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开府设衙

作者:周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举看似将沈青川推到了风口浪尖,实则将工程主导权和责任明确给了他,更将款项支取的关卡交予他副署。若再有贪墨,首当其冲的不再是他,而是那些伸手的人。这是压力,也是护身符。就看他能不能接得住了。


    若能,此人或可一用。


    她继续翻阅。户部的账目,兵部的粮饷,吏部的考核……每翻开一本,前世的记忆便如同潮水般涌来,提示着其中隐藏的弊端、刻意掩盖的危机、以及各方势力的角力。


    她批阅得很快,朱笔挥洒,或准或驳,或询问或申饬。有些批示四平八稳,延续旧例;有些却犀利精准,直指要害,甚至直接推翻了此前摄政王的部分决议。


    若是有心人此刻能看到这些批红,必会惊骇于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公主”对朝政事务的老辣洞察和毫不拖泥带水的决断力。这绝非一个深宫少女所能拥有。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再次响起脚步声,这次沉稳而克制。


    挽冬的声音隔着门响起:“殿下,崔司徒求见。”


    姜琰笔下未停,只淡淡道:“请司徒大人进来。”


    门开,崔泓缓步而入。他已换下赴宴的正式朝服,只着一身深色常袍,更显得肃穆威重。他目光迅速扫过书案上那堆已被批阅过半的奏折,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惊异。


    “老臣参见殿下。”他持礼如仪,并无丝毫怠慢。


    “司徒大人不必多礼,坐。”姜琰放下笔,抬手示意一旁的坐榻,“夜深露重,大人何事?”


    内侍悄无声息地奉上热茶,又无声退下。


    崔泓并未立刻入座,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份薄薄的册子,躬身呈上:“殿下及笄,依祖制,当开府设衙,遴选属官。此乃老臣与吏部初步拟定的长公主府属官名录,请殿下过目。”


    姜琰接过,并未立刻翻开。


    开府?前世她的公主府就是个华丽的囚笼,属官皆是姜锷耳目。如今她撕破脸皮,穿了龙袍,这开府之事,反倒成了试探和交锋的新战场。


    她抬眼看向崔泓,这位三朝元老,世家领袖,面色平静无波,仿佛真的只是在履行公务。


    “有劳司徒大人费心。”姜琰语气平淡,指尖轻轻点着那本名册,“只是,孤如今居于此间,政务繁多,开府之事或可暂缓。至于属官……”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名册上,却仿佛穿透了纸张,看到了背后密密麻麻的利益交换。


    “孤年少识浅,恐不宜自行遴选。倒是听闻,御史台张咏大夫,为人刚直,精通律法;秘书省著作郎苏文砚,学识渊博,熟知典章;还有方才奏折中所见的都水使者沈青川,似乎于工程钱粮也算熟稔……”


    她报出的几个名字,皆非世家核心子弟,或在清要闲职,或在边缘苦差,甚至有的正倒霉背锅。


    崔泓持须的手微微一顿,眼底精光一闪而逝。这位殿下,下手又快又准,挑的人看似杂乱无章,却恰好能嵌入住几个关键却又不易引人注目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这些人,都与崔家、王家等顶级世家关联不大,甚至有些过节。


    她不是在商量,是在明确地表达她的用人倾向,甚至可说是……命令。


    “殿下所言几位,确各有才干。”崔泓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波澜,“然张大夫性烈,苏著作疏阔,沈使者更乃戴罪之身,恐不堪殿下驱使。老臣以为,还是择选些沉稳干练、熟知事务之人为宜,例如……”


    他报出了几个名字,皆是世家子弟中名声颇好、看似中庸实则紧要的职位。


    姜琰静静听着,末了,唇角微勾:“司徒大人考虑的周全。”


    她拿起那本名册,终于翻开,目光快速扫过那一长串名字和拟任职位,前世关于这些人的记忆纷纷涌来。


    她的指尖在某一个名字上轻轻一划。


    “此人,”她语气随意,“孤记得去岁考核,其父在任上似乎出了不小的纰漏,还是皇叔一力保下才免于责罚?让其入公主府,怕是于皇叔面上不好看。”


    指尖又移到另一个名字。


    “这位,听闻与荥阳郑氏那位今日被孤夺了刀的郎君是姻亲?郑郎君今日受惊不小,还是让他好生在家休养些时日,不必急着为孤效力了。”


    她语速不快,声音也不大,却像一把精准的筛子,将名册上那些明显是各方塞进来的人,或点出其背后牵扯的麻烦,或点明其派系渊源,轻描淡写地剔了出去。


    崔泓面上的平静终于有些维持不住,持须的手指停了下来,看着姜琰的眼神里,惊异再也无法掩饰。


    她知道的,远比他想象得更多、更细、更致命!这绝不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公主能掌握的信息!


    这简直是……如同在这朝堂之上浸淫了数十年的老手!


    姜琰合上名册,递还给崔泓,脸上甚至带着一丝浅淡的、近乎谦逊的笑意:“孤年轻,许多事还需司徒大人这般的老臣多多提点。这名册,不如就请大人再斟酌斟酌?方才孤提及的那几位,大人也可再考较一番其才德。如何?”


    她把皮球又轻轻踢了回去,却已经划下了清晰的道道。


    崔泓沉默了片刻,缓缓接过名册,躬身:“殿下思虑周详,老臣……遵命。”


    他知道,今夜这场试探,他已落了下风。这位长公主,绝非池中之物。姜锷这次,怕是惹上了天大的麻烦。


    而崔家,乃至整个世家集团,是继续押注姜锷,还是……早做打算?


    “夜色已深,不敢再扰殿下休息,老臣告退。”崔泓收起名册,行礼告辞。


    “司徒大人慢走。”姜琰颔首。


    看着崔泓略显沉重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姜琰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无踪,只剩下冰冷的疲惫和锐利。


    她重新拿起朱笔,却并未立刻落下。


    目光扫过书案一角,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枚小小的、不起眼的蜡丸,混在几枚散落的棋子之间。


    挽冬并未禀报过有此物。


    姜琰指尖拈起那枚蜡丸,微微用力捏碎。


    [猫头][猫头][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开府设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