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章 过过教书瘾

作者:一只小花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下所有读书人,你们听着。


    觉得自己牛逼的,就滚过来,让我好徒儿打脸。


    不来也没关系,我带着好徒儿登门去打脸。


    这尼玛说的是人话?


    别说四大才子了,就连马统这群人都是老脸一红臊得不行。


    袁青无奈地瞥了一眼苏渊明,在心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公子别介意,老爷哪点儿都好,就是酒品不好。你……你多多接触就知道了。”


    “这可不是酒品不好,这也不是纯粹的张狂!”沈庆之笑吟吟地看着袁青,“知名大儒都是这么崛起的。通过无数的挑战,磨砺自己、淬炼自己,这样才能促成一颗坚定不移的文道之心。”


    “不愧是我苏五柳的关门弟子。”苏渊明抿了一口酒,声音豪迈奔放,“如何站在巅峰?那就一路碾压过去,把所有意气风发的才子,当成自己的磨刀石。凡有不服,那就来战一场!老夫还没老,还是昔日张狂的少年郎!”


    “老爷,确定送出去?”


    袁青看着面前八十多封仇恨值拉满的书信,很认真又很严肃地问道。


    “送,为何不送!”苏渊明眼生傲娇,“很多方面,老夫不及吾徒。”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袁青咧开嘴傻笑,眼睛里仿佛又看见了那位站在文化之巅,指点文道江山的鸿儒。


    “老夫积攒了一辈子的名声,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自古以来,江南文士就瞧不起我们北方才子,恰逢龙釜山诗会即将开始,就让江南那些歪瓜裂枣看看,我北方也是辈有人才出。”苏渊明放下酒壶,目光犀利地看向四大才子,“从现在开始,老夫给你们特训,你们也要在诗会上大放异彩!”


    卧槽!


    马统、陈万金、吴道荣三人都麻了,就感觉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立刻起身,对着苏渊明深施一礼,言辞真切地称谢。


    “先生……”沈道正小心地看着苏渊明,“就我们四个特训吗?庆之……”


    “……”沈庆之瞪大眼,不可思议地看着便宜老爹:有你这么坑儿子的吗?你考秀才,又不是我考秀才。


    “他不挣钱,你们吃啥?他不挣钱,你们喝啥?他不挣钱,你们还有啥,你们还是个啥?”苏渊明狠狠一瞪眼,“我徒儿足够优秀,不需要特训。”


    四大才子相互对望,总觉得苏渊明说得有点儿不对劲儿,可具体哪里不对劲儿又讲不出来。


    李千重和钱半城相互对望,眼睛里也有了光,也开始琢磨,是不是把自家的傻儿子也送来李家小院。


    “你们几个,穷养儿子富养女的道理不懂吗?”苏渊明看向几位夫人,“私底下不要再给他们零花钱了,真才子走到哪都不用自掏腰包,就连青楼的花魁,也会争相包养。”


    几位夫人的老脸刷地一红,急忙给苏渊明道歉,表示沈家小院门口,再也不会出现野生的钱袋子了。


    八十多封书信,自保定府送出,先后抵达武朝十三省和三十五个直隶州。


    沈庆之这个名字,也自这一天开始,正式名动天下。


    ………………


    次日一早,沈子衿做了早餐。


    吃惯了山珍海味,原本对农家菜是嗤之以鼻。


    可不知道为什么,陈长青等人的嘴竟然变刁了。


    不是沈子衿包的小馄饨不吃;沈子衿蒸的小笼包不吃;不是沈子衿腌的小咸菜就不吃;不是沈子衿……


    除了沈子衿做的,吃别人做的饭菜如同嚼蜡。


    每月回家一次,都恨不得带沈子衿一起回家。


    最后还是几位夫人把自家的厨娘送来沈家小院深造一番,口味才勉强及格。


    最近,上门提亲的人很多。


    不管是沈庆之还是四大才子,都有一种自家辛辛苦苦养大的狗崽子,被人惦记的感觉。


    甚至是,沈道正接连几次破防,把提亲的官媒乱棍赶出了沈家小院。


    然后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地抹眼泪。


    沈家长房和三房,除了沈无忌外,依旧没人过来关心二房,更没人过来道喜。


    或许在他们的眼里,沈道正拿到的入场券本就无足轻重罢了。


    毕竟,沈家在北方也是书香门第,考秀才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事而已。


    更何况,沈道正还没参加府试和院试,没成为真正的秀才。


    吃过饭,四大才子整理好书本,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房内。


    主位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茶具,沈子衿点燃檀香,冲泡了一杯上等的绿茶。


    苏渊明背着手缓缓走进书房,打量之后满意地点点头,很自然地坐在了主位。


    “子衿,你就坐在老夫身边,也跟着听听讲。”苏渊明笑吟吟看着沈子衿,“老夫已经和县衙打过招呼了,再也不会有官媒上门说媒了。跟着老夫能学多少就学多少。等机会到了,老夫送你一场大机缘。”


    “谢先生。”沈子衿急忙行礼,搬来一个小马扎,坐在了苏渊明身侧。


    苏渊明看了看他们手中的书本,又看看他们面前的作业本,扫了一眼题目,满意地点点头,“这是庆之给你们留的题目?”


    “是的,先生。”沈道正恭恭敬敬道,“学生四人最近一直在刷题,不停地刷题。之所以能轻松破题,和刷题也有直接的关系。”


    “刷题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苏渊明捋了捋胡须,“破题的关键是多读书,准确找到每个词汇的出处,以及题目里暗藏的陷阱。相对而言,你们的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既然你们选择《五经正义》,那老夫就以此书为教材。”


    沈子衿急忙起身,准备拿一本《五经正义》给苏渊明,却见苏渊明摆摆手,“此书老夫早已倒背如流,根本不需要书本,咱们现在开始吧。”


    苏渊明很严厉,对四大才子也是倾囊相授,在他看来,学识方面没啥可教沈庆之的,能教的也只有人情世故和朝堂的为官之道。


    想过过教书瘾,四大才子正好适合。


    朗朗读书声,自沈家小院传开,无数前来拜访的学子,无不露出羡慕嫉妒之色。


    他们多希望,坐在五柳先生面前的人是自己呀!


    反观县太爷周桦骢,对此事的看法则大为不同。


    他认为,苏渊明对四大才子的说教,更像是一场灿烂的薪火传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