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003赐婚圣旨

作者:何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昭安侯府深宅大院,朱门巍峨,牌坊高耸,石狮雄踞,两侧耳房皆是甲士守护,廊庑之间锦衣执戟,森然威严。


    而陆行川——此刻应称为许景澄,端坐在雕花乌木轮椅上,面色苍白,却神情自若。


    除此之外,侯府上下无不匍匐在地,连昭安侯与侯夫人亦俯身听令。


    殿前太监手捧金边黄绫圣旨,尖锐而悠长的嗓音回荡在堂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昭安侯勋业累世,忠贞著著,其嫡子许景澄,聪慧卓绝,名冠京华。京营提督顾昱,少立战功,北疆平叛有勋,封侯拜将,忠勇可嘉。今观两家命数相合,彼此互补,实乃天定良缘。特赐昭安侯嫡子许景澄与提督顾昱成婚,以彰皇恩,示天下和合之意。”


    “钦此。”


    “……”许景澄刚想从轮椅上站起来。


    殿前太监王德海立马将圣旨举过头顶,眉眼间堆满笑意,嘴角却带着几分惯常的阴柔谄媚。


    他双手将圣旨递到许景澄面前,轻声道:“许世子坐着接旨即可,不必行礼。圣上可是一直关心着世子的身子,这道旨意,还是特地请了钦天监与寺庙高僧反复推算的结果。”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圣上听闻顾提督的命数与公子气数互补,才下定决心……这可是天缘良缘。”


    虽说外头皆传许景澄是活不过弱冠的病秧子,但王德海心知肚明,皇帝对这位少年颇为喜欢,直言“简在帝心”也不为过。


    此番赐婚圣旨,于许景澄而言,乃皇帝出于真心,欲以婚事为其冲喜。


    至于顾昱,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许景澄还是挣扎着起身,双手接过圣旨,衣袖轻轻一抖,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便顺势滑入王德海的袖口。


    王德海脸上的笑意霎时更为真切,收过无数贿赂的他,几乎不用细看,便能断定那里面必是赤金压手。


    “圣旨已经宣过,那咱家就先告退了……”他笑吟吟一揖,转身而去。


    送走王德海后,昭安侯许鸿庭与正妻赵思澜对视一眼,神情皆变得凝重。


    二人虽早听闻皇帝有意替世子指婚,却万万没料到,竟会下此等荒唐的圣旨——让昭安侯世子与京营提督成婚,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许景澄倒是面色不改,轻声说道:“父亲、母亲,我们回房说话吧。”


    “好,我们快回去。景澄你可不能吹风。”


    “孩儿没有这么孱弱,我只是找个理由不跪拜接旨而已。”


    当然,许景澄也希望自己不良于行的消息能传回皇宫。


    任由贴身侍卫缓缓推动轮椅,许景澄与昭安侯夫妇一同来到书房。


    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是沉稳的墨香与檀木气息。


    四壁皆是整齐书架,陈列着经史子集与兵书典籍,几卷古籍装裱精良,却不张扬;案几上摆放的是青花笔洗、端砚紫毫,皆出自名窑名匠,均以简洁为美。


    昭安侯府以从龙之功受封,至今已传至第四代。


    与那些奢靡荒废的勋贵不同,昭安侯府不仅守住了基业,许鸿庭更在年轻时立下赫赫战功,一度掌兵在外,声名显赫。


    若不是后来朝局微妙,他本应统军在外,而非归居京畿。


    许鸿庭凝眉开口:“景澄,你怎么想的……若你不愿意,为父一定想办法阻止。”


    身为都督佥事,许鸿庭在朝廷上还是有足够的话语权。


    许景澄却只是轻轻摇头,姿态端正,神情冷静:“父亲,此事恐怕难以转圜。”


    若是权力的权衡,反倒好办,只需让圣上明白取消圣旨能换取更大利益,自然就能回转。


    可偏偏,这是皇帝自以为是的“恩赐”。


    而李延熙年岁渐长,心性越发偏执与多疑,一旦有人质疑他的好意,那便是对圣心的冒犯——必然会引来雷霆之怒。


    当此立储关头,诸皇子暗中角力,朝局风声鹤唳;昭安侯府若稍有差池,便恐卷入争储漩涡,百年基业顷刻覆亡。


    “而且,背后想要拉顾昱的人,也不会允许我们轻易脱身的。”


    昭安侯府不仅世代积累深厚,许鸿庭自身亦在军中仍有旧部人脉,如今更任都督佥事,官居二品。


    但与风头正盛的顾昱相比,依然会逊色一分。


    许鸿庭点首低声道:“的确如此。今顾昱握京营之权,声威熏天;若边疆再起战事,其权势更将水涨船高。届时,朝中诸派,必欲笼络于他。”


    他停顿片刻,眼神深沉:“可听闻顾昱为人谨慎冷漠,从不轻易示好。此番圣上赐婚,背后恐怕是有人在推波助澜,想逼顾昱犯下破绽,好借机拿捏。”


    许鸿庭身为都督佥事,本是掌兵之职,负责协助都督府统辖军务,调度将领,职权多半在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之间。


    若许景澄真与顾昱成亲,表面上似是门第联姻、锦上添花,实则却意味着昭安侯府与京营将领的军权结合,与文官集团彻底疏离,甚至可能被视为武勋合流,对朝局平衡是一大威胁。


    这是逼着昭安侯府和顾昱站队,并且全力辅助。


    阳谋煌煌,难以逃避。


    一旁的赵氏神色慌乱,声音发颤地问道:“那该如何是好?澄儿本就体弱多病,若是再卷入这场风波……”


    许景澄神情冷静,微微摇头:“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我们尚不知这位京营提督心思如何。更何况圣旨并未言明婚期,未尝没有回旋余地。父亲、母亲大可宽心,把此事交给我来处理吧。”


    许鸿庭叹了口气,眼底隐隐透出复杂之色:“景澄,为父知道你自幼聪慧,你一定能比为父更周全。但切记,凡事不可都压在自己身上,你的身体才是根本。”


    昭安侯府嫡长子的才智与声名,举京城无人不知;可他羸弱的身体,同样尽人皆晓。


    慧极必伤,天妒英才。这就是外界对于许景澄的评价。


    即便如此,许鸿庭仍将府中大权交托予他,不仅府兵调度,连财务与族中事务也都一并掌握。


    赵氏闻言,早已忍不住落泪,低声啜泣:“澄儿的身体本就是我的心病,如今又摊上这桩荒唐事,叫我如何能安心……”


    “明日我便去庙中焚香祈愿,求菩萨保佑澄儿安康。”


    许景澄眼神一缓,轻声道:“那就有劳母亲了。”


    回到自己书房后,许景澄便望着手中的圣旨发呆。


    很明显顾昱就是此方世界的命定男主,也就是自己需要攻略的对象。


    不过,原本世界中,顾昱的良缘应当是此身胞弟许怀湛。


    但命定又如何?既然如今自己已然入局,那命运自当由自己亲手执笔。


    许景澄抬手,指尖敲击书桌,节奏沉稳,带着特定的频率。


    片刻后,书架阴影微微一晃,一名面容被银面具遮去、身形修长冷峻的男子悄然现身,玄色劲衣衬得他气息幽暗,却仍难掩那股清冷而摄人的姿容。


    即便隔着面具,依稀可见眉目轮廓锋利,美色怡人。


    许景澄唇角微弯,语气却平淡:“玄一,今日怎么是你当值?”


    眼前男子正是许景澄暗中培养的暗卫之一。


    这些年他培养亲信与府兵三百余人,但真正通过他层层考验的暗卫只有七人。


    七人贴身轮值,今日按理并不该是玄一。


    明明许景澄的声音温润,脸上也挂着笑意,但玄一仍立刻单膝跪地,额头垂低:“回主人,因今日有外臣入府宣旨,属下担心有宵小趁机混入,遂令玄三去外院巡视,我亲自守护主人安危。”


    许景澄沉默不语,指尖轻扣扶手。


    玄一屏息跪伏,不敢抬头。


    他的确是七人中能力最强者,但许景澄最不容忍的,便是有人擅自改动他的计划——哪怕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


    在“许景澄”的记忆中,玄一几乎从未犯过错,为何今天会擅作主张。


    良久,他才淡声开口:“今晚换值之后,自去领十板子吧……算了,去静室跪一个时辰。”


    “谢主人……”玄一依然低头,声音里带着克制的敬畏。


    “起来吧,我有事要交给你去办。”


    许景澄执笔,玄一立刻俯身研磨。片刻后,宣纸上已落下几行字:


    “明日晌午,望江楼小酌,候提督台驾。”


    字迹清劲峭拔,锋芒内敛,正如其人。


    落款“许景澄”,下钤昭安侯世子专用印。


    “此信交由玄三亲自送去,不得留下半点痕迹。”


    玄一点头,将书信小心揣入怀中。正欲告退,便听许景澄又道:“顺便,你再亲自去一趟仁和堂,把‘牵丝引’取来。”


    听到“牵丝引”三字,玄一的手指在怀中不自觉地一僵,眼底闪过一抹暗色,却仍低声应道:“属下明白。”


    “没什么事,就下去吧。”


    玄一告退后,书房里重归寂静。


    许景澄翻开厚重账册,目光冷冽。册页上记录着昭安侯府庞大的产业,更暗藏他这些年独自经营的暗线与隐秘财源。


    自然也包括日进斗金的望江楼,表面是京中士子雅集之所,实则是他布下眼线、收揽人心的场所;还有声名遐迩的仁和堂,以济世医馆之名掩饰,背后却是他最稳固的药材与消息输送渠道。


    明日,就去会会这京营提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