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01

作者:星期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1】两个世界的人


    “阿嚏——”


    刚下火车,裹着驼色长款风衣的梁承,站在冷冽的空气里狠狠打了个喷嚏,向深秋的首都宣告自己的到来。


    “还是低估了北京的气温啊。”她抬手揉了揉鼻子,自我调侃道。


    走在她前面的赵雪突然回头,眼睛瞄向她的下半身,笃定地说:“就说你要着凉了吧,还不信,非得光个腿。”


    在赵雪半认真半嘲讽的目光中,梁承垂下头来,看向自己风衣里的深棕麂皮绒短裙,以及短裙下方、棕色粗跟方头皮鞋上方那一截白花花的腿,无奈地弯了弯唇角,一个大跨步上前,挽住赵雪的臂弯,略带讨好地说,挤挤就不冷了。


    卧铺摇晃了一整晚,梁承睡得并不踏实。出站时脑袋微微发胀,冷风一吹,整个人被冻得一激灵。清晨阳光慵懒,照在身上绵软乏力,梁承缩着脖子操作着打车软件,在寒风里听赵雪唠叨了近二十分钟,车子驶来的那一刻,她悄悄地松了口气。


    上了车,两人分别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气垫和口红,方才在火车上已经简单洗漱,且化了妆,但不知是否心理作用,两人都觉得,经过北京狂风洗礼后的脸,颜色都褪却了几分。


    赵雪边抹气垫,边瞄梁承的动作,感叹一句:“年轻真好啊,满满的胶原蛋白。”


    气垫上方的镜子面积有限,但足以映照出梁承白皙弹嫩的肌肤,明亮的眼眸,高挺秀气的鼻梁,还有弧度优美的红唇。她对着镜中的自己抿了抿嘴唇,转头,指着唇边新长出的一颗痘,对赵雪道:“哪有,我皮肤差死了,天天冒痘痘。诶,雪姐你皮肤好好哦,好像从来都不长痘。”


    听了这句奉承,赵雪方才敛了酸味,十分受用地说:“年轻才长痘呢,不长痘有什么用,人又老又黄的。”


    梁承将自己的口红递过去,“新款,很衬你今天这件风衣,你试试。”


    赵雪穿深色风衣,杏粉高领羊绒衫,她将信将疑接过,旋开口红盖,还是支新的。赵雪唇色偏深,平日里看上去暗沉,磨砂红一经抹上,气色提升不少。她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满意地笑了笑。


    “雪姐,这支就送你吧,适合你,不适合我,买来我就后悔了。”话语间,似乎还是梁承占了便宜。


    只见赵雪愣了一下,推辞几番,而后心满意足地收入囊中。


    梁承终于借此获得了片刻的宁静。她很早就学会该如何跟比自己年长、资历深的人相处,保持谦逊讨好的姿态,总是没有错的。


    从北京站到朝阳区,司机一路开得飞快,但不巧遇上早高峰,耗费了近五十分钟才抵达会场。赵雪匆匆忙忙下车,将梁承一人落在后面,等到她进入到会场里时,赵雪已经在四处派发名片了。


    跨上台阶时,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


    梁承点开看,是程默发来的消息,简短的四个字:「还顺利吗?」


    「顺利抵达会场(yeah)」


    顺手拍了张照片一起发了过去,照片里,赵雪正在回头看她。


    「不错。」程默说。


    大厦已十分陈旧,前台处并不敞亮,最深处的墙壁上大大的三个红色字母——“ANY”,也已经褪色,不再鲜亮。门口立着一块小黑板,写着当日的会程安排,媒体的释标会


    甲方正式开标前,针对标书进行解释所召开的会议。(非必定流程。)


    安排在上午十点。无论是装修,还是单独召开释标会的行径,无一不凸显着ANY这个集团的老派。


    也正是因其老派,许多年未有营销动作,一度沉寂,这才令初出茅庐的梁承有机会在招标网上发现了它。毕竟资历深的销售拥有自己的人脉网,早已不需要依赖招投标网站上的公开信息去拓宽业务。


    报名投标后,梁承收到了ANY集团邀请参加释标会的邮件,她选择了第一时间向公司汇报,毕竟这是她从事销售工作之后,第一个跟进的客户。但是程默却安排了赵雪配合她,因为全公司只有赵雪之前有过参加释标会的经验。


    站在公司角度,程默这样的安排,梁承完全能够理解。ANY集团这个标的额一百五十万,公司是不放心将这么大的单子交给她这个新人独立完成的。


    只是……


    现场来了不少全国各地的媒体单位,从二十一世纪后兴起的网络媒体到逐渐没落的纸媒,不乏媒体行业大佬。赵雪化身蝴蝶,穿梭其间,手持名片,借此机会拓展人脉。还碰见了苏城其它几家媒体单位,热络得好似远房亲戚。


    而梁承跟在她身后,俨然跟班模样,名片都发不出一张。


    倒是有人以工作名义找她搭讪,她觉得有些闷,想出去透透气。


    走到门口,旋转门推拉不开,也不知谁将它关闭了,只留下边上一道小门供人进出,梁承走出去时,与进来的人撞了个正着,额头磕在对方的下巴上,她吃痛地捂住,抬头。


    蓦地撞进一双似曾相识的眼睛,隐约记得在哪儿见过,但一时间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他头发短且浓密,一对剑眉横卧在突出的眉骨,眼神凌厉,看人时十分疏离。


    无论如何,她攒起满面的笑意,想要同对方打个招呼。对方却已抬手轻擦了下下巴,冷淡地绕过她,不带一丝停留地走进了大楼。


    经过前台时,只听前台的姑娘清脆地喊了一声:“谢总。”


    这才恍然想起,上个月的饭局,梁承见过他。当时他来得晚,她已喝多,晕乎乎地听人介绍,只记住了“谢总”两个字,还有那双沉静中带着审视的眼,仿佛一下子就能将人看穿。梁承觉得在他的目光里,自己全身都被剥光了。她不喜欢这样的目光。


    他怎么也出现在北京?难道他是ANY集团的?


    梁承抓不住一点线索。


    释标会开始,梁承将偶遇抛诸脑后,抓着笔记本奋笔疾书。赵雪却在忙着发消息,答疑部分她完全没听,甚至在结尾时长叹了口气:“都快听睡着了。”


    ANY集团毕竟不做慈善,无意留众人吃饭,赶在十一点之前结束了释标会。出来时,苏城的几家媒体公司过来寒暄了两句,客套地“刺探”完各自的行程安排后,默契地分道扬镳。大家都是竞争对手,都要从甲方爸爸的口袋里抢预算,没必要动真感情。


    公事办完,赵雪并没打算立即赶回苏城。她说自己还没来过北京,要趁这个机会好好逛一逛。她问梁承有没有来过。


    梁承说,有过那么一次。那一年她们被选上了戏曲春晚,急匆匆地来,录完节目又急匆匆地走,也没能好好逛一逛。对于北京的记忆,仅剩录影棚内的屏气凝神,还有女孩们的窃窃耳语。


    然而半天时间,也只够在什刹海边走一走,吃完爆肚、糖葫芦,还有凉透的驴打滚,张开双臂拍了两张“到此一游”照,就又急匆匆地往高铁站赶。湖水、垂柳、胡同、银杏……全部浓缩在小小的取景框里,梁承无不失落地收起手机,北京的深秋很美,是她辜负了它。


    险些没有赶上回程的高铁,赵雪拍着胸脯庆幸,感慨道:“这释标会真是没意思,纯属浪费时间,害得我好几个客户的方案都没时间做。”


    有那么一类人,无论事情好坏,总要抱怨几句,赵雪就属于这一类人。她总能在餍足之后,从平整的肌肤里挑出刺来,只为扎一扎听的人。


    梁承了然地说:“不就是方案嘛,我帮你做!”


    赵雪笑笑,“不用不用,那个客户方案太复杂了,还是我自己回去慢慢搞吧。”


    梁承又接话,“多复杂啊,让我学习学习。”


    “你哪还用学这个,都有程默带你了,他可是我们公司最厉害的。”赵雪的话半真半调侃,又岔开话题,“好饿啊,去搞点吃的来呢。”


    梁承扫了码,可是网速有点慢,她干脆起身去往餐车。她对着密密麻麻的餐牌点单,极贴心地与赵雪沟通完,点了两份盖饭、两杯拿铁。


    但没想到,一回身,竟又见着了谢恍。他穿一件藏青抓绒运动衫,坐在餐车的藏青沙发里,几乎与之融为一体,他已经用完餐,正在收拾餐桌,一抬头看见梁承的脸,也是微微一愣。


    很显然,他认出了她。


    “谢总,好巧啊。”梁承上前一步,热情地打招呼,弥补早上的遗憾。


    谢恍认真地打量了她一眼,点了点头,从座位上起身,客气又疏离地说了句:“你好。”随后,侧着身子,擦过梁承的衣襟,从她身边大踏步地走过,没有一丝一毫停留的意思,更没有寒暄的意愿,径直往商务座的方向走去。


    梁承回身望去,他个头很高,一身休闲行头,脚蹬一双骚包的深绿运动鞋,热烈与冷淡这两种相悖的气质在他身上巧妙融合。


    他与她是两个世界的人。梁承不禁想。魔.蝎`小`说 M`o`x`i`e`x`s. c`o`m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