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代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八月末的午后,阳光依然炽烈,但风中已经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荷塘里的荷花大多已经凋谢,取而代之的是饱满低垂的莲蓬。常知荷和常安并肩坐在他们熟悉的荷塘边,分享着新学期前的最后时光。


    "明天就要开始高三了。"常知荷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身边的一株狗尾草。


    常安点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荷塘上:"我们的观测记录也要进入第二个周期了。"


    常知荷侧头看着常安被阳光镀上金边的侧脸,忽然意识到这一年来常安的变化。那个总是与人保持距离的常安,现在会主动握住她的手;那个表情稀少的常安,现在会在她面前展露真实的笑容;那个理性至上的常安,现在会在她的文字里寻找共鸣。


    "你在笑什么?"常安转过头,眼神温和。


    "在想你这一年的变化。"常知荷老实回答。


    常安的耳尖微微泛红:"是因为你。"


    这个简单的答案让常知荷心里泛起涟漪。她轻轻靠向常安,感受着肩头相贴的温暖。


    高三的生活比想象中更加忙碌。课业压力的增加让她们不得不调整荷塘观测的频率,但每周日的清晨约会雷打不动。


    九月的第三个周日,常知荷带着新写的短篇来到荷塘边。这是她为常安写的故事,讲述雪花如何学会在夏天停留,荷花如何学会在冬天记忆。


    常安读得很慢,当读到"有些相遇看似偶然,实则是两个世界的必然交融"时,她抬起头,目光中有常知荷熟悉的那种柔软。


    "这里,"常安指着那句话,"就是我们。"


    常知荷微笑着点头。她喜欢常安总能精准地理解她文字中的深意。


    十月初,常安收到了科研大赛的决赛通知。她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比赛,这意味著接下来两个月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在项目完善上。


    "我可能不能经常陪你来荷塘了。"常安的语气中带着歉意。


    "没关系,"常知荷握住她的手,"我帮你记录数据。"


    于是,常知荷接过了日常观测的任务。每天清晨,她独自来到荷塘边,测量水温、记录天气、观察荷花的凋谢过程。她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偶尔在旁边画下速写,或是写下即兴的诗句。


    十月底,荷塘里最后一批荷花也凋谢了。常知荷在记录本上写道:"今天,夏天正式告别了荷塘。但水下,新的生命正在孕育。"


    她把这句话拍下来发给常安,很快收到了回复:"就像我们的爱情,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常知荷看着这句话,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常安越来越擅长用文字表达情感了,这是她们相爱以来的又一个变化。


    十一月的某个雨夜,常知荷在图书馆赶稿时接到了常安的电话。


    "可以来实验室一下吗?"常安的声音带着罕见的疲惫。


    常知荷立即收拾东西前往生物实验室。推开门,她看见常安坐在一堆资料中间,眼圈泛红。


    "怎么了?"常知荷快步走到她身边。


    常安把一份评审意见推到她面前:"他们说我的研究缺乏创新性。"


    常知荷快速浏览着评审意见,发现批评主要集中在研究方法的传统上。她思考片刻,轻轻握住常安的手:"记得你为我拍的那些照片吗?那些记录荷塘微观变化的照片?"


    常安抬起头,眼神困惑。


    "如果把视觉记录与数据分析结合起来,"常知荷继续说,"用图像展现荷塘的细微变化,是不是就能体现创新了?"


    常安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立即开始整理那些被遗忘在文件夹里的照片,果然发现了一系列可以佐证数据的视觉证据。


    "你总是知道该怎么帮我。"常安轻声说,声音中充满感激。


    "因为我们互相理解。"常知荷微笑着回答。


    那一夜,她们在实验室工作到很晚。常知荷帮常安筛选照片、撰写图片说明,常安则重新整理数据,构建新的论证框架。当晨曦透过窗户时,新的研究报告已经初具雏形。


    "谢谢你。"常安在晨光中拥抱常知荷。


    "这是我应该做的。"常知荷回应道,感受着这个拥抱中的依赖与信任。


    十二月初,常安前往北京参加决赛。这是她们相识以来第一次分离,常知荷在送别时往常安的行囊里塞了一封信。


    "路上看。"她轻声说。


    常安点点头,在她额头上留下一个轻吻:"等我回来。"


    常安离开的那一周,常知荷继续着每日的荷塘观测。她在记录本上写下每一天的变化,计划着等常安回来与她分享。


    第三天,她收到了常安的短信:"打开邮箱。"


    常知荷疑惑地打开邮箱,发现里面是常安每天从北京发来的观察记录——酒店窗外的树,会议室里的盆栽,甚至是一杯茶中的茶叶舒展。每一段记录都配着一张照片和简短的说明,俨然是她们荷塘观测的异地延续。


    最后一条记录写着:"即使在这里,我依然在用你教我的方式观察世界。"


    常知荷感动得眼眶发热。她回复道:"荷塘一切都好,只缺你。"


    决赛结果出来的那天,常知荷紧张得坐立不安。下午三点,手机终于响起,是常安的视频通话。


    "怎么样?"常知荷迫不及待地问。


    常安的脸上带着疲惫但幸福的笑容:"一等奖。评审特别表扬了我们的视觉记录方法。"


    "我们的?"常知荷惊讶地重复。


    "是的,"常安点头,"我在致谢中提到了你的贡献。"


    屏幕上,常安展示着奖杯和证书。在项目参与者一栏,清楚地写着:"科研:常安;艺术指导:常知荷"。


    "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誉。"常安认真地说。


    常知荷看着屏幕中常安闪闪发光的眼睛,突然理解了真爱的意义——不是谁依附谁,而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互相成就,共同成长。


    常安回来的那天,常知荷在荷塘边等她。冬日的荷塘一片寂静,但在常知荷眼中,这片寂静中蕴含着无限可能。


    "我回来了。"常安从身后抱住她。


    "欢迎回家。"常知荷轻声回应。


    在夕阳的余晖中,常安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给你的礼物。"


    常知荷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银质项链,吊坠是一片雪花与一朵荷花交织的图案,背面刻着:"致我的灵感与归处"。


    "帮我戴上?"常知荷轻声问。


    常安点点头,小心地为她戴上项链。


    戴好项链后,常安没有立即松开手,而是轻轻环住常知荷:"有件事我想了很久。"


    "什么?"常知荷转过身,面对着她。


    常安深吸一口气:"毕业后,我想申请生物专业,继续生态研究。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同一所大学吗?"


    这个问题让常知荷心跳加速。她看着常安眼中小心翼翼的期待,微笑着点头:"当然愿意。我的故事里不能没有你。"


    这个承诺在冬日的荷塘边许下,简单却坚定。常知荷知道,她们的爱情已经如同这塘荷花的根茎,深深扎根,静待来年绽放新的篇章。而无论未来如何变化,她们都会在彼此身边,共同书写属于她们的四季故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