一早便启程回府。禅院中一时显得有些忙乱,仆妇们穿梭往来,打包箱笼,空气中弥漫着略显浮躁的气息。


    黛玉和紫鹃在禅房内整理着几件简单的笔墨书籍和衣物,黛玉精神不济,只略略指点,大多由紫鹃动手。主仆二人都有些归心似箭,只盼着早些离开佛寺。


    忽然,院外传来一阵不寻常的恭敬问安声,紧接着,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玉钏急匆匆地赶来,脸上带着紧张,声音都变了调:“林姑娘!快,快准备接驾!邢夫人、王夫人正陪着贵人在过来的路上了!是当今圣上的姐姐,端惠长公主殿下凤驾亲临!”


    话音未落,已见一行人簇拥着一位仪态万方的中年美人缓步而来。邢夫人和王夫人一左一右略后半步陪着,皆是屏息凝神,态度恭谨至极。


    来者正是端惠长公主。她身着沉香色暗云凤纹宫装,容颜保养得极好,眉宇间既有天家威仪,又蕴着一份历经世事的沉静。太子自幼丧母,几乎是这位皇姑母一手看顾长大,二人情分深厚,非同一般。


    太子此番遭难,最心痛焦虑的,除却皇帝,便是这位长公主。如今太子转危为安,她亲至大慈恩寺还愿,听闻那献经的黛玉尚在寺中,且即将离去,便起了心思,要亲自来看一看。


    王夫人此刻心中又是欣喜又是忐忑。欣喜于长公主亲临,这是贾府天大的体面,忐忑于黛玉病弱,不知能否应对得当,生怕有一丝差错,反招祸患。她忙抢先一步,对怔在原地的黛玉道:“黛玉,还不快拜见长公主殿下!”


    黛玉回过神来,在紫鹃的搀扶下,忙欲行大礼。长公主却已快走两步,亲手虚扶住她,目光柔和地看向黛玉。


    只见黛玉虽面色苍白,眉宇间带着病弱的倦怠,却眉颦春山,眼润秋水,仿佛集了天地间的清韵于一身,竟不似凡尘俗品。


    “好孩子,不必多礼,本宫吓着你了。”长公主语气放缓,带着自然的威严,却并无压迫感。


    “本宫是特意来谢你的。太子苏醒后,曾提及病中昏昏沉沉,意识如坠深渊,在他将要沉沦之际,似有一股宁静之意支撑。慧明法师盛赞你的经文愿力非凡,陛下与本宫都认为,正是你的至诚之心感召天地,才让太子在最后关头抓住了那一线清明。太子能渡过此劫,你功不可没。”


    黛玉垂首敛目,温声道:“殿下言重了,臣女万万不敢当。太子殿下洪福齐天,得太医圣手施治,方得康复。臣女……只是尽己所能,诚心祷祝。”


    长公主见黛玉情状真挚,虽被盛誉却毫不居功自傲,心中的疼爱之意又添了几分。


    她轻轻颔首,柔声道:“好一个尽己所能。这诚心二字,最是难得。你的心意,太子记下来,本宫也记下了。”


    长公主仔细打量黛玉,见她面色苍白,关切道:“我观你气色不佳,定是连日辛苦。回府后定要好生将养,莫再劳神了。日后若得空,可常来公主府,陪本宫说说话。”


    王夫人连声代黛玉谢恩。长公主又温和地问了黛玉几句家常,诸如平日读什么书、身子如何调养等,黛玉皆一一作答。


    片刻后,长公主才道:“好了,本宫也不多扰你歇息了。明日归途,一路平安。”


    长公主凤驾远去,王夫人忙不迭地亲自送至院外,邢夫人却并未立刻跟着出去,她站在原地,暗自咋舌,觉得这林丫头运气未免太好。


    “林丫头,”邢夫人伸出手,虚虚地拍了拍黛玉的手背,那动作有些生疏,显然平日并不常做,“长公主殿下真是慈爱,竟亲自来看你,这可是天大的恩典!你呀,虽说身子弱了些,可这福气却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日后回了府里,可得好生保养,缺什么短什么,只管打发人来告诉我一声。”


    这番突如其来的关怀,让黛玉有些不适,她微微缩回手,低声应道:“谢大太太关怀,黛玉省得了。”


    邢夫人离开后,禅房里终于安静下来,只剩下黛玉和紫鹃二人,以及地上尚未打包完的零星物品。


    紫鹃直到此刻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抚着胸口道:“阿弥陀佛,可算是走了!”


    她脸上掩不住的兴奋:“姑娘,长公主殿下看着很是喜欢您呢!”


    黛玉摇了摇头,由着紫鹃扶她到榻边坐下。


    “什么喜欢不喜欢,左不过是因着太子殿下好转,他们心里高兴,又恰逢其会,想起我这抄经的人,过来看一眼罢了。难不成还真以为是我的经文起了多大作用?”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那颗静静绽放的玉兰花树上。


    “太子殿下能好起来,便是最好的结果。至于这其间,我的经文究竟有无用处,早已不重要了。我只盼着明日安安稳稳回家去,清静几日才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长公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