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作者:闪闪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将雕版制作细分为选材、打磨、写样、雕刻、校对、试印六个环节,每个环节指定专人负责,环环相扣,责任到人。


    还弄了个简易的“流水线”,大大提高了效率。


    避免了以往一人包揽所有容易出错和速度慢的问题。


    第1,建立“样本库”。


    他建议将常用字,如“之乎者也”以及数字、天干地支等,提前刻制成标准小模块。


    需要排版时直接选取组合,类似于活字的雏形,只是暂时固定在一块版上。


    这虽然比真正的活字印刷还是麻烦,但比每次都从头刻版要快上许多,尤其适用于印刷格式固定的公文或常用启蒙读物。


    第2,改进油墨和纸张。


    他发现将作监使用的墨,用于印刷时有时过于浓稠容易晕染,有时又太淡不易着纸。


    他便凭着记忆,模糊地提出可以尝试在墨中加入少量胶质或桐油来调整粘稠度。


    对于纸张,他也建议选用质地更均匀、吸墨性更佳的品类,并让将作监多试几种。


    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极具实效。


    将作监的管事和工匠们从最初的观望到后来的心悦诚服,不过短短数日。


    尤其是那位姓鲁的副监丞,是个四十多岁、皮肤黝黑、手指粗糙的中年人,对技术极为痴迷。


    他最初对萧景逸这个“外行”皇子指手画脚颇有些不以为然。


    但在亲眼看到“标准化流程”和“模块化字库”带来的效率提升后。


    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成了萧景逸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殿下此法,真是巧思!


    以往我等埋头苦干,只知精益求精,却未曾想过在‘法’上做文章,效率何止提升一倍!”


    鲁副监丞看着刚刚试印成功、字迹清晰无比的《百家姓》,激动得满脸放光。


    萧景逸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鲁大人过奖了。器物之精,在于匠心;


    而事倍功半,在于方法。


    诸位工匠的手艺是根本,我这不过是提供些取巧的思路罢了。”


    他深知要收服人心,尤其是这些技术型人才,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


    这番谦逊务实的话,更让鲁副监丞等人觉得这位三殿下与众不同。


    不仅有点子,还没架子,跟着他做事,痛快!


    就在萧景逸忙于将作监事务,小有成效之时,宫外却有人坐不住了。


    这日,京城最有名的“文渊阁”书坊东家赵文昌,正对着账本发愁。


    文渊阁是京城老字号,背后东家实则是户部侍郎李维明。


    以往朝廷刊印书籍,多交由文渊阁承办,其中利润丰厚。


    可近来风声传出,将作监弄出了什么“雕版印刷”。


    效率奇高,成本大降,陛下龙心大悦,似乎有意将今后官刻书籍的活计,部分收回将作监自营。


    这可动了李侍郎和赵东家的奶酪。


    “东家,打听清楚了。”一个伙计匆匆进来禀报。


    “将作监那边,如今是三皇子萧景逸在主事,那雕版印刷术,据说就是这位殿下‘梦’出来的法子。”


    “三皇子?那个以往默默无闻的三皇子?”


    赵文昌皱起眉头,“他怎会懂这些工匠之事?”


    “千真万确!小的使了银子,从将作监一个小工那里打听到。


    这位三殿下不仅懂,而且颇有些奇思妙想,将作监那帮眼高于顶的工匠,现在对他都服气得很!”


    赵文昌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看来,得让李大人知道此事了。


    另外……备一份厚礼,寻个由头,咱们也得去拜会一下这位‘异军突起’的三殿下。”


    与此同时,紫宸殿内,萧景逸正在接待一位意外的访客。


    他的二哥,二皇子萧景恒。


    萧景恒生得高大,面容敦厚,但眼神深处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


    他母妃位份不高,外家也不显赫,在众多皇子中同样不甚起眼。


    但与以往萧景逸的彻底边缘化不同,萧景恒在礼部挂了个闲职,做事勤恳,人缘尚可。


    属于那种不出挑但也不会被人轻易忽视的类型。


    “三弟,近日可是大忙人啊。”萧景恒笑着递上一个锦盒.


    “这是哥哥我偶然得来的一方松烟墨,品质尚可,知道三弟如今在将作监操劳,正好用得着。”


    “二哥太客气了。”萧景逸接过,打开一看,墨锭黝黑润泽,确是上品.


    “快请坐,白芷,上茶,要上次父皇赏的雨前龙井。”


    兄弟二人落座,寒暄了几句。


    萧景恒似乎只是寻常走动,关心弟弟的差事,夸赞他聪明能干,为皇室增光。


    “……三弟发明的这雕版印刷,真是利国利民。


    听说连国子监的祭酒大人都赞不绝口,说日后学子们求学,书籍可得容易多了。”


    萧景恒语气真诚。


    萧景逸谦虚道:“二哥谬赞,不过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偶有所得罢了。


    能为父皇分忧,为朝廷效力,是弟弟的本分。”


    萧景恒点点头,状似无意地提起:“是啊,能为父皇分忧是好事。


    不过三弟,你如今风头正劲,可知道这‘利国利民’之事,有时也会碍了别人的路?”


    萧景逸心中一动,面上不动声色:“哦?二哥何出此言?”


    萧景恒压低了声音:“哥哥我在礼部,也听闻一些风声。


    以往官刻书籍,多由几家指定的书坊承办,这其中……利益牵扯颇深。


    你这一手雕版印刷,效率高,成本低,若陛下真的大规模推行,只怕是断了不少人的财路啊。”


    他点到即止,没有明说是谁,但意思已经很清楚。


    萧景逸恍然,原来除了后宫女人的嫉妒,还有前朝利益的纠葛。


    他之前光顾着技术推广,倒是忽略了这层。


    他郑重地向萧景恒拱手:“多谢二哥提醒,弟弟明白了,日后定当小心。”


    萧景恒见他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言.


    又闲话几句便起身告辞,临走前拍了拍萧景逸的肩膀:


    “三弟,你我兄弟,在众多兄弟中皆非最显赫之辈,理当相互扶持。


    若有难处,可来寻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