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厂、香皂厂、酒厂的工人手工。
他们有序地排好队,洗手、打饭。
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吃饭的时候还在讨论家长里短。
富足安定的场景,让赢彪也心情大好,历朝历代所说的极乐净土或许就是如此了。
厨娘花姐见过周桦骢,还记得周桦骢最喜欢吃她做的红烧鱼。
急忙将一张桌子擦拭干净,摆好了饭菜。
今天厨房做了红烧肉、丸子汤、猪油渣炒白菜,还有两碟小咸菜。
“先生,你们坐,我再去炒几个小菜。”花姐热情地打招呼。
“这样就挺好的,给他们也找个座位。”周桦骢摆摆手,示意花姐也照顾赵虎那些护卫。
“好嘞。”花姐急忙给护卫们也安排了相邻的座位。
“我们刚来的时候,发现你们很抵触陌生人,这是为什么?”赢彪奇怪地看向花姐。
“有人想害沈公子,我们就格外注意生面孔。”花姐压低了声音,“但您是和周先生来的,肯定不是坏人。”
“嗯?”赢彪脸色一沉,散发出慑人的威严。
周桦骢和邻桌的护卫吓得全身一颤,嘴里的饭菜愣是没敢咽下去。
“周先生。”
沈子衿壮着胆子说道,“最近几天,我哥都是早出晚归,和乡勇们在一起,恐怕要晚一点才能见到他。”
“二爷,见沈公子也不急于一时。咱们一边吃饭一边等?”周桦骢看向赢彪。
“那就先吃饭吧。”赢彪沉吟片刻,低声吩咐一名护卫道,“王玖,吃完出去看看。如遇到有人对沈庆之不利,就地斩杀。”
临近傍晚,赢彪终于在沈家小院见到了沈庆之,以及保定府伪四大才子。
“贤侄,你终于回来了。”周桦骢急忙拉住沈庆之的手,“我来给你引荐一下,这位是二爷。”
“见过二爷。”沈庆之躬身行礼,随后上下打量,一身贵气不怒自威。
略微一想,能被安宿县的土皇帝称为二爷的,要么是王爷,要么就是皇子了。
赢彪也是上下打量沈庆之,也觉得英雄出少年,便开门见山道,“周先生对你称赞有加,力荐你为秦王府的幕僚,你可愿随我一起进京?”
周桦骢是进士出身,儿子是赢彪的伴读,在接触到沈庆之之后,立刻把沈庆之推荐给了赢彪。
恰好赢彪出任此次北直隶考核官,顺天府、保定府、真定府、河间府等十五府的官吏皆在他的考核范围之内。
在离京之时,内阁三老也嘱咐赢彪,若是遇到大才尽管带回京城。朝廷改革在即,急需有冲劲儿且不拘泥于书本的年轻人。
伪四大才子听闻,无不瞪大眼,震惊于沈庆之的进步速度。
那可是秦王殿下啊!
武朝最激进的改革派首脑!
和内阁三老穿一条裤衩子的存在。
可以说,武朝可以没有皇帝、没有太子,唯独不能没有秦王殿下。
只要沈庆之点头,沈家便一飞冲天变凤凰了。
“国家大事我一窍不通,二爷高看我了。去了恐怕耽误了秦王殿下的正事。”
沈庆之摇摇头,果断拒绝了赢彪抛来的橄榄枝,武朝立国至今将近三百年,马上就要进入一个轮回,完全属于王朝末期了。
“不想做幕僚也没关系,咱们随便聊一聊。”赢彪略微沉思后问道,“随便翻阅史书就会发现,王朝交替三百年一轮回。我武朝立国至今二百七十年,该如何让武朝焕发生机呢?”
“二爷,你都说了三百年一轮回。”沈庆之耸耸肩,“王朝末期,神仙难救。”
沈庆之说的是实话,武朝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
官员争权夺利,皇帝只想平衡各方势力,完全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
五年前大旱,三年前大涝,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最近两年风调雨顺,百姓勉强过上安稳日子,但生活依旧艰难。
赢彪接连几次上疏,请求减赋税轻徭役,都被六部驳回。
故而,他最期待的就是,对武朝进行一次大改革,为王朝续命一百年。
“贤侄,咱们只是唠唠家常,绝不掺杂朝政。”周桦骢笑了笑,“这里更无六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三百年一轮回,非人力所能改变的。”沈庆之重重叹了一口气,“这是历史的必然,根本逃不过去。”
“既然你知道这个规律,肯定也想过补救之法吧?”赢彪站起身,对着沈庆之深施一礼,“王朝交替,伴随的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各村镇十室九空。沈庆之,如果你有拯救苍生之法,赢某愿意先生待之。”
“想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沈庆之神色复杂地看着赢彪,“你知道武朝真正的症疾在哪吗?”
“土地都集中在门阀庶族、勋贵豪门、乡绅地主的手里,他们享受各种免税政策。国家只能一味地增加百姓的税赋,可百姓一年下来又能赚多少呢?”赢彪眼里闪烁一抹无奈,“内忧外患之下,如果不进行一场大变革,恐怕不出五十年,武朝就不复存在了。”
“税收,自古以来都是得罪人的活儿。”沈庆之意味深长地看着赢彪,“办法我有,但就怕你们的秦王殿下顶不住压力。”
“先生但说无妨。”赢彪眼神里的绝望也在这一瞬间变成希望。
“武朝的税赋,都是由地方官员征收,并不上缴国库。六部也没有实际税赋统计,只有户丁的数量。这就造成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
“地方官员和士绅地主利用免税特权规避所有的赋税,但赋税又是真正存在的,只能在编审时多行虚夸,溢额增多的结果便是使中下层民众承担起更多的赋税。”
沈庆之顿了顿,“解决赋税问题其实很简单,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如果能深刻贯彻落实下去,可为武朝续命百年。但你要想好了,提出这项建议,就会成为天下所有富户、士绅、官吏的公敌。”
“先生,可否说得再详细一点?”赢彪眼神一亮,“若能为武朝续命,学生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