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犹横音(三)

作者:仲夏目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等到顾清终于走了,林谙才松下一口气来。


    一时感到无聊,去通报的小仙童又迟迟未归,他举棋不定,不知作何打算。


    百无聊赖之际,林谙在属于“横音仙君”的宅邸内简单环视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那只玉麒麟前。该说不说,横音仙君的品味实在割裂,要说他纸醉金迷吧,却把住所设在清秀山林,要说他高雅简朴吧,怎么又爱收藏些金贵玩意儿。


    正这般想着,那玉麒麟按下的一张贺纸被风吹下。林谙弯腰一看,上头板正地写着一行小字:“听闻横音仙君仙回重生,我等万分欣喜,献上珍宝若干,望仙君早日康复。”


    “……”林谙摸了摸鼻子,原来这些不搭边的金银财宝都是别家送来的。


    林谙弯腰起身,侧臂不小心撞到玉麒麟,他唯恐砸坏这等贵重之物,一只手撑向一侧保持平衡,却不小心按到一精细凹槽,忽地有青光自掌隙泛开,脚下出现微响,一旋柜自下而上出现,里头整齐堆放着许多竹简。


    他愣了愣,思考片刻,伸手抽出一本翻阅。竹简上多有涂改,有些字迹已被墨渍沾染,无法辨认,看陈述口吻,应该是原主人的亲笔:


    “我姓林名谙,家中取字却青……十七岁那年,身为宗主的阿姐将我接回林家,自那之后,我与阿姐相依为命……十八岁那年,众人皆说我天赋异禀修为出众,可以收一个小徒弟了,阿姐替我推辞掉,说我心性尚浅,不可胡乱行事。没过多久,我却在深山救下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无处可归从未修炼,我收留他,教他剑术为他护法……我思前想后,不过大他三岁而已,就让他叫我小师父罢,可他执意唤我师尊……”


    林谙不可置信地将竹简闭合,心里更加疑惑,这是……同名同姓?


    这竹简的内容这般详尽,原主人是出于什么心理写下这样的话。他缓了一口气,继续看下去。


    “……二十岁那年,阿姐惨死困城,我继任宗主之位,变成了仙门百家年龄最小的宗主……不久后,南蛮一带得以安定,众人不再以小林宗主唤我,又尊称我为横音仙君……才见识了二十三载春秋,可是我快死了吧。”


    林谙手没拿稳,竹简倏然落地。


    为何这人多处与他这般相像,却又有多处与他大相径庭?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敲门声。


    他还来不及整理情绪,一阵强大的失重感像潮水一样席卷上来,直冲他的三关九窍十二门。林谙闭目凝神,好不容易才将气息平稳下来。


    林谙朝着门口道:“进来。”


    小仙童站在门口等了好一会儿,闻言有些忐忑地进屋,默默地察言观色,而后拱手道:“仙君,竹风阁内外设有结界,长老们不方便过来探望,还请您随我移步长平仙府。”


    林谙点了点头,有些恍惚,他转头,透过雕栏玉砌的小窗,望向后山那片竹林,心绪泛起,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林中一叶,被风云裹挟着翻飞,等到终于得以落地成泥,可到底什么才是最终归宿?


    他算不上多愁善感之人,只是恰巧感受到了身不由己,这种漂浮感来自方方面面,单论如今,陌路陌人,连自己的身份也是摸不着头脑,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捉弄人罢。


    一直跟着小仙童走出十几米外,林谙才缓缓问道:“竹风阁……一直只你我二人吗?”


    小仙童答道:“当然不是。当年的竹风阁算不上多热闹,但也不是这般清净的,听说那时仙君您还会用灵力编上几个纸扎人,让他们在前院搭台子唱戏呢。”


    林谙反问:“听说?你那时不在吗?”


    小仙童摇摇头,或许是觉得横音仙君没传闻中那般冷厉,明显没有一开始那般拘谨了,道:“我那时不过牙牙学语的年纪,都没入仙门修炼呢。”


    林谙笑笑道:“也对,你叫什么名字?”


    小仙童道:“我叫郑一柱。”


    林谙问:“有句诗‘一弦一柱思华年’,你是还有兄弟吗?”


    顿了顿,郑一柱才答道:“是的,我们是双生子,只不过大哥后来死了……战乱后病死的。”


    林谙没有继续问下去了,郑一柱却并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自顾自地说下去:“仙君,自古以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仙门党争,上层派斗,足以颠覆普通百姓碌碌的一生,人人身不由己,如浮萍般飘零……我大哥曾言,平生夙愿,天下太平,人人得以安居乐业,只是他或许看不到了,但我会努力修炼的,为太平盛世,出点自己的力。”


    林谙总觉得这话似曾相识,问:“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的兄长,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自己的弟弟平安无虞,长命百岁。”


    郑一柱道:“仙君,我出身贫寒,既已入了仙门,就应感念仙家教养,带着我哥的那份活出一片天地来。”


    林谙也明白了,不置可否,转而道:“你也说过了,我前世与你缘分尚浅,在我死后,你为何能自由出入此地?”


    眼见他又拘束起来,林谙眯起眼,看向别处,随意摇着扇子补充:“我没别的意思,你但说无妨。”


    郑一柱看了林谙几眼,过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开口道:“仙君,您的住所周围皆有结界,就像神器认主一般,外人不可随意出入……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成为长平外姓弟子的几年后,我偶然经过结界,却没想到误入了竹风阁,出来后,我连忙向各位长老禀报,他们都说我身上有您生前点召过的灵气,所以便派我每月清扫竹风阁,祭奠您的前生。”


    林谙没接话,沿着山间小径走了一阵。


    石阶曲折,竟似由清冷月光凝结而成,此情此景,正映衬那不落俗套的矜雅。


    他看得出神,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座巍峨大殿,在浓雾中露出了真面目。


    这下林谙恍然大悟,原来长平一带多为高山丘陵地势,林氏仙府坐落于群山之间,呈围抱之态,而竹风阁则是在其最边缘,怪不得出了结界,一路过去,连个人影子也没有碰着。


    随着若隐若现的仙府变得清晰,那种矛盾的感觉又来了,清一色堆金砌银,简直是要把所有仙风道骨的底蕴掩埋下去。


    长平林家怎么说也是个鼎盛世家吧,非得整修成个仙门暴发户的样子。


    他屋子里那堆时别家送的,这偌大仙府眼花缭乱的一堆,也是别家相送?


    一路走过去,林谙忍不住吐槽:“你可闻到什么气味?”


    郑一柱四处望望,警惕起来,最后发现并无风吹草动,不解地回头,又担心是自己修为低微察觉不出,弱弱地答道:“不曾。”


    林谙“啪”地一声展开青扇,抵在鼻前,神秘兮兮地俯身对郑一柱道:“满空气的铜臭味!”说罢,他一甩袖子,加快了步伐。


    大殿两旁,笔直贯通,终于不再是竹风阁那般清净,来往的除了身着浅服的长平子弟,还有一些服饰各异的别家人士。看这样子,今日恐怕不是简单的自家清谈。


    郑一柱下意识去观察林谙的表情,适时补充道:“仙君,您出世多年,恐怕不太了解如今的仙门百家。”


    林谙拂袖,散漫地一笑,虽有许多疑窦丛生的地方,但也是先做足了仙君的派头,暂且不去管屋内那本竹简的内容,道:“我想也是,那你给我介绍一番罢。”


    郑一柱清了清嗓子,还没来得及介绍,就被匆匆赶来,急得晕头转向,差点栽他身上的另一修士扒拉住。


    这小修士风风火火,两手大开大合,甚是夸张:“柱子啊!总算找着你了!你小子怎么还在这呢,前殿都闹翻天了,都在说横音仙君的事儿呢!你前脚通报的时候不是说他真的失忆了吗,真的还是假的啊?哎哟喂……今日不晓得哪阵风把玉临公子也给吹来了,几个长老都要被他气死了!”


    小修士声泪俱下地说完,余光才缓缓察觉到其他人的存在,模样陌生,未着长平仙服。


    林谙不觉尴尬地对他点头一笑,微微欠身,平静道:“小生乃外家弟子,今日随尊长前来,不小心迷了路,叨扰各位了。”


    林谙讲得面不改色,很是肯定,但微微上扬的尾音怎么都藏不住说笑意味。小修士当即否认了他是横音仙君的念头——听说传闻中的仙君,不苟言笑,气质孤高,为人冷肃,怎会是这个模样?


    小修士的年纪看起来比郑一柱还小上些许,仅十三四岁的样子,别扭地瞧郑一柱一眼,那一眼胜似千言万语,概括起来就是:好兄弟,你怎么不拉住我,害我在外人面前这么跌份儿。


    郑一柱云里雾里,还来不及澄清,就见小修士也回礼道:“在下林思源,长平三长老座下弟子,方才失礼了还望多担待。来者皆是客,公子随我里边请,你要找的人大概就在青龙殿内。”


    林谙顺着林思源指向的方位看去,又回头笑道:“有劳了。”


    郑一柱有心解释,可是林思源一点也没给她插话的机会,想着左右也是要入殿的,稍后再作解释吧。


    林谙走在两人前头,林思源热情地为他解释长平种种,也真是尽到了地主之谊,可林谙却没怎么听进去,心里头百转千回。


    如今自己重生,却被当作失忆了的横音仙君,既不会马上露馅,却也不能轻易脱离长平,仙门百家盘根错节,此中疑点颇多,还得细细思量。


    可表面再怎么装得潇洒自如,内心却依旧是诚惶诚恐。


    按说自己前世的经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在重生后一只脚踏进仙门的。乡野散修就应该有乡野散修的自觉,修炼而已,若是有上天垂怜,再加之肯用心钻研,一人也可以成才,可登世家入高殿,却是大大地不同,世事如棋,举步维艰,群狼环伺,敌友不清。


    恍惚间,只听郑一柱在一旁提醒道:“到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