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城的新城主从北方不远千里来朝圣,兰缇珂用最好的礼节亲自接待了她。
城主也一睹圣律宰相的真容。
兰缇珂,圣律先苏丹的异母弟弟,或许因为婚外所生,他没有继承苏丹家族中代表高贵的纯黑肤色,他有着一身浅棕的肌肤,几乎像由沙砾塑成。
肤色倒不影响他被苏丹娜信重。十多年前,先苏丹英年早逝,其子卡希圣都年幼,无法继位,苏丹娜奥拉戴尔登位,她擅长军事、常常亲征,出于稳定后方的考虑,她提拔了十七岁的兰缇珂作为宰相。
肤色也没影响兰缇珂拥有让人爱慕的仪表。
他长得异常优美,甚至可以说极其雅致,深眸窄鼻,面部轮廓深刻、又兼具宛顺,明明圣律国多数地区燥热无比,他却气质清渺,像静淌的泉水、纷飞的冷雨,只要见他一面,谁都会把他牢牢记住。
这么一个男人,可惜有侄子在前,无缘苏丹之位。
城主暗自咋舌,不过她没忘了正事,按照那位女士的指点,她向兰缇珂说明自己朝圣的诚意,又暗示了几句北方奉真民难以朝圣的情况。
然而,没有如那位女士所料,兰缇珂听过后,只是轻轻颔首:“我了解了。”
这之后,他没有说任何减免近真税的事,反而露出微微为难的神情:“城主大人,恕我冒昧,您新任城主,应该是……有人帮助吧?”
城主顿时心惊肉跳。
“请不必紧张,我只是有几个问题想问您,那位北方的雇佣军女士,她是一个年轻人吗?”
圣律宰相想知道默则女士的信息?他明明和她隔了一个半沙漠的距离呢!
城主不减紧张,又联想到那位少年领袖随口就能说出“向圣律苏丹国开战”,更觉得情况不妙,她该怎么回答?
“城主大人,这无关国事……仅仅是个人的疑惑。”
不可思议,他只是轻轻这么一说,城主就感觉自己脑里紧绷的缰绳一松,什么都愿意说了,在她反应过来之前,她已经开了口。
“她外表确实是一个少年,但举止言谈十分高贵。”
“那么,她是一个……‘海蝎’吗?”
“……什么!”他怎么会知道?
兰缇珂轻叹一声:“城主大人,我为北方奉真民的虔敬之心深感同情,的确有意考虑调整近真税,因此我希望您能回报我同等的同情,解答我的困惑。”
一个独自在圣律国宰相府、近卫还不在身边的朝圣者,她还能怎么办?
“那位女士,她是‘海蝎’吗……”城主僵硬地捋直了舌头,“嗯……我们完全不会这么说,不过呢,她的肤色,是‘杏色’的。”
她说得没错,作为对“明灯女士”的回报,蒙恩城已经禁用了“蝎色”、“海蝎”这类词,许多北方国邦、城镇,也像蒙恩城一样,把“海蝎”这个词丢到了历史的废墟里,不敢再拾起。
但她表现得很明显了。
那位女士就是一个“海蝎”。
兰缇珂垂下眼,思考了片刻,而后微笑:“非常感谢您,城主大人,您所希望的,我一定尽力而为。”
他的笑如雨后和风,令人忘记危险。
蒙恩城城主走出宰相府的大门,继续她的朝圣之旅,而明堂之内,兰缇珂已收起了笑意。
他并不想为难这位城主,问那些问题,是为了卡希圣都。
他唯一的侄子卡希圣都,苏丹娜的储君,自十岁出头,就在找一个幻象中的女孩。开始,他和苏丹娜都以为是少年一时的异想天开,可卡希圣都越长大,对那个虚无的女孩就越执着。
不久前,卡希圣都突然收集了许多古代描绘“海蝎”的图画,开始到处探听有关“海蝎”的消息。
卡希圣都觉得那个女孩是“海蝎”。
上百年来,“海蝎”在月洲销声匿迹,偶有史书记载,只说“海蝎”因为战乱回到了大洋对岸的故土,现在去哪里去找一个为人所知的“海蝎”?
但他恰好收到了一些难得的北方情报:那里有一位神秘的少年雇佣军将领,一度被她的敌人骂作“魔女”和“海蝎”。
蒙恩城城主拜访,他有意验证。
结果真有这么一个“海蝎”。
她是谁?年轻的雇佣军,正在影响北方局势的重要人物?
卡希圣都找的女孩会和她有关吗?
兰缇珂既心惊,又十分困惑。
宰相府明堂通透,北面彩色玻璃上,映照了余晖的颜色,他起身眺望,仿佛有一道年轻的身影在玻璃上浮现,色彩斑驳、不辨形状。
他心里突然升起一份迫切,感觉自己必须亲自见一见她,不止因为她“海蝎”的身份。
可是,这则消息要告诉卡希圣都吗?
卡希圣都对他的幻象接近痴魔。完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无论什么雇佣军、国邦矛盾、或者别的危险,恐怕他都会不管不顾地跳进去。
告诉他,只会令人忧虑。
还是让苏丹娜多派点政务给他,把他留在圣律国吧。这些来自北方、有关“海蝎”的消息,最好也不要让他听到。
兰缇珂做出决定,心中竟感到莫名一松。
……
“你怎么突然打算出访北方?我还有很多事要让你办呢。”
苏丹娜奥拉戴尔双手插腰,匆匆把目光从地图雕塑上移开,向她的宰相皱眉。
多事之秋,政务繁重,她绝不想让他离开苏丹城。
“姐姐,”兰缇珂轻叹了一声,“您还有卡希圣都,他已经十七岁了,我这些担负,您总要交给他的。”
“唔……”奥拉戴尔沉吟起来。
兰缇珂要消除她的疑虑:“卡希圣都一向很聪明,而且,他是未来的苏丹,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真的吗,你不知道他最近在干什么?……”
奥拉戴尔只得到兰缇珂一个平静、无奈的微笑,她知道自己的宰相心知肚明。
她对他摇头:“兰缇珂,你如果真有‘近真者’之血就好了,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卡希圣都一直在找一个梦里的女孩。小时候,他对我说起过‘她’,那时候开始,我就感到不安了。”
“卡希圣都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幻想的?”
“我说不准。”
奥拉戴尔语气里有些懊悔,她作为君主,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孩子。
“不过,我记得,那年我从圣信国班师,赶回苏丹城,给卡希圣都过十岁的生日,我送他一匹驼马,他却红着眼眶,一直说‘我还有一个礼物,妈妈,给我带回来吧!’,我问他到底是什么礼物,他只求我把‘她’带回来……”
这份幻想延续了七年吗?
兰缇珂有些恍惚,他想到卡希圣都正在找数百年没有出现的“海蝎”,而北方有个少女将领就是“海蝎”。
或者这并非全然是一场梦?
“其实,我这次去北方,也是为了这件事。”
兰缇珂虽然犹豫,但还是决定向苏丹娜说明自己从北方得到了有关“海蝎”的消息。
“那里有一位被称为‘明灯’的佣兵……”
“苏丹娜容禀!”门外宦官一声叫喊,“瓦赫里将军有要情汇报!”
“她是……”
兰缇珂接下的话被奥拉戴尔的“苏丹娜容禀”盖过了。
瓦赫里将军急匆匆进来,他不留头发,脸热得棕里发紫,像颗烤干的葡萄,颤颤地吐出一句话:“苏丹娜,愿圣师指引……疯蠓病又回来了。”
奥拉戴尔眉间紧紧攥起一个结。
圣律苏丹国僭越圣师血脉、统辖圣城,是最不可能受圣师指引的地方。
*
疯蠓病,一种蠓虫传播的烈性传染病,会致人组织坏死、咳嗽、幻觉、以及过半比例的死亡。因为没有治疗方法,染病者能否活下来,全看命数。
蠓疫在这片土地上常常发生,通常迅速爆发,死者成山,然后又自然消散,循环往复。
曾经,圣师血脉的“近真者”们掌握遏制蠓疫的方法,在“近真者”统治科默圣城、接受整个奉真地供奉时,蠓疫很少发生。
可现在已经没有“近真者”了。
疯蠓病在圣律苏丹国境内爆发,迅速向外蔓延,奉真地大部分地区都沦为疫区,成群的蠓虫没入城镇、沟壑、人畜皮肤下,攫取死亡的甘甜。
蠓疫一开始,蒙恩城城主就提前结束朝圣,一路逃回蒙恩城。
然而,传染病席卷的速度太过迅速,她刚在城中施下防疫令,就得到消息,邻近的流徙部落中已经出现了疯蠓病。
危难当头,却束手无策,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当你困惑迷惘、失去方向,总有一盏明灯长亮。
意思就是“如果你没办法了,就去找明灯女士默则”。
这则古老谚语原本的意思肯定不是这个。
蒙恩城城主认命了,她向圣律国宰相兰缇珂透露了这位女士“海蝎”的身份,心中一直不安,不敢去见她,可现在的情况,她不得不去城内的悬空花园,拜见花园的主人。
不过,她早该想到,自己不是第一个想到那则谚语的人。
庭院里满是人。
北方领主、领袖的信使,不约而同地在这里聚首,还有些小族酋长、雇佣兵统帅亲自过来。
不少国邦、部落间有旧怨,一见面,免不了吵上一吵。
蒙恩城城主以为自己勉强算东道主,有责任维持秩序,便拉开了发声最响的两人,朗声道:“各位,在主人的厅堂前,请不要这么失礼——我想大家是为了同一件事来拜谒默则女士,如果谁的举止令女士不悦,岂不是大家的损失!”
众人被她点醒,吵闹声逐渐歇下去。
此时,镶满白色贝石的门扉打开,走出来一个高挑的棕肤男子,绸衣光洁,饰物缤纷,衬托着年轻俊美的面庞。
是默则女士身边的法赫穆。
他是离默则女士最近的人,几乎人人都认识他,按照常理,该把他当作女士的扈从,或者整个“明灯圣军”中的一员部下,蒙恩城城主就是这么想的。
也有人私下议论,法赫穆姿态高傲,超过了部下该有的限度,他肯定和明灯女士有更亲密的关系。
法赫穆慢慢走下台阶,流云一般优雅。
“各位,我的恩主很清楚你们的来意……”
蒙恩城城主心头一愕,他说话的腔调、韵律怎么有圣律国宰相兰缇珂的影子。
是错觉吗?和兰缇珂见面的情形深深刻在她脑子里,她绝不会记错。
……不,不不不!
要说言辞、口音相似,其实还有更像的人。
——明灯女士默则。
蒙恩城城主越回想越心惊,在圣律国见兰缇珂时她怎么没有想到,他和默则女士说话真的很像,像到仿佛是同一个屋檐下的兄妹!
她心中震动时,庭院已彻底陷入安静。
一百只眼睛一眨不眨,一百只耳朵等着法赫穆接下来的话。
“在见你们之前,恩主想先问你们一个问题。”
法赫穆环视众人,他谙熟所有国邦的礼节,但他从来不把谁放在眼里,他神情疏离,平淡地转达恩主的意思。
“曾经的‘近真者’知道如何消灭蠓虫、控制瘟疫,如果她知道如何治疗、如何令人们免疫疾病,谁才更接近永真?”
以下备注:
永真:该信仰体系中的独一,世间至高的真理。
圣师:真选领袖,结束月洲中部、南部长期的种族、部落战争,建立了统一信仰、法律的“奉真地”。
近真者:圣师姊妹的后代,被视为圣城科默的合法统治者、奉真地的信仰领袖,受奉真地诸国尊崇,在没有失去圣城、家族覆灭前,类似周天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海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