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组织了一下语言,“政府负责政策支持和监管,社会资本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这样既能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能提高项目的市场化程度。”
“关键是如何设计合作机制。”陈浩继续道,“比如收益分配、风险分担、退出机制等等。”
张教授越听越惊讶。这个大一学生的见解,竟然比很多研究生都要深刻。
“陈浩,你的想法很有价值。”张教授赞赏道,“我觉得可以写成一份报告,提交给项目组。”
“真的吗?”陈浩有些兴奋。
“当然!”张教授笑道,“好的想法就应该被采纳。你回去整理一下思路,写一份详细的方案。”
接下来的几天,陈浩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撰写中。
他不仅梳理了PPP模式的理论基础,还结合旧城区改造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方案。
方案写了三万多字,从政策分析到财务测算,从风险评估到实施路径,每个环节都考虑得很周全。
张教授看完方案后,连连称赞。
“陈浩,这份方案写得很专业。”张教授放下文件,“我决定推荐你参加下周的项目评审会。”
“项目评审会?”
“是的。”张教授解释道,“每个月都会有一次评审会,汇报项目进展,讨论重要问题。这次你的方案正好可以提出来讨论。”
“会不会太冒险?”陈浩有些担心,“我毕竟只是个学生。”
“做学问就要敢于创新。”张教授鼓励道,“况且,你的方案确实有价值。就算不被采纳,也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陈浩点了点头。确实,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能够接触到项目的核心决策层。
“对了,还有一件事。”张教授突然想起什么,“评审会上会有很多重要人物,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家。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样的企业家?”
“比如沈南朋。”张教授说道,“他是这个项目的重要投资人之一。”
沈南朋!陈浩心中一震。
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前世的沈南朋是房地产界的传奇人物,被誉为“地产之王”。但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他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本人也因为过度杠杆而破产。
现在是2005年,正是沈南朋事业的巅峰期。如果能在这个时候结识他,或许能改变一些事情的走向。
“张教授,这个沈南朋是做什么的?”陈浩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房地产开发商,很有实力的。”张教授介绍道,“他的公司在全国都有项目,资产规模很大。”
“听起来很厉害。”
“确实厉害。不过商场如战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张教授意味深长地说。
陈浩默默记下了这句话。张教授虽然是学者,但对商业的理解很深刻。
一周很快过去了。
评审会的日子到了。
评审会在市政府的会议室举行。
陈浩跟着张教授走进会议室时,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有政府官员、学者专家,还有几个穿着考究的商人。
“那个就是沈南朋。”张教授小声指了指坐在右侧的一个中年男人。
陈浩顺着张教授的指向看去,心中暗暗惊讶。
沈南朋看起来四十多岁,身材高大,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神,锐利而深邃,透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
“各位,今天的会议开始。”主持会议的是市建委的李主任,“首先请张教授汇报一下最新的研究成果。”
张教授站起身,“谢谢李主任。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个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
张教授开始介绍陈浩的方案。虽然是以张教授的名义提出,但陈浩知道,这是给他的机会。
“这个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深度合作…”张教授讲得很详细,不时看向陈浩。
台下的人听得很认真。特别是几个企业家,眼中闪烁着兴趣的光芒。
“张第19章:隐晦的警示
张教授的介绍结束后,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沈南朋第一个开口:“张教授,这个PPP模式很有意思。不过我想问一个问题,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如何?”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张教授转头看向陈浩,“不如让我的学生来回答,这个方案主要是他提出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陈浩身上。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个企业家脸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陈浩站起身,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表面依然镇定:“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PPP模式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策环境。国家正在推进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为PPP模式提供了政策基础。”
“第二,市场需求。旧城区改造需要巨额资金,单纯依靠政府投资难以满足需求。引入社会资本是必然选择。”
“第三,技术条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法律框架。”
陈浩说得条理清晰,几个政府官员频频点头。
沈南朋继续问道:“那风险控制呢?这种模式的风险点在哪里?”
“风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陈浩毫不犹豫地回答,“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合作风险。但是通过合理的合同设计和风险分担机制,这些风险都是可控的。”
沈南朋眼中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小伙子,你对这个项目研究得很深入。”
“谢谢沈总夸奖。”陈浩谦虚地回答,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我觉得,无论什么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策略。”
这句话说得很轻,但沈南朋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深意。
“哦?具体怎么说?”沈南朋来了兴趣。
陈浩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个人认为,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接近尾声。未来几年,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明智的企业家应该提前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发生了变化。几个房地产商面面相觑,有人甚至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