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章 飞利浦音响

作者:张宁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四月底,孟家的双卡录音机彻底报废之际,孟东庭却给家里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副厂长陈锦辉在听说了孟家的录音机坏了后,又听闻他老婆儿子特喜欢听歌。为了回报李云梅给陈启明找来的奥数复习资料,特意托关系搞到一台飞利浦音响,还是内部价格,只要八百块,比市场价便宜了不止五百块!


    孟东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时,李云梅立刻表示质疑:“老孟,亏你跟陈锦辉认识多年,他无事献殷勤,能有好事?”


    孟东庭嘿嘿一笑:“陈厂长他还的确有事要求你。”


    “求我?”李云梅蹙眉。


    孟东庭一把揽住妻子肩膀:“别担心,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是这样的。上回你不是托关系给他儿子陈启明搞到了一套奥数练习题册么?他儿子还来咱家问过几次题,后来他儿子课外班的老师带着去参加了全国小学生奥数比赛希望杯的星城赛区初选大赛,获得了一等奖。他跟我说呀,下个月他儿子还要去外地参加希望杯的省级比赛,如果能拿到大奖,将来小升初时能够被重点初中择优录取。”


    “还有这样的好事?”李云梅眨眨眼。


    她平时沉迷教学,对这些能破格录取的消息从未探究。


    孟东庭道:“我一开始也不信,后来他给我看了几篇报纸上的新闻,确实每年的初中和高中都会择优录取有关奥数方面获奖的学生,不看其他成绩,光看数学和物理两科。”


    李云梅若有所思:“柯柯正好对这两科也感兴趣呢!他的物理是我爸从小启蒙,数学就是跟着我学的了。”


    “是呀!”孟东庭循序渐进地道:“所以我立刻就想到了孟柯,你完全可以同时教他们两个。陈锦辉说了,他儿子很喜欢你的讲课风格,多少钱一节课都愿意。”


    李云梅一声冷笑:“哼,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说,你准备收人家多少钱一节课?”


    “才没有!”孟东庭打断:“陈厂长给我帮不少忙了,咱不能要他的钱。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让孟柯跟着陈启明一起上课,激发他对奥数的兴趣,这样将来说不定也能参加大赛拿奖,那样对孩子未来读初中高中都有帮助,你觉得呢?”


    见妻子仍犹豫不决,他又道:“如今的社会和从前不同了,咱不能光想着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你得想想他未来能干啥?你看看我进厂时,就吃亏在了初中学历。虽然跟着师傅学了很多东西,但自己没学历,眼睁睁看着后进厂那些大学生们高升,自己却被困在了小小的车间组长位置上。去年好不容易有了个升职的机会,又发生了那样的事,唉——总之一言难尽!”


    李云梅曾多次听丈夫说起过往——在孟东庭进厂后不久,大学毕业的陈锦辉带着干部指标也进厂了。那几年正是纺织厂发展红火的时期,厂里大力提拔年轻干部。陈锦辉有能力有学历,很快就得老厂长赏识,不光给他破格提干,还把唯一的女儿向芳玲嫁给了他。


    如今,正值壮年的陈锦辉凭借老厂长的人脉和自身能力,年纪轻轻就坐上了副厂长的位置,相信过不了几年,这厂里的一把手就是他了。


    李云梅道:“陈厂长就是吃到了高学历红利那种人,他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难怪对儿子的学习这么看重!”


    孟东庭点头:“是呀,他跟我说,现在他们家里除了他忙工作外,他老婆、丈人、丈母娘都围着儿子转。每天接送上下学,晚上和周末送补习班,他老婆还经常请假带孩子去参加各种比赛。陈启明那小孩子,感觉也比其他娃娃成熟稳住,颇有他父亲的风采!”


    李云梅道:“行,前些天我爸正好也打电话过来询问柯柯的学习情况呢。得知我就让他每天多写几个题,老人家急得不行,说咱们这放养的态度别耽误了好苗子。现在他已经托在北京的学生给柯柯买那边中重点小学的奥数教辅资料了,等资料一到,你就喊陈厂长儿子一起过来学。丑话先说前边,两个孩子我一起教,但教学效果不保证。我也不要他的钱,给这孩子带一段时间课,就当是他给咱们搞了优惠价格音响的回报,你看成不?”


    “成!明天我就把这个好消息给陈厂长说!”孟东庭高兴地亲了妻子一口。


    于是乎,在周末的上午,孟家人还在睡梦中时,向芳玲就指挥着工人将音响搬上11栋2楼了。


    孟家人被吵醒,直到那台银灰色塑料外壳搭配金属面板装饰的飞利浦组合音响出现在了自家的矮柜上,他们才如梦初醒般。


    孟柯为拥有了新音响而高兴,李云梅和孟东庭则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向芳玲手一挥,喊出了站在身后的儿子:“启明,你以后就跟着李老师好好学奥数。妈妈打听过了,你们学校里最好的数学老师就是李老师,有她教你数学,你肯定能在接下来的省级比赛中脱颖而出。”


    小小年纪的陈启明也向李云梅投来了充满敬佩的眼神,李云梅赶紧摆手:“别别,向姐,您别这样说,其实我对教奥数的经验并不足,仅自己当初做过一些。不过是想着反正也要教孟柯,干脆带着启明一起学,方便孩子们讨论,拓展一下思维。”


    李云梅的谦词在向芳玲看来就是低调,她曾问过儿子,之前请的那几个大学生家教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谁讲课的方法更好?但陈启明说:“我最喜欢听李老师讲题,她习惯用引导性思维,不是直接教解题思路,是教你学习方法,让你学会了能举一反三,这一点我很喜欢。”


    向芳玲由此认定了李云梅是个好老师,她向来对有本事的人都会高看一眼。如今为了儿子,她在孟家活跃地指挥工人将音响调好,同时又亲自教李云梅使用,还贴心地送了一对话筒给他们,说是方便在家唱卡拉OK。


    陈启明和孟柯也聊得很投缘,除了数学,两个男孩子都喜欢听歌。


    陈启明送了孟柯一本Beyond乐队的磁带,还给他推荐了几首自己超喜欢的歌曲,如《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真的爱你》、《喜欢你》等等。


    这些歌曲不光有摇滚元素,还包含了流行、民谣、金属等风格,歌词更是传递了现代年轻人对自由和理想的不妥协,以及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


    “Beyond的歌曲超脱了简单的情情爱爱,他们的摇滚不光是单纯的宣泄,而是一种充满了社会责任感的表达,像这首《光辉岁月》。就是致敬南非领袖曼德拉的,呼吁种族平等……”


    在陈启明的侃侃而谈中,孟柯完全沉浸在了粤语歌曲的新奇魅力里。


    八十年代末开始,电视台引进了大量港片,如《霍元甲》、《八月桂花香》、《上海滩》等,这些电视剧的片头片尾曲成了内地观众粤语歌曲的普及课堂。


    李云梅意外地发现,一贯口音很重地儿子在学粤语歌时,竟有点儿天赋,仅几天就哼得像模像样了。


    孟柯姥爷预定的奥数书邮寄到后,李云梅就正式给陈启明和孟柯上课了。上课时间定在了每周二和周日的下午,每次两个小时。


    她吃惊地发现这小哥俩数学天赋都不赖,特别时孟柯,别看比陈启明小了两岁,可思维逻辑一点不输对方。偶尔陈启明没有想到的点,他能率先想出。陈启明遇到的瓶颈,他能轻易突破。


    孟东庭感叹:“幸亏陈厂长找你给启明补课,要不然以你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咱儿子的数学天赋就要给耽误了。”


    李云梅嗤笑:“这世界上最不能骗人的就是数学,只要真有天赋,学校里考试都能看得出的。”


    果然,陈启明经过突击培训,校内数学成绩轻松拿满分了,而且在去外地参加希望杯省级比赛时拿下了二等奖。


    这让他信心大增,同时更加努力地跟着李云梅学奥数。


    这年头的休息日仅周日一天,学校和工厂会在每周二下午再安排半天休息。陈启明这半天时间基本泡在了孟家,和孟柯一起学习一起玩一起听歌。


    期间,凌闪闪等人也会跑来孟家找孟柯玩。


    孟柯的兴趣广泛,能和年长自己两岁的陈启明谈数学、物理,聊音乐、理想,也能和自己同年龄阶段的小伙伴们玩警察抓强盗,看《猫和老鼠》而不亦乐乎。


    陈启明却是不喜欢这些幼稚游戏和动画片的,每每看到11栋那些小屁孩来找孟柯,他就自动靠边。脸上那份淡漠而疏离的表情,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