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河边,烧烤的烟火气混着肉香,飘散在初夏的空气里。
几家人围坐在一起,孩子们在不远处嬉闹,大人们喝酒谈笑,气氛轻松快活。
范贤咬下一大口滋滋冒油的烤羊腿肉,含糊不清地对李云抱怨:
“老李,现在正忙着迁都的事呢,礼部都快忙得脚打后脑勺了。
今天可是你叫我出来的啊,陛下要是问罪,我就全推你头上!”
他这话一出,顿时引来王祈年、滕子京等人的哄笑。
谁不知道如今六部的官员个个忙得晕头转向,能偷得这半日闲实属不易。
李云慢条斯理地翻转着手里的肉串,笑了笑:“先别急着喊冤,这烧烤可不是让你白吃的。有件事,还真非你莫属。”
范贤咀嚼的动作立刻停了,警惕地瞪大眼睛:
“我就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白吃的烧烤!说吧,又是什么坑等着我跳?”
他那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再次把众人逗乐了。
“放心吧,对你范大才子来说,不算难事。”李云语气轻松,抛出了一个诱饵,“而且,这事儿要是办成了,那可是真正能名垂青史,让后世万千学子都念着你好的大功德。”
“名垂青史?”范贤的苦瓜脸更皱了,“一听这四个字我就头皮发麻!准没好事!快说,到底要干嘛?”
连王祈年都忍不住好奇,凑过来问:“王爷,您就别卖关子了,到底啥事能让范大人这名满京都的‘诗仙’都愁成这样?”
李云看着范贤,终于揭晓了答案:
“如今三国迁都在即,天下渐趋一统。但真正的融合,需从根基做起。
语言、文字、度量衡需统一,而孩童的启蒙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范贤脸上:
“我欲推行天下蒙学,编撰一套统一的启蒙教材。而这教材的核心,便是《语文》。
我要你将……嗯,或者说,凭借你的才学,编纂出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语文》课本。
选取合适的篇章,诗词歌赋、寓言故事、先贤语录,要浅显易懂,要蕴含道理,要能启迪心智,更要文明精髓,植入每一个孩童心中。”
话音落下,现场安静了一瞬。
编书?
还是蒙学教材?
王祈年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这……这真是教化万民、功在千秋的大事啊!”他看向范贤的眼神顿时充满了羡慕。
滕子京也肃然起敬:“若能成,范大人之名,确当流芳百世。”
范贤自己也愣住了。
他原以为李云又要派给他什么棘手的政务或外交难题,却没料到是让他编书,还是孩童的启蒙课本。
这任务听起来似乎没有处理迁都琐事那么繁杂,但其背后的意义和重量,却瞬间压在了他的心头。
这不是简单的抄抄写写,这是要为未来天下的一代代人,奠定文化的基石!
“这……”范贤脸上的嬉笑之色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和……跃跃欲试。
李云这个提议,精准地戳中了他的痒处,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王霸,还有滕子京的儿子。
心知这是逃不过去了……
“如何?”李云看着他变幻的神色,笑道,“这可不需要你耗费真气,只需耗费些墨水脑汁。对你来说,不算难吧?”
范贤深吸一口气,拿起旁边的酒壶猛灌了一口,一抹嘴,眼中闪动着兴奋又忐忑的光芒:
“老李,你这话可算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比起在礼部跟那些老古朽扯皮迁都的礼仪规制,这事儿可风雅多了!也重要多了!”
他搓着手,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
“蒙学课本……一年级需从最简单的识字、短句开始,《三字经》、《千字文》需择其精华改编……
二年级可加入浅显的唐诗,如《咏鹅》、《静夜思》……
三四年级可读些短小的古文寓言,《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五六年级便可接触些稍长的名家名篇,岳飞的《满江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节选……
还得编入一些体现仁、义、礼、智、信的故事……”
他心里越想人就越兴奋,几乎忘了吃烤肉,完全沉浸到了构建蒙学体系的思考中。
李云看到他脸上露出的表情,就知道这件事范贤跑不掉了:
“不仅要涵盖中原经典,亦可适当选取北齐、草原的一些优秀民歌、传说,体现天下一家,文化交融之意。具体篇目,你自行斟酌拟定,最终由我过目即可。”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范贤一拍大腿,豪气干云,随即又贼兮兮地凑近李云,“不过……老李,这编书可是个精细活,耗时耗神。你看我这礼部的差事……”
李云岂能不知他的心思,笑骂道:
“就知道你想偷懒!礼部的事务我会跟陛下说,让你酌情减少,但该你负责的部分,一件也不许耽误!迁都是国之大事,编书是百年大计,两者都马虎不得。”
范贤顿时垮下脸,哀叹一声:
“我就知道没这等好事!”但眼里的光采却未熄灭,显然对这个新任务极为上心。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大笑。王祈年趁机起哄:“范大人,日后您这课本编成了,可得先让我家霸霸学学,沾沾才气!”
滕子京也道:“是啊,范大人,这可是惠泽后代的大好事!”
范贤重新拿起烤串,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好说好说!到时候给你们家孩子都签名留念!”
气氛再次热闹起来。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河水流淌,孩童欢笑。
在这看似悠闲的烧烤聚会上,一件即将影响深远的文化大事,就此定了下来。
夕阳西下,聚会接近尾声。
一名宫中侍卫策马匆匆赶来,下马后恭敬地对李云行礼:“王爷,陛下遣卑职来问,您何时回宫?晚膳已备好了。”
李云这才想起时间,起身对众人道:“今日就到此吧。范贤,编书之事抓紧。”
范贤嘴里塞满了肉,连连点头。
李云翻身上马,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身后,是即将沉入地平线的落日,和一份正在酝酿的、足以照亮未来的文化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