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流浪的羊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雾未散,黑色红旗轿车平稳驶过长安街。


    车内,李老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节奏沉稳,像是无声的倒计时。


    车驶过信华门,哨兵持枪肃立。


    赵峰深吸一口气:"李老,半导体产业..."


    坐在副驾驶的刘秘书透过后视镜看了一眼赵峰,欲言又止。


    终于,他忍不住开口:


    "先不说半导体。"


    "赵组长,这次任命……其实并不符合流程。"


    "你知道这次任命,李老顶了多大压力吗?"他拍了拍前排座椅扶手,"二十七岁的督导组副组长,建国以来头一遭。"


    李老依旧闭着眼,神色淡然,仿佛没听见。


    刘秘书继续道:"组织部那边,三份反对意见书,都说这是''破坏干部选拔制度''。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


    "李老……为此亲自去了一趟。"


    赵峰目光微动,看向李老。


    老人依旧闭目,嘴角却微微扬起一丝弧度,淡淡道:"小刘,话多了。"


    刘秘书立刻噤声。


    车内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引擎的低鸣。


    过了片刻,李老才缓缓睁开眼,目光平静如水,看向窗外掠过的天安门城楼。


    "小赵啊,"他语气随意,像是在聊今天的天气,"汉东那边,有个案子,叫赵瑞龙。"


    赵峰心头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


    刘秘书适时递上一份文件,低声道:


    "赵组长的弟弟,打伤了人,现在被拘留。"


    文件上的照片里,赵瑞龙嚣张地比着中指。


    赵峰盯着那个与自己有些许相似的年轻人,喉结滚动了一下。


    李老依旧看着窗外,语气轻描淡写:


    "这事,你怎么看?"


    "依法处理。"赵峰的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划过,"汉东改革不能从第一块砖就开始歪。"


    李老眼中精光一闪:"说具体。"


    "三点。"赵峰竖起手指,"第一,建议异地审理,避开汉东政法系统;第二,伤情鉴定全程录像;第三..."他顿了顿,"我会亲自去拘留所见赵瑞龙。"


    “我会铲除所有一切,阻碍人民利益的发展因素。”


    车窗外的阳光突然刺破晨雾,照在老人手中的文件上。


    赵峰直视前方,语气平静:


    "汉东的改革,不会因为一颗石子就停下。"


    "知道为什么选你吗?"李老突然笑了,"就冲这份''大义灭亲''的魄力。"他合上文件。


    "但记住,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刘秘书却忍不住补充:"赵组长,这事……其实很棘手。汉东的政治环境很是复杂。


    要依法处理一个简单的赵瑞龙当然很简单,但如果你的背后没有真正能够依托你的力量,恐怕你在汉东是寸步难行。


    这也是李老深思熟虑之后选择你的原因。


    京州市长赵立春。虽然大刀阔斧了一些,不过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改革猛将。


    李老的意思是,你要妥善的处理这段关系。


    如果赵立春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那你就要做降服烈马的勇士,你这位父亲啊,站在权力的边缘,用好了就是一把利剑,用不好——”


    李老淡淡瞥了他一眼,刘秘书立刻闭嘴。


    赵峰微微一愣,回头颇为感激的看了一眼刘秘书。


    这是很重要的提点了。


    看来之后有机会要和这个刘秘书多走动走动。


    作为一名穿越者,本身对原著里的赵立春就没有多少感情,赵峰自然不会对原著中那个臭名昭著的赵立春有任何的手下留情。


    原本只是以为李老的谈起,只是试探自己对赵立春的态度。


    但李老的政治智慧却实实在在的要深厚一些。


    改革的困难拉拢人心的事儿,竟然已经也替赵峰想到了。


    确实在1991年这个档口,赵立春只是市长,而赵瑞龙还也没有发展到那么无法无天肆意妄为的地步,两人也都勉强算遵纪守法的红线之内。


    而赵峰要进行改革,手底下无人可用却实在不行。


    所以李老的态度是让赵峰收服赵立春,而不是彻底铲除。


    经过刘秘书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赵峰立刻便明白。‘


    官场上连自己父亲兄弟都能毫不留情处置掉的,无疑会丧失大部分的盟友。


    毕竟是人都有私心,大家谁不怕,你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把自己处理掉。


    明朝的皇帝就是个最重要的例子。


    朱元璋如此狠烈的手段惩治贪官污吏,结果整个接连能培养出震惊朝野的大贪官。


    上位者和执行者互相为敌。


    受害的无疑还是老百姓。


    怎么做好这个上位者是很深的政治智慧。


    同理,如果赵峰手段太狠,无疑是站在整个汉东官场的对立面。


    日后的工作就不好展开了。


    “我会处理好的,李老。”


    光是这第一件事情,确实就很考验赵峰的能力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改革最重要的并不是改革本身,而是由改革牵扯出来一系列的人情关系。


    愚蠢者被关系绑架,祁同伟便是其中之一。


    智慧者驾驭关系,赵峰要做的自然就是后者。


    车内再次安静。


    过了良久,李老才缓缓开口:"小赵,汉东的天,该变一变了。"


    他语气随意,却字字千钧。


    "至于那颗石子……"他顿了顿,目光深邃,"碾碎了,就是铺路的砂。"


    "最坏的可能性就是碾不碎被绊倒,那么不只是你,连我这个糟老头子都要跟着摔一个大跟头啊。"


    赵峰点头:"明白。"


    李老不再多言,重新闭上眼,仿佛刚才的对话只是随口一提。


    刘秘书透过后视镜,深深看了赵峰一眼,眼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车窗外,晨光终于刺破浓雾,洒在长安街上。


    而李老最后那句话,像是一柄悬在头顶的剑——


    "记住,整个京城,都在看着。"


    “不只是盯着,你还在盯着我。”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止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晨雾中的行政大楼前,红旗轿车缓缓停稳。


    钟正国整理着藏青色中山装的领口。


    这位五十三岁的封疆大吏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场,连皮鞋都换上了新打的鞋油。


    "李老的车到了。"秘书小声提醒。


    钟正国抬手拦住要上前的警卫,亲自走向车门。


    这个动作他演练过多次——既要展现恭敬,又不能失封疆大吏的体面。


    右手搭上车门把手的瞬间,他甚至在心中默数了开门的节奏。


    车门打开的刹那,钟正国精心准备的微笑突然凝固。


    副驾驶座走下来的年轻人让他瞳孔骤缩——怎么是赵峰。


    深灰色西装下的身躯挺拔如青松,领带上别着的党徽在晨光中格外刺眼。


    "钟书记。"赵峰微微颔首,很是意气风发。


    钟正国搭在车门上的手背青筋隐现。


    五十三年的人生阅历在此刻化作荒谬感涌上喉头——他堂堂省委书记,竟像个门童般给个年轻人开门?


    这个念头像根鱼刺卡在喉间,吐不出咽不下。


    "正国啊。"李老的声音从另一侧传来,"这就是我昨天晚上在电话里跟你说的督导组赵副组长。"


    钟正国听见自己颈椎发出轻微的咔响。


    昨夜电话里李老说的"配个得力助手",竟是指这个刚回国的年轻人?


    越想越觉得心中不舒服,钟正国硬着头皮。


    "欢迎赵组长。"


    钟正国听见自己声音像隔了层毛玻璃。


    昨夜辗转反侧时设想的各种政治布局,此刻都成了笑话。


    他原以为梁群峰会是最好的人选,这样两个人也算是搭档,汉东的政治局面完全就在他的掌控当中了。


    李老踱步到两人之间,中山装下摆扫过台阶上未干的露水:"正国看过赵峰同志的改革方案了吧?"


    "看了三遍。"


    钟正国喉结滚动,想起那份令他夜不能寐的报告。


    那些关于科技特区的构想,那些打破常规的用人思路,竟都出自眼前这个年轻人?


    可那手段之狠,手段之强,钟正国完全以为是李老亲自制定的。


    晨雾突然被阳光刺破,钟正国眯起眼睛。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精心在上任之前维护的汉东政治生态,恐怕要迎来一场飓风。


    不是博弈,而是......重塑。


    "走吧,都进去说话。"


    李老率先迈步,“简单吃个午饭,座谈会交流一下。”


    “就当是为你们二位去往汉东送行。”


    “大的干吧,莫愁前路无知己。”


    “功成之时,天下谁人不识君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