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放题了。
是两道八股试题:第一题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焯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
第二题为,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
看到第一道题目,考生们还长出了一口气,这道题目很简单,说的是做人的修为,要集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于一身,努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全才。
可到了第二题,很多人都是两眼一黑开始骂娘了。
这出题的考官几个意思?
自己上岸了,就不给后人留活路了?
我就问你,能不能好好地出题。
被诸多考生怒视的沈无忌却满脸无辜,这题目也特么不是我出的呀。
反观周桦骢则是稳坐官椅,优哉游哉地抿了一口茶。
题目都是他出的。
原本想放放水,让考生的录取率高一些。
可现在突然施行摊丁入亩,读书人家里未来也不缺钱了,自然要对考生严苛一些。
尤其是,出的题目都是要上报州府的,如果县太爷出题太形式主义,会被上面问责的,很明显,周桦骢对自己出的题目还是很满意的。
身边,五柳先生抿抿嘴,“守正,你这考题恐怕要难倒一大批的学子了。”
“先生,朝廷择才不能马虎。”周桦骢笑盈盈地看着五柳先生,“科考之路,自然也不能一帆风顺。如果连一道简单的解答题都答不出来,将来还怎么靠举人考状元?秋闱的考试,可比县试残酷多了。”
“确实如此。”五柳先生意味深长地点点头,“保定四大才子在哪个位置?”
“就在天字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周桦骢解释道,“这四个位置的光线是最足的,下官也想看看他们的表现。”
考场中,所有人都在琢磨第二题,唯独四大才子直接把第二题给无视了,先用腹稿书写第一题,最难的留到最后,这是多年不中积攒下来的经验。
环视四周,很多考生都在纠结第二题,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有那功夫都能答完第一次顺带着润色一下了。
周桦骢、五柳先生的目光能直接看到四大才子的考棚,见他们直接无视了第二题,专心解答第一题,都满意地点点头。
沈无忌抬眼看去,总觉得沈道正变了,可哪里变了他又说不出来。
很快,在大部分考生还在纠结第二题的时候,四大才子已经把第一题解答完毕,吹干了墨汁,把试卷放在一旁,开始认真审阅第二题。
不怪考生们无法破题,是这道题目前后不搭,一点逻辑都没有。
“以仗叩其胫”是孔子对行为失范的原壤的一种警示动作,而“阙党童子”是另一个独立的人物。
写作难点就是把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物串联起来,构思出自己的逻辑和情节,这对考生的文学功底和思维灵活性要求极高。
保定四大才子重新审题,发现他们做过类似的题目,可以先从孔圣雅言的意义和内涵说起,然后过渡到阙党童子上面,进而升华主题。
沈庆之在给他们开小灶的时候,曾经说过,遇到这样的截搭题首先要补齐题目缺失的部分,让题目更加完整,千万不要刻意追求提挽钓度之法。
八股文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文字迷宫,能通关的不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最懂八股套路的人。
考官使用文字魔法让八股文成为文字的迷宫炼狱,那考生就用魔法打败魔法,不要写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用最华丽、最高大上的语言,去忽悠考官。
想到这,四人信心十足,开始在草纸上书写解题思路。
考试结束,草纸和考卷要一起上交,作为没有抄袭的依据。
考生们看着他们一直瞧不起的观复四废,开始奋笔疾书,立马慌了神。
这么高难度的题目,你们四个真的会吗?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最近四大才子刷题刷到吐,在沈庆之的教导下,早就对破题融会贯通。
想想沈庆之经常挂在嘴边,让他们牢记的圣人之言,思路如泉喷涌,个个下笔如神。
周围还没破题的考生们全都傻眼了,这尼玛还是观复四废吗?
他们的写作灵感是哪来的,怎么写得如此行云流水?
五柳先生、周桦骢、沈无忌一直都在关注他们四个,往年县试周桦骢对他们四个都是眼不见心不烦,把他们四个放在考场的角落,可自打《西游释厄传》成书之后,周桦骢发现自己险些弄丢了安宿县真正的人才。
周桦骢作为主考官自然不能亲自下场,给了沈无忌一个眼神,沈无忌便静悄悄地走向沈道正,佯装不经意地想看看答案。
可结果呢?
沈武技的眼睛都快贴在草纸上了,弯着腰僵立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脸色更是涨得通红,写满了激动和对沈道正的厚望。
五柳先生见状,也下意识地起身,走向陈长青的位置,和沈无忌一样,彻底僵立原地。
面对陈长青以“禽兽”二字破题,始终贯穿整个文章脉络,以水衬火,以火映下,巧妙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将文中不同部分的内容紧密关联。再通过对这种现象的映照,阐述解决之道,最终首尾绾合,使文章逻辑严谨、结构完整。
哎卧槽!
就他妈离谱~五柳先生直接爆了粗口,不信邪地看向吴超群和马彼德,这几个人的答卷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吴超群使用的是“人性”破题,马彼德则是用“汉奸”破题,写作手法基本大差不差。
其余的考生见到五柳先生和沈无忌的模样,也彻底疑惑起来。
观复四废到底写了什么样的文章,才让他们如此激动?
沈无忌彻底沦陷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破题。
看着沈道正的破题思路和写作思路,他一次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是:振聋发聩、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原以为沈家的气运都被长房和三房耗尽,再也无法培养出优秀人才了,万万没想到一直不被看好的沈道正竟然答出惊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