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胡吉木歪了歪脑袋,“我有点话想和罗兄说,您就先回吧。”
李蓉的手无措地在空中摆动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担忧地看了眼罗昭,缓步退了出去。
“……什么时候开始怀疑的?”
胡吉木轻巧地说着,干脆走到桌前坐下了。
罗昭猛地握紧了拳,嗓音哑得不像话:“……我只问你,我罗家被灭门一事,和你们到底有没有关系?”
胡吉木看着他,笑了笑。
“有。”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带着劲风的拳头已然冲到了胡吉木的面门前。他不躲也不闪,生生挨了这一拳。
这一拳打得极狠,他脑袋里嗡地一声,便感觉鼻间喉间都有一股热流涌过。
“……你怎、么、敢!”
胡吉木踉跄退后,一手拭去了唇边鲜血,看着罗昭猩红的双眸,扯了扯嘴角道:“喂喂……”
“我只说了有关,你就这么冲动了?”
罗昭一手揪住他的衣领,竭尽全力控制着自己暴戾的情绪,声音极冷:“……你还想说什么?”
“你难道不想知道,”胡吉木没心思再去擦鼻间淌下来的血,笑道,“我们为什么会来,又为什么要灭这个口吗?”
罗昭盯着他,手上愈发用力。
“因为,他们知道了一些不该他们知道的东西啊。”
胡吉木轻轻一笑,浅浅的眸子染上了血意。
“……就像现在的你一样。”
罗昭心底猛地起了一阵寒意。
剑拔弩张之下,两人挨得极近。就在这时,胡吉木的袖口突然冒出缕缕细烟。
罗昭大骇,想要躲开时,却已不慎吸入了一缕。
“……你知道吗,我们蛮族最是会用毒用蛊的了,”胡吉木强撑着站了起来,冷眼看着罗昭极为不甘和仇恨的眼神,身体却不受控制地摇摇欲坠的模样。
他轻嗤了一声:“那小皇帝都不知道在我们这儿吃了多少亏了,怎么还是学不会。”
京城。
“可汗,胡吉木那边来信,”英格拱手严肃道,“……廊北已探查完毕,没有收获。罗昭也已拿下。”
“这么快,”乔尔藩慢吞吞地起了身,“看来,罗昭那儿还是没瞒住吗?”
“看样子是。”
“真是可惜了,”乔尔藩轻叹了一声,“我为陛下精心挑选又送到他身边的一把好刀,这便没法用了。”
“不过,”他眼中没什么情绪,语气随意到仿佛丢弃一个没用的玩意儿一般,“既已没用了,便处置了吧。”
“……是。”
“刚才你说,廊北已经查探完了?”
英格眸中一抹寒芒闪过:“是。”
“既然如此,也只剩那一个地方了。”乔尔藩勾了勾唇角,“明家那小子也还有些城府,怪不得能得到陛下如此信任,”
“时机已到。英格,可以准备动手了。”
洛景澈近两日来,睡得实在不安稳。
前朝议事大臣日日探讨与乌延的盟约,如今也已拟出大致条约,只待商议细节后可初步实行。
然而,罗昭以及明月朗后续派去的明家亲兵,却一直没有再回信过。
明月朗进殿时,看见的便是洛景澈眼下略略乌青的脸。
“……陛下昨晚,没休息好?”
“嗯,”洛景澈揉了揉眉心,“最近事多,又总觉得……有哪些地方被忽视了。”
事实上,他一直隐隐有着不安的预感。
故事的走向已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现在更是连他的身世,他自己都无法轻信。
……想来也是,这原本的故事都是围绕着洛景诚展开的,洛景诚如今式微,反而是关于自己的故事线在被他一点点探索了出来。
他唇边泛起一抹极淡的苦笑。倒是没想到,自己一个只为给主角做陪衬的角色,竟然还能有这么多隐情深埋于剧情之下。
或者说,其实这些剧情,在上一世也同样隐隐有预示。
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并未能成型,所以他也从未能窥探到。
“兵来将挡,”明月朗轻声道,“将军在这呢。”
洛景澈微怔,随即眉眼弯了弯。
“陛下,乔尔藩可汗以及祝大人求见。”
安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明月朗微顿了一秒,轻声道:“祝大人既然一同来了,想必是跟盟约相关。”
洛景澈嘴唇微张,心知不太合适,却突然还是想留他。
明月朗看出他的犹豫,失笑道:“既是国事,微臣不便在此。”
“晚上,我给你送小馄饨?”
洛景澈闻言,无奈笑了:“……你这是把我当孩童了?”
见他终于放松些许,明月朗稍稍安心。门外有细细簌簌的脚步声传来,他心知不该再耽搁,却还是在临走前抬手轻轻碰了碰洛景澈微蹙的眉头。
“等我来。”
明月朗自离开大殿后便敛了笑意,又换上了平日里那副冷淡眉眼。
他微微侧身给诸位大臣让了一段距离,眼神却没有任何的停留。
而看到明月朗的长靴踏出殿门的那一瞬,跟在安顺身后踏进殿内的乔尔藩脚步却略略一顿。
他与明月朗错身而过,他只来得及感受到这小将军经过身侧时的一阵清风。
明月朗脚步如风,而他却停了步,回过头,饶有兴致地看着明月朗的背影。
“可汗大人,可以进殿了。”
乔尔藩收回目光,轻笑了一声:“多谢。”
再见到乔尔藩,洛景澈其实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他还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世,自然也还没办法接受这个人是自己的舅舅。
两世以来他都孤独惯了,从未想过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还有自己的亲人。
更何况,他这个弑兄上位又以雷霆手段立国安邦的舅舅,绝不是个好相与的善茬。
好在涉及国事又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乔尔藩都极有分寸,进退得当又相当亲和。两方洽谈以来,诸位大臣都纷纷表示或许这次的和谈是能让大宋边境最安稳的一代了。
“盟约条例已整理完毕,微臣特来呈给陛下查看。”
祝遥说着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安顺,随即便到了洛景澈手上。
……《乌水之盟》。
“……双方以乌水河为界,各守封疆,毋得稍侵……于边境开设榷场,互通有无,以利万民……”
“……自盟誓之后,息兵戈,保平安;通贸易,济所需……”
“今后两国愿永结盟好,使干戈化为玉帛,使怨隙融为恩信。兹立盟约,镌于金石。”
盟约篇幅不长。想要在短短七日内将其完善得当也实非易事,不涉及原则问题的细则还待日后在边北施行时慢慢完善。
洛景澈几眼快速扫过,发现和一开始他们谈的条件大差不差。
甚至可以说,乌延在其中做了极大的让步。
这让步既让人欣喜,也让人……惶恐。
“……乔尔藩可汗此番前来,可真是大方。”洛景澈将折子放下,抬眼看向他,“仿佛是专程来为两国百姓送上一份大礼一般。”
乔尔藩笑了笑,不置可否。
“若真能按此盟约行事,朕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洛景澈的声音很缓很沉。
乔尔藩笑道:“陛下大可放心。早在我刚来到大宋的时候,我就说过,”
“乔尔藩是带着两国永结同好的心而来的。”
“不过,皇帝陛下有所顾忌也是正常的,”他接着又道,“盟约只是一个约束彼此的条例罢了。到底如何,还得真正施行下去才方知其中妙处或问题所在。”
“所以,陛下不妨同我一试。看看你我二人联手,是否能还这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呢?”
他话说得爽朗,几位亲自起草盟约又跟了全程的大臣听了同样也是感叹连连。
洛景澈眸中情绪起起伏伏。
他不是无法做下这个决策,只是这个时候,他突然很想问问明月朗的意见。
他抬眼看向平日里明月朗常坐着的那个地方。
今天,那里坐着的是乔尔藩。
他沉默了良久,最终还是盖上了玉玺。
大宋与乌延的友好盟约,于天成元年八月,正式推行。
一切商讨完毕,熬了几个日夜的大臣们皆是松了口气,纷纷拱手祝贺。
洛景澈看出他们笑脸之下的疲惫,挥手让他们回去好好歇息。
趁着大臣们陆续告辞而去的时候,乔尔藩却往前了几步,几乎要站在了洛景澈身前。
安顺额角跳了跳,刚想出声提醒,却见自家陛下也站起了身。
“方才有一点我没应陛下,是因为陛下有句话说错了,”乔尔藩笑意吟吟道。
洛景澈抬眼看他:“哦?”
“陛下说,本汗好像是为了成全两国百姓所以来送上一份大礼的,”乔尔藩笑起来的眼角有了几道细纹,却极有韵味,“这句话错了。”
洛景澈的目光有些沉。
“我确实是备了大礼而来,”乔尔藩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见的声音,低低道,“只不过,这礼是舅舅给景澈你一人的。”
洛景澈瞳孔紧缩。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乔尔藩却退了几步,“这只是见面礼哦,”他说着拱了拱手,咧开嘴轻笑道,“后面的大礼,也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人已散尽,大殿空荡下来。洛景澈坐在桌前,久久无法回神。
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指尖攥上了衣角,将好好的衣角攥得极皱。
直到安顺进来点了烛火,他才恍然回神。
天色暗了。
“……陛下,宣晚膳么?”安顺看他神色不对,轻声道。
晚膳了啊。
他眨了眨眼,想到了那个说要来送馄饨的人。
然后他轻轻揉了揉额角,舒了口气,将僵坐了半天的身子动了动。
“先不宣了。”烛光下,安顺终于看到他眉眼柔和舒展了些,“等小将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