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 今天如此,未来亦是如此。

作者:流浪的羊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句话像颗炸弹,震得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林朝阳的膝盖一软,差点跪下去。


    张明远却突然大笑起来,笑出了眼泪,笑到剧烈咳嗽。老人用袖子抹了把脸,袖口顿时湿了一片。


    两人谁都没有怀疑赵峰的身份。


    毕竟,赵峰展现出来的科学素养以及实验能力完全和他们不是一个等级。


    整个世界上能做到这样水准的科学家又有几个呢?


    “好啊......好!“


    张明远拍着工作台,震得那些歪歪扭扭的焊点都在颤动。


    可他看见赵峰后面站着的郑德利。


    心情又突然复杂起来。


    眼睛中的怀疑,忧虑恐惧,全部都纠结着。


    赵峰察觉出了这个眼神当中的情绪,只是瞪了一眼那郑德利,其人便谄媚的点了点头,赶紧弯着腰向后退走,回头都不敢看一眼。


    而刘铮也是向前辈这两位解释。


    “您二位完全不必要有任何的担忧。”


    “最近荆州的扫黑除恶案子听说了吧?就是出自我们组长的手笔。”


    “他很快要组建芯片基地,要在京州开辟出一块科技圣地来。”


    “你们尽管放心,过去那些委屈我们不会让你们受第2遍。”


    林朝阳突然哭出了声。


    “老师......“他的眼泪砸在泛黄的纸页上,“我们......没走错路......“


    张明远一把搂住学生的肩膀,老人佝偻的脊背此刻挺得笔直。他看向赵峰的眼神,像荒漠旅人看见绿洲。


    “赵组长。“老人声音沙哑却洪亮,“不,赵教授——“


    “这二十年的冷板凳,值了!“


    赵峰抬手一挥,刘铮立刻会意,转身将其他人请出了实验室。


    门关上的瞬间,屋内只剩下三人——赵峰、张明远和林朝阳。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老旧风扇的嗡鸣。


    赵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轻轻摊开在实验台上。纸张上印着密密麻麻的电路图和参数,最上方赫然标注着——


    128MB DRAM存储芯片技术(国产化方案)


    张明远瞳孔骤缩,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盯着那些图纸,像是看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东西。


    “这……“他的声音沙哑,“这是……“


    “国际上也就是才32mb,您这个128mb?”


    “存储芯片其实我早有涉猎,这一次就是带着这个绝顶的技术回国。“赵峰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这只是开始。“


    “你们要对这项技术守口如瓶。”


    “20天之后,我要用这项技术打响属于我们京州科技的第1战。”


    他手指轻点图纸,目光如炬。


    “从存储芯片开始,我们要铺设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光刻机、晶圆厂、半导体材料,然后是汽车工业的电子控制系统,重工业的自动化核心,最后……“他顿了顿,眼神深邃,“是军工科技。“


    林朝阳的呼吸急促起来,手指不自觉地攥紧。


    他看向赵峰,眼中既有震撼,又有某种近乎狂热的期待。


    “您是说……“他声音发颤,“我们……真的能造出国产的光刻机?“


    赵峰嘴角微扬:


    “不是能不能,而是必须。“


    他目光扫过师徒二人,声音低沉而坚定:“这些年,你们虽然被排挤,但你们手里的人脉、技术、资源,我都清楚。那些被埋没的天才,那些不甘心同流合污的工程师,那些还在坚持的疯子——“


    “我要他们。“


    张明远深吸一口气,苍老的手指缓缓抚过图纸上的电路,像是在触摸某种神圣之物。


    “赵组长……“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们不再受制于人。“


    赵峰淡淡道,“意味着十年后,我们的芯片不再被卡脖子,意味着我们的战机、军舰、导弹,都能用上自己的技术。“


    林朝阳的拳头猛地砸在桌上,眼眶通红:


    “我干!“


    张明远沉默片刻,随后缓缓点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拼一次。“


    赵峰笑了,伸手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明天,科技厅报到,组建团队——50人起步。“


    “50人?“林朝阳一愣,


    “好。这10多年来我们学校毕业的,这么多人才我不信,还凑不够50个。“


    “老师在学术界也备受尊敬,振臂一挥,也能招来不少人。”


    赵峰心头也难免激荡。


    这一趟来的真是物超所值。


    “越多越好,越多越好啊。“


    随即,赵峰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轻轻放在实验台上。


    信封没有封口,露出一叠崭新的百元大钞。


    张明远脸色一变,猛地站起来:


    “赵组长,这不行!我们搞科研不是为了——“


    “张教授。“


    赵峰打断他,声音不重,却像铁砧般沉稳,“您母亲上个月住院,医药费还欠着两万三。“


    老人的手僵在半空。


    林朝阳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老师。


    张明远却别过脸,喉结滚动了一下,镜片后的眼睛泛起浑浊的光。


    “还有你,小林。“


    赵峰转向年轻人,“电子厂夜班一天80块,你右手小指肌腱炎拖了半年没治。“他手指点了点信封,


    “这里五万,先解决这些。“


    实验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老式冰箱的压缩机在嗡嗡作响。


    林朝阳的拳头攥得发白:“我们……不能要。“


    “为什么?“赵峰突然提高声音,“因为科学家就该清贫?就该啃着冷馒头搞研究?“


    “听着。“


    赵峰深吸一口气,扯松领带。


    “我的目的从来不只是芯片。“


    “是要让全社会知道——搞科研的,配得上比明星戏子更高的社会地位!“


    “今天如此,未来亦是如此。”


    在两个人复杂的注目当中,赵峰已经退出了实验室。


    二十天的时间,如今仅仅过去了一天。


    他已经解决了人员储备专业人才的问题。


    可他并不准备懈怠。


    这个环节当中,找到专业人才并不是最难的。


    想在短时间内筹备到一个亿的资金甚至更多的资金来建厂,来制造设备,来储备物流,来将想法落地才是最困难的。


    现在他该去拿回自己该拿的东西了。


    赵瑞龙不是白帮的,林三石的公司账目还在自己手中,徐江半个黑暗帝国积累下的财富也不容小觑。


    是时候去提现了!


    …………


    ps:写着写着有一个很好的念头。


    有没有人想看写祁同伟做主角,在公安系统里成长打拼的,融合港剧警匪片,解决古惑仔,打击刘华强直流从公安系统中一路崛起的。


    有想看的吱一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