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宫墙内,一具女尸浮在池塘中。
“啊——”
正要去皇后宫中的文贵人带着自己的贴身宫女路过靠近冷宫的一处破败池塘,正觉得十分晦气时,瞥见一个身着宫女统一服饰的人浮在池塘一角。
文贵人顿时失声尖叫起来,身边的宫女也寻着方向看去,也吓得拉着自家主子连连后退。
拉扯间宫女只觉得手臂一沉,低头看去,文贵人已经吓晕过去了。
凤曦宫前殿,此时妃嫔已经汇聚一堂。
请安拜见过后,皇后赐座,众人一同闲聊起来。
“皇后娘娘昨日应当可以安睡了吧,毕竟太子请来的国师已经看过了,这宫中并未有什么邪祟侵扰,容妹妹亦是福泽深厚之人,姐姐更是不必忧心了。”
韶贵妃坐到右边首位,就开始阴阳怪气起来,话语间在“太子”和“容妹妹”几个字上加重了几分,说罢掩面笑了起来。
“统管后宫是本宫的职责,自然日夜不敢懈怠,尽力为陛下分忧,好不负陛下托付中宫凤印的信任。”
皇后面不改色,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就让韶贵妃面上的笑意僵住了。
一旁的淑妃见气氛有些僵住了,开口缓和。
“宫中没有事端,在皇后娘娘的带领下,服侍好陛下,咱们姐妹和乐,是最好的了。”
“是啊,淑妃姐姐说的是。”
“不错,是这个理儿。”
其余妃嫔附和起来,气氛融洽起来。
和容贵妃、文贵人一同入宫的程美人是如今宫中年纪最小的,一边听着各位妃嫔闲聊,一边左看看右看看。
资历最老的贤妃在皇后左手边不怎么说话,剥着手里的橘子,意兴阑珊。
贤妃看见坐在最末的小丫头一直在东张西望,有意逗弄她。
“程美人瞧什么呢,可是刚才请安在凤曦宫中丢了东西?”
程美人乍一听有人喊自己,受惊兔子般一下子站了起来,然后反应过来红着脸给贤妃,还有皇后等一众都比她位分高资历老的妃嫔,福了福身。
她行过礼后才谨慎小心答到。
“贤妃娘娘,我在看令狐姐姐和文姐姐怎么都没来。”
没等贤妃开口,淑妃就酸不溜丢的接话。
“程美人还是好好学学规矩,文贵人也就罢了,你俩位份差不了多少,容贵妃娘娘位份可都在我之上,再喊姐姐,当心受罚!”
贤妃武将之家出身,可看不上这些酸话,对这个踩低捧高的淑妃更是一向不喜。
“容贵妃如何还轮得到你在这里编排,淑妃你真是越活越过去,还和新进宫的妹妹拌嘴。”
“也不新了,都三年了,还是个美人。”
淑妃轻哼一声,不敢和贤妃吵,只嘀咕了一句。
可程美人还是听见了,眼眶瞬间红了。
皇后见状,开口让受了委屈的程美人落座。
“容贵妃昨儿才从冷宫出来,陛下怜惜,免了她两月的请安,让她好好在自己宫里修养。”
皇后解释了一句,也扫视下方,没有看到文贵人的身影,随即偏头看向一边的秦嬷嬷。
秦嬷嬷知晓皇后的意思,立即躬身回禀。
“文贵人未曾派人来告假,奴婢这就派人去玉溪宫看看。”
还没等秦嬷嬷直起身到外面安排,就在妃嫔们正在议论起文贵人是什么情况的时候,一个皇后宫里守门的太监跑了进来。
秦嬷嬷转身斥了一句。
“没规矩的东西,没看见各位娘娘主子都呢,慌慌张张,不成体统。”
那太监反应过来,一下子跪在地上告罪。
皇后没开口斥责,只平稳开口。
“有什么事?”
跪在地上的太监赶紧回禀。
“玉溪宫的福晴跑来,说文贵人来请安的路上,路过冷宫外一个池塘时,看到了、”
说到这儿,守门太监磕巴起来。
秦嬷嬷站在皇后身边开口。
“在皇后娘娘面前,还不赶紧把话说清楚。”
“文贵人看到池塘中有浮尸,吓晕过去了!”
说罢,太监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什么!”
淑妃惊叫一声,剩下的被贤妃一个眼神吓得咽回去了。
皇后皱起眉头,又按下心中烦躁。
“文贵人如何了,派人去太医院叫人瞧瞧。”
“回禀娘娘,福晴说玉溪宫已经有小太监去请太医了。”
听见皇后问话,那守门太监赶紧把自己知道都说出来。
“行了,你下去吧,把那个叫福晴的宫女先留下。”
见皇后示意,秦嬷嬷让守门太监退下,又对一众妃嫔说道。
“各位娘娘请回吧,皇后娘娘要处理此事,不便留诸位娘娘久坐。”
其他妃嫔纷纷应是,准备起身,唯有韶贵妃稳稳坐在椅子上。
“发生此等骇人之事,皇后娘娘让妹妹们不明不白回去是何道理。”
皇后现在没心情和韶贵妃闹这些幺蛾子,只冷淡说道。
“有了结果,自然会知会各宫,好教宫中上下安心。”
韶贵妃还想开口,秦嬷嬷已经走到她面前。
“韶贵妃娘娘走不动,可要老奴搀扶娘娘起来。”
“哼,还轮不到你碰我。”
知道秦嬷嬷有皇后撑腰,现下自己在凤曦宫也讨不了什么好,韶贵妃识时务的扭着腰肢起了身。
“皇后娘娘,妹妹回了,不过娘娘执掌后宫,却风波不断,不知陛下心里会怎么想呢。”
走之前不忘给皇后添堵,韶贵妃说罢得意的出了皇后宫中。
等嫔妃们都出了凤曦宫,皇后将手中的茶盏“啪”的一声摔到地上。
上下宫人皆噤若寒蝉,跪地不敢直视生起气来的皇后。
秦嬷嬷在一旁劝解。
“娘娘不必和韶贵妃生气,您是中宫皇后,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妃子,也就口头上争风吃醋几句,还真能反了天不成。”
“还不是仗着她有个皇子,那个妾生的庶出子又和敬国公结上了亲。”
皇后想起当初给太子选正妃,她看中了敬国公的大女儿,结果这个老东西居然飞快的把女儿嫁给了手底下的一个小小的护城军参将。
后来,七皇子选妃,韶贵妃那个蠢货非要和太子比,也要和敬国公家结亲,几次三番使出她那身狐媚子的手段,竟真让陛下直接下旨赐婚。
得了敬国公二女儿当儿媳的韶贵妃还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了一段时间。
见皇后越发愤恨的眼神,秦嬷嬷知道她又想起以前和韶贵妃争斗的不愉快。
“娘娘,现在还是先查清那池塘里哪个宫里的人才是正事儿。”
皇后揉了揉额角,下意识随手拂过眼角,随后反应过来,放下手,恢复了原本的仪态。
秦嬷嬷靠近了些,伸出手自然地替皇后按起头部的穴位。
“嬷嬷说的对,派几个内务府的太监赶紧去池塘那把人捞出来,查查究竟是谁,查清楚了再做打算。”
“是,娘娘。”
秦嬷嬷答应着,手上不停,只给自己的干女儿秋桐使个眼色,见对方无声屈膝福身退下,又将注意力集中到皇后身上。
“刚才说起那池子在冷宫附近,不知道和容贵妃有没有什么关系。”
皇后闭着眼睛开口,脑子里却不停思索着。
原本父亲暗示了几位文官送女儿进宫,想给她在宫中多几分助力,若是有得力的,也能给韶贵妃找找不痛快。
没想到令狐家送来的这个女儿,一下子入了陛下的眼,另外两个只按官员品阶封了没什么用的美人和贵人,令狐氏却一飞冲天,到了贵妃之位。
还好容贵妃名这个“婉”字不错,在自己面前一直乖顺,也分走了韶贵妃不少宠爱。
原本只要容贵妃生不下皇子,自己也不是不能容她在宫中活得光鲜些,用过那些凤曦宫赐下给她补身子的药膳,虽说寿数会短些,倒也不会让人痛苦。
可惜,自己生日那天,原本给韶贵妃准备的手段让皇帝推给了容贵妃,宫外那些流言,除了最初那些,后来想必也有七皇子一方的推波助澜。
回想昨日,万寿宴上临阵变卦改口的国师,不知道真是容贵妃福大命大,还是七皇子使了什么手段,但最后让容贵妃活着回到后宫,也不是什么好事。
皇后想到自己昨天在殿上看到容贵妃那个狐媚样子,勾得老皇帝那个魂不守舍的神情,简直就是第二个韶贵妃。
“秦嬷嬷,容贵妃在冷宫受苦了,再赐些以往的药膳,日日给明仪宫中送去。”
皇后睁开眼,眸中清明,狠厉之色一闪而过。
“要送药的人看着她喝下去。”
秦嬷嬷停下手,听着这话有些犹豫。
“娘娘,她如今毕竟是容贵妃,又是重新获宠的时候,不如过些日子……”
皇后直接打断了秦嬷嬷的话。
“不,就现在,本宫可不想宫中再出现第二个韶贵妃了。”
秦嬷嬷口中只好称是,心中还是担忧。
皇后看向身边面有忧色的秦嬷嬷,拉住了她的手拍了拍。
“无妨,我心中自然有数,嬷嬷陪我自潜邸到宫中已有三十多年了,算上在丞相府中的时日,难道还不明白我吗?”
秦嬷嬷看着这个自己从襁褓中一步一步看着长大的孩子,虽说一直是主子,如今更是一人之下的中宫皇后,可心中偶尔也会大不敬的当自己是她的半个娘,何况自己确实也奶过她。
“是,老奴这就吩咐下去,必定选几个得力的去办。”
皇后满意的看着秦嬷嬷,口中带起几分依恋。
“幸好有嬷嬷一直陪着我。”
秦嬷嬷面对跪地而拜。
“奴婢自然会一直为娘娘忠心效力,陪着娘娘看到太子殿下荣登大宝之日。”
皇后笑起来,口中却嗔怪。
“嬷嬷说的什么话,陛下春秋鼎盛,何来有太子的事儿。”
皇后心里的气消了大半,抬手让秦嬷嬷起来。
“还有一件事,冷宫里有些踩高捧低的小人,嬷嬷也处理了,让送药去的人知会容贵妃一声,这宫中有本宫为她做主呢,不会让她委屈着。”
“是,娘娘是后宫之主,容贵妃不会不明白的。”
秦嬷嬷躬身站到皇后身边。
一主一仆一时无言,只沉默的看着窗外日头正盛,偶尔传来几声秋蝉凄厉的叫声,为这深秋平添了分寒意。
不知过了多久,秋桐步伐匆匆进来,先是看了一眼秦嬷嬷,见秦嬷嬷点头,才低下头向仍偏头看向窗外的皇后回禀。
“娘娘,内务府已经把人捞起来了,奴婢跟着一起去的,那人是、”
秋桐又抬头看了一眼秦嬷嬷,飞快地又低下去。
秦嬷嬷见状,知道她带来的怕又不什么好消息。
皇后有些疲惫的开口。
“你们这些人,本宫平日里纵着,如今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吗?”
知道皇后没心思计较,秦嬷嬷催促了一声。
“娘娘不与你计较,还不快说。”
秋桐“咚”的一声跪到地上,说话间带了哭腔。
“娘娘,没了的是咱们宫中的惜萝!”
宫中人命草芥,皆如浮萍,身不由己,昨日可怜别人的,今日又被谁可怜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池中浮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